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迷惘很久,缘于管教孩子。
他们说:你太惯溺,不利于娃成长。当然,列数的“罪状”很多,首当其冲的,是“早送晚接”。他们说:走路或骑车,能锻炼独立。我使劲儿狡辩,说很不安全啊,我家的是独根苗,损失不起的。他们哭笑不得,谴责我说:别人不是独苗?就你家的金贵?再说,可以住读的啊!
我争辩不过,只好耍赖,我说:多陪几年吧,娃到大学了,谈恋爱了,想陪都没机会了。我近乎固执的冥顽不灵,令试图劝解我的痛感“孺子不可教”,扼腕叹息之余,也只得偃旗息鼓。而我呢,依旧故我;儿子呢,也自得其乐。
认真想来,从前的从前,我是拎着行李,满世界疯玩的,而现在的现在,我却热衷于跟儿子腻歪,以至于娃时常嘲笑我,刮脸羞我说:老妈,你好萌萌哒。我家的总说,只有儿子能改变我,让我心甘情愿蜗居。事实,确也如此。
但我在盘点记忆时,却又发现另一事实:并非我在“宠溺”儿子,而是我在“享受”这段行程。多数时候,倒是儿子在“宠溺”着我。例如,我家的若出门了,是儿子在热饭,没有现成的,就煮面。例如,跟他撒赖,跟他吵架,跟他抢零食,从来都是我赢。
记得有一次,跟儿子吵了架,我绷着脸不理他。忍不下去了,儿子告饶说:老妈,我到底要怎样,你才能满意呢?心里乐开花,却不动声色,我板脸哼哼两声。我家的好笑又好气,跟我说:你知足吧,你气人家,人家还向你示好;人家气了我,还得我示好呢。我自然不服气,就抗辩说:谁让他青春期叛逆的。我家的乐一阵,跟我说:你咋没说你更年期呢?
那倒也是,我若暴戾起来,也真不敢恭维的。这么说,是儿子在忍让我了?是的,儿子情商从来都高,这也是我引以为傲的。独生子的坏毛病,儿子也有,但在这“情商”之下,很多的认知偏差,再要纠正时,就显得容易了。
记得在他两岁多的时候,感冒发烧却不肯吃药,躲在房间里愣不出来,诱哄逼迫都不行,被我急中生智捂着脸,跟他呜呜装哭说:你真不吃药的话,身体就不会好,妈妈要心疼死的,现在妈妈就哭了。臭小子呼啦跑了出来,挺着小胸脯站我面前,摆个壮士断腕的小样,扯扯我袖口说:妈妈,不哭,我要吃了。从此以后,打针吃药,从不让我操心。
但孩子的学业和处世,却是我的心病。学业呢,怕他跟不上,又怕他吃不消。处世呢,怕他太单纯,又怕他太世故。大多时候,我处于旁敲侧击状态,只能多陪着他,通过跟他拉呱,来了解他的航向。或者,这才是“惯溺”的缘由?
现代教育制度下,马不停蹄的奔忙里,很少能跟娃促膝谈心。晨光未露,他已奔赴校园;夜阑人静,得以踏上归程;周末,或能多睡会儿,捱到起了床,还得应对功课。能容我安然陪伴的,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少之又少。我便愈发珍惜相处,尤其是接他回家。在我看来,那不是“溺”,而恰恰是“爱”,是母子沟通的最好模式。
拉开车门,坐进副驾,便是话匣打开。偶尔是我问,他说。更多是他说,我参与发言。例如,他会说:哎呀,我们组长好倒霉,跟个男生说几句话,就被当谈恋爱的典型抓,让家长给带回反省去了。我就笑眯眯跟他说:活该不是?谁让她不注意分寸的?瓜田李下,怎么也得避避嫌啊!
许是无话不谈的缘由吧,我和儿子像朋友、像玩伴,他也始终阳光满载撒欢着。他班是相对较好的,内力比拼得厉害,他还不太适应。第二次月考下来,聊及成绩和排名,他居然煞有介事顽皮:报告老妈,该生成绩稳定。噗嗤乐了,持续倒数着,还能如此淡定,叹为观止啊。但我相信,有这样的心态,何愁不能更上层楼呢!
当然,我也跟儿子“倾诉”。例如去探望师兄病情,他大哥诧异不已,说:不是说“金胖胖”么,咋这么娇小玲珑的?儿子就乐得不行,说:老妈,你现在也不算瘦啊,以前叫“胖胖”就能理解了。我就瞪他一眼,跟他耍横说:瞎扯淡,那叫“珠圆玉润”,你这小娃都不懂的!于是母子两都笑翻了。
而这些所有的融洽和快乐,几乎都集中在“早送晚接”的时光。他的时间安排得很满,除开这段间隙,我也侵占不了,也没法子侵占。如果说我惯溺孩子,那就惯溺着吧;如果是爱惜,那就算爱惜吧。于我而言,更愿意理解成:陪伴。这一段路,我陪着他走一程,而他呢,也陪着我走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