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春节拜读@流沙河系列文章 [打印本页]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0:57
标题: 春节拜读@流沙河系列文章
孔夫子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心思去整理《诗经》?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0:58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2-5 11:00 编辑

       《诗经》是怎么一回事呢?先不叫《诗经》,最初只叫《诗》,孔夫子提到这个《诗》的时候称其为“三百篇”,实际上是三百零五首。这些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留下来的诗歌——最早的,可以早到周朝以前商朝的末年;最晚,可以晚到西周周平王东迁至西周亡了,期间跨越了至少六百年。这个六百年间的诗歌,当时就叫“诗”。在这以前,没有“诗”,“诗”这个字专门是为《诗经》造的。
      什么时候又叫“经”呢?这就很晚了,经历了春秋、战国、秦。秦亡了,汉代初年,一些读书人,把先秦时期遗留下来的诗歌重新又分几家加以解释,从汉武帝起就把“诗”称之为“经”,“经者,常也”。你们看织布机上面的线,直的就是“经线”,横起梭子穿来穿去的就叫“纬线”。所谓“经”,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什么为纲、纲领的意思,一个社会需要有纲领性的东西,就叫“经”,所以汉代就把它叫做《诗经》。
      “诗”字在最初被造出来、使用的时候,并没有很准确的定义:什么叫“诗”?即使定义了,也不可能准确。随着时代的不同,诗的领域扩张以后,涉及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涵也愈来愈充实多样,所以事先不可能下一个定义“什么叫诗”。但也需要解释一下,根据“诗”的字形,它的右边——上面现在写成“土”的那部分实际上不是“土”,而是“之”,是动词,由此到彼就叫“之”。根据“之”的意思,“诗者,志之所之也”,即某种志、愿望,把它语言化,让它表达出来,从内到外,就叫“之”——一个人的愿望的表达出来就叫“诗”。这个定义是很空泛的,因为很多东西哪怕不是诗,只要拿语言表现出来,都叫“志之所之”。所以这个“诗”,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诗经》中的诗是怎样来的呢?
      这些诗是周朝初年,就是周武王、成王那个时代,王宫里面专门派官员出去到民间去搜集流行歌曲,拿到王宫里,由专门的人诵读、吟唱。当初基本上是把这些诗当成流行歌曲来欣赏,那个时候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夜晚,国王跟贵族也需要娱乐,就由专业人士来给他们唱。这本来是一种娱乐,但是写到儒家的典籍里面,就不好这样写了,而是说国王想观民风,想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所以才来听的。这是儒家美化了的说法。实际上,就像我们一样,欣赏音乐的时候,并不是要去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儒家这样说,是把《诗经》理想化、道德化了。那时,还形成了专门的制度,叫“采诗”。采诗的官员,到民间、到诸侯国去了,找那里的乐师,把一些本本拿到:就你们这儿流行一些什么歌曲?然后再组织人唱,再记录。这种制度,客观上有助于下情上达,但也是一种娱乐。
      到春秋时,孔夫子对诗歌有特殊的热爱。有时候随便说两句话,也被认为是诗——他走到一条河的上面,看到波涛滚滚向东方流去,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些离开我们而远去的东西,每一秒钟都在离开我们,永远都不回来了,不断地流,就像这条江水一样。这不是诗是什么?所以孔夫子本身有对诗的热爱。搜集到他手里的三千多首诗,可能不是他亲自去搜集的,因为原来周天子的采诗之官有记录,后来进入春秋时代,王纲解纽了,中央政权的绝对权威失去了,文化之类的就更容易散失了。孔夫子一方面是热爱这些诗,另一方面他有文化担当,他觉得这些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东西,有人情、有社会现状、有喜怒哀乐的,千万不要让它们丧失了,要把它们记下来。所以大概他就从当时有记录的诗歌中找到了三千多首,然后归纳整理。
      这些诗当中很多诗都有民歌性质,彼此容易重复,重复的就被孔夫子删了。三千多首,孔夫子的归纳整理,删掉很多后,只剩下三百零五首。这三百零五首,孔夫子把它们拿来当成教科书,因为他办了个大学,要学这些诗。当时学这些诗,除了书法、性情以外,还有人情、事态、社会变迁,所以不是纯粹地为艺术而艺术,是有社会文化的关怀在里面。这就是孔夫子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心思去整理这部《诗经》。这部《诗经》整理出来,哪怕只是这一件事情,都足以让孔夫子不朽,因为《诗经》有人类的意义。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01
在暴君秦始皇眼里,诗是首恶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01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2-5 11:03 编辑


        在古代——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时代,也有诗,是另外一种形态。由于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性格,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社会衍变,所以他们的诗和我们的诗迥然不同。古希腊、罗马,所留下的几乎是神话,荷马唱的那些史诗,是曲艺艺人演唱的长篇故事,颂扬的是战争、英雄。

       古希腊、罗马神话讲的都是天上的神,如果拿来和《诗经》对比,你会非常惊异,怎么差异会这样大?在《诗经》中,几乎没有神的位置,也没有英雄的位置,全是普通人。十三国风、二南里面都是乡村里的民歌,小雅大雅尽都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抗议,特别是小雅——很多知识分子对那时的社会状况不满,在诗中间有很多倾诉。这些是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跟埃及它们最早的诗歌中没有的。

       这件事情我不知道该怎样解释,或许是这样:古代希腊、罗马是城邦社会,里面是自由民、贵族,生活富裕,需要娱乐,听神话,听英雄美人故事。埃及、印度也是神,埃及更多的是鬼,印度更多的是天上的神,众神的战争,古代中国没有这些。虽然都是两条河,但从源头就不同——中国的诗歌一诞生,就领导了整个文学,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学,面向社会,面向人生,倾诉苦难,倾吐愿望。“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都是有所为的,没有一首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这也许因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劣,生存艰难,上面是苍天,下面是黄土,人在天地间苦苦奋斗,所以我们祖先的精神产品都是现实的、人生的、社会的。

       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焚书,烧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史记》上说的是“诗、书及百家语”,诗就是这三百零五篇《诗经》,书就是《尚书》,除了这就是其他诸子百家。诗是第一个,在暴君秦始皇眼里,诗是首恶,为什么?因为诗中间充满了个人的倾诉。从秦始皇起,暴君强调的是集体主义。而诗中间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跟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就是关于他自己的遭遇,自由主义是他要倾诉的,心里想些什么就都讲出来。所以,秦始皇以一个暴君的敏感,知道对于独裁社会而言,诗是腐蚀剂,第一个要烧的就是《诗经》。

       但早在秦始皇以前,春秋战国时代就有《诗经》的教育,所有贵族子弟都要读。所以即使把《诗经》烧完了,他们还会背,还要教他们的下一代。所以,秦朝一亡,这些藏到夹墙里的《诗经》又被找了出来,还有那些活着的老先生,即使耳聋眼瞎,只要还能背诵还能唱,就能把《诗经》延续下去。所以秦始皇焚书不起作用,只有少部分百家语,原本就没有很多读者,经过秦火之后,就从此消失了。而《诗经》在焚书中留存了下来。

       一想起这个,我心里就会非常激动:有一种东西名叫文化,这种东西不是任何力量能够摧毁的,就是戴望舒的诗写的“一切美丽的东西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像冰一样的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的开放”。《诗经》就是这样,灭绝不了,所以今天我们还能闲谈《诗经》,这实在是一种幸福。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04
孔子为何把求爱诗推上头条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05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2-5 11:06 编辑


       当初孔夫子在编《诗经》的时候一定反复想过“我把哪一首放来开头”,最后他把《关雎》放在了《诗经》翻开的第一首。中间有没有什么道理呢?这不是随便放的,因为一个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而家庭的构成建筑在爱情基础上。孔夫子就是这样看的!因为这首诗就是写恋爱的,他把它放到第一首。

       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这样编书是要不得的,哪有第一篇就放讲恋爱的?都是要把某个领导人的讲话摆在前面的。

        孔夫子是有见识的人,他把《关雎》放到了这里。而且通过这首诗,你会了解孔夫子的人——完全不是汉代、宋代以后打扮出来的那个孔夫子,这个是真实的孔夫子,他有见解、有趣味,他就是觉得男女应该通过恋爱建立家庭,家庭应该和睦、快乐。

       这是一种非常平常的观念,但平凡的东西往往是最真实的。吹得天花乱坠、说得稀奇古怪的,各种学说只能猖獗一时,但总赶不到回归到平常,你总还得要恋爱结婚。这才真实。

      《周南》——“周南”是一个地理概念。早在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父亲名叫季历,他是泰王的儿子,文王的父亲。泰王生了三个儿,季历是老幺,所以取名叫“季”,伯仲叔季那个“季”,历史的“历”。他们姓“姬”,所以也可以叫“姬历”。还在季历就是文王的父亲那一代,周国作为一个诸侯国,力量向东南方大大扩张,原来它是在岐山,陕南——陕南有个法门寺,再往北一点就是岐山了——那里是他们最早的根据地。

       它的势力顺着两条河流,向东南方扩张:一条是汉水,汉水走陕南向东流,最后流到湖北的汉口进入长江,这就形成了汉水流域。还有一条叫西汉水,就是再往西边去点儿,也是从甘肃发源经过陕南,进入川北后叫嘉陵江,古代叫西汉水。沿着这两条汉江,周国的势力就进入湖北北部和四川北部。

       在季历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周文王继续壮大他的诸侯国,集聚的力量非常大,整个长江中游、四川北部、陕南、河南南部,一大片都是他的了,所以孟子说他当时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所以在商朝末年,商朝的国王不得已把他升了级,封他为伯,西伯,伯仲叔季的“伯”,“伯”的古音读“霸”,所以春秋五霸又叫“五伯”,我们现在读的那个音“伯”“霸”是有差异的。那么这就承认了姬昌的地位。

       接着文王死了以后,武王伐纣把商朝灭了,所以说周这个国早在商朝就存在了,在文王的父亲那个时候汉水流域和嘉陵江流域就都是他们的了。当时武王把首都定到了镐京。

       两条汉江:流入汉口的汉水流域交给周公去管,周公是武王的弟弟;把陕南跟川北这边交给召公去管,召公也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管了汉水流域,直到湖北入长江,这一片地理区域在古代很多个小国统称为南国,即是周南。西汉水这边,从陕南的西汉水流入四川嘉陵江,就给召公管,叫召南。所以《诗经》里面一开始就是《周南》、《召南》,这两个部分就是周公管的那一片,召公管的那一片的诗歌。

       《关雎》在是《周南》中,这样地理位置就确定了,在汉水流域。了解一首诗,一定先要了解它在什么地方,是因为中国是很大,气候不同,环境不同,种植的东西不同,连鸟类都不同。有些鸟类我们这里有,北方就不见得有,是不是?所以一定要了解了先了解这个。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07
读懂《诗经》所必需的动物学常识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07



       “关关雎鸠”中“关关”是叫的声音,就“呱呱呱”,吵闹地叫。我们注意到,这种鸟是“呱呱呱”地叫,声音很大的,叫“雎鸠”。很多种鸟都叫“鸠”,最小的就是我们常见的斑鸠,最大的鸠可能就是这个“雎鸠”了。这雎鸠是什么样的鸟呢?从汉代起就很糊涂,后来历代还有那么多文人在那儿讲诗加注解,但都糊里糊涂的。因为过去的研究《诗经》的人对植物学、动物学都很陌生,好多外行,很多老夫子都在书斋中度过了一生,除了看见鸡鸭鹅,还有谷麻雀、老鸦,没有看过其他的鸟。

       “雎鸠”指的是什么?是非常有争论的,而且这跟这首诗的内涵,极有关系。历来都说是鱼鹰,抓那个鱼的有一种鹰叫鱼鹰。长江流域说的鱼鹰,跟我们川西坝子说的鱼鹰各有所指,古人不了解,混淆了。

       长江流域说的那种鱼鹰,名字叫“鹗”,鹗是类似鹰跟雕这一类的,也抓鱼。鹗是怎样抓呢?鹗,第一是单独行动,不成群的,就跟老鹰一样的,很多猛禽猛兽都是不合群的,独来独往。鹗也是,嘴巴有个勾勾,肚子底下白的,背上是棕色的,头上有一道白一直拖到脖子下,个头很大。鹗捕鱼,是滑翔,贴在水面上飞,看见鱼了,立马就把它抓起来,并不沉入水中,而且有的时候,鱼要浮到江面上来,一下就被它抓到了。鹗叫的声音类似老鹰叫,“咯儿咯儿,咯儿咯儿”,声响很大,很清亮。虽然是猛禽,但声音还是挺好听的。所以就弄清楚了,这个鹗虽然叫鱼鹰,但不是“雎鸠”,因为雎鸠叫的声音是呱呱呱的,不仅呱呱呱,而且还是一群在那儿叫。

       我们川西坝子说的鱼鹰叫鱼老鸦,就是古代蜀国的鱼凫。因为鱼老鸦样子有点像鸭子,而鸭子又叫凫,所以川西坝子的鱼鹰就叫鱼凫,专门抓鱼的。古代蜀国,很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把鱼老鸦养家用来捕鱼的部落。鱼老鸦捕鱼是很好看的——有时候几个渔民联合起来,把船聚在江中,几十只鱼老鸦围到一起放下去,这些鱼老鸦一扑下水的时候,全部“呱呱呱”地叫,所以就叫鱼老鸦。它叫的声音是“呱呱呱”,就是“关关关”,弄懂这点是很重要的。

       这样,我们就了解了这首诗的地理环境,绝不是华北了,也不是长江下游,它们那里都没有“雎鸠”。只有两条汉水流域——汉江和西汉水有这些养家了的鱼鹰——鱼老鸦。于是,你就明白了,这里是在围捕鱼类,放了很多鱼老鸦,一起扑下河,这是它们的战术,是天生的,它们一起叫,呱呱呱的,而且用翅膀不停地扑水,故意把水打得很浑,呱呱呱、呱呱呱。我们就晓得这首诗所发生的地方了,下游不远,正在捕鱼,而且是在围捕,很多鱼老鸦呱呱呱地叫,远远听到了。

        在哪里叫呢?那条河中间的小岛上面——“河中可居者谓之洲”,可以是一片沙滩,上面长点芦苇,也可以是一个小岛,反正在河的中间。这些不是野鸟,也不是哪只野鸟单独活动叫的声音,不是呱呱呱的那个鹗。这种鸟在动物学上叫鸬鹚,就是我们喊的鱼老鸦。鸬鹚,为什么叫“鸬”?颜色深黑就叫“鸬”,这种鱼老鸦就是黑不溜秋的。北方人没有见过,直到唐代杜甫,都还不认识这个,杜甫在三峡里边写了一首诗,写三峡里面家家户户的生活,叫“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那一种鸟,杜甫写的名叫“乌鬼”,这可能是当地的方言,杜甫也不认识,看到了觉得很稀奇,觉得家家户户都养了这个乌鬼,都有鱼吃,“顿顿食黄鱼”,这是用来捕鱼的。杜甫是河南人,没有见过这个,所以我们理解《关雎》时一定要知道这个。

        为什么花这么多气力讲这个雎鸠?你才知道这首诗的地理环境,不是在黄河流域,而是汉江流域,因为这一带捱着古代的蜀国,早已经把那一种名叫鸬鹚的,养家了,驯化了,变成鱼老鸦,变成鱼鹰。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09
三千年前的古人也流行集体相亲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09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2-5 11:11 编辑




       鱼鹰在下游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件事情,男女遇到了,是在河的上游,远远他们听得到鱼鹰正在捕鱼,“逑”就是配偶,“好逑”就是理想的配偶。什么叫“窈窕淑女”?好多人胡乱解释,说窈窕就是苗条,其实“窈窕”不是这样。你们仔细注意这两个字的构造,上面是“穴”,洞穴,任何洞穴都很幽暗深远。“窈窕”说的是距离,这种词叫连绵词,“窈”和“窕”押了韵的,叫叠韵连绵词,不能够扯开讲,不能够说“窈”是什么,“窕”又是什么,不是这样的。“窈窕”就是“遥迢”,遥迢又是什么意思?远距离,距离很远,就叫“遥迢”。那一个淑女,“淑”是善良的,“淑女”就是善良的女子,大家闺秀,不是野女子,也不是潮婆,也不是街妹,是淑女。这个淑女很窈窕,什么叫“很窈窕”?我和她不认识,虽然近在眼前,但是距离很远,姓名都不知道,话都没有说过,就叫“窈窕”。“窈窕”本来是指的空间上的距离,但是用到这里,指两个人的感情上的距离,彼此不认识,话都没有通过,就叫很窈窕了,就是这个意思。等于我如果不说话,坐在这儿,你们各位也不说话,坐在这儿,那我们就很“窈窕”了。等到摆一会儿龙门阵,大家就了解了,啊!一下就觉得这个老头子是这样子的一个人嗦,我们弄清楚了,这就不“窈窕”了。所以“窈窕淑女”,他不认识这个女子,距离远,但是这个君子又喜欢她,君子认为:哎呀,这个才是一个理想的爱人啊。

       这就是第一段。第一段,显然我们就可以设想发生在什么地方,它的现场在哪儿?现场在一条河边上,下游那边,有渔夫,几个渔夫几只船,放了一大群鱼老鸦,站在江边,呱呱呱地叫,捉鱼。

       古人说这个诗,这样开头叫“兴也”。什么叫“兴”呢?就是眼前看到一个什么,就把它拿来起兴,就等于唱歌的时候总要找一个由头,随便提来唱。其实没有那么简单,这个是诗歌艺术,经过了设计的,它这样写是有互相照应的。古人把男追求女比喻成“捕鱼”,《诗经》中间有大量的这样的比喻,因此放到这里,就是有意思的:下游那头一大群鱼老鸦正在那里捕鱼,上游这头这个君子就看上了某一个淑女。而且我告诉你,中国古代文字没有复数,不像英文加一个“s”就解决。实际上,这暗示了我们一群君子和一群淑女,在河边上游,不是“一个”。

       对了,这样我们就要问一下,为什么他们聚会在哪里呀?这不是某一个君子王先生偶然碰到某一个美女李小姐,在江边碰到了。这是民俗活动,来了很多男男女女,女子都是淑女,男子都是君子。这个民俗活动发生在一年的什么时候?我们也要了解植物学,不了解你就不晓得了。在干啥呢?那些淑女在干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是什么?这个淑女在干啥?在采那个荇菜,荇菜栽在什么地方?菜园子里吗?荇菜是野菜,没有专门种植的,这些美女跑来采野菜,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还来了一群。“左右流之”,这个“流”是什么?古代的字少,好多同音字拿来取代。“流”就是“扭”,因为那个荇菜要摘,我们读的“扭”——扭断。女子在采荇菜,荇菜在什么地方?你要了解这个,在水里头。

       对了,一群女子在水边、水里头采一种叫荇菜的野生植物,这个荇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池塘里、小河边、浅水里,流速要缓,流速快了就冲起走了。这种荇菜在有些荷花池里面你们看得到,叶子只有这么小,椭圆形,就像一个心脏形,就你们现在画的那个心——“I love you”,那个love画的那个心,就是那个荇的那个叶子,叫荇形。这么大,叶子肥嫩,牵的藤,藤藤在水里,叶子浮在水面上,开金黄色的花,又叫金莲。

       这种野菜是在水里头,这些美女都来采这个。在水里不是那么容易采的,水太浅了不长,水至少要齐起大腿。这些淑女就是还未婚女子,下去采,这里就有戏看了——大腿都露出来的,不然怎么去采?你把裙子拿到水里?被水淹了,水一浸上来,连全身都湿了,那还得了!所以会把裙子捞起来,扎起。难怪有那么多君子都在那里——古代谈恋爱,也不光是看是不是淑女,道德水平高不高,思想好不好,还要看身体长得如何!如果是个罗圈腿,还有人会选吗?

       这里是在相亲,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群鱼老鸦在这儿逮一群鱼,就暗示了在这里相亲,去采的都是女子。因为有一点这个,中国古代《周礼》上面规定,凡是给家中祖宗祭祀的时候,要用祖先人曾经吃过的那些东西去祭他们,祖先人那个时候很多蔬菜都没有培育出来,吃的是野菜。这种荇菜就是野菜,实际上当时的人基本上不吃它了,因为培育得有更好吃的菜,但是你在供祖宗的时候,非供这个不可,就像供祖宗要用太羹玄酒一样的。什么叫“太羹”?就是把一坨肉,白开水煮的,煮起就拿去敬那个神了,切都没有切,四川话喊的“刀头”,整的。因为祖先吃肉就是那样吃,一坨肉拿着啃,所以我们不可能把肉给他炒成一份,做成酱肉丝什么的。“玄酒”又是什么呢?因为祖先那个时候没有酒,就是一碗水。所以要去采这个,是采来敬祖先的,不是摘豌豆尖等到拿回去下面,根本就不吃这个的。

       所以古人研究诗,不了解这个,所以有时候说了半天,连这儿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晓得。而且规定了祭祖先的,必须家中的女子出去采,买来的都不行,要亲自要去采,《周礼》上面规定了的。不能让家里的姆姆婶婶都去采,她们都是已婚的了。谁在采?每家人的年轻姑娘去采。这个荇菜不是在到处都有的,一般都是在城外面,某一个小河边,所以就非要要到那儿去采不可,家家户户都要去采。因为这个是祭祖的,到了那一天都要祭祖,每家的这些年轻女子全部都去了。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11
你这么大了,要去相个亲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12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2-5 11:13 编辑

       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呢?荇菜是春末夏初才开始发芽,荷叶长起来以后,它才长出嫩的叶子跟藤,在水里。由此可知是在夏天。夏天的什么时候呢?从前祭祀祖宗,一年四次,春、秋、冬、夏。夏天祭祖宗有个专用词,叫“礿祭”,礿祭是在阴历五月,五月十五,古代叫“中天节”,就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祖,而且规定要有荇菜,必须是家中的年轻女子去采,所以去了就是一大群。

       这就明白他们在干什么了——这就是民俗活动。有些民俗活动到清朝末年我们成都都还有,比如成都清朝末年有一个民俗活动叫“端午节打李子”,在东较场。有一年发生教案就是由于打李子引起,结果跟教堂发生了冲突,是晚清末年的事儿了。“打李子”是什么意思?夏天果树林中,采摘水果,男女游戏,互相抛果子,女子看起哪个男子就把这个李子打过去,所以说叫打李子。这其实早就有了。晋朝时候的潘岳是个美男子,他在洛阳城里面,每次上街坐起马车,路上漂亮女子跟着他追,就拿水果打他,他只要出去走一圈,车子里面会被水果装满。这些民俗今天没有了。

       那么,这么多的女子到小河边去采摘荇菜,自然就来了一大群未婚男子。甚至可以设想,因为古代还是没有那样自由,这一群女子出来,她们家长放心吗?这些年轻女子出来,肯定每家都有家长要跟着来。男子有好多不愿意来的,是他爹妈强迫来的,说:“你这么大了,要去相个亲。”

       所以就在“礿祭”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去采荇菜,小河边就形成了民俗活动。各方的家长都要来帮着看,看那个家长说的:“唉呀,娃儿呢,那个女子行不行吗?”他说:“哪一个嘛?”“你看嘛,在水底下那一个喃。”他要慢慢看。这个就叫相亲,行了也不是他们两个直接去就勾兑,古人还是毕竟没有那么直接,特别是这些贵族还要讲礼。去了都是双方看起了,家长先接触,要问下,然后他们再见个面,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你们每天晚上看的那些电视中有相亲的节目,古由今也。孟子说的古今人情不远都差不多,现代发生的事情古代早就发生过,一样的。所以知道了这首诗的背景,你看,从这个荇菜可以采,把时间推断出来,夏天,热得很了,荷花都快要开了,那就是夏至前后,端午以后夏至以前某一天,就是阴历的五月十五。要在那一天,家家户户祭祖宗,都要有荇菜,要好多呢?一大捆?又不是猪饲料要那么多干啥?就是一个小的竹子编的篮子,就把那个生的荇菜装到里面就行了,只要那一点。

       恍然大悟,这是民俗活动,不是生产劳动。50年代的那些解释《诗经》的,用什么革命观点解释、劳动人民观点解释,说:你看这些女子是农村女子,非常勤劳,大家就在那儿采,在水里采。也是有采的,有一种类似荇菜的叫莼菜,莼菜就比较可口,也是在小河边的水生植物。莼菜中间有一种叫猪儿莼,猪儿莼指的就是荇菜,是拿来喂猪的,人不吃。李时珍的《本草》,明代写的,写得清清楚楚的,现今的人不吃这个,不吃荇菜。所以,这就不是农村姑娘摘了,第二天早上拿到成都去卖的。

       城里的女子下来摘的,摘来祭祖宗的,不是喂猪的——要一背篼、一箩筐,只要那一点。所以采荇菜,带来了一种机会——男女互相结识,男子些也来了,还带了乐器,一定带得有,不然怎么会“琴瑟友之”。他们把乐器都带起来了,大概就是女子在水里采的时候,一群男子还在上面唱,唱歌跳舞,就是孔夫子的《论语》上面写的,就是“舞雩,咏而归”,唱起歌,跳起舞。男子一定不是得瓜兮兮地站在河边,就在那儿看人家的大腿,而是在那儿演奏音乐。对了,这才像一个民俗活动!所以这种场面,从古到今,所有解释《诗经》的没有一个人想象到了,我想象出来的真实场景就是这样,民俗活动,不是偶然遇到一个什么女子。要仔细注意,中间就有过场了。

       “参差荇菜”,有的藤长得长了点,有的短一点,参差不齐,长长短短的。“左右流之”,“流”就是“扭”:她们有点奇怪,摘就摘嘛,还这边摘一下那边摘一下又这边摘一下——她的舞蹈动作!表演给男子看,不是得黄桶腰,腰肢灵活,不然咋会左右,这里有好多次左右左,是要左右人家才看得清楚。古代虽然没有三围这种说法,但是人情不远,可以想象得到,古今一样的,人家是要看身材的。何况你把裙子捞起来,正好观察。但宋代以后绝对不允许这样解释这诗,因为就这样说来岂不下流啦?朱熹他们的那些看法迂腐可笑,值不得拿来说。这才是真实的。

       “左右流之”,这儿又“左右采之”,又“左右芼之”,都是这样子,一左一右的。这不是在舞蹈表演是什么,表演给河岸上面一群男观众看的,上面还有音乐,吹的吹,奏的奏,弹的弹。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第一天这个男子看到了那个女子,第一段是看上了她,唉呀,说我就爱她,就是我跟她两个配成对最好,所以叫“君子好逑”,这是第一天。第二天又去了,可能这个活动接连好几天,一直到五月十五“礿祭”,祭了祖先以后,他就不用了,人就散了。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14
孔子很欣赏男女之情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14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2-5 11:16 编辑

       第二次,这个男子去这儿看他心爱的那个女子:这边采一下,这边采一下,这边采一下……看得很细。“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当天夜晚回去,做梦都梦到她,叫“寤寐求之”。“寤”和“寐”这两个字,上面是宝盖,说明在房子里;左边这个就是床,说明是在睡,睡在床上、家中;“寤”是梦中有所见,就说当天回去做梦都梦见她;“寐”就是我们说的“眯一觉”那个“眯”,做梦都梦到在追求她,“求之”。注意它押的韵,“左右流之”、“寤寐求之”,“流”和“求”是押到韵的,不是用“之”押韵,“之”字是虚词,押韵不能够用虚词,要用有实际意义的。第一段的韵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洲”和“逑”是押着韵的,“流”和“求”也是押着韵的。

        那么第二天晚上,就是做梦都在梦见,但是求之不得,追不上她,两个人交往关系都没有建立。“寤寐思服”,“服”要读成“pié”,古音,就是我做梦都在想念她,“思”是“想”,“服”读“pié”,“迫切”那个“迫”,抵拢。梦到近距离了,就叫“服”(pié),好像我们都熟了,抵拢了。可惜是一场梦,梦一下就醒了,醒了就睡不着,睡不着又看表,两点半了,再也就睡不着了。长夜悠悠,“悠哉悠哉”,就是夜晚好长哦。古人说“欢娱嫌夜短,愁重恨更长”。睡不着,夜晚那样悠长,“辗转反侧”,人就像车轮一样,转过去又转过来,“反”要读“fān”,“反”就是“翻”,翻过来,仰起睡了又趴起睡就叫翻,然后又侧起睡,翻来翻去然后又侧起睡。这天夜晚,是第二段。

       第二段就是两人见到了,也可能认识了,晓得了名字,双方家长也去通过话了,对方女子也还好看,但是就是还没有真正交上朋友,所以做梦都梦到她,都在思念她,都在想念她。

       孔夫子要有点胆量,才敢把这首诗放到第一篇。你!居然还会写到夜晚睡不着,按照这个,这个……说你这样要得什么?!这样好像就是不好,有什么不好?后来的儒家是很忌讳这个的,什么不允许你啥子在哪儿些想见某个女朋友就辗转反侧,那还了得,那不行的。孔夫子还欣赏这个,把它选到第一首,这个就叫“人情”。这是第二天了。

       第三天终于搭上了话,两个人一起摆龙门阵,问:“你爱什么呢?”“唉呀,我爱看电影儿。”那个又说:“我爱旅游。”古代没有这些,古代就说的“我爱弹琴”“我爱鼓瑟”。“参差荇菜”,第三天那个女子还在那里摘,所以你就晓得了,其意不在荇菜,只要那点点儿,第三天她又来了,无非就是想跟男子见面嘛。

        所以说这根本不是他们说的体现劳动人民的勤劳,哪里啥子勤劳不勤劳,人家有人家的事情。多可笑的,50年代的时候,我年轻的时候,有那么多那些《诗经》专家就是这样打胡乱说的,说劳动人民的健康健康美,又说是劳动人民的美女。那君子又是谁,是不是那个农二哥嘛?所以,过去避开这个不说。这些都是城里来的女子男子,不是乡下的农民打猪草。打猪草,她要拿个背篼嘛,这儿没有说这个女子一筐一筐地挑回去。居然那些解释诗的人不动脑筋,他连这点都没有想到,自己那么说究竟通不通。

       然后第三天那女子又来采,双方的家长一定,接洽好了,说他们双方都还满意,可以在一起摆龙门阵了,那就“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时,那个男子的眼睛在看着她,看着她还在那儿采,“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交朋友了,怎么交呢?把乐器都带来了,采了一会儿,在底下采了几下,做了个样子就起来了,起来两个人到河边去,男子弹琴,女子鼓瑟。瑟是要鼓的,什么叫鼓?就像打扬琴那么敲,“咚咚咚”,就叫“鼓”,鼓瑟,男子是弹琴。“琴瑟友之”,通过音乐爱好交上了朋友,就这么简单,你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对了,你会发觉有问题了,这个“友”跟“采”两个押不到韵得嘛!你看人家前面这儿都押得到,“服”跟“侧”、“流”跟“求”、“洲”跟“逑”都押得到韵,这儿押不到韵了——古音,“友”读“yī”,“窈窕淑女,琴瑟yī之,参差荇菜,左右cì之”,“cì”!当时的土音押得到韵的,“采”读“cì”,“友”读“yī”,“cè”,“cè之”,“cè”我都读不来这个音,那个时候的人还是太土了,读的这个音,采就采吧,它“cè”,呵呵,“cè之”。你要知道这个叫活化石,给我们留下了方音方言,使我们可以探测到三千年前汉水流域的口音。“采”是读“cè”,“友”是读“yī”,保留下来了。所以多亏诗要押韵,不知不觉地把一些古音给我们保留下来了。

       两个人在岸上去弹琴去了,弹琴鼓瑟,这两个人的感情就好了,这是第三天。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16
好好的爱情诗,都被砖家们解释得乱七八糟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17

        到第四天基本上就弄巴适了。“参差荇菜”,还在那儿假巴意思采一下,水下去逛一转回来。“左右芼之”,“芼”是啥子喃?是因为这种荇菜牵的这个藤,藤子在水的底下,上面长叶子,叶子要开花,黄花,根子是在这个藤藤上的,浮到水面,沉在水的中间,还有地下茎,有时还会长一个很硬的蹿到那个河的泥巴里面去,最好最嫩肥的是蹿到的这一截这个藤藤,白颜色的,雪白多嫩的,蹿到那里,叫“芼之”,这个也是土音,现今没有这个说法了,“芼”就是拔起来,从水底下扯起来,读“mào”。我问过陕南和湖北北部的人:“用手拔,这个土音读什么?”但都没有“芼”这个音了,因为水面上嫩的尖尖都采了,剩下最好的蹿到地下去的叫地下茎,我们原来读的“hěn”,植物的根、“hěn”、叶三个部分,现在读的“茎”,那一节蹿到土里要拔起来。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你看都在扯那个了都还要一左一右这么的,“嗨唑”扯一下,“嗨唑”又扯一下……这个中间做过场毕竟是有原因的,不是无缘无故在那儿一左一右的。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是什么意思呢?谈好了,这个男子说:“我要好生鸣钟击鼓,乐她一乐。”“乐”在这里读“láo”。“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láo之”——我要好生闹热她一回。意思是什么呢?准备结婚,请一个婚庆公司,有演出的,敲钟击鼓,弄得很闹热的,好使新娘好生快活一下,“钟鼓乐(láo)之”。这个“乐”读几个音:快“乐”就读“lè”;音“乐”就读“yuè”;用快乐去快乐他人,作为动词要读“láo”,“láo之”;还可以读“yáo”,“仁者yáo山,智者yáo水”。四个音。这个还没有实现,因为女子还在水里采。第四天了,男子跟她俩个昨天就弹了琴,鼓了瑟,一起摆了龙门阵,很合得来,双方家长也一致同意,然后男子还看见她在那儿采,男子就在想:多花几万块钱,好生雇一个乐队来“钟鼓láo之”,来把我这个新娘好生闹热一会,逗她喜欢,就叫“乐”(láo),逗她喜欢。

       所以,结果这首诗讲下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你别看它这样浅,古人实在是弄得莫名其妙。汉代的时候,那么多经学专家完全不同的解释:第一就说的,这是文王跟后妃两个讲恋爱,因为汉代的这些儒生、经师的头脑远远赶不上孔夫子,孔夫子实事求是,晓得这就是男女讲恋爱。汉代的这些儒生不这样讲,而是说文王跟他的妃子在这里讲恋爱。这简直荒谬,既然都是妃子了还有啥子恋爱讲呢?她都嫁给他了,还去讲什么讲呢?如果还没有嫁给他,那么她就不叫妃子,他也就不叫文王,是吧?这是讲不通的。

       还有一些说得更可笑的,说是君子思淑女,又不能自己去找,国王就喊他的后妃,王后跟妃子两个去帮着找。就说找到河里,有个女子正在那儿摘荇菜,于是去帮着找的这些人就叫“左右”——他们硬是这样说的——“左右的佣人”,也在那儿和这个女子采荇菜,不晓得采那么多来干啥?都不想一下,又不喂猪,采那么多来干啥?又不吃这个,这个不好吃啊。野菜,祖先人很可怜的时候吃的,那些儒生不管,连采的是啥子都没有弄清楚。所以汉代的那些儒生,远远退化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说春秋时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出了像孔丘孔夫子这样的人,真是好有见识、好有人情味的,到汉代没有了。到宋代,头脑更要糊涂,《诗经》中间的好多真相,一直到清代乾嘉时候,一些研究《诗经》的专家才略微有所发现。而我们进入50年代以后,所有我看到那么多,那些专家、教授,很有名的,著起书解释这个,都说是劳动人民,说是生产劳动,在那儿很勤劳,这哪里是生产,这是民俗活动,就是相亲,就这么一回事。

       所以我把我的这个讲座定名叫“诗经点醒”!就是我们把他点醒,不要糊里糊涂的,“点醒”就是看它究竟说啥子意思。这件事情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所以我都拿来摆龙门阵,给大家分享。

       我喃,还有这个爱好。人老了,从前写诗,人老了这个写不出来了,写诗要糊里糊涂的才写得出来,头脑清醒了,就啥子诗都没有了。写诗是年轻人多梦的时候,才写得好诗,人老了,眼光把啥子都看清楚了,就写不出诗了,改行了,来弄一些古代文史研究。也没有啥子大的抱负,无非就是有了这点心得,给这些朋友摆龙门镇,摆龙门镇,就当是讲评书吧。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18
在《诗经》里,我没有看到半点奴隶社会的影子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19


       这次,我要讲的这首诗叫《周南·芣苡》,这首诗特别短。“芣苡”,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过用这两个字的,那么它既然都是草头,我们就知道是一种植物。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我是按照四川话的音来读,如果按照当时《诗经》的古音,应该读“采(qì)采(qì)芣苡,薄言采(qì)之。采(qì)采(qì)芣苡,薄言有(yì)之”。这个“有”的古音读“yì”,这个动词“采”读“qì”。注意,它是押韵的,“采(qì)采(qì)芣苡,薄言采(qì)之。采(qì)采(qì)芣苡,薄言有(yì)之”,读“yì”的这个“有”和这个“采”(qì)是押韵的。“之”是虚词,不靠它押韵。

那么是什么意思呢?意思非常浅白:“采采芣苡”,就是采哟采哟采芣苡,“薄言采之”就是采了还要采。就这么简单。什么叫“薄言”?“薄”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迫”,“迫切”的“迫”,四川话读“péi”,迫(péi)切。“言”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形容词的“然”,文言文的“然”。“薄言”就是迫迫然的样子,把时间抓得很紧,慌慌忙忙,很迫切。“薄”是草头,本来指的是北方用草编的一种帘子,可以做门帘用,也可以养蚕——养蚕下面铺的一层草的席。作为名词,就叫“薄”,所以养蚕那个,底下铺的席子叫“蚕薄”。现今我们作“厚薄”的“薄”用,是把名词作形容词用。“采采芣苡”,采了又采就叫“采采”,“薄言采之”,忙忙慌慌地去采。

       你们注意,它的主诉的口吻,是这个采芣苡的人。一般古代,采摘方面的农事都是妇女在做的,我们可以假设她是妇女,在那里采,“薄言采之”,忙忙慌慌,很迫切地去采。“采采芣苡,薄言有之”,“有”读“yì”,这个真是好像不通,采都采着了,当然有啊。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用到这儿的这个“有”就是“所有,为我所有”。“有”字在这儿是非常之重要的,可以想象,如果是在人民公社,田里头采什么,你就不能说“薄言有之”,因为那不是你的,是公家的。强调这个“有”,就是哪个采到哪个有。儿歌唱的“鸡公叫,鹅公叫,哪个拣到哪个要”,这就是哪个采到哪个要。你就知道了,这肯定不是田里面的庄稼。她为什么要“薄言”,很迫切的样子?如果是一个人在那里采绝无此事,显然是一群人在那里采,各人采到各人有。

       我们逆推上去,这绝对不是人民公社田里面的庄稼,也不是他们说的西周奴隶社会在农田里面做那个活,如果是奴隶社会怎么能够归奴隶所有呢?如果是农民自己一家种到田里面的,他用不着“薄言采之”,他去收获,可以有条不紊地去,怎么会抢着这样去?这“芣苡”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可以推测出来了:第一不是大田农作物,大田农作物不可能谁人采谁人所有,唯一的,是野生!这是一种野生植物。到这个时候正值成熟了,那么一大群乡村妇女都去采,所以才有“薄言”,忙忙慌慌地抢着采,看哪个采得多,采得多就归你自己所有。

       历来解释这个“有”都没有注意到这点。《诗经》上面从最早的权威,东汉郑玄他们起,就是讲“多”的意思,就说有很多了。这不在多少,这涉及所有权和私有制的关系。显然这“有”是私有,所以什么奴隶社会都是一种假设。我在《诗经》里面没看到半点奴隶社会的影子。奴隶那时有,从古到今,到今天都还有奴隶。很多被贩卖到煤矿里面去的那些,黑煤矿、血煤那些就是奴隶,但我们没有说这个是奴隶制社会。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一种奴隶制社会?因为按照原来主流说法是,先是原始共产主义,后来是奴隶制社会,后来封建社会,后来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个(《诗经》)里面没有,没有什么奴隶制。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21
像卷福一样推测诗经现场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22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2-5 11:23 编辑





       一行字在《诗经》中间叫“一章”,文章的“章”,为什么叫一章呢?你们注意,这个“章”字,上面是一个“音”,指的是音乐——从前的音乐作品要分章,就我们现在的段,比如一首歌三段,反复地唱,就是那样的,一段就是一章。上面一个“音”,底下一个“十”,那个“十”不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意思,是每一段完了打个“十”字符号,告诉你这段完了,所以叫一章、二章、三章。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撷之。

        把第一章讲了,第二章就没有什么讲头了,只有这一个字(掇),四川话读“zhui”,普通话读“duǒ”,是什么意思?掉了一颗纽子,拿手去拣起来,就叫“掇”。我们刚才说的是一种植物,去采这个植物,不发生,不会用这种“掇”字。一株植物,比如摘什么草、菜,比如摘下它就落下去,落下去也用不着“掇”,因为“掇”是拿指头这样拣起来。我们可以推测,是采的这种植物的籽实,就是它结的籽,只有采摘的这个籽有时候落下去了,才需要“掇”、拣起来。拣起来都要“薄言”,忙忙慌慌拣起来,忙忙慌慌干啥?你不拣起来,别人拣回去是别人的了,所以更加让我们可以间接了解,这绝对是一种大田作物以外的、野生的,而且它要结这个果实、种子的,才这样“掇”。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什么叫“捋”?这个就叫“捋”——从前的匪,抢人家那些太太手上戴的玉镯,玉的圈子,把手拉到,一把就捋下来,这么一捋,就我们说的给她捋下来,“哗”一声就拉下来,要用这个动词。我们晓得了,绝不是摘什么青菜、白菜、豌豆尖儿这些,因为那个没有,不存在这样子“捋”的这个动作。只有一些庄稼,比如说水稻成熟了,可以抓到水稻穗子下面,这只手“哗”就把它捋下来。可惜它又不是水稻,那就更加坐实了,是在这种叫“芣苡”这种植物的苗架上面,把它的籽实、果实捋下来。这样,我们就像破案一样,这个圈越收就越小了。
        然后接着第三段“薄言袺之”,什么叫“袺”?今天的服装变了,从前的妇女上面穿的衣服,衣服前面就叫襟,这只手把这个衣襟捻起来,摘了往里面放,就叫“袺”。这你就晓得了,绝对不是采,采一株草什么的植物,因为那怎么可能这样呢?如果是摘那些整株植物的话,应该提个篼篼,丢到篼篼里,她拿衣襟,就往这儿放,一放这儿满了。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什么叫“襭”?裙子长,把裙子底下两个手捞起来,下摆捞起来,扎到腰带上,就有这么宽。你们采过棉花的就知道,我种过棉花,也采过棉花,把围腰(裙)拿上来,扎到这儿,两个手忙起抓,往里面塞。刚才还采得少,一只手提起,用一只手这样放,后来多了,干脆把裙子捞起来扎起,两个手,两个手这样捋,而且仍然是“薄言”,忙忙慌慌的,跟人家两个抢。很多妇女都在那里摘,我们从她的“襭”跟“袺”两个可以推测肯定是妇女了,从她的衣服可以看出来。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24
古代妇女要生个娃娃靠什么?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24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2-5 11:25 编辑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植物?战国时代一部书叫《尔雅》,“尔”用在那里要读“lì”,叫“尔(lì)雅”,“雅”是指的《诗经》,“尔”(lì)就是附在上面,附在《诗经》上面的一部著作。《尔(lì)雅》我们现在写出来是《尔雅》,专门解释《诗经》中间的各种名词、动词,这个是战国时候的著作。原来还有一些说法,说是西周时代周公著的,这不可靠,因为周公活不到那么大的年纪,因为《诗经》有些是东周以后的诗,它要解释上面很多字,因此不是周公,那么就是战国时代,解释“芣苡”是什么。
       这种植物在战国时代已经成问题了,成什么问题?究竟是什么东西,这种植物?《尔雅》上面解释“车前草”。摘车前草,忙忙慌慌跑去摘,急迫跑去摘,是什么意思?这真是难以想象。你们没有采摘过车前草,我采摘过。车前草不是采。车前草是家常用药,利小便,有时候,膀胱炎、小便黄、骚、刺痛,就要摘车前草。怎样摘?拿个竹子锹锹,要连根。车前草的根一卡多长,嫩白的,很长,直接蹿到底下,因此不可能这样采,更不可能这样捋,也不存在掇,要拣起来,不存在落到底下的,而且更不需要拿衣襟兜这么多,只要几窝(株),全家熬着喝水就够了。要让一个衣襟装满,又不是豌豆尖,要那么多干什么,又不做菜。而且是泻药,不可能吃多了,也不可能拿去卖,因为车前草到处都有,屋前屋后。
       但是战国时代就已经说的是车前草。后来的人聪明了,看到诗的前面还有一个小的序,这个序当然不是西周时代的,是西周流行这首民歌,到战国、到春秋、孔子时代,把它们搜集起来,搜集起来就有好多家来专传授《诗经》,为了要传授,要解释这是怎样一回事,前面就要有一个序。这个《诗经》的序是汉代卫红写的,这首诗前面有一句叫“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翻译出来就是:不打仗了,女人们就想要生娃娃了。“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给我们递了点子(透露信息),怎样去理解这首诗。所以这些人就想到车前草,就把车前草拿去抵起(当答案)。
       这个冤案到明代才弄清楚。宋代有个很有名的医生叫寇宗奭,亲自做实验,中医,他做了好多例,发现绝对荒谬,绝对不可能是车前草。因为他拿样试过,也去统计过,车前草对怀孕毫无帮助。不但毫无帮助,孕妇还最忌车前草,是由于车前草能够使二便滑利,容易导致流产,所以到宋代才有专门的医科学家寇宗奭,写成文章,做了实验,做了调查,推翻了,不是车前草。
       又有聪明人出来说,说是车前草的种子——你看车前草成熟了以后,中间抽一个穗,穗上面结了很多小的籽,每颗籽只有半颗米那样大——这个就符合“薄言捋之”,因为你把它“捋”下来,有时候有些渣渣掉到地上面还要拣起来。但是可惜这种说法也讲不过去,是因为车前草的种子并不利于妇女受孕,更不利于保胎,其药性和车前草的植株整体一样的,主要是治膀胱系统发炎,与生娃娃无关。那么究竟它是个啥子?
       车前草不是了,那么又有后人说,有一种草叫益母草,“有益有害”那个“益”,“母亲”的“母”,也是一种草药,说益母草,为什么要采这个呢?因为“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哦,不打仗了,妇女们很有兴趣生个娃娃。这个益母草治什么呢?治妇女恶疾。从前把这个疾,有一些不好说的,特别是妇科的,都叫恶疾。那么这就成问题了,是不是这些妇女,在这儿采的,个个都害了妇科的什么严重病症,现来这样子采?这个也很难想象,固然有那些妇科疾病,也不至于有这么多人这样,如果从前的人都是这样,说不定这个民族早都死绝了,哪还有那么多人,现在十三亿。更不是益母草,而且益母草不存在这个动词跟这个动词,“掇”跟“捋”,益母草用不着“捋”,都不是。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26
西域为何将女人补品献给周天子?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27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6-2-5 11:28 编辑



         这是什么呢,在什么地方有记载呢?有一部书叫《尚书》,古代叫《书经》,(用来)说明诗书,诗书——诗是《诗经》,书是《书经》,就是《尚书》。
       《尚书》中间有一部分是《周书》,就是周朝的西周时代的一些官方布告、领导人讲话、周公的最高指示,记下来。中间有一篇叫《王会》,国王的“王”,开会的“会”,《王会》篇就记载了周天子的朝会,万邦来朝,各个地方的小国,献他们当地的土特产。少数民族也来献,从前的少数民族的称呼很笼统,因为大汉族主义,完全站在汉人的立场看他们,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就概括完了,没有人家单独民族的(称呼)。
       西周的初期有两个首都,一个是陕西镐京,一个在河南洛阳,后来政治中心迁到洛阳。从前把很多地方都当做是蛮夷戎狄,洛阳的西面,就是陕西、甘肃,都算在西戎后面,西戎给周天子献了一种土特产叫“桴以”,书上是这两个字,“桴以”。那么后人怎样解释,这是一种什么东西?注意,它是木旁,叫“桴以”。人们说,这里的“芣苡”就是这个“桴以”,“桴以”是个什么东西?在当时已经传说得非常神奇了,是说一种木本植物,上面结的果实,果实的形状像李子,妇人吃了以后宜子,容易受孕生娃娃,叫“芣苡”。这把大家都说糊涂了,说这种树,树上面长的形状像李子,吃了容易受孕,受孕以后还能安胎利产,但这个究竟是什么东西,弄不清楚。所以从前到《周书·王会篇》记载这个的时候,人们弄不清楚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植物。
       后来,人们终于想起,古代传说夏禹,夏禹王,治水那个,禹母,他的妈吞薏苡而生禹,才突然恍然大悟,说这个“芣苡”可能就是“薏苡”,薏苡就是我们今天的薏仁,又叫药薏苡,又叫薏仁。薏仁是这种苗架上面结的果实,剥开里面叫薏仁。今天这个很普遍的,很多点心里面用了这个薏仁,当今的人认为这是一种补品,不仅是妇女吃,男女老幼都可以吃。为什么就是它?甲骨文给我们提供了线索。
       这六个符号都在甲骨文里出现,究竟是个什么字?要把它写出来就应该是这样写,或者这样写,甲骨文的形态字是这样,这个就是薏苡。薏苡植株上面结的果实,有一个壳壳,把壳壳给它打碎,里面的籽儿就是薏仁,所以这些字都是“厶”(yì)字,在甲骨文里都是“厶”(yì)字,多次出现。你看,如果把它写出来就是这种形态,位置再稍微倾斜一点就是这种形态,再加个“人”旁就是“所以”的“以”。“所以”的“以”这个字不是虚词,本意就是薏仁。你看,这个是“厶”(yì),加个“人”,不是薏仁是什么呢?现在写的是有一个“人”旁一个“二”那个“仁”,现在这样写;从前的书上,写杏仁、桃仁、薏仁、核桃仁都是写的这个“人”。所以说,你看这个“厶”(yì)再给它加个“人”就是“以”字,你们看它的笔划,甲骨文里面也有这个字,这个字跟这个字都读“yì”,所以为什么“以”在文言文中字意训用,“用也”,就是使用。为什么?是由于薏仁很有用处,所以“以”就训用,后来再加个“艹”头,就写成“苡”,就跟这个“芣苡”的“苡”一样了。这个“芣”字什么意思呢?“苡”就叫“苡”,为什么还        要“芣”呢?“芣”是它的壳壳,因为这种薏仁一收下来以后,它的壳壳很坚硬,要把这个壳壳敲开,里面才是薏仁,所以叫“芣苡”。“芣”是指外面包的那一层壳。
       摘这个有什么用呢?怎么会没有用呢,任何中医都知道,用了薏仁,作为药方配其他的各种药,大有用处。所以薏苡又叫药薏苡,由于是从西域,西边的少数民族那边给周天子献上来的,所以这种薏苡又叫“回回米”,“回回”指的是西方的阿拉伯人,为什么他要献?当时中原没有这个,这样简单的东西都没有了,甘肃南部、陇南、陕南、川北这一带,当时被视为西域,这一带还有这个,就给周天子献上来。底下的人指说,这个东西是补品,好得很。果然好,薏仁最大的药用(价值是)治妇女月经不调,这个跟生娃娃关系大得很。我亲自见到过,我在19岁、20岁、21岁,就是解放初期这三年,我在报社,报社90%都是山西北部《晋绥日报》的编辑、记者,包括好多工人、管理人员都从那儿来,都带着他们的太太,农村里结(婚)的。到了成都以后,来了都说,“她结婚七八年了都不生娃娃,到了成都,没有几年就生了一群。”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是由于他们那里营养缺乏,吃的东西完全没有办法跟成都平原比,所以在那里结了婚几年不生娃娃,到了成都忙起地生起,这是“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南下了,他们都是干部、领导了,衣食无忧、有地位,吃的东西又有营养,自然就生娃娃。所以可以推测,古代的周朝的时候,这些妇女一定争着去采“芣苡”。
       农业科学化验出来,薏仁中间含十七种氨基酸,在禾本科农作物里,薏仁的蛋白质含量第一,高于小麦,高于一切禾本科的农作物,所以是补品。原来这些妇女去摘的,不是药,实际上就是这种东西、是补品,所以才有传说:夏禹王的妈是因为不小心把薏仁吞下去了就怀了孕。不是什么不小心,她就是吃了很多这个薏仁,营养好了,月经也很调,人也长得壮了,所以古代说的是“肤革充盈”,肤是指的皮肤,革是指厚的皮,充是充满了,人都胖了,都满了,盈满了,身体好了,当然她就受孕,也不得小产了。就这么简单一件事情,所以为什么这些妇女要去采,由于是野生的,不是哪一家人的,也不是公家的,也不是国家的,谁人采到谁人要,所以叫“薄言采之”,抢起抢起地在那里采,由于籽粒是一颗一颗的,采的时候会掉到地下,所以才有“掇”之,拿拇指捡起来。一下就得到了解释,问题就在这儿。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5 11:29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2-24 21:26
     《诗经》开始是《周南》、《召南》,接着是《十三国风》,《十三国风》接着是《小雅》、《大雅》,最后是《颂》。什么叫《周南》?周朝初期,武王打下天下,但他前后连五年都没有活到,打下天下大概四年以后就死了。这个天下就交给了成王,成王还是娃娃,武王的两个亲弟弟就来帮着管理国家,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召公。
    这个周公,你不要听到这个名字就以为是一个老大爷,白胡子,老得那样子背都直不起了。才不是,周公管国家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是个年轻人,而且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诗经》里面的《七月》这首长诗就是他写的。《七月》绝不是民歌,民歌不可能有那么好,概括力那么强。周公,大政治家、大诗人。周公还有一个弟弟叫召公,他们两个就分开管。周公是住在洛阳,那么周南就是中原以南这一片地区,包括湖北省北部、陕西省南部,具体说来汉水流域归周公管;再往西边去,陕南那边有渭水流域,川北这边有嘉陵江流域,归召公管。那么周公管的这一带就包括汉水的上游——陕中、陕南,这一带当时气候比黄河流域温和得多,至今你去看陕南,陕南和陕北完全是两片天地。陕南这一带,比如宝鸡这一带,汉水流域也经过这儿,这一带都是庄稼非常好的,植被繁茂,只有这一带还存在有这个芣苡。所以为什么这首诗没有出现在其他中原那边的《十三国风》里。不可能!“周南”两个字不是安在这里没有用的,这个诗的题目帮助我们了解,中原那边就不可能有这个芣苡了。
     一下你就恍然大悟:为什么东汉时候,那个马援,出征交趾,就是去打越南,第一个去打越南的就是马援——伏波将军,还带着海军走海上那边漂过去,把这个交趾灭了,马援他后来说过很有名的话“大丈夫,当马革裹尸”,就是说要死不能够死在家中妇人之手,应该在战场上,去战死,收尸就是用马的皮子裹着尸体运回来,认为这样才很光荣。
    马援打了仗,立了那么大的功,回来他的车上装了一大口袋,大家都说这里面装的宝石、珍珠、钻石,因为这些口袋中都是小颗小颗的。这儿就传说,传说他去打越南的时候发了大财,传说,说他弄了好多宝石,那倒是,缅甸那边就是产很多宝石,马援打的那个时候,交趾国管得很宽。那时候,就是有那么多宝石。结果回到朝廷,上面查他,打开看,带了一口袋薏苡。因为越南那一带气候温和,不是野生而是大田种植。马援没有带其他的,就带了一口袋这个,带回来拿给他太太(作为)补品,好生娃娃的,就是这个,最后晓得他不是贪污,也不是去抢劫了人家。所以这个郑板桥的那个《道情》中间有一首叫:“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孔明枉做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孔明说:你看嘛,人家一个好人,运了一口袋薏苡回来,结果受到那么多诽谤,“南来薏苡徒兴谤”。
    为什么后人弄不清楚芣苡是什么,这样说,那样说,而且晓得了为什么中原人不认识芣苡,因为中原已经都没有了,只有很少的地方还有野生的。这个是野生的,那么你就晓得,所以这首诗前面加的那个序,叫“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就说人家妇女愿意生小孩了,愿意生第一胎、第二胎、第三胎……第N胎,反正就是因为天下不打仗了,打起仗来哪个生呢?大起个肚子,连逃难都很困难,你还去生什么呢?巴不得不要受孕,不打仗了大家就生。
    所以也有人说这首诗是歌颂的,仔细想也是,它没有直接说这个文王、武王咋个好伟大,周公领导好,一句都不提,只说妇女些忙忙慌慌地要去采摘野生薏仁。如果天下是暴君,不得安定,战争不已,谁去采这个?没有人采,所以这样说,也可以说这首诗是在歌颂。所以后人有些解释的,就说这个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行了仁政很有德。其实可能也还不是,因为就是在文王那个时代老百姓也没有过到什么好的日子,是因为要准备打大仗了,夺取天下,所以积累的那点财富都悄悄地用于富国强兵上面,没有好生过到日子。那么很可能像这样的,就到了西周了,天下也抢过来了,文王早就走了,武王也走了,然后又有周公推行的文教、与民休息的政策,真正安定下来了,所以妇女有这样高的积极性去采这个薏苡。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3-7 08:40

当甲骨文被发现时,关于“私”真相就出来了,韩非的学说就被彻底推翻了。

今天我们遇到这个“私”字,就能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回事了。这《说文解字》里也没讲清楚,《说文解字》说“私,禾也”,就是有一种禾本科植物,农作物,名叫“私”。禾本科农作物几百种,究竟哪一种没有给我们说,所以许慎自己也没弄清楚,只看见这边一个禾旁,就说它一定是一种农作物。

“禾”的意思是小米,从前把小米称为“禾”,代表所有的各种农作物,所以水稻的“稻”都有“禾”旁。这个“私”本来的意思不是“私有”,不是英文的“private”,而是一种庄稼的名字,这个庄稼就是薏苡,“私”就是“苡”。这边是像薏苡的形(见图一所指),结了一颗,读“苡”(yì),这边是说它的种类属于农作物,就叫“私”。

图一

问题就来了,你说这个是“苡”,怎么又会读成“私”(sī)呢?这是由于这三千年来我们读音的转变。猜想起来,我们刚才的这两个字,按照《说文解字》,从“女”,从“人”,“以”(yì)声,“以”是声符。既然“以”是声符,为什么这个字不读“yì”要读“sì”?“yì”这个声和我们今天“sì”这个声,在古代是一个音。古代这个“sì”的音是读“xì”,“苡”的音读“yì”,“似”的音读“xì”,“yì”和“xì”这两个音就非常近了。“薏苡”的这个“苡”也读“xì”,那么那个时候的,像这些字读的音,既然“以”是声符,肯定读的是“xì”。

为什么要这样说?就是甲骨文中间有一条,卜辞中间有一条,就是商朝的国王曾经有一次想建立他的中央警卫团,就记了有一条,这几个字,在甲骨文上面连成一串的,叫“王作三师右中左”,几个字连到的。国王建立了三个师,军队那个“师”,就是这个“师”,“右中左”,右师、中师、左师,叫中央警卫团。这边右戍,这边左戍,前面是中戍。那一条甲骨文,中间的“王作三师”,这个“师”字刻在甲骨文是这样子刻的,这个一看就是“薏苡”。

这个字(见图一所指),它读的音跟这些一样,都应该是“yì”,但是把它当做“师”字用,这就证明“yì”跟“sì”过去是一个音,这个是薏苡,这个也是,一颗跟两颗一回事。是由于薏苡中间的品种不同,有一种特别好的,结两列籽儿,上下。两颗,两个包,就这个。甲骨文中“苡”跟“师”是一个音,所以就用了这个。

有一个怪事,就是这个“师”字,今天“师”指是老师、教师,“师”字本来是军队,但是在甲骨文时代没有专门对军队这个“师”造出这个字,都是借用的薏苡的“苡”,借它的音当作“师”。

去《说文解字》查这个“师”字,东汉许慎的这个“师”字,“师”字中间的篆文我们不讲它,我最佩服著《说文解字》许慎的一点,就是他把古文的“师”字记下来了,但他没有解释。

古文的“师”是这样写,一看就是一株薏苡的植株,上面结了两个薏苡的籽实。“薄言捋之”,怎么“捋”?拎着上面,一把就把它捋下来了。许慎说“师”就是这个字,许慎明明晓得“师”是军队,但怎么会是一株植物,他又不晓得是什么植物。但儒家的这些学者最可贵的就是这点儿,他尊重上一代留下来的,他不懂,但是他知道:我不懂,我只晓得我的老师教我,古文中间诗词就是要这样写,我也说不出道理。

这样就保留下来了,然后让我们今天可以考据推理然后就懂了,是由于甲骨文的“师”字是这样写,就是这个薏苡。在后来甲骨文失传以后,一代一代的口头上都还说,记住了,这是一种农作物,是薏苡。

在大篆、小篆出现以前的,这个字从甲骨文那里继承下来了,记住了,赶快把它画成一个薏仁的植株,薏苡的植株的这个像。许慎虽然解释不清楚,他把它留下来了。

我们做学问就应该有这种精神,不要一切以我为中心,赞成我的我就把它留在这儿,不赞成就把它毁了,如果许慎也这样做,我们就看不到这个字了。看不到这个字我们也难以解释,为什么这个“苡”字和“师”字会混得这么紧,分不开,所以到现在我们只好从古音上面去解释了。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3-7 08:41

战国时候,有两位有名的法家,都是荀子的学生:一个李斯,一个韩非。李斯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当了丞相,天下文官的首领。韩非和李斯一样,也是法家,但被李斯整死了。

开始,韩非想要亲自投到秦始皇那儿去,因为秦始皇读了韩非的文章以后就说:哎呀,这个人的学说正合我意!法家的学说强调集体主义,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尤其强调国家主义,一切都是国家利益,个人置之不问,老百姓不要想有什么权利,只考虑怎样守法就好了。秦始皇是很喜欢这一套学说的,所以用了李斯。韩非也想过来,但他们两个都是这套学说的权威,法家的领袖,就像马克思跟恩格斯,结果这个“恩格斯”被“马克思”弄死了。

本来秦始皇跟李斯说:丞相,这个人在哪里,我们要把他请来哦。丞相说:这个人死都死了。其实是李斯悄悄把韩非关起来了。李斯知道:我们两个卖的药都是一种药,买了你的药,如果你受到宠爱,我就会失宠,我的各种权、势、财富都没有了。非把你弄死不可!同一个主义的人相互整起来特别狠,倒是跟他不相关的,他还不管——那是另一家学说。

韩非这个人也可怕得很,他的观点比李斯还要激进。韩非的主张是,他认为社会上有很多寄生虫。都是哪些呢?第一商人,全部应该取消,他们自私自利,不爱国;第二文人,文人最可恨,因为文人有了点文化,就要随便议论,妄议我们的朝政,很可恶。

韩非解释文字,他的解释被认为是最权威的,没有人出来反驳他。韩非说什么叫私,什么叫公?自营为私,营私舞弊那个“营”,“自营”就是自己画一个圈,就叫私。因为在小篆的篆文里,“私”字就是这样写,画一个圈就叫“私”。背私为公,你看这个公字,上面是“八”,“八”就是“背”,背叛他,就是反。这个“八”的意思不是7+1,也不是2×4,“八”的意思就叫“扒”,扒树皮,两边这样扒,就是反过来。韩非解释,这个就叫私,这个就叫公。公就是反私,“八”就是反,底下是私,叫背私为公。背叛了私有就是很好,就叫公,没有人来驳斥他,为什么呢?是因为小篆的那个“公”,底下确实是这样写的,上面一个“八”,一个这个圈,他按照文字这样子解释,说自营为私,自己画一个圈圈就叫私。

不要说,韩非还是有点道理的。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农村里看到,农民买了一挑新的箩篼回来,挑的那个箩篼,有一道手续叫号箩篼。因为家家户户都有箩篼,都一样的,要把它号一下,就打一个记号。农民怎样打呢?他们又写不来字,就拿毛笔画个圈,因为画的圈有的圆,有的扁,有的尖,有的瓜子圈;有的尖向上,有的尖向下……就可以区别了。画一个圈,自己画的自己认得出来,这个倒符合韩非说的叫“自营为私”,自己画一个圈——这就是我的了。连阿Q在法庭上,喊他签个字(他)签不来,最后都画的圈,结果他画了一个瓜子圈,手画圆都画不来。这似乎讲得通。

因为当时没有发现甲骨文,没有人出来敢来驳斥韩非的这种学说,而且这种学说,儒家的人都承认,叫“自营为私,背私为公”,这就是最早的文字学,解释文字。

后来甲骨文一发现了,就说韩非全是胡说,欺骗世人,欺骗了这么多年,世人还当作真理一样地接受。甲骨文出来了,是这样写的,画的是薏苡结的果实,结在苗架上面,根本就不是什么“自营为私”,自己画一圈就是私。而且音读“yì”,不读“私”。而“公”也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公共、大家、公家。从前的“公”,在《诗经》里面说的,指的是“领主”。所谓为“公”,不是为你我他这些人,是为我们的某一个头儿。我们种的土地是在他手下的土地,种了我们要交公粮。什么叫公粮?交给这位公——大领主,因为他要收(租),他的土地租给我们,我们交的租。“交公”是这个“公”,不是交你我他、公民社会——大家都有一份的那个“公”。

韩非没有弄清楚“公”的概念,在甲骨文里这个“公”根本就不是“背私”,甲骨文的“公”是这样写的,是什么意思?“公”古音读“瓮”(wèng),就是大的那个坛子。川南那边,内江坛子,这么大,胖的,上面一个口口,装那个酒的,叫“瓮”。这儿画的一只大的瓮缸、瓮坛,又画两个这个是什么意思?表示有共鸣音从里面出来。一只大的瓮坛摆到那里,你把耳朵拿去听,听到里面“嗡嗡嗡嗡嗡嗡”的声音。所以叫“瓮”。古人说的这个叫“其名自呼”,瓮缸、瓮坛,它自己说它的名字叫“瓮”,是我们耳朵听到它里面“嗡嗡嗡”在说,所以“其名自呼”。实际上,这根本就跟“公”没有什么关系。那为什么后来称某人他为“公”呢?是因为所有的容器,最大的就是瓮缸跟瓮坛,特别是某些头儿,比如说像这个大的领主,他吃得胖胖的,这样肥,是有点像内江坛子那个瓮,所以称他“公”就是大的意思。因为坛子、缸子大的都叫瓮缸,是人中间的大人、地位高的,也叫“瓮”,就转成“公”。至今我们读的这个“公”字,如果底下加个羽毛的“羽”都还读“翁”,所以说这个“公”结果就是这么回事。

流沙河,方正摄于成都言几又书店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3-23 16:15
我个人才疏学浅,好在我选择的这种方式是摆龙门阵,如果说这也算是实力的话。这不是硬实力,硬实力是课堂讲课,我是摆龙门阵,算是软实力。因此,哪怕我才疏学浅,由于选择了这种传播方式,我都可以掩盖一些自己的短处。
我讲的总题目是《诗经点醒》。所谓“点醒”,就是一首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把它打明叫响,究竟这首诗说的啥,叫“点醒”。因此诗里的每个字我就用不着再详细去讲解了,书上有。今天我们开始第二讲,这次讲两首诗,第一首在《周南》里面,叫《汉广》,第二首在《秦风》里面,叫《蒹葭》。
历来研究、传播《诗经》的,从汉代的儒生起一直到现代,从来没有人把这两首诗对照在一起讲过,这是由于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两首诗在主题完全相同,内涵也相同,所反映的当时的生活场景都是民俗活动,它们有极大的共同性。古人不认为有共同性,是因为从东汉的郑玄给《诗经》做笺注的时候就已经做了结论——汉代的毛亨、毛苌父子两人传播《诗经》,郑玄作为五经博士加注解。
从那个时候起就认为《汉广》里面,所反映的内容是“文王之德,传播于南国”,什么意思呢?就说还在商朝的时候,周文王还不叫文王,叫“西伯昌”,“西伯”是纣王给武王的父亲封的一个诸侯,就说在西边那一大片地,你就算NO.1,所以叫西伯。他姓姬,名字叫昌,叫姬昌,所以叫西伯昌。当时,他的领土沿着嘉陵江上游和汉水上游向长江中游扩散,所以孟子说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就是说他占了三分之二的面积,怎么会有这样大?原来是把蜀国、陕南和长江中游全部算进来,那当然领土就很大了。
但是这个大,实际上也是很空的,因为长江中游这一带基本上还是少数民族,是楚国统治的。但汉代的人要遵从文王、武王,所以说文王的教化、他的德影响非常广泛,影响到长江中游。汉代的人就用这首诗作为榜样,说:你看,人家这里,长江中游这些,最初都是野蛮人,是周文王,周文王这个西伯昌的文化传播、教导,使长江中游的野蛮人在婚姻上面都晓得要遵守周礼。他们用《汉广》做证明,怎么可以这样呢?
汉代这些儒生的嘴巴非常滑,就像我们今天有些搞宣传的最会说。他们居然能够说《汉广》这首诗:你看嘛,人家这个男女恋爱,人家都是“不可求思”。什么是“不可求思”呢?就是不能够当面去跟人家求爱,要按照周礼,各种礼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才能够实现。这个上头的,连人家普通的长江中游这一代的百姓都晓得。“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就是说你不能够直接去追求她,这个就是他们的解释。
你要知道古人有时候愚昧起来也很吓人,从汉代这样子说了,然后这些说法又从唐宋以来一直到清代。清代初年乾嘉学派的一些文史专家,给《诗经》重新做解释了,他们中有些人已经不接受汉代的说法,那么他们是怎样说的呢?就说人家这首诗说的是男女恋爱。男女恋爱了,那么这就算一大进步了。
那么这样子解释,直到50年代普及《诗经》开始的时候,有余冠英先生、山东大学的高亨先生以及其他几位先生先后普及《诗经》,出翻译体,加上一些注解,就都是这样说的了。这个就是恋爱,恋爱又不成,反正就说是劳动人民如何质朴,男女恋爱如何真诚,从这个角度讲。但《汉广》这首诗,我发现它不是这么一回事。
流沙河,摄影:方正
另一首《秦风·蒹葭》,这个“秦”不是秦朝,不是秦始皇开辟的那个朝代,这个“秦”是秦国。秦国是非常之古老的,就是当时这一个小小的秦国,是在陕南和甘肃,所以甘肃的天水还有叫秦州的地方,就是那里,那就是古代秦国的首都。甘肃南部、陕南一带,都是古老的秦,那个地方流传的一首民歌叫《蒹葭》。
历来,从汉代起解释这首《蒹葭》,都是说隐士辞去朝廷的官不做了,到水边去隐居,人们仰慕这些隐士,要来找他,但又找不到。“所谓伊人”,那个“伊人”,就是那个人、彼人,指的就是隐士。汉代以来就是这样说的,说隐士道德很高尚,不同流俗,不和世间往来,所以人家仰慕他们的,就来找。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说他隐居在水的那一方,古代的语词有省略。“在水一方”就是在水的那一方,就不在这里,要去找的人在这里,他在那里,隔着水的。所以你看,找来找去找不着,顺到水去找,逆着水往上游找,一会儿看到他在这儿,一会儿又“宛在水中央”,所谓“宛”就是依稀仿佛、看来好像是。起初觉得他在上游,到上游去找,到了,哦,他又到下游去了,又到下游去找,下游又没找到,再一找说在河的中间,一个沙滩上。
这个隐士很怪,当这个隐士如果这样,就实在太累了,因为一会儿要往上游,一会儿要往下游,还要躲到水中间去,谁有这个体力去当这个隐士呢?古人不考虑这些的,他认为就是这样子的。那么从汉以后直到现代,有隐士的这种说法。后来又有了新的说法,男女恋爱——他们一男一女在河边约会,结果,男子来找,结果那个女子,就是那个“伊人”,又不晓得躲到哪一个芦苇丛中去了,找不到,找来找去都找不到,都很失望,现在就是这样子讲的,爱情诗。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3-23 16:16
《汉广》和《蒹葭》这两首诗写的都是民俗活动。是怎样的民俗活动呢?原来,古人给每条河都找到了神,每年都定期去河边去聚会,向这个神致敬、致祭,用歌舞去娱乐神,这沿袭着就成了民俗活动。
我是怎么有这个想法的呢?在十几年前,我去看钱塘江的潮水,在南岸的盐官镇那边。每一年的八月十五过后,钱塘江的高潮就来了——阴历八月十六、十七、十八这三天,钱塘江大潮!因为潮水跟满月有关系,所以这三天的潮水最大。
我就是在潮水最大的那一天,大概是八月十八,阴历,到那儿去看。人非常多,在外面要买票进去,十几年前都要七八十块钱一张的票,现在据说要卖几百块,不买票进不去看的。
钱塘江南岸,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因为观潮不能矮了,地势矮了会淹到人,观潮总会发生淹死人的事儿,外地去的客人不晓得那个潮水会涌这样高,就会让自己处于比较危险的地方。
当潮水来的时候,起初远远的看着低,接着越来越高越来越高,最后一压下来,离得近的人当场就被卷走了。所以我去看的那一回,景区已经组织起来了,在堤岸上面围起来,里面还安了座位,不然怎么好收人家七八十块钱呢?人来了,就在这儿坐着等,等那个潮水来——大家都坐着,吵吵闹闹的,吃方便面的,喝可口可乐的……啥都有,嘈杂不堪,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
突然一下,就有人吼一声:“来了!”这一下,所有的人都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往凳凳上面站,人都站起来了。陪着我去的一个人,是嘉兴人——嘉兴图书馆的范笑我,他开了个秀州书局,那时候很有名,他跟我说:“别理他们,老师,别理。”我看人家都站起来了也想站起来,但他把我拉住:“不要站。”那些人又喊“来了,来了”,大家都扭头往下游看。结果看了一阵,又都笑起来了,人们纷纷又落座了。
然后,范笑我才告诉我,每一次看钱塘江潮,都有两次“潮”:第一次是人潮,刚才一下人就站起来了,跟潮水涌来一样,但没有水,要人潮过了,再有二十分钟,真正的潮水就要来了。我觉得这很笑人。当真,又过了二十分钟,潮水真的来了,这次反而没有人站起来了,“来了,来了,来了”,一下大家都慌了。在有很多人的场所,突然有一个人吼一声“来了”就发生事情了。
流沙河,摄影:方正
郑国有一个贵族叫伯有,是冤枉拿给国王杀了的。有一天,郑国都城里面最繁华的街上,突然有人吼起来“来了,来了”,然后全城的人都开始跑起来,说是被冤杀那个伯有的冤魂来了,人们跟扯地皮疯一样都跑起来——城里叫“相惊伯有”,成都人说的扯地皮疯,潮水也是这样。
后来范笑我告诉我,看钱塘潮每次都是这样。后来我又阅读了一些唐宋以来的笔记,发现早就有这种现象——“来了”。后来又过了好多年,我秒懂了“谁来了”,这绝不是毫无根据,因为古书上记得很清楚——伍子胥!伍子胥是被吴王冤枉杀了的,伍子胥被杀的时候很愤怒,就说:你不信我的话,你还要杀我,我死了以后把我的眼睛挖下来挂到东门上,我要看见越国的军队进吴国的首都。
伍子胥成了一个愤怒的冤魂,所以历来把钱塘江的江潮与波涛叫胥涛,就是他的愤怒,卷起波涛来。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每一次潮水来,远远的天边那一线,看到那一线就说看到伍子胥来了,他穿的白袍,骑的白马,在那个最高的浪头上,随着浪头而来,但等到再拢一点就没有了,就只看见白色的波涛滚滚来了。
所以伍子胥是钱塘江的江神,江南那一带,从前每年的阴历八月,就有这个民俗活动,就是观潮,观钱塘江的江潮,同时悼念伍子胥,说这个是他的冤魂,冤魂不散。白衣白袍,骑着白马来,后人把这些一切波涛都叫作伍子胥。
1958年,我去崇庆县的一个乡,在山里面,乡里有一条河,有座桥跨过河,桥头有个龙王庙,龙王庙的庙子门口刻的一副石头对联,很有些年代了:“子胥归来莫控银鞍白马,留侯安在空遗黄石素书。”这用了两个典故来说水和桥,“子子胥归来莫控银鞍白马”,就是伍子胥归来的时候不要骑着银鞍白马了,意思是不要有大的波涛来把这个桥冲毁了,所以桥头龙王庙就立的这个。又由一座桥想起张良的典故:张良遇到一个黄石公,黄石公把鞋子脱了丢到桥的底下,喊“孺子,你给我捡起来”,所以“留侯安在空遗黄石素书”,就说张良那么伟大的人都没有了,留下一部兵法书也没有什么用了。这副对联写得相当好。
我从那里过时,人们正在拆这个龙王庙,我看到了,这么好一幅对联,我把它记下来保留下来了。“子胥归来莫控银鞍白马,留侯安在空遗黄石素书”,好感慨,用典用得这么的好。
这些都是说“谁来了”的问题。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3-23 16:21
《国风·周南·汉广》这首诗,我们首先注意到“周南”两个字。“周南”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理概念,是说的早在周国还在岐山、陕南的时候,那时还没有天下,没有周朝,周文王西伯昌就已经传播文化到长江中游,到汉水了,所以这一带的诗歌用这一带的地理名称叫“周南”。“周南”就是周公所管理的南面的一大片国土。
《诗经》中有两个“南”,一个“周南”,一个“召南”。这是由于西周初年,周公要离开首都在陕西的镐京到中原去经营洛阳城,就把召公留到原来的都城镐京。周公和召公就分了工,说南方的那一大片从陕南、川北一直到湖北长江流域这一带都叫南,南国,其实有很多个小国,都叫南。那么周公就说,我呢,我就管洛阳以南、长江中游,召公你就管嘉陵江流域和汉水的上游。所以就有了周南、召南。
那么《周南·汉广》,具体说来这首诗的背景是汉水,汉水从甘肃南部的潘中山发源,向东流,穿过陕南进入湖北,就叫汉水,再往东南流去,就是汉口。汉口、武昌、汉阳这三个地方后来叫武汉,最初是叫汉口,唐诗中有“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就是这个汉口。
汉江流域就属于周南,这一条汉水也有神,汉水流域的神究竟叫什么名字没有记下来,我们只知道是一个女神,就是《周南·汉广》这首诗中间写的,知道她是神了,就好讲解了。
汉代的经师,他不晓得这是一个神,只晓得这是一个女子,于是就说这一个女子是贤淑之女,是很守规矩、懂礼教的,所以人家直接来求她的时候,她都不答应,所以“不可求思”。一个普通的女子有这样大的本事?人家到这儿来找她,她又跑到那儿去了,找都找不到。古人就没有想一下,这个怎么能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是人,你在这儿,人家来就把你找到,问题是没有找到的嘛,“不可求思”,找不到。显然,这是一个神,一个女神,而且这首诗一个关键的词就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那个“游”,这个“游”早被理解错了。
流沙河,摄影:方正
汉代以后流传了一个故事,假托到汉代以前,说“汉上游女遇郑交甫”,有一个青年男子叫郑交甫,在汉水边上碰到一个游女,当然这样说就是在水边游玩,在那儿旅游的“游”解释这个“游”。郑交甫就很喜欢她,想去和她说话,女子也喜欢郑交甫,就赠了他一个玉佩。郑交甫拿到玉佩欣赏玉的时候,抬头一看,女子不见了。
历来这个郑交甫遇汉上游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但都没有搞清楚,这个“游”根本不是旅游的游、游玩的游,这个游是在水中、波涛之上,不是在岸上游玩的。根据游是在水中、波涛之上,这首诗所写的“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一下你就懂了为什么求不到她:汉水是一条很大的江啊,越往下游越是大,快要到汉口就相当宽了。由于她具有神性,她在波涛之上,所以她不像我们这些游泳健将是在江里面游,根本不是,她从水面上飘下来,她是神——看着她从上游飘来了,这个漂亮女子——女神来了!“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下你就懂了,“不可求”不是有什么礼法不能够违反,而是人在岸上,女神在那样宽的江面上,顺着水飘下来了,隔着很远,怎么求?
这是什么时候?一定是跟民俗活动相关,每年夏天有一定的日期,那一天就是民间传说汉水女神要出嫁了,要嫁给远方某个神去了,老百姓就在江边聚会送她。所以你看“之子于归”,写得清清楚楚的:“于归”就是出嫁,女子以夫家为归宿,所以离开娘家到夫家去是“归”,是回到那里去,“之子”,那一个人,“于归”那个人出嫁,当然她就是一个女性了,而且是一个神。
是因为人无法接近她,人和神中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接触到,所以“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求不到的,前面的是比喻。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休”是路上走累了遮荫去休息一会儿,但如果是树木是乔木的话遮不到荫,乔木太高了,太阳斜起晒得进来,树木必须要矮,要浓密的荫,横起像黄桷树一样的,横起展开才遮得到荫,所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树子再高了,没有办法在那儿去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那一个游女是个女神,我们怎么能够去接近她呢?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3-29 16:22
那么这个汉水女神是怎样去的呢?在波涛上,总不会走起去。对了,骑起马去的,因为波涛滚滚像千军万马,波涛卷起来就像马的头,钱塘江的那个潮水正是这样,你看后人形容都是说如万马之奔腾。汉水女神在江面上是骑着马的,骑着马飘下去了。“言秣其马”,“言”就是俺,就是我,这个言就是第一人称的“俺”,一个人旁一个奄,《水浒》中间的:俺不去哪里了,俺要去哪儿。这个“俺”直到现在他们陕北一带说的“额”,“额们”,那个“额”就是“俺”,就是“言”。“言秣其马”,我把马料拿去给汉水女神的,喂她的马,因为她还要到很远很远,她这回嫁得很远,要把马吃饱。所以,这些道理古人没有看懂,古人说的这些都是比喻,说的砍啥子柴,他不知道这个是真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是比喻!所以古人对不对就把前面说“兴也”,“兴”就是“起兴”,所谓起兴就是看到一个什么随便举一个,在那儿唱一下就叫起兴,说“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兴也”;或者就“比也”,就比喻“我只选某个女子”,根本不是,所以古人没有读懂。人家真的写的是现场,所有的这些在这一天的民俗活动,都要带着柴,最好的柴,还要带着草料,喂那个马的。实际的民俗活动。
你看,“翘翘错薪,言刈其楚”,我砍“楚”那些柴;“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你不是说不押韵的嘛?这就涉及到古音。这个马的古音读“mù”。“翘翘错薪,言秣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mù”:“秣”是马料,饲养马叫“秣”;“言秣其mù”,“mù”喂他的马,我带着草料来。这样就押到韵了,马的古音是读“mù”。但是毕竟无法接近她,所以反复这三段都是咏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水是这样广哦,我不可能直接游到汉江中间去,把这些送给女神;“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水是这样长,我不可能扎一个筏子一路就送她下去。真实状况就是这样,民俗活动。就会问带起柴来,怎么办呢?把汉水女神送起走了以后,各人又把一背柴背回去?点燃,这些柴扎起,底下隔离起,点燃顺着江漂流。
后世的,湖北到四川一带,夏天夜晚有放河灯的习俗,就从这儿来的。因为送给神的,必须点燃,不然始终都在人间,神收不到。就像在河面上,这样多人来参加,来给汉江的女神送行,带好多柴来,扎成三角堆,底下隔离开,让它浮起点燃,两岸都放下去,这就后来放河灯。这种习俗到现在都还看得到,所以这首诗所写的,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被我们遗忘了的一个民俗活动。可惜,从东汉郑玄他们起,都没有弄懂,不晓得这儿在干啥,都还在说啥子男女恋爱,遵守礼法,遵守周公之礼,说些话实在迂腐。
流沙河,摄影:方正
这么有价值的民俗活动,到汉代已经被人忘记,无法解释,所以孔夫子删诗三千首,删得剩这三百零五首,把这些留下来了,实在是功德无量。让我们回头看见先民的纯朴、虔诚,对于神的尊敬,对于风俗的传承。
非常优美这一首诗。那个漂亮的女神可望而不可及,人神之间永远有一段距离,距离之间就有了神秘,有了美,有了追求,追求而又不可得,就是这首诗从古到今叫人反复吟咏,又说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以为是男女恋爱。重新来认识它,所以这些也是消失的文化遗产,为什么会消失得那样干净?后来的这些儒生都不知道这一回事。不得不说到战国末年,由于秦的统一,秦国建立了中央王朝——秦朝,秦始皇。秦始皇在二十六年以前还是秦王,从第二十六年起改称皇帝,天下统一,焚诗书,你知道烧的第一个是《诗经》!为什么他要烧它?秦国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认为这些东西浪费财力、物力、民间精力,不应该有。这些风俗,经过秦朝短短的统治以后灭绝了,灭绝了。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4-18 16:15
作为民俗活动,就像端午节要到汨罗江、湘江去找屈原一样,要悼念“他”,但没有说他是谁,“所谓伊人”——那个人。哪个人呢?我本人考证确有其人,鉴于西晋干宝写的《搜神记》中间的冯夷。《搜神记》上面说的,冯夷“服八石,得水仙”,八石是八种矿物质炼的药,叫“八石散”,“得水仙”,成了仙,成的什么仙?水中的仙,就是这个“冯夷”。
所以,唐代的钱起,他的《湘灵鼓瑟》写的是湘江,他就写道:“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就是说冯夷在波涛上面跳舞,这是由于传说他是仙,这是一种传说。
但庄子的书上也写到了冯夷,庄子的《大宗师》,内篇第七篇,写到“道”,什么叫“道”?谁得了“道”?这中间写了“冯夷得之,以游大川”,就是说冯夷得了道之后就大川里面游。川啊,水道。
“冯夷得之,以游大川”,“傅说得之,以相武丁”,这些都是历史故事,反正说得了道是冯夷。这个冯夷我们今读的音是“冯夷”,古音读“冯(péng)夷”,“冯”读“péng”。
《搜神记》记载“冯夷华阴人”,可见冯夷是人,而且还有家乡,就在华阴,陕南,捱着河南那边:“以八月五日渡黄河始”,把日子都给他定了:八月初五,就是白露节!就可以吻合起。只是《搜神记》是后人编故事,把古代有的故事重新编过,但是定的日子是八月初五。
八月初五历来就是一个节日,唐玄宗正是生在八月初五,所以叫千秋节,在他以前一定就有活动。倒是现在我们八月十五吃月饼这个(节日),古书没有这个记载。最早的只有八月初五,所以有两个“午日”,一个五月端午,一个八月端午,“端者始也”,一个月开始的那个“五”就叫端午,八月(五日)也叫端午。八月五日,我说的是阴历,正是白露节,至多差几天。这就可以坐实,这个人是秦国华阴人。
又有传说,说他曾经是大臣,秦国的大臣,那就是这个冯夷了。后人因为道家要宣传成仙,而儒家又恰好缺少关于冯夷生前的政治主张,各种记录也没有,我们就只能够去猜测了。
那么《蒹葭》这首诗,据我的猜测就是在白露节的民俗活动,大家到各个江边、河边、水边去悼念冯夷。所有的这些悼念都有人跟神的隔离,就拿刚才那个《汉广》来说,这样多人在河的两岸,在那里等,等到一定(时候),远远看到,就有人喊“来了,来了,前面来了”,大家就在这儿围着看,说是结果拢了又看到只是波涛没有看到人。因为他有追求,所以就有这些“来了,来了”,何况这个神的出现都是躲躲闪闪的,不是来了的。
你看就屈原写的《九歌》,写湘君、湘夫人,这两个都是湘江的神。你以为他们是两夫妻都在一起,完全不是。屈原写的《九歌》中间的湘君跟湘夫人,是彼此在那儿一男一女讲恋爱,在那儿约会,在那儿等,等了半天都没有来。他的湘君、湘夫人写的这个就是“来了,来了”的意思。
流沙河,摄影:方正
湘君出来唱,在这儿等,等湘夫人来,结果是“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就是湘君在这儿等湘夫人来。等了很久都没有人来,你流到哪儿了?……
我就在这儿等你,你“蹇谁留兮中洲”,为什么你在河心那个岛子,走拢了你就不走了,我在这儿等你,你不过来。“美要眇兮宜修”,你远远用眼睛看我,你又是那么漂亮。“沛吾乘兮桂舟”,我在下游驾的一只船,这个船是桂木船,是香的。我在这儿等你,你怎么远远望到我,你又不过来呢?
“美要眇兮宜修”,“要眇”是说眼睛,我们说的叫“秋波”,眼睛,远远地看,眼睛虚起。古人说的美女把那个眼睛虚起看,样子特别美,我们现在认为这个是近视眼。当然古人这个眼睛,都是在那儿望,望湘夫人来没有来。
另外一首,湘夫人也是在望,望着湘君来。你看“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是湘夫人在这里望着远处湘君来了,从天空慢慢慢慢坠下来,坠下来,但是在北岸那一边,多少远,也是在那儿“目眇眇兮愁予”,也是虚起眼睛在那儿看我,也没有过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只有秋风一吹,洞庭湖里面起了波涛,树叶纷纷落下,你不过来。“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湘君说的:我站在多少高的香草上面,脚踩到水中香草上面,我在这儿远望,望你,我这儿安排好了,黄昏就等你来,但是你不来。
“鸟何萃兮苹中”,就是一只鸟你应该飞到树子上来,你怎么不过来?不飞到树子上,你飞到那些水草上面。“罾为兮木上”,渔夫搬罾,搬罾要把罾那个网撒到水里面嘛,你怎么把网撒到树子上,就是说你不过来,你不来,都是这个“来”。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4-18 16:21
与此同时,就还有另外那一首《秦风·蒹葭》。《秦风·蒹葭》从汉代起直到现代都是说隐士,要去找他,找隐士找不到,隐士又很高尚又很有道德,怎么都找不到。如果真正就是那么简单,那么这一个隐士究竟有什么好处?他能够给我们做什么,也说不出来,那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好在汉代的毛亨、毛苌,这父子两人传播《诗经》,他们遵守传统,按照一代一代的老师传下来的,告诉他们了这首诗的背景,说“刺秦襄公也”,说秦国有一个国王秦襄公,这首诗是讽刺他的,究竟怎样讽刺的也说不清楚。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所说的这首诗的主题究竟是不是,秦襄公是怎样的人?因为秦国地处西边边陲,混同于多种少数民族,被中原文化边缘化了的地方。秦国在秦襄公以前虽然也有好多代,但是周朝没有封过他们诸侯,没有让他们建国,因此就不算国。一直到西周都亡了,周平王东迁的时候避居少数民族,周平王把周朝首都迁到洛阳就叫东周,西面陕南这一片,平王就给了秦襄公,就说:封你做诸侯了,你可以建国,就在陕南这一带。所以秦襄公是第一个秦国建了国的,秦襄公又过了若干代,才有后来什么一会儿又把蜀国灭了,然后又去灭六国,最后秦始皇统一天下,中间还有若干代。
秦襄公是第一个,按照他们秦国传统的说法,说这个是一个开国领袖。秦襄公做了什么事情呢?会打仗,在陕西、甘肃这一片,这样多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秦襄公最强大。你注意秦人崇尚武功就从这儿起,秦国这一片土地是从前周朝的根据地,是有周文化深厚的基础的,是文王、武王、周公、召公他们曾经传播文教的一片土地,是有礼、有仪的一片土地,有文化的土地。秦襄公是从战争中间找到了治国之道。那些都不重要,就是要强大,就是要武力称霸,要会打仗,要会砍头,要会杀人。所以从秦襄公起,虽然这一大片地方原来是周,周的文化影响,讲究文明,讲究制度,讲究礼法的。秦襄公给它们推翻,不认,所以秦襄公在搞军国主义的时候,原有的他的大臣底下的就起来反对他。
这样的事情,《史记·秦本纪》里面没有记载,但是多亏传播《诗经》的毛亨、毛苌两父子,他们记录了这件事情,说是秦襄公违背了原有周国文化的礼仪制度、文明制度,给他破坏了。搞军国主义,就有大臣起来反对,那个书上记载“民众不服”,什么叫“不服”?抗议。民间起来闹,还有大臣,说有贤者、贤臣,一定是去进行过斗争,失败了,失败了躲起来就叫隐士!
流沙河,摄影:方正
但是秦国的留下有旧文化的这个传统,要去找这个隐士,这个隐士是谁?没有说,只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没有说,但是你注意,给我们留下了线索,就是“白露”。白露,每一年的阴历九月有两个节气,白露过了就是秋分,秋分是昼夜平分,秋分前半个月就是白露。杜甫的诗写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的陕南那一带寒冷得早些,比我们四川,到白露节的时候——黄昏时候你真的看到所有的草木上头都有露水珠。我们成都这里气候热,你如果算阴历的八月上旬,就是中秋前,有时候还非常热,没有什么露水。白露,这二十四个节气本来就是人家黄河流域的,不是给我们四川人设的。对了,就把时间给你暗示出来了,是白露节,白露那个时候,秋天。正是什么?中秋节的前后。
这一个民俗活动发生在中秋节的前后。这个民俗活动,就是秦地的这一些代表周文化的这些遗民,随着秦襄公把国家暴力化以后,肯定有些前代遗民,他们要追念当初给秦襄公两个斗争过的一些大臣,失败了,逃跑了,隐居了。说他们隐居了,隐居到水边,所以要去找他(们)。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4-24 18:19
这次我们要讲的是《诗经》中《邶风》跟《卫风》里面的三首诗:《绿衣》《燕燕》和《硕人》。为什么这三首诗要放到一起讲?是因为这三首诗牵涉到距今2500年以前,一个美女她一生的故事。
这个美女是贵族,齐国人,当时是春秋时候,她是齐国太子的亲妹妹,姓姜,历史上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她是作为齐国的公主嫁到卫国去的,这个卫是保卫的卫,《卫风》这个卫。后来战国还有一个魏,是委旁一个鬼,那个是战国,这个是春秋。
她嫁给卫国的国王卫庄公,所以后来历史记载她的名字就称为她叫庄姜夫人,就是卫庄公的夫人,所以前面也安个庄,她姓姜,所以叫庄姜,她真实的名字没有留下来。
她的娘家齐国,是当时春秋五霸中间的最强大的一个国家。所谓春秋五霸:齐桓公,山东;晋文公,山西、河北;宋襄公,河南大部分都是他的;秦穆公,在中原的最西边,陕西、甘肃;然后长江南就是楚庄王,称为五霸。这五霸中间,最富的、最强大的是齐国,齐国在东端,靠到海,所以在那个时候人们称它叫东帝,帝国的帝,秦国是在最西边,被称为叫西帝。秦国的武力很强,齐国的国力很强。
流沙河,摄影:江树

那么一个大国的公主,嫁到小小的卫国来,这个卫国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今天的河南省的东北部,安阳、林县、滑县、淇县这一带,淇县就是卫国的首都。庄姜这样一个女子作为齐国的公主嫁到小国卫国这边来,这样的婚姻本来就不是自由婚姻,自由婚姻在当时只有民间才可以,贵族的婚姻,特别是王族的婚姻全是政治婚姻。卫庄公为了要巴结最强大的齐国,一定去求了很多次婚,齐国才把这个公主,而且是特别漂亮的一个公主,嫁给卫庄公。
结果这个政治婚姻跟美女就发生冲突,这个美女大概不懂好多政治,没有那个思想准备。嫁过去了,她心想自己是这样漂亮,卫庄公一定会很爱自己,结果不然。卫庄公之所以去求这门亲,只是为了外交的需要,依靠一个强大的靠山。结果呢,卫庄公就不理她,始终不和她同居,因此她也就没有生育,一辈子都没有。
原来卫庄公喜欢的是他的一个宫女,一个地位非常低的女人,这个女人很快就给他生了一个娃娃,卫庄公特别宠爱这个娃娃,这个娃娃的名字叫州吁。这个娃娃从小就受到宠爱,是因为卫庄公很喜欢他的妈,但他的妈又名不正言不顺,不是夫人,连妃都不是。
这个州吁从小就被宠坏了,但又深深感到耻辱,因为他没有正当的名分。所以性格变得非常坏,不正常。小小一个娃娃,少年的时候州吁就喜好兵。什么叫“兵”?武器!从前“兵”字的意思不是什么soldier,是武器,他从小就爱弄刀弄枪,拿现在来说就喜欢玩点核弹、炮弹这些。在朝有大臣,其中一个叫石碏的,就多次出来在卫庄公的面前指责,就说那个娃儿不行,那样子搞要不得。(但)卫庄公都迁就他(州吁)。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6-4-25 23:05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5-17 10:39
野妞 发表于 2016-4-25 23:05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5-17 10:39
庄姜夫人从齐国嫁到卫国来,坐的是马车,在什么地方下的车呢?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硕人敖敖”,你看她走过来了。“敖敖”就是挺起胸膛的,不是弯腰驼背的,跨大步的,堂堂正正走来了,从车子上面下来了,在婚姻现场。“说(shuì)于农郊”,下车就叫“shuì”,这个字写的是“说”,音读“shuì”,至今铁路上都还在用这个字,叫“甩车”,到了哪里把哪个车厢甩哪里,叫“甩”,就是卸车,卸车就叫“说(shuì)车”。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下车是在郊外,你就晓得了举行婚礼的不是在卫国国都王宫里面,而是在郊外,还可能是在距离王宫很远的地方。大家围观新媳妇儿,看到她从齐国那边的漂亮的车子上面下来,这是在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四牡”——四匹公马拉的这个婚车,这个规格很高啊。前不久不是说在英国,英国女王招待用金马车,我弄不清楚那个金马车是几匹马拉的。这个是四匹马,规格可能比那个还要高一点。“四牡有骄”,一下车,把马从车上解下来,这些马都很骄,“骄”是什么?高!高头大马。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朱”是红颜色,“幩”是什么?马衔的一块铁,两端露出来的,这两端用红色绸子挂起的,还有很长的绸子飘带,马一跑起来的时候绸子就起波浪,在马头上飘扬,古人说用这个办法给马扇汗,其实也是非常美丽、壮观。
“朱幩镳镳”,“镳镳”借的音,就是“飘飘”,就是说这四匹马衔着铁,衔铁两边挂着红绸带,一跑起来就是这样,好好看。你看,赞美了人,还要赞美她坐的车子,等于我们今天写了某个新媳妇儿,还要写她是从什么梅赛德斯车子上面下来的,而且梅赛德斯车子是什么样子的,他都要写。
“翟茀以朝”,新媳妇儿下来,要去见卫国的国王。“翟”就是孔雀翎毛,孔雀翎毛做的大的扇子,给新媳妇儿遮阴;“茀”是打的伞,不要晒到太阳了;“以朝”,去朝见卫庄公。新媳妇儿从车上下来去朝见他。
“大夫夙退”,那些卫国的文武官员都在现场,看到新媳妇儿都来了,去见了国王了。对了,文武官员就要各自退下。“无使君劳”,就是说我们不要一直在这儿站着,把我们的国王弄在这儿辛苦了,该让国王和新媳妇进去休息了——新媳妇儿从齐国嫁来的,长途跋涉,坐车子从那么远来的,就不要劳累他们了,让他们休息吧。
流沙河,摄影:方正
当时,这个婚礼不是庄姜一个人的,庄姜还带着自己在齐国的一群姊妹全部嫁过来——古代的婚姻就有这种陪嫁制度。原始人早就有这种,在澳大利亚,摩尔根曾经去考察过那里土著的婚姻制度,有一种婚姻制度叫彭那努亚婚姻制度(现译为“普那路亚”),就是一群姊妹和一群弟兄互为婚姻。
这种古代的制度到男权社会以后保留一半,就说我是国王,你嫁过来还要带到你的姐姐妹妹一起嫁过来。所以王洛宾写的那个新疆民歌就说什么“带着你的妹妹,赶着那辆马车一起过来”,就是一个农民他都晓得要喊你把妹妹一起带来,那个国王更就晓得。因此嫁过来的这一个结婚队伍不止新媳妇儿,还有那么多陪嫁的,都是庄姜的姊妹嫁过来的,全都来了,就在这个现场了。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5-17 10:43
古代的人都是很重视血缘、血亲关系,这些是一个人的身份,但光是身份成不了美女的。所以从第二段开始就写庄姜夫人的漂亮了。
那个时候的人是怎样写的呢?卫国的这些人,先写庄姜夫人的手,“手如柔荑”,什么是“荑”?有很多植物,比如说笋子、芦笋、高笋、巴茅,很多种,那些植物到了春天,剥开,中间嫩的那个心心就叫“荑”,非常软,所以叫“柔荑”。就是说她纤纤十指好像剥出来的山东大葱,嫩得很的。“柔荑”,先看手。这个跟我们不同,我们先看这个三围。
“肤如凝脂”,然后看她的皮肤,她的皮肤就像凝结起的脂肪,动物脂肪,像猪油冬天凝起了,雪白的又有光泽。说了她的手,十指纤纤,如何漂亮,手指拇“柔荑”。在那个时候也是怪,允许这些市民编起歌来唱第一夫人皮肤如何好,我觉得这还是非常解放的,文革的时候没有哪个去说江青长得好漂亮,绝对没有,都说江青是旗手,她要战斗的。当然,我们今天更不能乱去说,乱去说了,一会儿脱不到手。但那个时候可以说:哎呀,我们那个庄姜夫人的身上的皮肤就像猪油一样。凝脂!
“领如蝤蛴”,“领”就是颈项,不是衣领。所以,人伸着颈项望,就叫是“延领相望”。说了皮肤很漂亮还要说颈项有好漂亮。所以,你可以推测他们那时候穿的那个衣服一定没有像我们现在这么高的领,我们当然要领高,不然你那骨头显出来好难看。人家他们那个美女在古代,人家看的就是整个的颈部,因此一定就是你们现在夏天穿的那种圆领,才看得到。
“领如蝤蛴”,这个“蝤蛴”是一种虫,我就觉得他们赞扬这个美女,还是另有一套比喻。有一种虫叫“老母虫”,不知道你们看到过没有,在木头里面,有这样长,很嫩,嫩得像白色象牙,半透明的那种。我们川西平原叫“猪儿虫”,木头打开就看得到。现代人不兴这样子比喻,好像这样比喻她很丑,但古代人质朴,他们人家就是那样比喻:哎呀,你看那个颈项长好漂亮哦,而且长,就像“猪儿虫”一样。“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你可以想一下,这个美女不是像后来那些死板死板的,嘴巴闭得很紧,一定经常面带笑容,牙齿露在外面,她的牙齿长好漂亮,就像那个葫芦一刀切下去,里面的籽籽一排,雪白地排在这一排。“瓠”是“瓠瓜”,“瓠瓜”里头的籽籽雪白,你把它切开看,而且排成一排,她牙齿长好漂亮。没有哪个去赞扬江青牙齿漂亮,那样说在现代就不行了,因为牵扯到政治。在他们卫国可以随便说这些,这首诗是卫国的民间流行的,他们把这个看成是他们的骄傲:我们的第一夫人长好漂亮,你看,牙齿都好漂亮,“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螓”,有一种蝉子,蝉子有大的叫蚱蝉,还有黑色的,还有一种小的叫金蝉,只有老指拇这样大的,绿色的。金蝉的额头非常宽,所以叫螓首,就是说这个第一夫人,古人说的叫天庭饱满,额头长得好看,额头也很高,发际线也很高,长得很好看,这写得很细哦,“螓首”。
“蛾(yí)眉”,这个“蛾”要读“yí”,这个“蛾”就是“蚂蚁”的“蚁”,古音不读“é”。说我们这个第一夫人的眉毛长得像蚂蚁的眉毛一样,你们拿放大镜去看,一只蚂蚁它那个前面的两个须这样,像山字型,两边都是这样,多少长,长眉,眉是像山一样。所以这个卓文君都是远山如眉,眉如远山,她的眉毛看到就像画的山一样,“蛾眉”。
你看,但是这些美都是静态的美,马上就动态来了。
流沙河,摄影:江树
“巧笑倩兮”,哎呀,就是她一笑起来好漂亮哦,笑得那么巧,就不像我们笑都笑得笨,她一笑就笑得恰到好处,我们笑就傻笑,嘿嘿嘿一下,要不就像现在的女子哈哈哈就吼一声,那你还巧什么巧呢?人家要笑得是要有分寸的。“巧笑倩兮”,笑起来好漂亮哦。
“美目盼兮”,“盼”是什么意思?黑白分明谓之盼,所以“盼”字,你看这边这个“分”字,人的眼睛黑白越是分明越好看。只有我们这些老头的眼睛一片浑浊,黑白也不分明了,有红丝线在里面,那就丑了。人家她那个眼睛是“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你注意,这个“倩”跟“盼”都押到韵的。
前面也押到韵,“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全部都押到韵。这一下就转了韵了,一下就显得很活动,前面都是静态,这儿一下就动起来,脸上就笑起来了,笑起来了,“美目盼兮”,眼睛黑白分明。
黑白分明谓之“盼”,这是《诗经》上面传统的说法。民间另有说法,河南人说的那个女子在扮媚眼,扮媚眼是怎样扮呢?就是黑眼珠在眼睛里面转了一圈,斜起过去。有一回我看到凤凰台那一个美女主持吴小莉就专门演过这个,扮演,喊她表演,她表演媚眼。哦!那一下!就我们四川人说的叫“丢翳子”。所以这个“盼”是这个意思,这个也可能是,是因为这个注释这个“盼”说是黑白分明,是从传统汉代的这些经师,他们这样说的,而扮媚眼那个扮可能就是“盼”字,就是扮媚眼,就是把眼珠拿到里面去转一下,这个是民间的说法。反正都很漂亮。
这个漂亮是那一天结婚的婚礼上,是因为这个婚礼是敞开的,让老百姓都来看的。这些都是老百姓在那儿看:先是说的她的爸是哪个,她的姐夫哥又是哪国的国王,她的亲哥哥又是太子……这些都是老百姓在这儿摆得火热,然后接到看到她出了场了,新媳妇儿出来了,在现场了,大家看到了,看到就赞美她长好漂亮,可能那个时候的这个习惯,新媳妇儿就是要拿给大家看。不然怎么会看得这么细?一定是要让大家自由看,不像现在有警卫那些把她隔到的,生怕挨着。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5-17 10:45
庄姜夫人为什么会被卫庄公冷淡呢?我们要从她嫁过来的那一天说起,这首《卫风·硕人》就是写她嫁过来那一天的情景的: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庄姜夫人是齐国的公主,她的亲哥哥名叫得臣,是王位继承人,她还是一个美女,作为大国的公主嫁到一个小小的卫国来,她是想来找她的爱情的。但是小国卫国的国王卫庄公娶她却是一种政治需要,是要巴结齐国。
这个卫庄公可能不喜欢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国王都喜欢那一种公认的美女,而是各有所好,恰好齐国这个美女可能跟卫庄公的性取向有差异,差异在什么地方?庄姜夫人是非常健壮的美女,齐国靠海,出产丰富,人们日常饮食中有大量的海产蛋白质,男女长得高大。
这一个公主也是长得非常健壮的,所以叫“硕人”,“硕”者大也,是个大个子。而卫庄公爱的那一个,是一个伺候他的女人,说不定就是小个子,他就喜欢那个女人,而且那个女人还给他生了个娃娃,他又非常宠爱那个娃娃。不然,难以解释,为什么庄姜夫人一嫁过来就打到冷宫里面。
说庄姜夫人长得丑她又不丑,全国都说她是第一美女,因为她在嫁过来的时候在卫国引起了轰动,卫国首都的这些人形容她漂亮的,都在《硕人》这首诗里面了,这首诗不是她自己写的,因为她自己不可能写她自己如何漂亮,是不是?是因为她嫁到卫国这边来,卫庄公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婚礼,百姓都来瞻仰,大家都看到了:哎哟,是好漂亮的一个人。先就看到她是硕人,大个子。
“硕人其颀”,“颀”者高也,就是不但块头大,身高还相当高,一定不是像我这样一个豇豆样的,人很瘦。她长得很壮美。“硕人其颀”,第一句就写了她的身材。
流沙河,摄影:江树
“衣(yì)锦褧衣”,这个“衣”要读“yì”,是动词,什么叫“衣(yì)锦褧衣”?她嫁过来的那一天,穿的是新媳妇儿的衣服,是锦袍!蜀锦——你不要以为只有成都才有,可能最初、最好的丝织品是齐国的。那一个地方早就养蚕栽桑,庄姜夫人嫁过来的时候穿的是锦缎的花衣服。“衣(yì)锦”,穿的锦。
“褧衣”,“褧”是什么呢?“褧”是一种白麻,这个麻我们现在这儿看不到了。旧时代的时候,成都西门出去温江那边好多麻田,有黄麻、白麻、苎麻、火麻,好多种。“麻衣”叫“褧衣”,是什么意思呢?新媳妇儿穿的是好漂亮的锦缎衣服,但是外面套一件很差的麻布衣,为什么她要这样子嫁过来呢?固然庄姜夫人爱漂亮,穿锦衣,但是不忘本,所以面上要盖一件麻衣,叫“褧衣”。
这就是说,这个女子有传统文化意识,晓得尊重古礼,晓得尊重古代风俗,古代很贫穷的时候,没有丝,没有绸,没有锦,都穿麻衣,不要忘记了,因此就把麻衣作为外衣。“衣锦褧衣”,就是说这个人很有见识,能够遵守古礼。
“齐侯之子”,她是齐国国王的女子,“子”不一定都是儿,女子也叫“子”。“卫侯之妻”,嫁过来了,嫁给卫庄公,就是卫庄公的太太了,“妻”是大太太,第一夫人,First Lady。“东宫之妹”,她是齐国东宫太子名叫得臣的亲妹妹,都说的来路很正,很有地位。“邢侯之姨”,庄姜的姊妹都是嫁的春秋诸侯国的国王,其中有个妹妹就嫁给邢国的国王。邢国在什么地方?在今天的河北省邢台。你看,都是说她是齐国国王的女儿、卫国国王的太太、邢国国王的姨妹。“谭公维私”,谭国国王结的太太也是她的姊妹。“私”字专门指的是“姑爷”,我们说的,指的男的。就是说这一个女子喊谭国的国王喊什么?喊妹夫、姐夫。所以都是亲戚关系。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5-17 10:46
卫庄公并不爱庄姜夫人,这样庄姜夫人嫁到齐国怎么会有好的日子呢?
嫁过来就受到冷遇,在冷遇中写了这首《绿衣》,是因为她有文化,会写诗。这个美女还是一个女诗人!嫁到卫国之后,庄姜夫人受到冷遇,名分上是第一夫人,实际卫庄公不和她往来,冷落她,相当于让她住在冷宫里面。她看到卫庄公非常宠爱州吁的妈,而自己受到各种冷遇,她自然非常痛苦,就写了这首诗,所以这首诗每一句都是必有所指。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这个女诗人把她平时在家中日常穿的衣服穿起。各位要注意,非正式场合都穿绿色的衣服,因为绿色被认为是闲色,就不是正色。庄姜夫人熨她的衣服,“绿兮衣兮,绿衣黄里”,这件衣服是夹衣,有里子,面上是绿色,里面是黄色,有这样的衣服吗?没有。因为黄色被认为是正色,是很有地位的颜色,结果很有地位的颜色做了衣服的里子,没有地位的绿色做了衣服的面子,这是什么意思?一讲大家就明白了。它是正正派派的黄色,结果把它做了衣服的里子。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我好怄气啊。“曷维其已”,“曷”,什么时候才有个完?“已”就是完。我好伤心啊,要什么时候这个伤心才得完,我心头才快活得起来?一来就用的比喻:世间没有这样的衣服,绿衣黄里,但是这种婚姻制度造成了绿衣黄里的现象。你看,这个诗人随便提起一件日常穿的衣服,马上作出诗来。
第二段,“绿兮衣兮,绿衣黄裳”,上者为衣,下者为裳。“绿衣黄裳”不用说了,就是绿颜色居然到了上面,黄颜色被打到下面去了,当然是比喻她自己,绿色比喻卫庄公很宠爱的那一个女人,因为她很得势,卫庄公喜欢她的儿子。而庄姜是第一夫人,没有儿子,当然也就没有了地位。母以子贵。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我心头的忧愁要什么时候才能消失,这个“亡”不是死亡,是指忧愁什么时候消失。你看它押的韵,“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己”,押的这个韵。第二段“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第三段,“绿兮丝兮”啊,绿颜色的那些丝哦!为什么是绿颜色那些丝呢?是因为贵族穿的这些衣服不是做好再来染,是先把丝染成绿色,然后织成布做成衣裳,所以“绿兮丝兮”。“女所治兮”,“女”就是宫廷里面的那些宫女,她们所制。
“我思古人,婢无忧兮”,她说的这个古人指的是谁?历来解释《诗经》的,由于都是儒家的儒生,儒生一看到古人两个字,就认为是古之圣贤人也,都是说很了不起的,很权威的。这首诗的“古人”必有所指,“古”是“故”,“古人”实际上说的是故人,什么是故人?老朋友,她的这个老朋友是谁,这首诗里没有说,这里我也先不讲。她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因此她在宫中受到冷遇的时候,想到这个人了:“把我地位贬得这样低,我想起我的老朋友了。”
“婢无忧兮”,什么是“忧”?怨恨。我只有想起我的故人,我才不再感到怨恨,这个故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儒家都是说的这些是古之圣人,人家圣人说的正应该正,邪应该邪,地位应该分得很清。庄姜想的,既然他们的地位都不合适,但是我有那些古代的圣人帮我扎起,认为我还是很正的,因此我就免得去怨恨,不是说人家这个是怨而不怒嘛,就是你不要去怒。儒家历来都是这样子讲的,但是讲错了得嘛。我们先放到这儿的,后面这个故人还要出现,我再解释。
流沙河,摄影:江树
第四段,这两个字的音最不好读,读“絺(zī)兮綌(xī)兮”。“絺”读“zī”,明明看到这边是个“希”,它要喊你读成“zī”,你不要跟它讲道理,死死记到就读“zī”;“綌”(xī)这边明明是个“谷”字,它要喊你读“xī”,你照到读,它就是这个音。
“絺兮綌兮”,“絺”和“綌”是什么东西呢?都是丝旁,是一种纺织品,这种纺织品是什么东西?我们川南那边,隆昌那里有一种布叫夏布,是用苎麻织的,从前的人拿来做蚊帐,颜色白的。“絺”和“綌”就是这两种苎麻制品。“絺”织得更要密些,“綌”的胡椒眼更要大些,都是夏天穿的,夏天穿起这个通风。但是到了秋天来了,“凄其以风”:风凄露冷了,天气凉了,我还是穿的夏天的衣服,说明自己处境凄凉,身边没有温暖。穿起这个外边又在吹风,秋风来了,还穿起一个线背心——T恤,当然你身体好,你不冷她冷,晓得不?这个就是她写她的处境,比喻她的凄凉无助。
“絺兮綌兮,凄其以风”,“风”的古音读“fēn”,“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天气冷了,好凄凉,我只有在冷宫中间思念我的老朋友,“实获我心”,她把我的心俘虏起去了。“获”是指的打猎有了收获——我的心被她带起走了。
这就是一首《绿衣》,关键就在这“古人”两个字,我们今天的人不是汉代那些儒生,不是那些老夫子。汉以后直到清代的人,解释这个“古人”都是按照说古之圣人,就是说我心头虽然不好受,但是一想起古之圣人讲的那些道理是给我扎起的,我就有了理,所以我也能够过下去。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个“古”跟“故”过去是通用,老朋友就是“故人”。
第三段就有一个问题,你看“绿兮丝兮,女所治兮”,这个“治”跟“丝”两个是押韵的。“我思古人,婢无忧兮”,“忧”就押不到,这个“忧”字的古音要读“yǐ”(三声),你看“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婢无忧兮”,“忧”和“yǐ”是双声对转。何谓双声对转?声母相同,有时候音可转。
这是第一首,我们就知道已经是宫中一个怨妇,庄姜夫人在冷宫中间自己写了一首诗,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孔夫子没有删,绝对是有这个眼光,给我们保留了一个女诗人的诗。而且《诗经》中间能够查得着年代最早的女诗人,除了卫国后来还有一个许穆夫人以外,最早的就是这个庄姜,庄姜夫人,她就写了这首诗。用一种比喻,言在此而意在彼,说的是衣服,寄托的是她自己的遭遇。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5-21 11:30
卫庄公娶妻,来的还有齐国的武士,为什么呢?这些武士都是要能够表演的,而表演的场地一定是在郊外,非常远。怎么知道非常远呢?
因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这里提到“河水洋洋”,“河”是黄河,“洋洋”水很大。《列子·汤问》篇里说的,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洋洋”就是水很大。“河水洋洋”,黄河的水好大哦!你要意识到这个婚礼是在几月份举行的,你要注意到这儿,在整个秋季、冬季,黄河的水小,只有春夏才河水洋洋。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这个“活”要读“huà”。黄河向北流,流得哗哗哗地响。你马上去查地图,就晓得他们的婚礼在哪里,距离卫国的首都非常远,大概两三百里了,在卫国的首都朝歌(今天的淇县)的东南方。都写到黄河了,自然举行婚礼的地方就在黄河边上,而且一定是在卫国的边境。
你去查,只有卫国东面的边境,临近齐国那儿,有一段黄河向北流,“北流活活”,就在这儿的,因为那个地方是卫国的国境上,要去迎接人家一个大国的这个公主,那得好隆重!一定是在国境上面,河南的东部,翻开地图你去看,黄河向北弯那一点,就在那儿举行的婚礼,那么那个地方一定有卫国的,有卫国的行宫,黄河岸上,在那儿,行宫那儿。所以前面说的新媳妇儿的这个马车“说(shuì)于农郊”,对了,那就是郊外,距离首都远,而且黄河向北流。
一首诗你仔细读,先就能够把地点判断出来,整个的这个婚礼是在黄河边上。那么多老百姓、文官、武官全部都到国境线上去了,去接这个新媳妇儿。结果这个齐国还来了这么多武士,这些武士是随着公主来的卫国,会留卫国,是因为嫁过来的不但有公主还有公主的一群姊妹,她们需要有本国的保镖。
齐国的武士一起随着婚车开来的,这些武士还要进行表演。因为婚礼现场还需要娱乐嘛,要有演出,演出给大家看。那么这个婚礼上演出的是什么呢?捕鱼!在《诗经》里面凡是说到捕鱼往往与男女相爱有关系,所以在这儿表演捕鱼,实际上就是一种庆贺,庆贺婚礼。怎样表演的,全部是齐国的武士在表演,地点就在黄河向北转弯那儿,季节是黄河水很盛的时候,那么就是春天或者夏天。
“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施罛濊濊”,“罛”是一种大网,“施”就是放,就撒网,撒网就叫“施罛”;“濊濊”就是撒网撒出去撒得唰唰唰地响,“濊濊”象声词,就是“唰唰唰,哗~”,那些武士在那个黄河里面,把船架起,好多船,一起撒大的围网,“哗~”,这样撒出去。那么多人都在那儿观看。
“鳣鲔发发”,这个“发”要读“bō”,“活泼”的“泼”。“鳣”和“鲔”这两种鱼在这儿板,板得啵啵啵的,就在那个网的里面,网一撒下去了,好多个力士围到一起拉,一拉出水面那些鱼就啪啪啪的。“鳣鲔发发”,你看写得好生动,象声词,施罛唰唰唰,鳣鲔啪啪啪,那些鱼在里面跳。
“葭菼揭揭”,那么这个地方,观众在什么地方?当然是在岸上,黄河岸上,河岸上长满了“葭”和“菼”,就是河边长的巴茅草、蒹葭那一类的。有一种草比较细,可以拿来织成毯子的,织成席子的,黄河边上也长满了这些草,这说明观众席,坐的位置就在这儿。“揭揭”,高也,对了,草都长得高了,冬天没有的,天气暖和了,蒹葭这儿也长出来了。
还有就是这儿的“鳣”和“鲔”是什么鱼,古人说不清楚,后人直到这个明代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才是把它们说得比较清楚,是海鱼:一种叫“鳣”,大得很,还有一种叫“鲔”,“鲔”就是鲟鱼。可以在海里面捕鲟鱼,把它卵巢里面的卵弄出来做鱼子酱。齐国的武士表演,那个大网一拉起来,里面的那个海鱼有一丈长的,都啵啵啵地跳。
流沙河,摄影:江树

对了,读书要仔细,是因为关于这两种海鱼有最明确的记载,就是每年阴历三月下旬,这两种海鱼要洄游到黄河里面来产卵。婚礼就是这个时候,暮春三月,河边的蒹葭、席草全都长出来了,长得高了。
“庶姜孽孽”,“庶”者众也,姜家来的很多女子,新媳妇儿的姐姐妹妹,陪嫁过来一长串队伍,叫“庶姜”,“庶”者众也。“孽孽”,她们坐在观礼台上很规矩的,守礼守法,就在那儿观看。
“庶士有朅”,“士”不是读书人,是武士,齐国来的武士,“庶士”就是来了很多,估计庄姜本人嫁到卫国来,她一个人至少要带十个武士,还有她的各种姊妹,每个姊妹再配两个武士,那就是几十个齐国的高大汉,他们的身体又很好,又会表演捕鱼,还能够把大网撒得唰唰唰的。你们这些人去,连网都撒不开,那个网的前面有锥子,重得很——“哗~”一下丢出去——拉网你都拉不起。那些大汉表演得这样,所以你晓得在当时一定是很好看的。
到这里这首诗就完了。《硕人》这首诗只写庄姜嫁过来的那一天,如何变成卫国的一件大事,文臣武将全部都来,还有老百姓来围观,看新媳妇儿如何漂亮。可惜了,当初这样热闹的,结果这个后来遭遇是冷遇,是绿衣,是“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是“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是凄凉的环境,都是这个美女她本身想不到的,如何落到这个境遇了。当初嫁过来的那一天是如何如何的热闹啊!

作者: 风清扬    时间: 2016-5-22 23:57
拜见令箭老师。受教了。这个版太多宝贝,目不暇给。欢迎令箭老师有空去诗酒版讲诗讲小说。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5-29 15:52
《国风·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用两个燕,是什么意思?两只燕子,一对燕子在那里飞。什么叫“差池”?长短不齐,大小不同谓之“差池”。“其羽”,“羽”不是毛,鸟类的计量单位以“羽”计,至今喂鸽子的、喂信鸽的都说:我家喂了信鸽二十羽,好多羽。“差池其羽”,“羽”就是指的鸟,鸟的身体。两只燕儿飞,差池不齐,一只大一只小,一只长一只短,差池其羽。显然这就是指的一个夫人,第一夫人和陪嫁女子的关系,她们是一对燕子,这不是同性恋这是什么?
“之子于归”,这个人,“之子”此人,因为诗是庄姜写的,“之子”此人就是指的戴妫,“于归”这次要回娘家去了。“远送于野”,“野”要读“yǒu”,你看“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yǒu)”,野外,城外谓之国,国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很远了送了,送到国境线上不能送了,就站到不走。看戴妫的车子越来越远去,远去,远去,远去,看到越来越小,小到一点了。“瞻望弗兮”,站到那里看,再也看不见了,那一小点一转弯消失了。“泣涕如雨”,庄姜哭,送的时候当到面她不哭,看到越走越远了,走得不见,“miang”一声就哭起来了。“泣涕如雨”,眼睛里面流出水叫“泣”,鼻子里面流出水叫“涕”,“如雨”,哭得哦,大哭,这是抗议,唯一的办法了,她没有其他办法。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低头叫“颉”,昂头叫“颃”,就说还是两只燕儿飞,一只昂着头,一只低着头,昂着头的那一只要回娘家去,开始她的新生活,低下头的这一只燕子说从此我就是孤家寡人了。“颉之颃之”,不同的姿态。
“之子于归,远与将(qiang)之”,这个女子回娘家去了,很远的路,走去将(qiang)之,“将”(qiang)本来是从旁扶助到她,就是陪着她,“将”(qiang)在这里就是陪伴她,我陪伴她回娘家,到了国境线上已经非常远了。这个“将”要读“qiang”,本来是帮助、协助、陪伴的意思。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望啊望啊,望不见了。“伫”这个字要读“chù”,不是简化字的“宁”。“伫”就是停着不动。伫立,人都走了,庄姜还不知道回去,瓜兮兮地在那儿站着,起先是大哭,现在不出声只流泪,“伫立以泣”,只看见泪水流,没有发出声音了,原来哭得“miang啊miang”的,看得远了。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燕子一边飞,一边唧唧唧地叫。有一只的声调低些,有一只叫的声调高些。你注意,它用的是“下上”而不是“上下”,这绝对是有道理的。是因为卫国的这个首都就是商朝时候的首都,它们的文化都是商文化,商朝时候留下的,商朝你看那个甲骨文,如果去打猎,打了一些什么什么东西,都是把小的放到前面,大的放到后面排列,连排名都是越是小的芝麻官就越是排到前面,大的都在后面,重要的都在后面。连他们那个地方的诗,有一首诗叫“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不是说的牛羊,是说的羊牛,因为羊要小些排到前面,羊牛,这个“下上”,这些语言都是商朝那个时候的语言,含有他们那一个朝代习俗,按照这样说,他们那个时候就说的,不是说“长短”是说的“短长”,不是说的“大小”而是说的“小大”,不是说的“上下”是说的“下上”,不是说的“牛羊”是说的“羊牛”。这些都是语言中间留下了一个朝代的痕迹。“下上其音”,两只燕子叫的调子,一只高音,一只低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送到南方国境线上,方向就是这个方向,西南方。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劳者苦也,我望……望不见了,我心头好苦。“实劳我心”,“实”就是真,我心头真是苦啊,“实劳我心”。你注意,它押的韵是“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nèng)”,“南”的古音读“nèng”,“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这样子押的。所以诗,《诗经》里面好多古音就这样保留下来了,因为它是押到韵的,我们知道它在当时这个“南”就是读的“nèng”,不然诗就不会这样写。这个庄姜是有文化的。
流沙河,摄影:方正
最后一段,她公开说出来,她的古人,她的故人,她的老朋友是谁?“仲氏任只”,“仲”二妹子,是因为历妫是姐姐,戴妫是妹妹,庄姜喊她就喊二妹子,妫家的二妹子,所以叫“仲氏”。“任只”,“只”就是“者”,是虚词,相当于“哉”,“之乎者也矣焉哉”那个“哉”。“仲氏任哉”,二妹子是值得我信任的,我信得过她,就是说分开了她爱我不会变心。
“其心塞渊”,“渊”在这里要读“yún”,二妹子的心,“塞”充实,就是说她是真情实意,就叫“塞”,“塞”就是实,实就是里面满了,不是空的,塞。“其心塞”,就是说她很实在的,她爱我她是真爱我,我爱她也是真爱她。“渊”读“yún”,而且深,说的感情也很深。“其心塞渊(yún)”。
“终温且惠”,“终”和“且”是连着用的,就是既温柔又聪明,“终温”,“终”就是既,“且”就是又,二妹子既温柔又聪明。
“淑慎其身”,“淑”是端正,“慎”是不乱来,守身如玉。我和她相爱就相爱,她回去一定不愿意再去嫁了,一辈子都会想念我,我也会想念她。这个“身”就是指的她自身,就是说两个人相处那样多年,互相安慰寂寞,互相鼓励,看到那个杀她们儿子的人没有好下场,现在被强迫分开了。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当初卫庄公他也晓得他对不起我,他把我冷淡了,毕竟他给我一个安慰,他把戴妫放到我身边,意思就是说的我给你补偿了,你们去相爱吧。“先君之恩”,已经死了的卫庄公,庄姜说这也是恩德,如果当初他不这样安排,我就不可能跟戴妫两个有感情寄托。她全部按照真实的,大胆地写出来。
“以勖寡人”,“寡人”是庄姜自称,就是寡母,“勖”就是帮助。当初这个卫庄公把这个女子安排和我住在一起,是一种恩,当然当初冠冕堂皇地说给你安一个助手,他就只好这样说。“以勖寡人”,“勖”就是帮助,实际上这个庄公就是允许她们,你们两个去同性恋吧。
这首诗,这样送起走了,后来她还写了诗,我就不讲了。庄姜还写了一首诗叫《日月》,就是写她在冷宫中间的全部的痛苦,在《日月》中间也是说我思古人,就是说我想念起我从前那个戴妫,我的这个老朋友。
后来这个州吁就经常到这个寡母的宫中来嘲笑她,侮辱她,挖苦她。这个州吁后来由于乱去发动战争,又和陈国打起来了,然后卫国的大臣,几个老一辈的大臣联合起来设起计把这个州吁杀了,杀了但是这儿就是其他的卫国的立了国王。
这个时候庄姜已经老年,老年了没有办法,寂寞,回她的齐国去。回齐国前,她在卫国的首都街上演说,公开地骂,就是说当初怎样怎样,他们怎样用阴谋陷害,怎样怎样,控诉,街上很多人来围观。她在走以前离开卫国,哭着把这个事情全部宣布出来,好多老百姓都陪着她哭。然后老太太,这个美女一生,悄悄地就回了她们齐国去了。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5-29 15:53
风清扬 发表于 2016-5-22 23:57
拜见令箭老师。受教了。这个版太多宝贝,目不暇给。欢迎令箭老师有空去诗酒版讲诗讲小说。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5-29 15:54
《国风·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这首《燕燕》就是庄姜夫人自己写的了,写得非常好的一首诗。我们前面说了“我思古人”,“古人”这个老朋友是谁?这首诗就有答案了。庄姜一嫁过来,就被打入冷宫,她也不是就这样就屈服了。
尽管卫庄公很宠爱那个爱耍枪弄炮的州吁,但是毕竟没有承认他就是接班人,没有承认他就是太子。卫庄公不和庄姜同寝,庄姜就没有娃娃。这对卫庄公来说,也许是他巧妙外交手段,就是说我既要娶你齐国的公主,做你齐国的女婿,你强大你要保护我,但是我又不让你的公主在我这儿留下太子,因为留下了太子将来对我们卫国不利。卫庄公想:如果我立一个太子,而且是这个庄姜夫人生的,那不是今后他喊齐国的国王要喊外公,或者这样对我们卫国也不利。所以卫庄公不和这个美女同居,除了特殊性取向以外有政治考虑。
那么,庄姜夫人在这儿怎么办呢?这一个美女,第一夫人,在冷宫中很寂寞,所以她也堂堂正正,有资格去找一个朋友,找到了,这个朋友就是她的女朋友,说白了就是同性恋。
卫庄公娶了齐国的庄姜以后,不同房,没有太子,卫庄公也关心这件事情,想要有一个太子,怎么办?他赶快又去了陈国一趟。陈国在卫国的西南边,齐国在卫国的东边。陈国在今天河南省的中央地带,就是后来的陈州,今天淮阳,出山药那个地方,你们看菜市场卖的山药都是叫淮山药,就是河南淮阳——陈州那个地方的山药。
卫庄公又在陈国去娶了女子来,他娶的女子也是贵族女子,这个女子名叫“厉妫”,姓什么?姓“妫”,“妫”是河南陈国的一条河,叫“妫水”,“妫”就是以居住的河流为姓。“厉妫”姓妫名厉,那个时候姓名的书写和我们今天不同,恰好倒过来的。拿我们今天来说就是,她姓妫名厉,叫妫厉,但是在那一个时代是叫厉妫,“厉”是她的名字。
果然这个厉妫生了个儿,卫庄公就以为这个儿可以成为太子,结果这个儿很小就夭折了。厉妫嫁过来的时候也带了一群姊妹,她带过来的一个还有个妹妹叫戴妫,厉妫的妹妹终于又有喜,又生了个儿,但这个儿也不能做太子,因为他是属于候补的,他的这个妈没有正式的夫人身份,属于候补进来的,不好立太子。
流沙河,摄影:方正
庄姜马上就把这个娃儿抱过来:过继给我,我把他当作儿。戴妫和庄姜关系好,这个也是庄姜这个美女在宫廷里面既有感情寄托找到她,也有政治图谋,要和她拉拢。拉拢来,她就很乐意把娃娃过继给自己,然后他就变成庄姜夫人的儿了,就能够当太子了。过继过来了,果然当了这个太子。但是这个娃娃还没有成人,卫庄公就突然死了,按照惯例,接班的是这个太子,就是庄姜的义子,戴妫的亲儿子,于是他成了卫国的国王,卫桓公。
一听到卫桓公,好像都多少老,是个白胡子老头,结果是个娃娃。卫桓公立了才两年,因为那个州吁,就是那一个宫女给卫庄公生的那个儿,好弄兵,好打仗,已经成人了,他老汉一死,把一个小兄弟立起来当了国王,他不服,他手头有武装,搞政变,就把卫桓公杀了,他来掌国家的权,这个时候就发生了政变。
由于亲生儿子被杀,抚养的儿子被杀,所以导致戴妫和庄姜结下了生死友谊,她们有共同的敌人,而且在宫中两个人都是寡妇,她们相好,这种同性恋是环境促成的,不是天生的同性恋,不是基因上的,特殊环境。你想,庄姜也年纪轻,戴妫也年纪轻,都才二十多岁,两个人又有共同的仇人,两个人都是寡妇,原来感情就好。所以回头来看《绿衣》这首诗,就是后来写的这个诗的这个“古人”就是“故人”,就是指的戴妫,比庄姜夫人小一点,地位也比庄姜低,她们两个好。
你想在宫廷中,这样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州吁当然是知道,州吁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斩断她们。州吁掌了权,下了命令,喊戴妫回娘家去,遣送回娘家。过去妇人出嫁曰“归”,回娘家就叫“大归”,“大归”就是这辈子彻底回去了,要喊把戴妫遣送回陈国。
然后,这个庄姜没有办法,她没有掌到权,伤心得很,她晓得这个州吁坏,连这个都不容忍她。因为州吁还是想要防到起,这两个寡妇,我又杀了她们的儿子,把她们弄到冷宫里面去,万一她们在宫中搞个什么对我不利呢,把她们拆散。
拆散这个,庄姜就表示抗议说我要去送,当然别人也不敢挡她。庄姜说我就要去,人家说这个已经违背礼制,那个时候还有礼、礼节,说你作为第一夫人,不能够去送底下的一个陪嫁女子。庄姜说,我不管,我就爱她,我就是要送。不但送了,而且公开写了一首诗,就是这首《燕燕》,表示她们相爱。送她的时候正是春天,春天,从卫国的首都淇县就是朝歌城,向西南方才是陈国,庄姜就亲自送,送到郊外,送到很远,可能送到国境线上。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7-13 14:49

《诗经点醒》的第五讲,仍然是在从《诗经》十三国风早期的《邶风》里面选的一首诗《击鼓》。“邶”曾经是一个国,这个国存在的时间非常短,后来卫国一扩张,就把它吞并了。

这个邶国在什么地方呢?在当时的朝歌城的北郊外,所以这个字的写法是一个东南西北的“北”,加“邑”表明是城市。为什么邶要读“bèi”而不读“bēi”呢?这是因为在黄河流域高纬度居住的居民,他们的民居都是坐北朝南。

我们有一点物理学跟天文学的常识都知道,越是纬度往北,太阳经过空中的这个黄道,夹角越是低。比如我们成都在北纬31度,那么我们这个地方看见的太阳光,太阳在空中的视轨迹的高度显然比黄河流域看见的要高得多。因为越是往北面去,我们所看见的太阳越是偏南方天空走。

所以,华北平原、黄河流域,民居为了采光、采暖,必须坐北朝南。坐北朝南,那方是南,背后就是北,这方就是东,这方就是西。所谓北方就是邶方,背后的那一方。

所以朝歌城的北郊外这一片,在商朝亡了以后,最初就分为几个国,就是邶国,北郊外。但是这个邶国历史非常短,很快就拿给卫国,就把它吞并了。但是,后来采风记录这些诗歌,是按照它原来的区域规划。因此,这首诗是卫国的诗,卫国人写的,但是叫《邶风》,是因为它流传的地点是在朝歌城的北郊外。所以里面写的事情是卫国的,也是尊重它的历史,它是叫《邶风》。那么,这个邶国这个位置在这儿。

流沙河,摄影:江树

那么,今天我们要讲的又是一场战争,一场在历史上非常小,小得不足道的一场战争。这一场战争由于很偶然的原因,被记录下来了。就是有了一部书,名叫《春秋》。为什么我们对历史,我们非常信仰它?就是因为如果没有《春秋》这本书,这场小小的战争也没有人会知道,你我也不知道,更不用说这场战争中间的小小的一点悲欢离合——就是一个士兵,他是同性恋,被这首诗记录下来了。这多亏有这部历史叫《春秋》。

所谓《春秋》是怎么一回事?孔夫子写的,从鲁隐公四年算起走。为什么要从鲁隐公四年,因为孔子在写的时候,他在鲁国,根据鲁国的纪年的方式,但是他立足鲁国,写的是天下事。

那么《春秋》的开始是哪一年?周桓王的元年,周桓王又是谁?东周的第二个国王。是因为西周的时候是在镐京那边,周幽王把西周亡了,犬戎过来把他们占了。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逃跑,从陕西逃到洛阳,在洛阳这边继续周氏的宗社,但是管理这方面大大缩了水,就开始叫东周。平王是东周的第一个,周平王死了传给他的儿子,周家的国王姓姬,周平王的儿(孙)子叫姬林,他就开始叫周桓王,齐桓公那个桓。

周桓王的元年,就是《春秋》的记录历史开始的那一年,而这一年发生了一场战争,就是小小的一场战争,在《春秋》里面被记录下来,《左传》接着把它详细记录下来,后来又有这首诗。不然我们怎么会知道这首诗是(发生)在那一次战争中呢?就无法知道了,那么多亏有这一部历史书,就叫《春秋》,我们知道。

编辑注,本讲诗歌为《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7-16 14:10

人老了以后,我就回忆我这一生见过的一些事情,基本上全是旧社会的事情,而且事情都很小,恰好没有什么大事。

郭沫若是乐山沙湾人,满清末年他从乐山的码头上船,坐的船来到成都。当时没有火车,连公共汽车都没有,所以从乐山到成都来是很不容易的,要经过岷江逆水而上。郭沫若写的自传上面就提到他在船上整整一个星期。现在的这些汽车只要两小时,就能从乐山跑到成都了。

那个时候是七天,全部是逆水而行。当时从乐山到成都,还没有专门的客船,全部都是货船。那个时候的货船相当大,后面很宽,堆着很多货,但是也卖客位,名义上是货船,其实也是客船。

那一年,郭沫若才14岁,就这样离开了他的家乡,坐着船逆水上去。船逆水时很困难,要有纤夫。现在的人都没有见过拉那个纤了,只有油画当中还有,油画中间画的伏尔加纤夫,沿着河很多人拉着船走,所以船就非常慢。

资料图:民国时期乐山纤夫

从乐山往成都去的货船满载的是什么呢?在清末民初时,成都“千猪百羊万石米”,一天要消耗那样多东西,就是靠南路产的猪、菜油、大米。船上堆满了这些食品,成都全靠这个。

船慢慢拉着走,向着北逆水而行,快要到成都这一截就叫锦江了,进入锦江以后他们就算拉到成都了,最初到哪个地方呢?最初到的现在的合江亭这儿,合江亭这儿就分了岔路,两条河。那么就有两条路,米、猪拉到老南门那边,那么它就走南河这边,如果是要往东门、北门方向去就是走府河。

资料图:民国时期成都锦江码头

我们现在看是顺着的,我们从城里面出去是顺着水流的,他们来的船是逆水,因此进入府河以后,拉船的纤夫把纤背起,船是靠着左岸走,左岸这一边还没有到望江公园,那个时代——就是抗日战争的年代是一大片荒地,但地是划给了川大的。郭沫若他们的船到了这儿就要往南河那边走了,然后他就在南门上了岸。那些继续要到东门去的,就会在合江亭这边沿着府河继续北上。

资料图:民国时期成都地图

那个时候,川大就发现了自己背后这一带没有修房子的荒地,出问题了:东门外的要到成都赶集卖东西的农民,有些要走捷径到老南门去,就会选择川大荒地外这段河段蹚水而过,再从川大校园穿过。就像直角三角形,他走了斜边,距离就近了。

所以,很多农民在河那边蹚河就过来了,过来后就穿过川大的荒地,再穿过川大,就到老南门了。那时候,川大没有围墙,是开放的,这倒无所谓,但是农民进去后要经过他们的宿舍、教室,把川大弄得叫苦连天,一天到晚就看到那些挑挑子的、背背篼的在学校里面穿行。这样子不行了,川大就弄了一些铁丝网把荒地那边拦起来,但是拦不住,铁丝被人一扯就开了,把川大弄得很苦。最后,川大干脆就通了电。

只通了电不行,把人电了怎么办?因此就在河边竖上很大的警告牌,“网上带电,不可触摸”,说是危险得很,有生命危险,这样很多农民就不往这儿走了。但是纤夫都是沿着岸上拉着船走,不得不走这里过,他们不知道这个状况,也不知道铁丝网通了电,而且拉纤时都俯身趴着走,很吃力,顾不上抬头看。自从川大弄了铁丝网之后,这些拉纤的使不上力就用左手去攀铁丝网,借力,拉纤非常苦的!后来通了电,纤夫都不去拉了,但一个新来的纤夫不知道,可能也没人直接跟他说,他走到这儿,太累了,就拿手去抓铁丝网借力,结果当场就被电死了。

这些纤夫都是很穷的人,是不是?但他们那个时候有工会,所有的这些水道系统,成都附近的纤夫,他们有纤夫的工会。只是这些工会也并不是那样强大,但是也必须要出来,过问这是怎么回事。知道是纤夫被川大的电网电死了,工会就觉得要去帮忙打官司。打官司要找律师,民国时候的律师绝大部分收费都相当高,但那时司法是独立的,那些律师很敢说,还有一部分律师专门抱不平,情愿不收费,也要帮这些穷人。于是就有律师马上支持他们,说你们告,我们义务来帮你们。

纤夫工会就把川大告到地方法院:问说你们告谁?答说我们告的是川大。那时候的法律依据是《六法全书》,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的六法。这些,所有大学的法律系学生非要背熟不可,律师都是经过训练的,《六法全书》中的很多条款,都参考世界先进的法律,对弱者很有利。

资料图:民国时期四川大学

法律意义上人有两种,一种叫自然人,还有一种叫法人,法人不是人,法人指的是一个机构,四川大学就是一个机构,这个法人被告就是四川大学,但任何一个法人团体都要有一个司法代表,就是我们说的法人代表,因为你如果去告状,出庭的哪个来呢?这个法人团体的代表要来坐在被告席上。

川大的法人代表是谁呢?黄季陆,川大校长,同时又兼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书记。他在国民党中央都非常有分量的,但黄季陆是一位非常好的教育家,他办川大,经常有参加学生运动的学生被抓进去,凡被抓进去的学生,黄季陆不管他是什么党派,反正只要是我川大的学生,被抓了,黄季陆就去让政府放人,说这是我的学生,我是校长。所以学生们包括进步学生地下党,对黄季陆的印象都非常好,背后喊他黄妈妈。为什么喊他黄妈妈呢?因为他为人婆婆妈妈的,不像官僚,像妈妈一样爱自己的学生,不管学生的政治倾向如何,他都要保护。

同时,黄季陆又是国民党在四川省党部的最高负责人,但有一点要知道:国民党没有权!在那个时代只认官不认党。那个时候,每个县城里面也有国民党县党部书记,我的家乡金堂县的县党部书记就是我的一个远房堂兄,和我同一个班辈的,是北师大毕业的,他在县城当县党部书记。整个县党部说来可怜,办公室在公园最角落挨着厕所那儿,很破烂的几间小房子,挂了一个牌牌“中国国民党县党部”,他一个月都不去一次,没有事情做,除非县政府里有什么工作要布置。

资料图:黄季陆

比如召集各界人士都来开会,把中学校长请来,把地方绅士请来,把县议会议长请来,还有把袍哥舵爷请来,然后还有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县长坐中间,长桌子,周围放一些小的椅子,有一把就是国民党县党部的,他有发言权,他只是中间的一个,他也基本上都是贯彻县长布置的工作。

所以那个县党部只有三个编制:一个是县党部书记长,就我这个堂兄,一个月都不去一次的,大学生毕业,名士风流。一个干事,干事一年做些什么工作呢?办壁报,在公园里面贴出来,经常办;国庆节、儿童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节,这些节日,县党部负责写标语,每个电线杆上都要贴标语,标语落的是县党部,其他就没有事情了。我说的三个编制——还有一个看门头,因为你必须有一个人守着房子,书记长又不去,就是县党部这个干事,就靠他一个人在那儿做这些,另外就是一个看门头了。这是县党部的情况。

然后省党部,编制不到四十个人。黄季陆是省党部书记长,但实际上他的工作是川大校长,偶尔省党部这边开什么重要会议黄季陆才来一次,整个省党部就是一个普通的公馆,里面有三十多个有编制的工作人员,能够做什么?所以,表面上纤夫告的是国民党的省党部书记长,结果也没有哪个很看中这个职务,大家尊敬的是黄季陆。

所以告川大,黄季陆就应该来出庭,黄季陆这位校长一天工作也很累,不能亲自来,就委派代表作为被告来。就开庭审问了,所有的人都可以来听,就有很多的市民都来听。川大那边派来的代表堂堂正正发言说:首先,安这个电网是向市警察局申请了的,取得了同意才安的,不是我们擅自安装的(取证发现真的有这个手续);第二,电网上有警示标语“铁网带电,不能触摸,触摸危险”等等,各种字眼都写了的,在对岸都能看得到,写的字很大,川大没有过失错。

起诉的这一方就说:你们知不知道人家拉纤的人是怎样拉?他们在河岸下面,位置很低,低着头,怎么可能看见警示标语呢?

资料图:四川纤夫

那边辩护人说:是,我们挂得高,可我们在矮的地方也挂的有。川大又把那些证据拿出来,矮的也有警示标语。

起诉的一方律师问:政府统计过没有,中国有多少文盲?这些纤夫你们什么时候教过他们识字?他们根本就不识字,因此哪怕你们把标语摆在面前都无效,人家是文盲。你们这么高的知识,他们不识字,难道责任在他们吗?

法院认定,原告方提出的这些理由是站得住脚的:一来看不见,因为埋着头走,太累受不了去抓一下铁网都是可以理解的;第二,不识字;第三,被电死的纤夫是一个新来的,不知道情况。何况川大这个带电的网是在河边,很难保证纤夫沿着河岸走,不会触摸,你们这些设施没有隔离开。

最后法院判川大输了,要赔偿:第一是这笔命钱你们要赔,算下来多少就多少,一次性支付清;第二死者有两个孩子都还小,川大还要管这两个孩子,要把这两个孩子供到18岁,供他们上学,这个钱给他们算下来,每个月付,而且每个月要根据米的价格跟着滚——那个时候抗日战争物价在涨,不是说定了多少就是多少,那样人家的生活就会困难,必须要和米挂钩。

川大没打赢这个官司,因为司法是独立的,这个律师也并没有遭任何报复,川大也不可能去报复,所以这个案子最后就这样了断了。

资料图:民国时期的成都

黄季陆是留学德国的,学识丰富,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又有那么高的地位,国民党省党部书记长,但他并没有利用权力和声望去干预这个案子。那个被电死的纤夫我连名字都说不出来,那个律师也没有留下名字,更没有收什么费用,只是主持正义。在抗日战争时,报纸上登过这个审判判决,还查得到。

这个故事在我们今天很难想象。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7-16 14:11

曾经有一个人,他整理删改《诗经》,但居然把《击鼓》这首诗保留了下来。这是件太稀奇的事情了,因为《击鼓》这首诗是写同性恋的,编撰《诗经》的这个人他完全知道,但他还是把《击鼓》选进来了,并不害怕人家说你弄一些毒草,是不是你要提倡同性恋?

尤其怪的是,这两件事情的背景都是一个人,写《春秋》的是他,编《诗经》的也是他,这个人叫孔丘。如果没有他,我们也读不到《击鼓》这首诗,也不知道它的背景,也没有办法在今天来讲那一场小小的战争。

所以,我们现在回头一看,觉得这个人我们需要好好认识他,他一定有跟很多同时代人不同眼光,不然他不可能把这首《击鼓》保留下来。尤其还让我们吃惊的是:《诗经·邶风·击鼓》的前面,只隔了一首,另一首叫《燕燕》的诗,是讲女同性恋的。

孔夫子绝无意思要提倡同性恋,找不到其他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孔夫子提倡同性恋。孔夫子本身的事迹与他的学生,都没有记录过这个,但是他把这样的诗保留下来了,是什么原因呢?

观察历史人物,我们应该佩服孔子,虽然他并不是要提倡同性恋,但是他深知人类爱情中间异性恋、同性恋这些现象都是有的,而且他还深知无论男女同性恋,中间的这些主角绝对不是坏人。不然怎么他会把《击鼓》这首诗保留下来?

这也说明,人类的自然现象,哪怕在那个时候没有科学知识,被认为是人类的弱点,孔子也承认。既然是人类的弱点,就是曾经有过的,以后还会有,所以不能够回避它,要把它选出来。

流沙河,摄影:江树

这一首诗,就我个人来说,是加深了我对孔丘的认识。孔子的有些观念,是我们赶不上他的,他不是根据是非、正义与非正义这么简单的非白即黑来判断,什么合法什么不合法,什么合理什么不合理,不是那样简单。他就说哪怕承认弱点,就是人类有这个弱点,也把它记录下来。这样一种胸襟,实在是了不起。

回到《击鼓》这首诗的背景,这场小小的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呢?距今2753年,发生在春秋历史的第一场战争,固然是一场非常小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纯粹是一个野心家在那儿搞的。第四讲我们曾经讲到《燕燕》那一首诗,讲到庄姜夫人。庄姜夫人是一个美女,嫁过来的时候没有生娃娃,抱了一个儿来做太子,准备要接班的。结果抱过来的,拿给另外一个太太生的叫州吁的人,把他父亲杀了,自己篡了位上去,然后把庄姜夫人打入冷宫。

庄姜,她的丈夫在的时候,曾经给她,给庄姜夫人配了一个女朋友,因为这个国王晓得自己对不起这个太太,他也晓得这个太太的这个性的取向有些特殊,配了个女朋友。后来这一个配的这个女子跟着庄姜夫人生活了很多年,州吁篡了位以后要拆散她们,强迫那一个女子回娘家去,于是庄姜夫人就去送她的这个女同性恋,就写了“燕燕于飞”这首非常好的诗。

州吁知道卫国的王位他是杀了父亲篡夺来的,不合法,国人不尊重他,他要想个办法提高他的个人威望,怎么提高?古今都差不多,发动战争,对外战争,一发动对外战争,爱国主义就有了立足点,然后才能够崇拜国王。州吁就是搞的这个。这一场小小的战争发生在春秋开始第一年,公元前719年,距离现在2753年,夏季到秋季,短短不过两个月。这一场战争中就有了这首诗,名叫《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7-16 14:12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从前的这些诗,本来是没有题目的,从前的人他们也不知道还要加一个题目,所以后人就把一首诗的最前面两个字作为题目,这首就叫《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这是押着韵的,现今这个跃音读的“yuè”,我是说不来普通话,都是四川话、成都话,我们成都话读“踊跃(yáo)”,就勉强读成“yáo”吧。

“击鼓其镗”是什么意思?战士要开赴前线了,在国都里面有乐队,把大鼓一敲,“咚!咚!咚!”,声音很低沉的,这个音要读“镗”。

“踊跃用兵”,什么叫“踊跃”?“踊跃”两个字在《诗经》中的原意是什么?绝不能够以今推古,比如我们现在说的,捐款大家都很踊跃,响应某个号召都很踊跃。其实我们这样用这些词语的时候,都没有想过最初不是这个意思。“踊跃”是什么?踊是向前面跳,跃是向上面跳,跳舞!跳什么舞?军队出师,在国门这里,要表演舞蹈。从前的舞有两类:一类文舞,一类武舞。这类属于武舞,就武装部队,体操那样,往上面跳,要横起跳,大家跳,这个叫踊跃。

踊跃干什么?踊跃用兵。什么是“兵”?这个“兵”字的意义和我们今天的“soldier”是两回事情,“兵”字的意思相当于英文的“weapon”——武器。这个字,在《诗经》里面用的意思和当时的意思都不是指士兵,士兵这种说法非常晚。“用兵”的意思,用就是动用,用兵就是民间说的动刀兵,要打仗叫动刀兵,刀和兵两个连起说的,刀是武器,兵也是武器。

兵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兵字的篆文就是这样写:上面是一个“斤”,一斤两斤重的“斤”,这个“兵”的上面上个“斤”。他们现在拆成叫“丘八”,这样拆拆错了。“斤”字要单独拆,这个就是“斤”——“斤”就是一种长柄斧头,砍那个柴,把一个柴搁在那儿,在那儿砍下去就分成两个了,就叫“斤”。所以《庄子》上面说的“吾执斧斤以随夫子”,就是说那一个徒弟娃娃跟着他的师傅去伐木,要有斧要有斤,斧是斧,斤是斤,斧和斤两个最大的不同,斧是一只手抓这么砍去,斤是两只手,你看!从上面,拿到,“哗”一下就砍下去了。

那么这个“斤”,最初是一个武器。上面虽然是一个“斤”,但是它和斧头不同,因为这个字一下就叫人产生疑问,这个明明“斤”就是斧头。你看斧头的侧面,看这面是口口,虎口,这样拿着,任何斧头都一只手,没有像这样两只手的,两只手是劈柴那个。结果它这个兵又不是劈柴那个,你们都没有看过这个,我是当过木匠,我就看过这个——木工有一种工具名叫“锛”,又叫“锛锄”,又叫“锛子”,这个“锛”就是“兵”,一个字!

这个“锛”是像一个铲子一样的,木工使用它干啥?比如一段原木还是整的,它上面它不平,这一个木匠就两只手拿到这个这样铲、砍,是往内这么砍。那种工具现在都还叫“锛”,就是“兵”字,“兵”最早就是这种武器。你说现在是工具,古代的工具跟武器都是一回事,所以陈胜、吴广起义,拿到一把锄头都能够造反,工具也是武器。那么“踊跃用兵”,动刀兵,动用武器叫用兵。“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大家把武器拿来杀,拿来挥舞,跳起舞,士兵这样。

流沙河,摄影:江树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土国城漕”说的是两件事情,招募的这些,卫国招募来的这些兵,一部分拿去守城,守首都,“国”是“首都”,首都的城就叫国。什么叫“土国”,土是做土方,做工,做一些什么工?城墙外边挖壕沟,好多个立方,“土国”,就留到首都,挖战壕,筑墙垒,叫“土国”,一部分士兵。还有一部分“城漕”,“城”是动词,到漕那个地方去修城墙,漕在什么地方呢?漕在朝歌城的东面,再往前面去就是齐国了,就是今天的滑县,赵紫阳就是那个滑县的人,古代名叫“漕”。

那么这些招募来的士兵,一部分人留在首都挖战壕,挖土方,另一部分人派到滑县那边去,把城墙修好。滑县在朝歌城的东面,而他们要打仗的地方是郑国的正南面,方向不对,那他为什么要把人派去修呢?打仗的时候还要防到其他国家来偷袭,因为东边的齐国是强大的国家,被州吁这个暴君迫害的那个庄姜夫人娘家就是齐国。

庄姜夫人是齐国的贵族,她的哥哥是太子,很有来头的,州吁这边篡了位,把庄姜夫人抱来的儿子也弄死,把庄姜夫人打到冷宫,当然他要防到齐国。他怕齐国那边趁此——趁州吁带到军队往南方去打郑国的时候,齐国就要打过来,所以赶快去把这个滑县那个地方的城墙修起。这里就两部分人了,这两部分人都不上战场,当了兵,只是做这两件事。

“我独南行”,只有我最倒霉,派我南征,因为他们要去打郑国,郑国在今天的河南新郑,你去翻开地图看,朝歌城的正南面两三百里,三百多里差不多,要到那儿去。人家运气好,留在后方挖土方,累是累,没有性命之忧,只有“我独南行”。你看这个“独”字用到这里,它表明这个不公平,就把我弄去送命。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8-22 07:57

《诗经》中《国风·邶风·击鼓》是一首战争诗: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关于《击鼓》,之前流沙河先生分析了这首诗的背景、缘由和文意,下面先生将分析国人引用这首诗出错的地方: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拉着你的手,给你宣誓,我和你过一辈子。这一段是变了两个韵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个哪里是在战场上对他的家属讲的,家属不可能到战场上来的,只有他的战友,跟他有了恋爱关系。

推测起来,要不他是副连长,那个就是正连长,要不就他是正连长,那个就是副连长,因为他们两个有这个职务,要去找自己的战士埋在什么地方,住在什么地方,养伤在什么地方,自己的马匹要去找回来,不然赔偿不起,所以他们的身份就推断出来了,是职业军人。

想来也是,一辆战车上面,他们这三个披甲——铠甲的勇士,拿起长的矛。古代的战车是互相这样撞,春秋时候的战车,每一个车的左右那个轴伸出去这样长,专门拿来撞的,像我走这边冲过去,你走那边(冲过来),两个车子“嘭”一撞,如果你那个车子驾驶不稳,一撞就撞翻了。我这儿的又有长的矛子,所以战车和战车两个互相冲撞,不是对面,是向侧面,侧面!这样的侧面冲撞!古罗马的那些骑在马上的战士也是这样的,侧面过去,一下一个刺刀就刺过来。

流沙河,摄影:江树

所以,这个同性恋不是我说的。三国时候有一个研究《易经》的专家叫王肃,哪个肃呢?严肃的肃,王肃是给《易经》加过解释,加过注释的,也给其他的一些经书做过注解的,是有学问的人,是他说的。幸好到唐代编《十三经注疏》,把过去的各种说法,互相不同的说法都保留了一些,我们才知道。

王肃就是说的,他们也要仿效人间夫妻,同居同处,执百年偕老,显然指的就是这两个甲士,这个就是同性恋。王肃的这种说法,为什么会留下来,留到唐代都还会有?是因为他很幸运,他的一个女,他的女儿,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妈,所以由于他有这种特殊地位,王肃的一些著作就留下来了,包括他议论《诗经》的这种观点也保留下来了,到唐代都还留着。唐代编《十三经注疏》,把这种说法,只有一句,插到里面来。所以不是我在这儿的想些来说,王肃早就说过。

所以《诗经》研究是一个集体的事业,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看到他都这样说了,我才有勇气附和他这个说法,如果没有他那个说法,我也不敢这样子讲。实际上,古往今来,特别是到宋代朱熹著《诗集传》的时候,把所有这些说法删掉完,全部用他的说法,那就是没有这些了。没有这个事情,历史的真相就没有了。

你看它押的这个韵,“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说!这古音。“手”要读“sāo”,跟“老”两个押着韵。这四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请石地先生去给我查,因为我记得的张爱玲的某个小说里面引了,果然他去查到了,就是《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是写男女恋爱的,引了这四句。后来我又看到我们这边作家,有些虽然不读《诗经》,看人家张爱玲都在引这个,于是他写的啥子小说男女恋爱,也把这个引上去。这些究竟怎么一回事,连张爱玲都没有去查这个原作,只是张爱玲可能小的时候她爷爷给她讲过,她爷爷自然是按照老一套讲的,说这个士兵是给他的家属说的,所以她才把它作为(描写)男女恋爱的。结果不是真相,更不说我们这边的作家了,那都是跟着人家跑,看人家都在引他也去引,连意思都没有懂到。

这不是都赌了咒的吗?但是战争一结束,这个“我”是卫国的,复员他要回到卫国去。你注意是四国联军!跟他相好的那个战友就不一定都是卫国的了,万一是陈国的、宋国的、蔡国的呢,那就要分手了,要拜拜了,各回各的屋。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9-14 07:51

《陈风》是十三国风中非常重要的,里面大概有十首诗,其中就有六首都是有关爱情的。这次我们要讲的《陈风·泽陂》,写的就是失恋的痛苦: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陈”是陈国,它的地理位置,在今天河南的中间。河南被称为中原,陈国就是中原的中原,是现在的淮阳市、陈州市。

古代陈国跟我们今天的河南的状况迥然不同,古代的这里气候要好得多,水要好得多,灌溉要好得多,庄稼也好得多,所以在春秋战国时,陈国是一个大国,而且是强国。从前有一个旧戏,叫《陈州放粮》,是写河南发生饥荒,包拯到陈州那里去,打开粮仓救济百姓的事情。

现在这个淮阳,无足称道,在全国大城市中间简直排不上名,但是在春秋时代它是中国数得出来的大城市,排名要占前十,所以古今的变化非常大。

现在你们到菜市场去,看卖的那个山药,就是淮阳的,所以叫“淮山药”。其他就没有听到说还有什么特色了。

春秋时候的陈国,很繁华,所以有那样多爱情诗,也就容易理解了,是因为它的城市相当发达。所以我们拿今天的状况来比较,越是先进的城市,里面爱情事件越是多,像成都这样一个繁华的城市,每个小区每天都在发生爱情事件。所以古代的这个陈国和我们今天的陈州是差距非常大的。

虽然《诗经》也是诗,但是我们讲《诗经》,实际上根本不是在欣赏诗。因为《诗经》的诗和唐宋以后的诗有极大的差别。唐宋以后的,直到我们今天的新诗都可以说是欣赏,唯有《诗经》不可以说欣赏,为什么呢?

是因为它跟我们的历史距离太远了,我们想要把它读懂都不容易,那么任何讲解《诗经》的都是在讲解《诗经》的文意、语义和背景,实际上是讲解而不是在那里欣赏诗。

流沙河,摄影:方正

这首诗的名字叫《泽陂》。“陂”是读“pī”,湖北有个地方叫“黄陂”,不读“pō”。这个题目“泽陂”两个字就够我们讲的了:

“泽陂”这两个字构成了一个词,这就是中国古代组合一个词构成一个概念,或者名词,或者动词,往往中间就有复词,所谓复词就不是单词。比如“泽”和“陂”就是复词,“泽”是指的水泽,水泽是水,水体的那一个部分它叫“泽”,那么其中就包括大的湖泊可以叫“泽”,沼泽地也可以叫“泽”,一般的容纳水的一个空间也叫“泽”。“陂”指的不是水那一部分,指的是水周围那一圈的堤埂。

所以“泽陂”,“泽”是水,“陂”是土。“陂”是土,所以这边这个“阝”是一个“阜”,安徽有个地方叫“阜阳”,“阜”是土的坡坡,三级台阶。“泽”是水,“陂”是土,一个词两个不同的意思,结合起来才构成在英文中间的一个单词“p-o-n-d,pond”。在中国不是,不是那么简单一个单词,是复词,把“泽”和“陂”结合起来。

你会觉得非常奇怪,但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这种组词的方式直到今天都还在用,我们时常用的“池塘”,“青草池塘独听蛙”。“池塘”两个字就是复词,“池”是“池”,“塘”是“塘”,“池”是水体部分,“塘”是水体外面的堤,所以“塘”又叫“堤”,“堤”又叫“塘”,“堤”的作用是把它挡着,所以我们说“搪塞”。“塘”和“堤”变成动词就是“抵挡”,“抵”和“挡”,我们说“抵挡”,“挡”就是“塘”。

所以这个,说是讲诗,这哪是在欣赏呢?我们是在讲构成一个词组是两个单词。我们祖先就是这样,一直用到我们今天。它们不相等,“泽”不等于“陂”,“陂”不等于“泽”,“池”不等于“塘”,“塘”不等于“池”。

如果要说有什么文化特色,也许这个就是特色,要用两个字来组合。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9-21 08:03
诗经点醒第六讲《泽陂》完整版之四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如果我们将“伤如之何”,解释成悲伤,按照毛诗的版本,就是这样子解释的,但这样解释下来人们就觉得不对了:一个美女从头哭到尾,而且始终在那个堤埂上哭。从常理上是讲不通的,就要参考其他三家了。
去查更老的三家诗,在这三家诗中间果然查到了。有两家,一家是韩诗,一家是鲁诗,这个“伤”是写成“阳”的,“太阳”的“阳”。因为古代的书都是抄的,“伤”和“阳”发音是不同的,容易产生错。那么按照韩诗和鲁诗来说,原文就不是“伤”,而是“阳”,“伤”字错了。所以读书人找到了解释,说这个居然“伤”是“阳”,那么整首诗的面貌就改变了。
因为“阳”这个字本来是指的“阴阳”的“阳”,古代的时候抄书,专写白字,写大量的白字,在他们那个时代认为这只是借音来用一下。那么这个“阳”本来的意思是阴阳的阳气,但是古人说的借来用音,用音表示“卬”字。
“卬”字在《诗经·国风》中,有一首诗叫《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就用了“卬”。“卬须我友”——我等待我的朋友,“卬”就是我。古人又加了解释,如果是女的指“我”,就可以用这个“姎”。这个“卬”就是我,一直到宋代、元代说的“俺”,你看《水浒》中间写的“俺”,那个“俺”又读“淹”,“淹”和“阳”的音叫双声对转,就是“我”。
流沙河,摄影:方正
流沙河,摄影:方正
“阳如之何”,就是“我怎么办哦”,对了,这样就有两个人了,你看。必须讲成“阳”,它才通,为什么?你要要注意,前面有个“彼”,还有两个“有”,“彼”就是那个地方,它必须有一个原点,有一双眼睛在这里,才能够用“彼”字。在这里的一双眼睛,它看见那一个水泽,那一个堤埂,那一个水泽里有蒲与荷,还看见那一个堤埂上有美一人,这个“有”就是。这个“阳”就是我眼睛中间所看见的,实有的,所以这个“阳”一下它就通了。
在战国末年的《尔雅》里面,干脆就把这个“阳”的解释“阳,予也”,“予”就是“我”那个“予”。给《尔雅》注解的郭璞,据说他那个注解就是在乐山注的,郭璞注解得更详细,郭璞就引《陈风·泽陂》:“有美一人,阳如之何”,来解释那个“卬者,我也”。
对了,那么按照他们的解释,这个“阳”就是是正确的,不应该用“伤”,“伤”是错字。“伤如之何”就是我怎么办哦?这个“我”不用说,是一个男子,就说的这个男子正在跟那个美女约会,他在那个堤埂上走起去,远远看见“彼泽之陂”,那个地方他还没有走到,远远就已经看到蒲与荷了,还远远看见那一个美女在那儿。那么他们早就认识了,所以才约会,约会在堤埂上,那里是讲恋爱的地方。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9-21 08:05

诗经点醒第六讲《泽陂》完整版之二


下面我们就进入《陈风·泽陂》这首诗的正文: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彼泽之陂”,你看,第一句就把“泽”和“陂”分开了的,那个泽的陂,那个水体周围的堤埂。

而“有蒲与荷”就成问题了,我们现在来讲这个就讲不通,是因为这个菖蒲也好,荷叶也好,都是生长在水里面,而不是生在堤岸上,“彼泽之陂”,那一个水泽的岸上有蒲与荷,这样就讲不通。

那么要怎样讲呢?站到这一个水泽的堤岸上,能够看见水泽里面的菖蒲与荷花。其实很多池塘,你要是注意过就知道,水深了的地方不长菖蒲,菖蒲长在水浅的地方。

一个池水,中间深,周围浅,因此走到某一个池塘,特别是野外的,不是公园里面加了人工的,池塘周围长满了菖蒲。菖蒲是五月端阳挂到门上的,一边艾,一边菖蒲。为什么要挂到门上?菖蒲叫蒲剑,叶子是尖的,尖刺形,这样长起的。

这一个水泽周围长了很多菖蒲,荷叶在里面水深的地方,荷叶就从那儿冒出来。那么这一个“有”,显然是指的站在这个堤埂上,看见有这个。

你要注意这里,有两个词很容易被忽略了:一个是“彼”,那个,一个是“有”,“有”的意思是存在,确实有。

“彼”是那个,而不是另外某一个,不是假设的一个水池,是确定的某一个水池,这就注定了这首诗的真实性,所以它非要要加一个“彼”,就是确有,再加一个“有”,确实存在。

流沙河,摄影:唐吉科德

我们后人写的诗,不一定他要看到什么才写什么,是可以想象的。《诗经》就不行,所以就是这个诗本身古今的意义都不同,诗这个字按它的语音、语义去追溯,有记录的意思,那么就有写实际存在的东西。这很重要,这一条,就是这个“有”跟这个“彼”。

那么,除了有蒲,有荷,还有,你看,“有美一人”,有个美女!她在什么地方?你要注意,是在“陂”,不是在“泽”里面,“泽”周围的那个堤埂上站了一个美女,这是实际存在的。你注意,“一人”,确实只有她一个人,有一个美女站在那个水泽的堤埂上,水泽里面有荷叶,有菖蒲。

“伤如之何”,对了,按照这样顺着讲下来。“伤”是悲伤,谁悲伤呢?就这个美女,历来的讲解《诗经》都是这样子顺着讲下来。对了,我们就晓得了,有一个美女站在那个池塘的堤埂上,站在那里很伤心。“伤如之何”,伤心到什么状况?

“寤寐无为”,伤心到她睡着了,醒来了,睡着了。“寤寐”是个复词,“寤”是“寤”,“寐”是“寐”,“寤”是醒来,“寐”是睡着了,意思就是白天夜晚——夜晚你要睡嘛——白天夜晚,无为,啥都做不了。

这就成问题了,这一个美女瓜兮兮地就在这个堤埂上站着,又是白天又是夜晚,一直在这儿站着。“无为”,是“无为”嘛,她能够做什么?

这中间就有问题了。特别是“寤寐”两个字,你注意“寤”和“寐”两边都有床,你看左边这个字是搁的一架床,这个也是一架床,床要转九十度你才看得到。这个堤埂上哪有这些?

所以按照这样子讲就不大通了,说这一个美女醒来也好,睡着了也好,啥都做不了,为什么做不了呢?她一直在“涕泗滂沱”,从这里流的叫“涕”,从这里流的叫“泗”。

我告诉你,“泽陂”就是“池塘”两个字,“陂”就是“塘”,“泽”就是“池”,古今都一样的。

这个“泗”字,就是鼻子里面哭起来了,流出来的就是,你看象形字,两个鼻孔里面,民间叫“双龙出洞”。

你就晓得了,古人造一、二、三是数的指拇,一根指拇、两根指拇、三根指拇,从四起就没有专门造过数目字了。从四以后所有的数目字,当初都是借用来的,完全与数目无关,比如这个“四”字,单独造这个“四”字只是为了表现双龙出洞,后来把“四”当成数目字用了,无奈何,所以在“四”的旁边又加“氵”变成这个“泗”,这“氵”是不得已,是因为那个“四”已经拿给人家借去做了2+2,永远都不还,那就无可奈何,把它写成这个(泗)来代表流,鼻子里流出来。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9-21 08:05

诗经点醒第六讲《泽陂》完整版之三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在《陈风·泽陂》的第一段,说这一个美女站在堤上,白天也好,夜晚也好,就在那个堤上哭,这可能讲不通了,但古人就这么生硬地解释下去了。照这样解释下去,三段诗里面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美女在那里哭,为了什么事情哭,却什么也没有说。

到了汉代,有人给《泽陂》前面加了序,就说这首诗写的是男女相约,但我们从头到尾只看见一个美女在那里,却没有看到男的在那里,为什么呢?

任何《诗经》的讲解都要涉及《诗经》学、《诗经》学的研究。

原来,现在我们读的这个《诗经》是有不同来源的,这是由于战国结束以后,秦统一天下,焚烧天下诗、书及百家语。

《史记》上面第一个秦始皇要烧的就是诗、《诗经》!规定各家各户保有这个书的,一个月之内必须交出,如果不交被检举揭发出来,要受非常重的处分——流放。

要不就弄到前线去当兵,打死在那里。

要不黥为城旦,什么叫“黥”,额头上刻一个印,刻一个印表明你是犯人,弄去守城,守通夜,男为城旦。女为鬼薪白粲,什么叫鬼薪?夜晚你全家的妇女去砍柴;白天叫白粲,当官的吃的那个米,喊你一颗一颗的你去选,妇女就这样,所以处分非常重。

那时的《诗经》不像现在很小一个本本,印了,藏在那儿,你就找不到。从前那个《诗经》是一大堆,全部用竹简写的,三百多首,一大捆在地上,家中没有地方可以藏的,必须要交。

所以暴秦统治结束以后,到汉初想要恢复传统文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诗经》,因为秦始皇烧的第一个、排在头的就是诗,烧没了,只有到民间去征集了。

流沙河,摄影:方正

当时就有三家诗,有三处不同的来源,齐诗、鲁诗、韩诗,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交到中央政府来的,不同的版本,版本都不合适,因为版是有雕版以后,那个时候没有,就是抄的。

这三处版本就不同,齐诗是齐国一个读书人叫辕固生,他是研究《诗经》的专家,他把他的本子拿出来,叫齐诗。鲁诗,鲁国有个人叫申公,他们从前传这个一代传一代的,传到申公这一代,在汉初,申公又把他的这一套《诗经》抄本交出来。韩国有韩婴,韩婴写了一部《韩诗外传》,用故事来解释《诗经》,也算一种版本。

后来进入东汉了,才有我们今天的另一种,三家诗以外,另一家被认为最好的版本,是一个河间太守,名叫毛亨,他的版本,所以叫毛诗,我们直到现在传的这些版本全部是毛诗。

毛诗出现得晚,但是它一出现很多读者就发现了,他的版本比那三家都好,所以三家诗就被淘汰了。

但是你要注意,这个三家诗虽然被淘汰了,有时候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面对的这个“伤如之何”,解释成悲伤的话,毛诗的版本就是按照这样子解释,解释了下来人们觉得不对,一个美女从头哭到尾,而且始终在那个堤埂上,讲不通,就要参考其他三家了。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9-26 09:13

诗经点醒第六讲《泽陂》完整版之六


前面我们讲了这么多(读者可参阅诗经点醒《泽陂》之(一)到(五)),讲的全部是《诗经》研究,并没有讲好多《泽陂》这首诗本身。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现在我们回到这首诗本身:在“有美一人,伤如之何”这里,“伤”我们还是把它当做“阳”,就是“我”——另外一个男子。

另外一个男子,他很悲伤:就是我好伤心哦,伤心到什么程度?“寤寐无为”,我在我家中,醒来也好,睡着了也好,想的都是那一个美女,以至于我做不了任何事情,还“涕泗滂沱”。我虽然是一个大男人,伤心伤得不得了,眼泪流,鼻涕也在流,“滂沱”本来是形容下大雨的,都拿来用了。你注意这一句非常妙,你好好看,每个字都有“氵”,四个字就四个“氵”。从这儿流出来的水,好似滔滔江河水,滂沱,好似雨水下下来。

这里就有两个人了,看到没有?

这一个男子正在约会,往那儿去,一看到她了,一下就伤心得不得了。

没给你交代,为什么他伤心,是美女拒绝了他吗?不可能!因为明明是约他到这个堤埂来,三段都是“彼泽之陂”,这个男子念念不忘的是那个水泽的那个堤埂上,三段!

不同的时间,就是那个美女一直在那儿约会他,但是他每次忍住都想不去了不去了,后来又忍不住他要去,一去一看到她在那里站着,那么漂亮,一下又晓得完了完了完了——我这个是不成功的,就伤心哭了,回去又哭。

这个中间就有严重的问题了,啥子原因?显然这个美女并没有拒绝他,三段诗里面都有不同的时间——你好好注意,先是有蒲有荷,荷是荷叶,荷叶是在初夏从水池里面冒出来的,展开,时间是初夏。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这个“蕳”要读“莲”,“莲”是什么?“莲”是荷花的那个蓓蕾,从荷叶边冲出来,这样子尖的,花没有开的,就叫“蕳”,为什么它叫“蕳”?在水面上看到荷叶是在这儿,荷花的蓓蕾是在这儿,不相干的,但是在水面上,水底下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叫“蕳”(lián),这个“蕳”(lián)就通“莲花”的“莲”,借用的。本来这个是一种叫“蕳”,是一种香草,也是古人把“蕳”和“莲”两个混同用了。“蕳”和“莲”,你说两个音都不同,怎么会借呢?音不同是我们今天,把一个汉字一个音,我们从学汉语就开始,一个汉字只发一个音,我们认为从来都是这样,古人很可能不是这样。

流沙河,摄影:江树

瑞典的20世纪的汉学大师叫高本汉,他已经去世很多年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是他的学生,马悦然专门给他老师高本汉写了一本传。高本汉是瑞典人,晚年他到中国来,只来了8个月。

高本汉讲汉语还不如他这个学生马悦然,马悦然讲一口很好的成都话,高本汉不行,但是他是专家,就是他发现的,他第一个提出来,古汉语语音有辅音,不是单音,他举的很多例子。根据那个例子来推断,我们解释这个字本来读“蕳”,怎么会读成“莲”,高本汉的意思说,这个字本来就是读的“蕳莲”,“蕳莲”“蕳”后头带了“莲”的音,“蕳莲”,读快了就“蕳”,读快了就变成一个音了,读慢了就是“蕳莲”。所以,“蕳”字有辅音,带到一个“莲”,这样就好解释,为什么这个音明明读成“蕳”,可以通“莲花”的“莲”,就是这个道理。

你要注意,这个时候季节都变了。这个是荷叶才出来,初夏,这个是仲夏,仲夏的时候荷花的蓓蕾都从水面上伸出来,还要伸相当长时间,你们仔细去观察,不是出来两天三天就开了,而仍然是一个“蕳莲”的在这儿维持,非常长,这个时候就叫“蕳”。

那么已经仲夏了,初夏到仲夏,还在那个水堤上约会,恋爱还在进行。而这个男子回去就哭,回去就哭,当面又和这个美女两个很相爱,说了很多什么生死不忘,这辈子永远我们都在一起,回去他就想到不行,回去他就痛苦。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9-26 09:14
流沙河

流沙河,四川金堂人,当代诗人、作家。


诗经点醒之《泽陂》(五)古人讲“淫”,说世人在爱情上太痴,太迷,太认真
2016-09-23我要分享
26

导读从2015年9月开始,腾讯·大家邀请流沙河先生讲中国古典文化,主题为“诗经点醒”,预计十讲,每月下旬在成都开讲。此系列讲座将陆续制作成视频,在腾讯视频播出。以下为第六讲第五部分:“古人讲‘淫’,说世人在爱情上太痴,太迷,太认真”。




诗经点醒第六讲《泽陂》完整版之五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古代人对《诗经》的研究。

古代的人脑筋笨,他们说陈国那里有一个大美女叫夏姬,是陈灵公的一个姨太太。话说这个夏姬就在当时整个春秋,国际知名,是头号大美女,漂亮得很,而且据说又很淫乱——因为她又还跟两个大臣,一个叫仪行父,一个叫孔宁——所以,同时她就有三个男人,第一个是她的丈夫陈灵公,是国王,底下还有两个的大臣。

话说这个国王也是太爱这个美女了,居然还跟这两个大臣开玩笑说的:“你看我那个娃儿,像你还是像他?”中间也没有哪个说去找哪个决斗,而且还哥们一样在一起还很快活。

据说有一次他们三个人,各自在朝堂上把衣服解开露出来,结果穿的那个内衣是夏姬的——将这个美女的内衣穿到里面,其他两个说:哎呀,我们也有!也脱开给大家看。

所以这件事情在陈国闹得很凶,所以后人就附会这首诗,说这首诗是讽刺陈灵公的。

对了,既然都讽刺陈灵公的,那么就要把它要落实,那么这个美女就是夏姬。

但它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合适的,是因为陈灵公要和夏姬,他们有什么爱都在宫中进行,大臣们也不会约着全国知名的美女到某个公园去聚会,一上街全街都认识,怎么可能?!

所以说,这是明明不可能的,就是因为夏姬、陈灵公名声不好,就硬说这首诗是诗人有很高尚的情怀,编来讽刺陈灵公的。但从头到尾我没有看到有点讽刺——这个明明就是人家民间的事情,与什么陈灵公、夏姬无关。

流沙河,摄影:唐吉科德

你说这么简单一个道理,我们到现代都还有人坚持这个。这是一位专家,研究《诗经》的专家,已经死了很多年了,老前辈,湖南人,叫陈子展,1957年当了大右派,脑壳有点方,乱去提意见这些,都去世很多年了,很有学问的老先生。

陈子展注的《国风选译》《雅颂选译》,就是《诗经》的翻译本,是我所看见的从1950年代以来出的各种通俗本、翻译《诗经》的最好的版本,是因为这个陈教授他很有学问,他把围绕着这首诗的背景那些,很详细写出来,传说的古人认为它的背景怎么样也把它写出来,还有各家各派的解释,好多他都弄出来了,所以他的版本是最好的。但他就坚持这个,他说这首诗是讽刺陈灵公和夏姬,说他们完全是这个叫“淫”。

什么叫“淫”呢?“淫”的意思和我们今天的意义相距甚远,“淫”的本意:雨三日以上曰“淫”,久雨不晴就叫“淫”,凡是一个事情过度了就叫“淫”。

古人所谓的“淫”在爱情方面就是爱得太痴了,太迷了,太认真了,一爱了就甩不脱,都叫“淫”。不是说只有男女乱来才叫“淫”,不是这个意思。

所以古人还有“淫酒”,就是喝起酒来不得一个收拾,我们好多读书人还“淫于书”,就变成书呆子,一天晚上都在读书,眼睛都整坏了,都叫“淫”。

所以认为它是“淫诗”,就是说的这个美女也好,或者陈灵公也好,他们迷在这个爱情里面,迷得太深了,醒不来,都叫“淫”。

陈子展先生就是这样子解释的,而且解释这个“伤”字,说这个“伤”字就是从旁来悲伤他。

在陈子展先生以前,汉代就有人解释说“君子伤之”,说有个君子跑到那儿,看到这个美女,君子一下他就感叹起来了,就是觉得这个世界很可悲,这些人很可伤,很可悲。

这样解释显然不通,因为这儿突然插一个君子在里面,人家在那儿讲恋爱,跟你君子有啥相干,牛圈里伸出马嘴,所以不可能是什么一个第三者的君子,看到就在那儿感叹,说世风日下哦,不像样哦,他们这样子一迷何生啊!不是这样的。

陈子展继承了这个,于是他就假设说,说这个夏姬既然是那样又有地位的一个美女,她底下一定有很多丫鬟,那么可能有些丫鬟还跟着她的,可能有些丫鬟在见识情操都很高,于是丫鬟在那儿伤,就说这个主人太可怜了,她这个美女,迷到里面一天到晚就是哭,觉得太可悲了。

陈子展先生的解释这个“伤”,就是这个夏姬的丫鬟在旁边感伤,就说我这个女主人真是挽救不了了,你看她一迷何生,一天到晚就在那儿哭。但人家书上并没有写夏姬怎样哭的。

这些都是教授太有学问了,有时候就想入非非,你看就这样子去讲。因为你要把她讲成是丫鬟在那这儿,另外的,人家还有一个男方又在哪里吗?所以有时候太有学问了,他又是很一根筋,所以难怪要当右派,他就坚持,到现在那个书上都是这样子写的。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10-19 10:28
流沙河

流沙河,四川金堂人,当代诗人、作家。


《弟子规》这套旧东西面对现代社会是没有用的
2016-10-17我要分享
4556

导读现在的国学,学的是好多已经被历史检验过的、不足以救中国的东西,也没有特别大的害处,只是放在这儿不合适,碍事,没有什么用。


我们谈一件事,必须循名责实,先把什么叫国学弄清楚,免得乱说。

(一)国学,从培养贵族子弟到讲经史子集

“国学”两个字最初见于《周礼》。“国”是指的“国子”,什么叫国子呢?贵族子弟,贵族子弟就叫国子。那么这些贵族子弟,要给他们办一个学校,他们出来才能继承父业,这是由公家办的,名叫国学。民间办学,古代早就有了,那是私塾。

最初的国学就是指的专教国子的,除了教经书、计算、战争(就是骑和射)、音乐、体育之外,还要管他们的行为,所以国学里面设有保跟傅,保是保育员,傅就是政治辅导员,那么除了这些还有老师,因为它是公家办的,培养他们自己的接班人。这个最初就叫国学。

这个国学的概念使用了很长时间,到了明清两代的时候,各个县的文庙里面也办的有学,也叫国学。县上办的国学是怎样的呢?并不是学生一天到晚就在那儿学习,而是他们读书时还是在自己的私塾里面,有些有钱人自己家中就有私塾,有些家中没有私塾的就附到别人家中有私塾的读。

一个月只有两次,你到县上这个国学来,这里有专门的国学老师,要求你们把上次布置的功课交来,还要交每月一篇的作文,都交文庙里面来,这个就叫国学。来一天,也不过几十个学生,老师批改他们的作文,给他们讲要怎么做,题目要怎么破,八股文要怎样写,等等。

我们家是三百年前从苏北泰州乡下迁到这边来的,迁来第一代是农民,第二代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继续当农民,还有一个儿子就到县城文庙里面去读了书,取得秀才资格,所以我们家留下的族谱第二代的大儿子底下有“国学”两个字。

清代县上的文庙办的这个国学,学生初一、十五要到,除了讲授作业之外,老师还要管教学生的行为,比如老师知道学生还去赌博的,就会说再有一次就要开除了,但是管也只有这一天。所以一直到清代,在我们那么一个偏僻的小县城仍然把文庙办的学校叫国学。

但这是民间,学术界早已经不是这样了。从乾嘉时候起,学术界就已经把小学当成国学,所谓小学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说这个就叫国学。当初将这些提出作为国学,是因为这是任何一个读书人起码的门槛,必须要进这个门槛,读书应该从这里开始。只有取得这三门学科的常识以后,才能够在老师辅导之下去攻读中国古代典籍。我现在研究的这一套,就是国学。


(二)从国学到国文

清朝完了进入民国以后,就把“国学”这个名字废除了。按照胡适说的叫国故,所谓国故就是中国旧有的,经、史、子、集四部全都叫国故。胡适提出整理国故,意思是说我们用现代人的新观点,再用现代的标点符号,把古代的典籍重新加以整理。但也有的人不这样,还是把这个叫作国学。

成都有座尊经书院,它的前身是锦江书院,清末民初尊经书院改成了通省大学堂,不再讲国学了。但民国过了几年以后,就发现这样也有缺陷——进入民国以后,学生学的基本上都是新的学科,这些学科最初也学得很好,但渐渐发现还是要需要专门培育一些老夫子,这些老夫子今后做教师、编辑,专门去处理文言文。

所以后来就又办了一个四川国学院,就在原来的尊经书院那个地方。我进高中的时候,那个国学院还办起的,国学院水平低,只相当于高中,初中毕业如果你文言文特别好,就可以去考国学院。国学院那个时候很倒霉,全校只有两百多个学生,因为大家觉得学那些东西没有什么用。而国学院的办学方针也就是这样的:我不要有什么用,我就是要培养一点老夫子,不然今后这些古代典籍断了怎么办?

这个国学院是公办的,公家花了力量的,就是专门培育钻研古文、古代经济的人。从清倒推上去,《古文辞类纂》、《明儒学案》,一直推到宋代的朱熹、陆象山、王阳明他们的一些学说,这些国学院都讲。虽然它很倒霉,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需要一点的,比如有些出版社专门出古文的就需要这样的专业人才。你看现在的出版社,只要涉及古文的都是错误连篇,因为你没有专业人才。

所以那个时候的国学实际上是这个意思。

我上学那时候,国民政府审定的教科书有五种,随任课教师选,但审定的教科书不管哪一种都选了大量的古文。这五种教科书,被认为思想最先进的是叶圣陶、宋云彬他们编的《开明国文讲义》,他们的观念新得多,能把《三国演义》里面的文字选进去,也把《水浒》武松打虎那段很生动的文字描写选进去,另外还有《诗经》、古诗、古词,等等。我上学时,都是读这些,从小学起就能背:《春夜宴桃李园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教科书上都有,没有把这些叫作国学。把这些叫作什么呢?国文!把小学学的叫国语,因为主要是白话文,中间很少有一点诗,有的都是唐诗宋词,所以叫国语。一上高中,学的全部就是国文,拿到我们今天来说这就是国学了,经、史、子、集全都选的有。那个时候国民政府和一般的学者、老师还有我们,从不认为那个叫国学。你要知道“学”是一种学说,是专门一个学科,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国学不是一个学科,国学就是“文”,在我们那个时候叫“国文”。


(三)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学并不能称之为“学”

所不同者,他们在90年代以后提出的国学,其内涵和我们上学那个时候学的国文根本就没有差别,还赶不上我们那时所读的那样广泛,是因为这只是一种文不是一种学。国文就是学中国的古文,是把它作为我们今后进入学术研究的一个必要准备。古文本身并不成为一个学科,数学能够成为学科,化学能够成为学科,物理学能够成为学科,所以它们都叫“学”。

将其称为“国学”,没有具体内涵,又不是汉学。实际上,我们根本就不必要求学生要把这当成像化学、物理那样,而是把它当成“文”,叫国文。原来的名字“国文”是取得很好的,这个不是国民党取的,国民党根本不管这些事,这是那个时候学界的看法,自然形成的,这种课叫“国文”。现在取一个名字叫“国学”,但这个学完全没有规范,具体指的是什么?这根本不是一种学术,不能够单独成为“学”,而且对于学生也不必要求这样高,只要求他学这种文,先学国语后学国文。至于我们解放后取名叫语文,我也赞成:白话叫语,文言叫文。那么我们可以就把它叫作国文或者就是语文,就是语文就不用单独再设一科了!

那么在编国文课本时,就可以把这些内容纳入进去了。原来国文课本中间大量的白话文必须删除,因为那些白话文根本就用不着拿到课堂上去讲,而且那些白话文在课堂上被语文老师分成段,分得那样复杂,讲得那样细,其实写那个文字的人有时候只是草草率率地写,哪里有你分析得那么复杂。我一看知道这是花架子,花拳绣腿,还分析得头头是道。

90年代,盐道街中学有一个老师邀请我去听他的课,讲我的那首诗《就是那一只蟋蟀》,当时选到高中课本里,他上课要讲解分析。我说:算了,我不敢去听。我怕一听就忍不住要笑,一会儿又给他们说一些拆台的话。因为他们在分析白话文时可以把最简单的一篇文章说得复杂得不得了,把A、B、C、D这些常识说成是主题思想怎样怎样。可我没有想那么多,诗就是诗,你要当成诗来讲。所以几十年来他们教语文,把白话文这样神秘化、琐碎化、技术化……导致所有的学生厌恶!


还有一些学生爱语文的,但一看他们写的文字,我说完了!完了!写的文字完全是老师给的标准化模式,一个个模子浇出来的,没有什么深度。都说鲁迅的文章究竟好,好在哪里你们知不知道?就好在他不落套,全部是他自己的套路,而且用的很多词都是他自己想的,有他自己鲜明的个性。

结果任何好的文章,被那样一分析就失去了个性。学生被标准的句子、篇目教出来,今后全部一个腔调,怪不得我看他们写的那些文字毫无特色,包括小学生都学会了那一套,中学生学得更熟,这样已经失去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了。学国语、国文,无非就是训练我们一点起码的文字功夫。选一些范文,我们读了以后在心里有所借鉴,可以模拟。如果再求甚解,反而就把一个东西弄得很糊涂了,越看就越复杂了。

你想,文字是非常感性的,这样才使人爱,如果没有了这种功能,学生怎么会喜欢呢?为什么古代有很多诗我们很爱?就是因为它一下就把我们打动了,缺少了这个就不行了。

(四)旧的一套面对现代世界是没有用的

现在的国学院,多半和文无关,都是教人的道德、品行、修养,落实在这个方面。就是去学点古文,也说学要儒雅,哪个说古文就一定要儒雅呢?你看科学家、植物学家竺可桢的古文做那么好,桥梁学家茅以升写的古文也非常漂亮。所以不是说学古文,就可以学得儒雅,就可以应对进退,何必要这样?很多人就是很爽性的,我不来你那一套,但是我很有文化内涵,你说的中国的这些典籍遗产我全部都有,而且我能够发现它的美、它的价值就够了。

现在单独弄一个“国学”,学的还不如我们当学生时候学得深,而且还要浅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们把文言抛弃了很多年,现在突然要重新开始学习,稍微深点大家就都不懂了。在这个时候,要把国学变成一种思想就更不行了,因为这个只是国文,是学会文字,不是专门关于道德修养的。关于道德修养的课程应该有公民课,什么叫现代社会,什么叫选举制度,开会要怎样开,这才是起码的。我们读小学时,公民课本上就有怎样开会,什么叫共和,什么叫民主,什么叫选举,什么叫选举权、被选举权,然后什么叫法律,什么叫原告、被告……这个是公民常识,不是学了就喊你去做官,而是你作为一个公民起码应该知道的。

现在把一些很古老的对学生的要求提出来,像《弟子规》那种,说实话,迄今为止我一句都没有读过,不但我没有读过,跟我同一个时代读书的人也都没有读过。只读“赵钱孙李”,《百家姓》,然后就是《三字经》,然后《千家诗》,然后《千字文》,叫“三百千千”。现在弄来完全是开历史的倒车,而且也不想想这是否有效,也不看看看当下整个社会文化生活成了什么形态了。把《弟子规》这套拿去给小娃娃当作国学硬灌下去,他们是否能够接受?早就无法接受这个了。我们小时候还在旧社会,那时候风气很紧,也很闭塞,新文化也很少,都已经不接受那一套了,连教师也不教那一套的了。


我举一个例子,在旧社会有很多关于军阀韩复榘(jǔ)的笑话,嘲笑他野蛮。但韩复榘在济南办的中学全部是新学,他自己还参加过科举,是秀才,但他就要办新学,而不是教旧的一套。可见,那个时候的军阀都有这种起码的常识,就是中国的旧一套虽然不能废除,但是万万不可认为它们能够振兴中国,绝不可能!我就这样热爱传统文化,我也一点都不相信它们能够振兴中华!

现代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面临怎样的局面,国外那些人的观念——人家早已经走很远了。就连一个军阀在七八十年前他都晓得,自己秀才那一套是不能拿来教学生了,因为不能应对社会的变化了。清末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读书人就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在成都,哪怕那些五老七贤也一样懂这个道理,说:我们教的这些你们好好学,但还有那么多学科你们同样要好好学。他们都没有想到要把自己的东西拿去规范学生的纪律、提高学生的道德。

我们上学那时候的教科书里国文基本都属于文学欣赏,没有多少是服务政策的,就连抗日战争那么艰难,课本里仍然还选有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只是那时国民政府觉得这些是不是还是暂时不要教给学生,因为抗日战争这么艰难。但是教科书要选,还是要允许人家选,实际上学生学这个也不是光学思想,还要学他的文字表达,写古战场的环境写得如何阴森恐怖、鬼哭狼嚎,“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看了你就晓得,就说这些文章写得那么好,首先还是学文章。对于学生来说,不是要他还没有学会起码的掌握能力,就去弄得那么深沉。

现在的国学,学的是好多已经被历史检验过的、不足以救中国的东西,也没有特别大的害处,只是放在这儿不合适,碍事,没有什么用。不要去迷信,说靠那个就可以振兴中华,世界天下一家。我们必须要认同人家的价值观,而且要和国外多文化交流。就像余光中说的要有两个结合:一个做文章、学文化,古今结合,既要学现代的文,也要学古代的文;第二个结合,中外结合,中国的、外国的。这两个结合都非常需要。

所以真正的出路是往前面走,不是往后面看。因为之前几十年都没有搞过,现在搞得大家有些满意有些不满意,恐怕也是正常状况,如果要这样实验也可以这样实验下去。但是我本人认为这些实验古人都早已经做过了,有些实验还在清代末年就做过了,所以我们应该要有历史观念,用不着重新又来一套。

所谓国学我只谈这一点。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10-19 10:30
流沙河

流沙河,四川金堂人,当代诗人、作家。


诗经点醒之《泽陂》(八)美女在感情方面更加任性,不愿意考虑后果
2016-09-28我要分享
14

导读从2015年9月开始,腾讯·大家邀请流沙河先生讲中国古典文化,主题为“诗经点醒”,预计十讲,每月下旬在成都开讲。此系列讲座将陆续制作成视频,在腾讯视频播出。以下为第六讲第八部分:“美女在感情方面更加任性,不愿意考虑后果”。




诗经点醒第六讲《泽陂》完整版之八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到了《国风·陈风·泽陂》的第三段:盛夏了!你看至少有两个月时间了,花都开了,“有蒲菡萏”,“菡萏”是荷花盛开以后,就叫“菡萏”。没有开是叫“蕳”,在里面包着的。又在这儿约会,都两个月了,荷花都开了,但进一步发展关系还是不行。虽然这个美女是如此的美——“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这个“硕大且俨”,按照毛诗的这种解释,这个“俨”是说很庄严,是说这个美女不但很漂亮,而且非常庄严的。

三家诗中间的韩诗,就说是借的音,借的“俨”的音,实际是“嫣”,说那个美女并不是板着张脸,样子像冰山一样,不可接触,不是说她态度非常稳重。

“俨”是“嫣”!“俨”是什么意思?前面说了,硕大的身体,头发卷的,接着这儿写又是硕大,身材高,什么是“俨”?双下巴。我们现在要是有了双下巴,就会赶快去割掉,那些美容店生意非常好,因为有一点点双下巴都要赶快割了。但人家古人就是要这个,有了双下巴她才漂亮。其实也不怪,你去看画的那个唐代的美女,宫里面的,就是有双下巴画在那儿的,那时候的人认为那个就很美。所以说,这个美女不但身材高大,而且有双下巴,头发又是卷的,哎呀,完全像个欧洲国家来的,“硕大且俨”。

结果这个男子还是“寤寐无为”。一天到晚什么事情都丢不开,“辗转伏枕”。“辗转”两个字我们在“关关雎鸠”里面已经遇到过了,“辗转”就翻来翻去,在床上翻过去又翻过来叫“辗转”。“伏枕”,“伏”就是趴在枕头上,这个好像不通,前面明明说了没有办法睡,翻过去又翻过来,怎么会一直伏着呢?伏着这个人就不能够辗转,要辗转就不能够伏,所以这个“伏”字这个动词要另做解释。

据鄙人的看法,这个“伏”字也是借的音,是这个“拊”,“拊”是敲打。“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那个瞎子用手打鼓。你看,我们成都北门外天回镇出土的有一个陶俑,说书俑,就是一个鼓,他在这样拍,一边拍一边他在那里讲,这个叫“负鼓”,“啵啵啵”,用手去敲。这个“伏”要解释成这个“拊”,这样就好解释了,“伏枕”是“拊枕”,按着枕头捶,翻过去睡不着,翻过来也睡不着,起来按着枕头打。

《西厢记》里面写了的,写男思念女夜晚睡不着,叫“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把床打得咚咚咚的。就好解释了,这个男子睡不着,想起来又气,按着枕头捶,“辗转伏枕”。对了,“枕”的古音读“zàn”,你看“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zàn)”,“枕”的古音读“zàn”,押到韵了。这个是“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都是押到韵的,要依古音它去押。

那么,怎么会知道是他们同姓呢?请各位好生侦查,答案就在诗里面。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为什么三段都是这样子说的:某一个水泽里面,有蒲又有荷,有菖蒲又有莲花蓓蕾,有菖蒲又有盛开的荷花,是什么意思?荷花比喻美女,蒲是剑,男子,象征男子,所以这个写这个景中间就把答案写到里面了。固然荷花配蒲剑配得很好,但是你注意,同一个水泽里面,是什么意思?他们同一个姓!那就搞不好!搞不好!

这个美女可能更加糊涂!美女讲恋爱的时候有没有问这个男子你姓什么呢?可能这个女子知道男子的姓,因为男子的姓都是公开的,女子的姓是隐秘的,女子也晓得他们是同姓,但是她就以为男子不知道这个,她实在也爱上了这个男子,也丢不掉,所以不停地约会他来到这个堤埂上面来。

女子怀有侥幸心理,也难以控制自己,男子就弄得伤心哭兮,约会又要来,来了又舍不得分手,回去明明晓得不能够拿给父母知道,父母知道会坚决反对这个婚姻,他们当时又没有人民政府支持,说是一下子跑到上海,那就好了,那又不可能,所以这个男子就痛苦。

整个的答案就在“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那一个池塘里面,蒲跟荷花长在一起了,他们彼此不幸,就是由于他们同一个姓,同姓不能婚,注定了他们这个是一朵空花,结不了果,所以很伤心。

流沙河,摄影:方正

古人的含蓄,这个诗要让你慢慢去咀嚼,让你自己去找答案。就是同一个姓不能够婚,彼此又爱上了,怎么办?没有解,没有解男子就哭,所以你晓得这一种痛苦。陈国大概至少在两千六百年前,我们后人见到这种状况也爱莫能助,同情他们,没有点点要讽刺他们的意思,但是明明晓得又不行,不合优生原则。

所以这首诗我们不光是欣赏,还得考证,还得学习语言文字,还得了解当时人的精神状态。所以这个《诗经》,给我们更多的是让我们回头去认识我们的诗歌是在什么状况下发育起来的,我们的祖先曾经有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的观念,所以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儒家要把《诗经》算作经典,显然不光是让你去欣赏,让你通过这个认识古代那一个时代的观念,而且怨而不怒。

就说的这个男子也很克制,没有有意要去触犯当时的规矩,他也没有这个勇气,接受了,但是感情上又丢不开,都是些普通的人,他感情也很脆弱,明明晓得那个无望,他都还去约会,也不跟那个美女直接讲清楚,而美女毕竟在感情方面有时候更加任性一些,不愿意好好考虑,男子是考虑到结不成婚,再恋爱也枉然。所以全部我们就不是只是欣赏诗,是不是?欣赏一首诗哪要得到这么多时间呢?我们都是在解剖一首诗,了解它的时代,它的背景,了解多种学问。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