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吴越名胜数虎丘 [打印本页]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7 15:57
标题: 吴越名胜数虎丘
[attach]402245[/attach]
说起苏州,虽然诸如寒山寺、拙政园、狮子林、观前街、平江路等都是其象征,可我却对虎丘情有独钟,觉得那雄伟的虎丘塔,才是苏州真正的标志性建筑。正如苏东坡所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就连从苏州周边过往的路人,也会不由自主地从所在的位置遥望这座千年古塔。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的北郊,传说中虎丘是苏州西山的余脉,但因数千年的变故,虎丘周边地带都已失去了山峦的特征,仅仅剩余虎丘山这么个独立的小山包;当然,关于虎丘,也有另外的说法,这要上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的虎丘,却是“海湾中的一座随着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故此人们称它为“海涌山”。无论哪一种说法成立,虎丘这一名字的来历,却相传源于春秋时吴王夫差的故事。当年夫差葬其祖父阖闾于此山包之上,葬后三日陵墓却现“白虎踞上”的奇观,故而将此山名为虎丘。虽然这一说法带有神话和戏说的色彩,但虎丘“形如蹲虎”而名虎丘的另一说法,似乎更令人可信。
虎丘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至少在近三十年间里,我曾多次到过虎丘,也曾为虎丘宝塔年复一年加重的倾斜而担忧。记得不久前问过一位苏州的网友:虎丘塔是不是还那么越加倾斜?虽然那肯定的回答可以想见,但总希望不是真的。这种牵挂,使我们此次去苏州毫不犹豫便安排了虎丘之行,也是了却对虎丘塔关切的心愿吧。
其实,虎丘塔的正名叫做“云岩寺塔”。无须解释也能知道,此塔因虎丘云岩寺而得名。可是千百年来,虎丘包括寺庙、宝塔在内的所有佛教建筑,均受到战火的损毁和人为的破坏,这些佛教文化遗产所剩无几,连云岩寺也不复存在,唯有云岩寺塔这个名称,还让人想起曾经有过的云岩寺。即便是虎丘塔,也是经过多次修复改造,最终保留下了我们看到的样子。当然,塔东还有一座大雄宝殿,雄踞于虎丘山上,与虎丘塔为伴,让人深感到佛教对虎丘的影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虎丘,闻名天下,无论春夏秋冬,都有无数游人来此揽胜。虎丘塔作为严加保护的国家级文物,倍受政府和人民的关爱。
晴朗的天气出游,心情格外舒畅。顺着312国道,我们很快来到虎丘的北门。此刻的太阳刚好升至虎丘塔顶,逆光中的塔身,依旧饱含着沧桑。一进北大门,便见熟悉的虎丘塔的身影。还记得,我们曾在“虎丘”二字石刻前拍摄过别出心裁的照片:将手心朝上,顺着虎丘塔的方向,作出将宝塔“轻轻托于手上”的姿态,模仿神话中的托塔天王。如果位置选择得恰到好处,照片上的人物真的会将虎丘塔“托在手中”呢。
顺着石桥,跨越环山河,直插“小武当”。此处有一石雕牌坊,上有“吴分楚胜”四字隶书。乍看这四字,那个“分”字的写法,还真认不出,恰好旁边有导游在讲解,方知这是“分”字,同时还领教了何为“吴分楚胜”。原来,此处出现的“小武当”,只是石坊后的一座假山,这是当年吴王将武当山的景致移到吴国的仿制品,谓之“吴分楚胜”,顾名思义,便是吴国分享了楚国的名胜。古人的思维真有创意,闻后观后令人叫绝。
过了“小武当”,顺着石阶,大家一路向上登去。石阶粗糙而陡峭,青砖缝里长着青苔与野草,斑驳的石墙给人以岁月沧桑的感觉。路过一口古井,名曰“响师虎泉”。相传在梁天监年间,有位高僧叫做惠响,居住在虎丘,身边却无泉水可饮,便凿石为井,泉涌三丈,正好应了虎丘的来历“海涌山”。后来,人们又在井边修建了涌泉亭。
穿过通幽轩,径直来到玉兰山房。玉兰山房因四周遍植玉兰而得名。此处原有一株古玉兰,从福建移植至此,直到清代同光年间还存活着。再往后,此树遭毁,后人便补种了许多玉兰树,并建造了这座玉兰山房。玉兰山房正堂门里门外都有楹联,只是自己才疏学浅,既读不全那些文字,又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只有那幅“仿佛云端明玉树,恍疑月下舞霓裳”还能辨认出,其余的只能半生不熟地吞下了。
登至高阶,转身回望,刚才的来路已然位于低处。视线穿过冬季落叶后的树枝,可以清楚地看见山下各种景物和游客。再返身举目向上,虎丘塔近在咫尺,只需努力攀登几分钟,便可与塔亲密接触。于是,稍作休息后,大家一鼓作气,终于登上了虎丘最高点,来到久违的虎丘塔旁。
在观景平台上,我们再次亲眼目睹了这座高达47.7米的虎丘塔的雄姿,看到古塔那七级八面的尊容,看到塔身处处皆斑驳的砖瓦砂石和被风雨侵蚀后的墙壁飞檐,不免心中肃然。眼望着这座号称“中国比萨斜塔”千年古塔,不由地感慨万千。几年未见,塔身看上去似乎更加倾斜。或许这是一种错觉,但实实在在给了我们一种很斜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些让人心痛,因为不知道它会撑到哪一天。
虎丘塔不仅是苏州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塔旁的石碑上记载着云岩寺塔重修的史实。这座古塔从建国初期开始修缮,工程虽然进行了数年,但未根本解决塔身倾斜的问题。八十年代初,古塔倾斜的现象再次告急,苏州政府又对虎丘塔进行了第二次加固塔基的大修,才使倾斜达到两米多的千年古塔转危为安。之后,国家对这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始终处于严密监视中,每个方向都有测量基准,时刻监控塔身的倾斜动态。
我们围绕着虎丘塔走上一圈,从各个角度感受它的雄伟。拍照,留念,瞻仰,感叹,几乎是所有游客的必选。因为这座古塔给人太多的震撼和思考。塔旁的古树默默伴随着古塔度过千百年的岁月,松柏枝叶苍绿遒劲,香樟树冠舒展华章。
良久,我们不舍地离开古塔,从观景平台的西边侧门下到盘山道路上,转而来到致爽阁。这幢清朝康熙年间的行宫,曾在咸丰年间毁于火灾,上世纪30年代才重建至今。致爽阁的名字来自诗句“四山爽气,日夕西来”,同时与狮子山遥遥相望,形成“狮子回首望虎丘”的著名景观。
穿过虎丘塔东侧的第三泉景点,便是著名的虎丘剑池,这是虎丘景致最集中的地方。虎丘剑池周围还有悟石轩、白莲池、千人石、平远堂、养鹤涧、冷香阁、真娘墓和试剑石等各处景观,而剑池则居中。
第三泉,是茶圣陆羽开凿的古井,被后人称为“陆羽井”。陆羽曾以此井的水质为标准,撰写出我国第一部《茶经》。陆羽井水清冽甘甜,因为先前已有了天下第一泉的济南趵突泉和无锡二泉,此井被陆羽命名为“第三泉”;而泉池四壁皆为赭色,酷似铁锈,因此被誉为“鉄华岩”。
剑池,是虎丘较引人入胜的景点,也是千百年来的历史遗迹。传说这是吴国先王阖闾之墓,建国初期在修缮虎丘塔时,曾经疏浚剑池,据记载:“当戽干水后,于池北最狭处发现一丈多长的隧道,尽头竖有石板,形似墓门,为恐影响上方云岩寺塔的安全,未深入发掘,随即封没。”可见虎丘塔下,确实为吴越君王的陵墓,只是考虑到古塔的安危,未曾发掘而已。站在剑池南面的千人石上往正北望去,有四个浑厚遒劲的红色大字“虎丘剑池”。此字系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之子颜頵所书,一直流传至今,已逾千年,也是游客拍照留念的最佳位置。
身处虎丘,重温旧景,往事历历在目。数次虎丘之行,也都是这样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虎丘古塔古迹,都是这样以倍加珍惜的感触走过每一处景点,都是这样在观赏与怀旧之后,把身影留在照片里,成为永久的纪念。而每次的拍摄,照片里风景依旧,人却渐次不同。可见一个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是多么短暂渺小。想想那些曾为虎丘的建造而付出心血和代价的先人,更有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的历代文人墨客,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斯人早已驾鹤去,却将古迹留人间。吴越名胜虎丘,这一古老中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但需要后人珍爱保护,更应该将其精髓世代弘扬光大,谱写千秋!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7 16:16
留个脚印。文字么,等我从容了,再读~~··[attach]402249[/attach]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8 11:31
说起苏州,虽然诸如寒山寺、拙政园、狮子林、观前街、平江路等都是其象征,可我却对虎丘情有独钟,觉得那雄伟的虎丘塔,才是苏州真正的标志性建筑。
=========
说起苏州,我第一感觉就是园林。感谢叶圣陶老先生,多么诗情画意的建筑特色啊~~~
塔塔这开篇切入挺好,排开众景,直抵虎丘,开门见山且层次井然,情感基调都在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8 11:35
正如苏东坡所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就连从苏州周边过往的路人,也会不由自主地从所在的位置遥望这座千年古塔。
==========
看来,我必须遗憾了啊~~~我上次去过苏州的,也专门去看过苏州园林中的两个,可惜莫有人喊我去虎丘~~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8 11:47
虎丘这一名字的来历,却相传源于春秋时吴王夫差的故事。
======
所有关于名字来历的传说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8 11:49
另:图片效果很好。我喜欢。文字功底也厚重。嗯啦,我先上课去,回头慢慢读。谢塔塔分享~~~~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8 16:24
我曾多次到过虎丘,也曾为虎丘宝塔年复一年加重的倾斜而担忧。记得不久前问过一位苏州的网友:虎丘塔是不是还那么越加倾斜?虽然那肯定的回答可以想见,但总希望不是真的。
————
现在的建筑技术手段,能够想办法阻止这种倾斜不?重要的是,先要找到倾斜的缘由,从根子上着手。。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6:31
呵呵,得到戈戈表扬了,嘚瑟一下。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6:32
那真是可惜了你的苏州之行。虎丘是必去之地,怎么会没人提醒你呢?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6:33
看来你是楚分吴胜了。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6:33
随时欢迎光临!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6:36
我估计着,不是现代技术手段的问题,还是虎丘塔下的阖闾之墓室的原因。两者只能互相迁就,为了塔而不能发掘墓;为了墓而需要顾及塔。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8 16:39
看来我平时比较吝惜表扬啊,我先反省一下~~~不过说真的,这个游记谋篇布局比其他篇目更规范,更有底气些~~~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8 16:41
那就只能从外围着手,尽可能二者兼顾了。相信当地政府和文物保护部门会不遗余力去想办法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8 16:42
谢谢塔塔理解。我课多,杂务也乱,经常看着、看着,又被迫停下来。这种偷空阅读的滋味,让我想起当初躲在课桌下,偷看小说的情形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8 16:44
也怪我自个儿吧。攻略做得不够,时间安排太仓促了些。基本就相当于奔着苏州园林去的。看见你这篇字,才觉得确实蛮遗憾的~~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06
呵呵,我不懂谋篇布局,只知道些流水账。
如果恰好能对得上,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07
他们一直在监控着,不会等它倒了再过问。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08
没关系,发到你的地盘,不就是留着给大家随时享用的吗?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09
其实,苏州园林也好,江南园林也罢,只要看一个,也就差不多了,都是大同小异,就像江南古镇。但虎丘和寒山寺,却没有复制品。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0
[attach]402513[/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0
[attach]402514[/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0
[attach]402516[/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1
[attach]402517[/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1
[attach]402519[/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1
[attach]402521[/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2
[attach]402523[/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2
[attach]402524[/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3
[attach]402525[/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3
[attach]402527[/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3
[attach]402528[/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4
[attach]402529[/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4
[attach]402530[/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4
[attach]402531[/attach]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8 17:16
发几张片片,给没去过虎丘的朋友补点遗憾,增加点感官认识。顺便在从文字里找找哪个景点、哪个场景是照片上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06:58
谢谢塔塔。艾玛,惊喜哇。回头我慢慢对号入座。现在先起床收拾,准备上班去了。。。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07:51
是我懒,一直没有贴图。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13:44
千百年来,虎丘包括寺庙、宝塔在内的所有佛教建筑,均受到战火的损毁和人为的破坏,这些佛教文化遗产所剩无几,连云岩寺也不复存在,唯有云岩寺塔这个名称,还让人想起曾经有过的云岩寺。即便是虎丘塔,也是经过多次修复改造,最终保留下了我们看到的样子。
——
天灾人祸,连同败家子。唯有扼腕叹息。。。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14:22
我见过不少类似的古迹,无不有着曾经被战火或人为破坏的记录。千百年来的变迁太大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14:30
有时候,我会觉得图片帖出来,别人就忽略文字的精彩啦,所以我也不爱帖太多图片。这个,各有取舍吧,说不上懒或者不懒。。。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14:32
廳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14:33
嗯。所以,能有一处缅怀,就行了。不必太苛求,是否最初的样子。尽管我们想要瞻仰最初。。。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15:15
真有懒 的成分。六星贴图,需要缩小图片到极小的地步,而我又懒得去弄,这不——懒。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15:16
没有几个会是最初的样子,面目全非的都不少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20:25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6-4-29 20:26 编辑
保护意识不够,历史又诸多动乱,觉得能理解,却又忍不住叹息,扼腕,遗憾。。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20:28
好像很多网站对图片都有要求?不要求规格的,应该少之又少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20:35
此刻的太阳刚好升至虎丘塔顶,逆光中的塔身,依旧饱含着沧桑。
————
你的图片莫有让我找到逆光的味道——我好像特别喜欢逆光效果,是那种唯美的,神秘的,被霞光托起的绝美。好吧,我自己脑补一下画面感。(*∩_∩*)。。。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20:38
还记得,我们曾在“虎丘”二字石刻前拍摄过别出心裁的照片:将手心朝上,顺着虎丘塔的方向,作出将宝塔“轻轻托于手上”的姿态,模仿神话中的托塔天王。如果位置选择得恰到好处,照片上的人物真的会将虎丘塔“托在手中”呢。
————
这个我知道。我看过摄影朋友取景,那种微妙的角度,能赋予很多意境。。。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20:46
“吴分楚胜”,顾名思义,便是吴国分享了楚国的名胜。古人的思维真有创意,闻后观后令人叫绝。
——
去不了时,姑且借景慰怀,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我还是认为,任何复制品,都不可能抵达真品效果。超越了,就是创新,而不是复制。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20:46
“吴分楚胜”,顾名思义,便是吴国分享了楚国的名胜。古人的思维真有创意,闻后观后令人叫绝。
——
去不了时,姑且借景慰怀,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我还是认为,任何复制品,都不可能抵达真品效果。超越了,就是创新,而不是复制。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20:49
顺着石阶,大家一路向上登去。石阶粗糙而陡峭,青砖缝里长着青苔与野草,斑驳的石墙给人以岁月沧桑的感觉。路过一口古井,名曰“响师虎泉”。
————
石阶,石墙,青苔,古井,嗯,都是我偏爱的景,穿过它们能搭上时光的脉搏。。。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20:51
认真数了数。27楼那个,最完整,也清晰。这塔子,是真正的“七级浮屠”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21:01
ζм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29 21:02
好像现在全国古镇都一个味道了,哈。塔塔觉得江南古镇里,哪一个最有价值?苏州园林我去的是最大的拙政园,还有一个什么名字,我暂时想不起来了。。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21:17
是啊,中国历史上和平的年代不多。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21:19
这是自然,服务器容量的限制,但有的要求不大于2M,有的要求不大于500K,有的甚至还小,300K。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21:21
可能没有拍下来吧,总觉得远处拍逆光,看不出什么特色。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21:21
类似的情况在很多景点都有过。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21:22
那是当然,原件自然跟赝品不同。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21:23
呵呵,原本你可以见到这些的。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21:24
发这张,为了表达虎丘塔的斜度。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4-29 21:26
江南古镇我还没有走遍,所以不能评价,但我觉得都大同小异。
苏州园林比较著名的就是拙政园、留园和狮子林。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6:27
别说了,再说,我就哭了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6:31
嗯啦。逆光照是最难把控的,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镜头保护,明暗光差等等。。。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6:33
哈,之前忽略了,塔塔这么说,我又跑回去看看,晕乎乎,倾斜得那么明显——那个比萨斜塔也是后来斜的,只要不倒塌就是绝美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6:37
玉兰山房正堂门里门外都有楹联,只是自己才疏学浅,既读不全那些文字,又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只有那幅“仿佛云端明玉树,恍疑月下舞霓裳”还能辨认出,其余的只能半生不熟地吞下了。
——
26楼这些对应。楹联、碑文这些,是老祖宗的璀璨,就算看不懂,也不免升起自豪感,类似现代流行词:不明觉厉。能够侥幸读懂几句,那种欢呼雀跃的心情,真就不是普通文字能描画的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6:58
我们再次亲眼目睹了这座高达47.7米的虎丘塔的雄姿,看到古塔那七级八面的尊容,看到塔身处处皆斑驳的砖瓦砂石和被风雨侵蚀后的墙壁飞檐,不免心中肃然。
——
若是我,估计会用“萧然”,而非“肃然”。塔塔这简短文字里,情绪的跌宕起伏,于我而言,竟似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般。或许,这便是我们投缘的内在原因?很多触角探出,是同样的脉搏和感知。。。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7:04
眼望着这座号称“中国比萨斜塔”千年古塔,不由地感慨万千。几年未见,塔身看上去似乎更加倾斜。或许这是一种错觉,但实实在在给了我们一种很斜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些让人心痛,因为不知道它会撑到哪一天。
——
但愿是错觉吧。那种感而伤之和怜而惜之的复杂心绪,对古老文化的传承等等,都会让人善感愁思起来。联系比萨斜塔,竟也是某种贴合,穿越时空之门门,有些忧伤是不分时代,也不分国界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7:08
塔旁的古树默默伴随着古塔度过千百年的岁月,松柏枝叶苍绿遒劲,香樟树冠舒展华章。
——
周边环境的映衬恰到好处,岁月流逝或者岁月静好的意境,都相伴而生。嗯啦,塔塔的这篇游记,是我特别偏爱的味道。。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7:09
好吧。暂时不看了。回个笼去。睡饱了,再来阅读。
塔塔,早安。快乐。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8:38
第三泉,是茶圣陆羽开凿的古井,被后人称为“陆羽井”。陆羽曾以此井的水质为标准,撰写出我国第一部《茶经》。
——
陆羽好像是湖北的。嗯,这个说辞可信度高不?我感觉现在很多哄抢祖先遗迹的,都煞有介事的很,闹得我也稀里糊涂,不敢轻易相信民间或官方的传闻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8:45
陆羽井水清冽甘甜,因为先前已有了天下第一泉的济南趵突泉和无锡二泉,此井被陆羽命名为“第三泉”;而泉池四壁皆为赭色,酷似铁锈,因此被誉为“鉄华岩”。
————
好像是昨天吧,还跟几个朋友说起趵突泉。他们说,世间景点多是你们文人墨客渲染出来的,事实上,趵突泉真不咋滴,在地理位置上,也不出名。哈,他们也顺便把神女峰什么的贬损了一通。再分析说,景色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
乐得我。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8:47
对比了一下铁华岩和陆羽井图片,嗯啦,跟我感觉里一样一样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8:48
对了,游人好多。依旧是中国特色。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9:00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6-4-30 09:01 编辑
传说这是吴国先王阖闾之墓,建国初期在修缮虎丘塔时,曾经疏浚剑池,据记载:“当戽干水后,于池北最狭处发现一丈多长的隧道,尽头竖有石板,形似墓门,为恐影响上方云岩寺塔的安全,未深入发掘,随即封没。”可见虎丘塔下,确实为吴越君王的陵墓,只是考虑到古塔的安危,未曾发掘而已。
————
这倒也是有可能。只是建造塔子,本身需要奠基,陵墓中空,承载量有限,不知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的。以前的技术手段,是否能达到各方面的要求,这都不好说。所以,关于陵墓之说,也只是可能性较大而已。。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9:08
每次的拍摄,照片里风景依旧,人却渐次不同。可见一个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是多么短暂渺小。
——
个体生命是有限的,集体大生命是永恒的。就像一棵常绿树,新旧更迭,新陈代谢,不影响它的葱茏。知道这一点,或许就能更从容面对得失?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4-30 09:09
斯人早已驾鹤去,却将古迹留人间。吴越名胜虎丘,这一古老中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但需要后人珍爱保护,更应该将其精髓世代弘扬光大,谱写千秋
——
这句话是全篇精髓。不是到此一游,而是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珍惜。。。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04
那就下次再见吧。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05
理解万岁!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05
是的,真的很斜,让人担忧。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06
是滴。俺也只能生吞一点点。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08
呵呵,看来我以后还真不能如此简化。我经常这样写,肃然——肃然起敬。不是你想的那个词。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09
应该还是很斜,眼睛会有错觉,但毕竟是真斜。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10
有些古色古香的韵味。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12
确有很多地方抢,但这个应该不是。我在1983年第一次见到陆羽井-第三泉时,好像还没有刮起这股风。再说,这应该是有据可查的,不会是后人瞎编的。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17
同第三泉一样,趵突泉和二泉,都是古迹,都不是后人杜撰的,尽管后人确实有近功利的地方。至于能否在人们心中有一席之地,要看怎么欣赏了,每个人的欣赏是不一样的。还有,很多古迹之所以被世人追捧,都有当时未发现世上还有比这更好、被人们公认的去处。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17
那说明你的感觉是对的。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19
节假日,好天气,又是好景点,自然人不会少。事实上,每个这样的景点,在节假日里都是人满为患。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20
可能是根据历史记载,又看见疑似石门,觉得是阖闾墓的可能性极大。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21
一种小小的感慨。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5-1 14:22
很多人旅游就是看风景,但也有些人除了这些外,还有更多的思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5-2 06:37
嗯啦,我知道的,塔塔属于“有些人”。我也是,(*∩_∩*)。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5-2 06:40
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去的。这倒是真的。再过两年,儿子高中毕业了,我就恢复出游习惯。都快宅出霉菌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5-2 06:41
自然是理解的。只是偶尔贪心一下。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5-2 06:44
在我有生之年,估计还不会倒掉。等我空出来,必须去看,也给后来人留点查找蛛丝马迹的机会。。。。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5-2 06:45
呀。这个词不能简化哎。肃然和肃然起敬,我怎么都不能联系在一起。。。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5-2 06:47
嗯。明白了。我这都成疑心病综合症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5-2 06:49
交通不发达,活动范围有限。你说的,关于古人的认知,我能想象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5-2 06:51
中国人太多。又喜欢凑热闹。那个词叫什么来着?对了,是:从众心理。唯有叹息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5-2 06:54
点睛和提升。是游记不局限于且行切记,而多了且思的内涵。。。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