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国民同学 [打印本页]

作者: 郑天良    时间: 2015-12-2 14:26
标题:  国民同学
本帖最后由 郑天良 于 2015-12-2 14:33 编辑

 国民同学  

  我的老家是孔村,位于常州孟河,是大常州西北地区最最边缘的村子之一,从这里往西跨一步便是镇江丹阳的地界了。
  
  因为在外地读书和工作,我少小离家,虽与老家渐渐地生疏,然数十年来,家乡时时让我眷念。这里有我的众多亲人,这里有我太多的儿时记忆。而今年逾古稀,思乡之情却越发浓厚。
  
  今年中秋节连着国庆节,我决定回老家一趟。
  
  这次回乡,我除了想着好好看看这生我养我的地方,想着和兄弟姊妹亲眷朋友的团聚,还盼着一定要和同学国民见个面。
  
  国民是我幼小时的玩伴和小学同学,这是六十余年前的事了。我们都是孔村的孩子,他家在村东,我家住村西。他姓符,我姓郑,当时(现在仍旧是),符姓和郑姓是孔村的两大姓氏。
  
  国民是一九五六年小学毕业的,当年没能考上初中,我们俩又在外乡的一个初中补习班里做了同学。下一年,我考上了初中,他还是没考上。再后来,我到南京上学而后到外省工作就极少回村,国民的情况就知道得少了,只知道他早早就当上了民办教师。
  
  前些日子,他给我邮来了他为自己七十岁作留念而写的一本书,书名《白果树下》,这是一部记录他自己一生经历的散文集。
  
  我们孔村村头,长着一棵高大的白果树,树龄好几百年了吧,方圆数十里罕见,名气很大,它是我们村子的骄傲。国民取书名《白果树下》,显然隐含着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反映家乡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意思。
  
  我认认真真读完了这本书,对于老家的一切变迁,我自然感到特别亲切,对国民同学的一生,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读着读着这本书,我生出了一个想好好地与他促膝谈心的念头,以解开一些在我内心里埋藏了几十年的对他的疑问。譬如,他40多岁时便失去了爱妻,为什么迄今一直没有再娶,再譬如,他小时初中没考上,后来怎么当上了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而且在老百姓心目中威望很高等等,这些,在他的书中有所表述,但我极想了解得更详细些。
  
  事先,通过电话商量好,在我回扬州的前一天去常州看他而且要投宿在他家。
  
  那天,我侄子开车将我送到了国民在常州的住处聚博花园,这里原来是他儿子的婚房,儿子添了孩子后另换住处了,便让他住在这里。三室二厅近120平米整日就他一个人住,可想而知平时一定很寂寞冷落,他说他己习以为常了,他还说,他的四个孩子都住得离他不远,常过来看他。本来,在孔村老家,还有一幢两间带院的楼房,他常住常州了,那房就空着了。他现在偶而回老家,反正很方便,常州公交,70岁以上免费乘,59路直达,一个半小时左右。
  
  我俩坐在他家宽敞的阳台上,喝着金坛雀舌茶。说话从搁在茶几上的一部新版的《符氏族谱》开始。这部族谱相当厚实精致,我大致翻了一下,见有多幅他们符族老祖宗的肖像画,还有很多历朝历代的资料。那些都是古代文言文,每篇文后都有现代文释注,我注意到译文的署名都是符国民。我于是夸他对古典文如此熟悉不容易,他说他这都是在职时为了教好书而逼着自己苦苦学出来的,他还说他工作后上了南京师范学院的中文函授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取得了大专毕业证书。
  
  我问起他的老母亲,他的母亲我认识,我的母亲在世时和她常有往来。他告诉我,他母亲去年过辈了,享年九十有六。
  
  我问起他平日的饮食起居,他告诉我,自打儿女们离家出外工作起,所有的家务就几乎全是他一个人做了,几十年来,习惯成自然了。
  
  他说他平日生活也相当简单化,在乡下时乐于和茶友喝茶聊山海经,骑个自行车四处转悠,在城里时和同村又同城的好友每天上午步行逛逛公园看看世景,早上或晚间快走五、六公里算是锻炼。
  
  在他写的《白果树下》这本书中,有他作的七言顺口溜和两首填的词,表达了他的心境:
  
  野游
  
  秋日灿灿微风吹,三五友朋结车队。
  
  不为赏景图潇洒,精疲力竭也精彩。
  
  忆王孙品茶
  
  斗室飘拂清茶香,海阔天空议短长。
  
  古来壶中装沧桑。
  
  空荡荡,黄昏难留俏夕阳。
  
  西江月野外晨跑
  
  晨曦轻抹残星,薄雾狎沾衣衿。
  
  谁家鸡鸣比早起,树尖群雀争鸣。
  
  路边荞麦放白,溪头花生退青。
  
  缓步喘问钓何早,笑指红日己升。
  
  他说他不善钓鱼、不喜养花、不会跳舞,安闲时读读报看看电视上上网,在网上偶而也打打文字下下棋。
  
  他没有烟、酒的嗜好,轻易不进饭馆,也从不进浴室洗脚馆之类的服务性场所。
  
  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和充足的时间与国民在一起很难得,我说,我们都老了,有些在我脑海里尘封了几十年的事想问问你可以吗?他说当然可以。
  
  第一个问题,我问他:“你老婆40岁那年就去世了,这是看了你的书才清楚的。你比她大两岁,三十年了,你为什么至今未再找一个呢?听村上人讲,是你母亲不准你再找人,是吗?”他说:“这事不能怪我母亲,老人家护孙情深,担心后娘不能真心待孩子的心情大家应该理解。这完全是我自己的原因,老婆去世留给我四个孩子,我每月那点低微的工资,难以维持一家老小生计,要种责任田,要养猪养鸡鸭,又想在学校当个好老师,学校里家里田地里几头跑,忙得团团转,那有心思再找老婆!”我问:“那后来呢,你的孩子都一个个成家立业了,为什么还不找个老伴呢?而且你的退休收入也不菲呀!”他说:“我的确也有过这想法,方方面面的好心人也不断做介绍,我这个人爱把她们与我的亡妻相比,总觉得她们有这样那样的欠缺,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没有眼缘,待到几年前一场大病,我有了死里逃生的感觉,虽然身体恢复得不错,但我找老伴的兴趣更淡漠了,也有不想躭误对方的想法。”他说他四个孩子都在常州城里成家,生活也都很好,经常往来,也就不感到孤独了。
  
  我接着问了他第二个问题:你是怎么当上中学老师的?他说,一言难尽,小时候为了上学,受到的刺激和屈辱终生难忘!后来能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这也是原因之一。
  
  他回忆起六十来年前三次考初中时所受刺激的往事,声调突然变得平缓低沉,迟迟疑疑的,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我还是从《白果树下》摘下有关段落吧:
  
  “……小时候连续两年没考上初中,我仍未死心,还想再考。本村的同伴天良是我心中的榜样,他大我三岁,高我两届,由于种种原因,他也是考了两三年才考取的。我对这次报考信心很足,因为我已经在丹阳窦庄的一个初中补习班里读了一年。
  
  ……
  
  哪曾料到……竟令自己遭到这么大的侮辱和伤害!
  
  那天,我兴冲冲地随着天良来到小河中学的报名处,见那里一进门并排横着两张课桌,桌子后的椅子上坐着一位看去很清瘦的中年老师,还有好几位学生聚在他的周围叽叽喳喳。我战战兢兢地给那位老师递上我的毕业证书,诚惶诚恐地等待他的问话,满心里盼着他能顺利地把我的报名手续办好。
  
  那位老师慢悠悠地打开我那折成四折的毕业证书,正面看了看,又翻过来看了看背面,他看到了证书背面的两个印章,那一红一蓝的两印章是前两年报考而分别留下的。
  
  这时,我分明见到那位老师的脸色很快变得阴沉,于是我的心也一下子揪紧,一下子有说不出的害怕。
  
  ‘考了两年不取还想再考,你怎么好意思!’那老师用力将台上的证书推给我,显出鄙夷不屑的神气,‘考不取还要考,我还替你难为情的。回去种田吧,现在建设新农村也需要劳动力,回去好好学学种田吧!’说完,眼光转向别处,对身旁那几位同学叽里咕噜的不知说了句什么。
  
  短短的几句话犹如霹雳轰顶!天哪!有谁能感受到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此时此刻的无助、羞愧、屈辱与绝望吗?就是五十余年后写起这段文字时我还是痛苦得抑制不住泪流满面!”
  
  我们这般年纪的人都不会忘记,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能有幸上初中是多么的不容易,特别象我们老家那偏远地区的农村!
  
  命运还是给了国民以机会,他上了农业中学。
  
  农业初中是大跃进时代的产物,半农半读。
  
  国民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劳作之余刻苦学习文化,终以学习成绩出色品学兼优占用了学校唯一的小学民办教师的推荐名额。
  
  当了老师,一边工作,一边如饥似渴的自学。
  
  他说,他的上学之路就是函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他参加了武进师范学校开办的中师函授,进修语文数学两门课,两年后以优异成绩结业了。七十年代后期,他又成为了南京师范学院的中文专业函授生。他学得非常刻苦,他说,中文专业的10余门课程,除了“写作”这门课是“良好”,其它课程,包括“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结业成绩全是“优秀”。
  
  他说,1982年,他领到了南师颁发的大专学历毕业证书,他也成了一名中学教师。
  
  九十年代中期,他评上了高级职称。
  
  我俩闲聊着,几乎忘记了吃饭的钟点了。国民感叹着,上天终于给了他这一生能有一次一次的求学的机会,而且在心中一直不忘关键时刻助他工作和学习的老师和同事。
  
  我对国民同学的了解更深了,印象最深的是他青少年时在逆境中求学的自强不息。
  
  

作者: 苏力    时间: 2015-12-2 15:07
叫国民这名儿不错
尤其被称为国民老公的时候
作者: 郑天良    时间: 2015-12-2 15:11
苏力 发表于 2015-12-2 15:07
叫国民这名儿不错
尤其被称为国民老公的时候

文革期间这名字很危险,国民党。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12-2 22:33
很励志的故事~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12-2 22:33
值得敬佩的一个人。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