北斗六星网

标题: 浅析莫言小说:蛙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10-13 08:18
标题: 浅析莫言小说:蛙


     关于读后感,打算写《蛙》。他们说,咋不写《丰乳肥臀》?是了,莫言的作品,知道《丰》的多,知道《蛙》的不多吧?但我偏对《蛙》感触最多,许是出生农家,这种现实主义作品,更贴近我的感知,才不由自主共鸣了?
  《蛙》这部题材,姑姑万心是线索人物,她既是接生的,也是搞计生工作的。前者是迎接生命,后者是扼杀生命,虐心、挣扎,煎熬、苦痛,要怎样协调内心?而最大的矛盾,实则不在姑姑身上,而是农村固有的传宗接代观念与控制人口剧烈增长的社会矛盾。而文中还有隐含的矛盾,就是对生命的理解,此前,我从不曾意识到,这也会尖锐化——就我国现行法律而言,基本算不认可胎儿的生命权,除非他降落人间成为婴儿。
  但是,这部小说的残酷走笔,却让我极致痛苦:来不及降生的孩子,恣肆追捕、粗暴打胎等等,导致的生命亡失,让人不寒而栗。我是计划生育的支持者,但这部小说看完了,忽而很怕提及这词,仿佛它沾满了血腥气。敬畏生命铁面执法,孰轻孰重?老实说,我很迷惘,且至今迷惘,不能得到解脱。
  小说结尾,让人倍感凄凉,万心在赎罪,为胎死腹中的亡灵。可她错了吗?谁也不知道。或许这才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它把读者丢在黑洞里,你只觉得被牢牢吸入,情节鲜活,历历在目,沦陷和挣扎,并辔而行,冲击着承受底线。
  《蛙》的走笔,实则比《丰》简练,情绪跌宕尤为剧烈,各种写法穿插,信件、章节、剧本,散而不乱。初始,似觉作者在批判,实则只是坦承。这就是莫言的高明吧?想想若是批判,该批判什么呢?立意很容易偏激。反而正是如此疼痛道来,才是还原现实、还原最初——而最初,便是底层的挣扎,不是高谈阔论,抑或其他。
  土地,儿子,老屋,这几样都是农村的固执,很长一段时间里,近乎根深蒂固、冥顽不灵。不了解这个,写不出这样的字,也读不懂这样的字。还有一点,读者可能会忽略,在国情体制内写这样的字,简直算是走钢丝索,如此高难度的动作,莫言将技巧和尺寸拿捏到位,写别人所不能写、所不敢写,并写得如此客观,人性化十足,这才是我佩服他的缘由吧?
  都说,小说这种体裁,在于矛盾冲突,并为解决矛盾铺路搭桥。事实上,掩卷而思,《蛙》的矛盾依旧存在。作者如此残忍把它展示出来,就像将脓疮晒到了阳光下,万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脓疮也该结痂了,但那疼痛,却还在岁月里延伸。而有些偏远地区,是否还在上演着同样的矛盾呢?就我所知,还真是存在的。
  如同很多民间陋习,毕竟存在了千百年,不是说扼杀就能扼杀的,需要文明点点浸润,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蛙》文的矛盾,谈不上陋习,但与此同类,亟待国民素质提升,才能化解于无形。
  而生命,又该如何关照?如何敬畏?这又是另一层思考了。从我的角度而言,《蛙》,比《丰》更值得一看,信不信在你,反正我是信了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10-13 08:19
旧文。
算溜达一圈吧。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0-13 15:08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16-10-13 15:10 编辑

评得不错。
在中国,这是一个矛盾,不太好解决。
要是在北欧和俄罗斯就不成为问题。
可能莫言写这个小说,还有对用行政手段,强制性地来解决这个事情有看法。
其实中国在人口这个问题上,前政府先犯过错误的,曾经鼓励多生,才造成后来的人口暴涨,再又用强制手段来计划生育。如果以前不鼓励,顺其自然,后来,不强制,但是出台奖励政策,奖励少生的,那样就人道了。
作者: 轻言    时间: 2016-10-13 15:12
莫言,除了获诺贝尔那篇演讲,没读过他一字,真是惭愧。
作者: 蔫怪    时间: 2016-10-13 23:10
有的事管的太多不如不管效果好。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6-10-14 05:14
  《蛙》读过。当时的感觉是真相有时很残忍,够血腥。有类似初读《血红雪白》的感觉。仅这一篇,也能看出莫言相当的才气!戈戈的评论很见功力!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6-10-15 10:32
豆豆的文字多有思考
作者: 西流    时间: 2016-10-15 20:41
赞佩金豆豆的才思!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10-16 10:20
李熙 发表于 2016-10-13 15:08
评得不错。
在中国,这是一个矛盾,不太好解决。
要是在北欧和俄罗斯就不成为问题。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很多政策性的东西,我们局外人,想想就行了。真要丢给我们自己做,未必就能如我们想象的那样~~~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10-16 10:21
轻言 发表于 2016-10-13 15:12
莫言,除了获诺贝尔那篇演讲,没读过他一字,真是惭愧。

他没出名前,我就看过。出名后,我集中看了绝大多数,短篇、长篇都看~~~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10-16 10:22
蔫怪 发表于 2016-10-13 23:10
有的事管的太多不如不管效果好。

貌似有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10-16 10:23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6-10-14 05:14
《蛙》读过。当时的感觉是真相有时很残忍,够血腥。有类似初读《血红雪白》的感觉。仅这一篇,也能看出莫 ...

嗯。问候烟云。周末快乐~~~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10-16 10:24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6-10-15 10:32
豆豆的文字多有思考

企鹅锅锅久不见,可安好?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10-16 10:25
西流 发表于 2016-10-15 20:41
赞佩金豆豆的才思!

彼此,彼此。也欣赏西流对历史的研读~~~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