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石磯景。網上圖片 文:鄭 如 五一假期,對於處於高中階段的女兒來說,近似於無。兩天補課,一天休息,到了晚上還要晚自習。即使這樣,我們還是抽出半天的時間就近一遊。考試不是全部,生活才是根本。因此,取就近的原則,參考各自的愛好,我們選擇了采石磯一遊。
采石磯,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采石磯的得名據說是因三國東吳時,此處曾產五彩石,又因其形狀如蝸牛,又有「金牛出渚」的傳說,故又名牛渚磯。 李白曾作《夜泊牛渚懷古》一詩,「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卻不知,一千多年後,有一位詩書畫俱佳的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因傾慕他的才華,願「歸宿之期與李白為鄰」。於是,詩與書畫相伴,詩仙與草聖為鄰,中華文化的精英,跨越千年時空,終於在采石磯相遇,給世人留下千古佳話。詩書奇緣,若是李白泉下有知,定會有子期伯牙之感,從此不再空憶謝將軍了吧!如今的采石磯公園裡恰恰匯聚了李白紀念館和林散之藝術館,讓我們得以一飽眼福,盡賞佳話。
公園入口處一塊巨大的石牆上赫然鑲嵌俊逸灑脫的「采石磯」三個大字,這是郭沫若的題字。沈從文先生1975年曾在致黃裳的信中寫到:「說到書法,除主席外,作家中死去的有魯迅先生,活的有郭沫若院長,可稱『並世無敵,人間雙絕』,代表書法最新最高成就。」可見,沈老先生對郭老先生的書法是持肯定態度的。而郭沫若對林散之卻極為推崇,據說當年郭沫若來南京,有人請賜墨寶,郭沫若答曰:「有林散之在南京,我豈敢在南京寫字!」
從大門進去一路向東,通向李白紀念館的是一條被翠色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林蔭大道。左邊是長達百米的挺拔的杉木林,右邊是高低錯落有致的喬木灌木林。五月的陽光已經有了炙烤的熱度,透過重重疊疊的樹葉,偶爾會灑下斑駁的樹影,更是顯得涼爽宜人。我們到時才早上八點,人還不多,園區內清靜有序,翠鳥齊鳴。車子一直可以開到紀念館門口的停車場。一下車,視線就被一半月形拱門後的石頭吸引,這是一塊半人高的造型奇特的石頭。初看不明就裡,細看頗似人在起舞,原來是仿李白飛天捉月之勢,神形俱妙,引人遐想。 李白紀念館內有范曾先生的畫作,散耳先生的書作。書畫為鄰,真是讓我們大開了眼界。紀念館東側即是著名的太白樓,據說全國有四處太白樓,而最有名的當屬濟寧和采石磯了。
太白樓又名謫仙樓,賀知章驚嘆初到京師的李白寫出的《蜀道難》,譽之為「謫仙」,從此「謫仙」二字為李白蓋棺論定。而在此為捉月墜江的李白蓋上一座「謫仙樓」就順理成章了。采石磯這座太白樓始建於唐,有確切記載見於明朝,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江西的滕王閣並稱「長江三樓一閣」,素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稱。 出太白樓向東,拾階而上,很快就看到了江邊。近處驚濤拍岸,噗噗有聲,遠處長江滾滾,大船穿行。沿江有八百米古棧道,一邊是滔滔江水,一邊是懸崖峭壁,穿行其中,頓生豪邁之情,我們一家不免感嘆一番,深深折服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清人張潮曰「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我們今日所在之地,不正是一篇山水的鴻篇巨製嗎? 鑒於時間的關係,我們沒有上至山頂。走完棧道,選擇另一方向下得山來,立即置身於廣闊的綠野中,目力所及,蒼翠夾道,藤蘿纏繞。林散之藝術館就在這叢林合圍,竹木掩映之中。
林散之是中國草書大家,自成「林體」,其特點是瘦勁飄逸,返璞歸真。館內的講解員告訴我們,林散之先生一生多災多難,早年右耳失聰,六十年代喪偶之痛又導致他雙耳失聰,七十二歲高齡洗澡時不慎掉入浴池的開水池,嚴重燙傷,導致右手五指相連,不能分開。幸運的是,林散之先生遇上了一位妙手醫生,他的手指才得以恢復原狀。「寶劍鋒自磨礪出」,經歷了種種磨難之後的老人,自強不息,重拾毛筆,從此巔峰之作不斷湧現。 林散之藝術館有一幅鎮館之作,那就是林老先生書寫的「金頂」,雖然僅僅只有兩個字,卻可見真、草、隸、篆四種字體,並枯、濕、濃、淡四種筆力,可謂集老人畢生功力的巔峰之作。
看玻璃展櫃裡的展品,想像老人用筆之艱難,功力之深厚,敬由心生。一個人對事業的熱愛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不被生活的種種磨難打倒,還能在年老體弱之際不斷創新,登上事業的金頂,林老先生用他的作品給了我們啟示。
林散之先生墓地就在藝術館一側,周圍蒼松翠柏,遮天蔽日。墓地正上方有一株古樹參天,樹身為萬紫茉莉環繞,淡雅清新,香氣四溢,彰顯散之老人淡泊名利,返璞歸真的人生境界。 站在林老墓前,我們一家三口深深鞠了一躬,以此表達我們的景仰之情。
半日時光一晃而過,看看時間,該是午飯時間了,我們一家只好返回停車場,準備打道回府。采石磯一遊,女兒似乎受了勵志教育一般,感受頗深。在車上,她就嚷回去要給林散之老先生寫一篇傳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