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说说《史记》中的范蠡 [打印本页]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4-11-16 15:21
标题: 说说《史记》中的范蠡
     
      徽地文狐在《被点名而闲说孔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史记》并不一定就是历史的真实再现,之中也有文人“意淫”的结果,所谓严肃历史很难存在,因为即使是《史记》都不一定能真实的记录历史。文字,终究是一个让人幻惑的东西,太多的水分掺杂其中,写的人、读的人,无一不是。
   
  
      深以为然。于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范蠡。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的范蠡比较神秘。他与越王勾践谋划了二十年,卧薪尝胆、等待时机,终于助越王打败夫差。然后范蠡离开越国来到齐国,自称“鸱夷子皮”,与儿子在海边耕做生产,积累了万贯家财。齐人欲尊其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又来到陶地做起了买卖,“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一不小心又成了巨富,“故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这是一个看破凡尘、淡泊超然的陶朱公。

      回头翻一下疑似左丘明的著作《国语.越语》,范蠡以天、地、人之论规劝于勾践等待灭吴良机,又以此论牢牢把握战机,一次次平息勾践的怒火,取得最后的胜利,俨然是一个充满智慧、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形象。《国语》中对于范蠡最后的结局只有短短的六个字——“莫知其所终极”。也就是说,作者无法考证范蠡最后的归宿。

      那么从这两部著作分析,我倒认为《国语》中的叙述比较客观和真实。

      原因有三:
      一、从时间上看,司马迁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开始写《太史公书》的时间是汉武帝太初元年,三年后成书,即公元前104年。此时距越国灭吴(公元前473年)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民间百姓和文人墨客对范蠡这样的正面人物给予了充分的尊敬与同情,还有对他最后结局圆满的憧憬,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相互混杂,更有范蠡与西施泛舟西湖之说,引发学术界诸多争论。司马迁虽然据实写史、不以个人好恶而隐匿真相,但是事隔久远,其中还是真伪难辨。而《国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末期,对于事件真相还未加渲染,所以应该最接近历史事实。

      二、从作者的意愿看,不管《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还是先秦的史学家,在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下,他们普遍都有一个意愿,就是归隐。作者也不愿意去深究范蠡最后到底怎样,而是功成身退,完成自己精神上的回归。范蠡的“莫知其所终极”显然是残缺不全的,但这恰好符合作者的想法和意愿;而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官,不但没有成名,反而遭受宫刑,这种奇耻大辱在他身上就产生了一种向往,文中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这是司马迁内心的呼唤,他也期望遇到勾践这样的明主以报效天下,所以他把范蠡写成一个神人,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散尽家财淡然超脱,这无疑也是作者的向往,因而有很多“塑造”的成份。      

      三、从时代的思想看,战乱时期法家学术思想盛行,《国语》中的范蠡不但是一国谋士,也是严谨缜密的思想家,他的形象代表了百家争鸣时期充满智慧的文人,而各国之争的胜败也是人们瞩目的焦点,所以《国语》着重描写了他运筹帷幄反击吴国的情节,对于其他,只一笔带过;而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正是发展经济、百废待兴的时期,范蠡善谋略、巧经商、看破红尘与生死,与当时的时代思潮极为吻合,所以司马迁在《越王勾践世家》中用了大量笔墨来写陶朱公,其目的可见一斑。

      于我来说,我倒情愿相信,范蠡与西施最终泛舟西湖,生儿育女,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但是那些咬文嚼字儿的史学家一定不能同意,我姑且在我狭小的思想空间里,再塑造一个范蠡吧。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15:39
好文,先加精,随后置顶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19:05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4-11-16 19:40 编辑

关于范蠡,可供参考的史料有《史记》,《国语》,《越绝书》,《吴越春秋》,以前后世一些史家,文学家的字里行间。应该说,由于资料多少的原因,一般取离发生年代近,以及史官个人素质等多方原因为可信任程度。史记并非官修史书,实际上可归为”稗官野史”类,但能列为二十四正史第一,恐怕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可供参考的史书少,二是自身的史料成就,三是作为史者自身素质。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19:37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4-11-16 19:39 编辑

手机打一大段,丢了,唉{:soso_e109:}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19:41
先说说史家自身的素质
作者: 开的是寂寞    时间: 2014-11-16 19:43
搬个小板凳,后排听讲{:soso_e163:}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19:43
前车之鉴,我只好少打些字了,慢慢来,慢慢聊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19:47
史家的素质就是秉笔直书。《东周列国志》上有个故事:齐臣崔纾之妻与齐君私通,崔纾杀齐君而把持朝政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19:52
当朝史官史书记载,崔纾弑其君。崔纾大怒,杀了太史,命其弟改记,不从,又杀。这位太史一共弟兄四人,杀到最后一人时仍然不从,这时负责地方史的南史氏拿笔就来了,说我准备你死后我接着记,崔纾一看无法改变,只好做罢,所以史书上就留下了”崔纾弑君”的记载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19:59
晋国的赵盾是个贤臣,晋君昏庸,他族弟杀了晋君,史官董狐记载"赵盾弑其君”,赵盾委屈,董狐说,杀晋君时你没跑出国,留在国内,杀国君的又是你弟,你也没为国君报仇,和你弑君有什么分别?赵盾也无可奈何,所以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说的就是这两件事。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03
那么古之太史所追求的就是:秉笔直书,哪怕用生命的代价去捍卫。司马迁是具备这样素质的,后世称太史公,可绝不仅仅因为他是太史令。这是对基本素质与《史记》真实性的认可。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05
那司马迁所记载就一定准确?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10
肯定不尽然,但这种怀疑应站在对资料掌握程度,与所处立场上。应该相信司马迁不会编造,因为这是史官的素质,而且,我不大赞用现代的价值观去推测古人,这个是有问题的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16
秦穆公称霸西戎,史称明君,秦当时有"三良”,穆公死后令这三人殉葬,所以后人多以这个理由非议穆公。但苏拭认为后人误解,实际上”三良"很有可能是自愿殉葬。并写诗说:古人因为一顿饭,就杀身以报,现代人见不到这种情况,就胡乱猜测古人……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17
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19
所以也就能理解: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20
所以历史有其可信,有其不可信,如果全否认,那就没有了标准。
作者: 向以侬    时间: 2014-11-16 20:21
不懂文史的点个赞。慢慢消化~~~{:soso_e163:}
作者: 大祭司    时间: 2014-11-16 20:25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6 19:52
当朝史官史书记载,崔纾弑其君。崔纾大怒,杀了太史,命其弟改记,不从,又杀。这位太史一共弟兄四人,杀到 ...

有句话说“涯山以后无中国”,指的就是宋亡之后,这种气节的丢失。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27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能接触很多我没看不到的资料,而且汉兴以来,收集了很多亡佚的图书,这个阶段也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存书最多的时期,汉藏书地方好象叫"蓬莱阁”,蓬莱文章建安骨,就是个藏书多的意思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29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能接触很多我没看不到的资料,而且汉兴以来,收集了很多亡佚的图书,这个阶段也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存书最多的时期,汉藏书地方好象叫"蓬莱阁”,蓬莱文章建安骨,就是个藏书多的意思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30
大祭司 发表于 2014-11-16 20:25
有句话说“涯山以后无中国”,指的就是宋亡之后,这种气节的丢失。

涯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网上很流行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33
所以恐怕还得相信司马迁。这个是前提,然后再来堪误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34
国语的作者是不是左丘明?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35
司马迁说是,要比后人说不是更有可信度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0:38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4-11-16 20:46 编辑

如果真如有些人认为是刘歆所作,那他是王莽时的人,比司马迁离范蠡还要远。所以,还是认为是左丘明所作的吧。至于认为是集体智慧的,纯属无聊造句,史书必是集体智慧,但总有一人编辑,难道历史还能成了小说?
作者: 大祭司    时间: 2014-11-16 20:50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6 20:33
所以恐怕还得相信司马迁。这个是前提,然后再来堪误

太史公据实写史,当然要相信。但其中不免掺杂个人好恶,史实也会有所侧重。这点从《项羽本纪》即能看出,让历史学家长期围绕项羽到底应不应该有本纪而打口水战。本文主要是探讨在范蠡这个人物上哪部著作更接近实际,而不是否定。
作者: 大祭司    时间: 2014-11-16 20:51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6 20:38
如果真如有些人认为是刘歆所作,那他是王莽时的人,比司马迁离范蠡还要远。所以,还是认为是左丘明所作的吧 ...

所以我写“疑似”左丘明著作。
作者: 大祭司    时间: 2014-11-16 20:56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6 20:19
所以也就能理解: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现代人认为这是傻,像方孝儒那样的认为是迂腐。反过来想,这正是现代社会所缺失的信念,公义,和气节。
作者: 大祭司    时间: 2014-11-16 20:58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6 20:20
所以历史有其可信,有其不可信,如果全否认,那就没有了标准。

就算是亲眼所见的事,也未必真实。用怀疑的眼光看历史,辩证的分析是对的。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1:14
大祭司 发表于 2014-11-16 20:58
就算是亲眼所见的事,也未必真实。用怀疑的眼光看历史,辩证的分析是对的。

赞同

作者: 大祭司    时间: 2014-11-16 21:37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6 15:39
好文,先加精,随后置顶

在贵版加精置顶是不容易的事啊!谢闲版~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1:42
大祭司 发表于 2014-11-16 21:37
在贵版加精置顶是不容易的事啊!谢闲版~

不是我,还没来的及{:soso_e113:}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1:43
大祭司 发表于 2014-11-16 21:37
在贵版加精置顶是不容易的事啊!谢闲版~

不是我,还没来的及{:soso_e113:}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1:43
大祭司 发表于 2014-11-16 21:37
在贵版加精置顶是不容易的事啊!谢闲版~

不是我,还没来的及{:soso_e113:}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2:12
国学大家王国维好象说过,《国语》他有三四成看不懂。以老先生的学问水准,这个不懂肯定与我们理解的不懂不同。不过,《国语》不管是左丘明还是同时代其他人所作,就《越语》这篇来看,大致成书于勾践灭吴之后。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2:13
其实勾践,孔子,左丘明,范蠡是同一时代人。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2:19
那问题就是:据说陶朱公(范蠡)活了近百岁,那么《国语》或者是《越语》成书时,他老人家还活着。对于《国语》来说,他自然是不知所终,而对于司马迁来说,自然有了后来的故事。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2:30
其实,范蠡功成身退,曾与勾践作别,勾践以共享越国利诱,又以杀其妻子”威胁”强留,范蠡却逃走了。
作者: 开的是寂寞    时间: 2014-11-16 22:36
不好意思,是我手快置顶了,嘻嘻,看首版激动得恨不得多长几双手来,就。。。{:soso_e113:}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2:47
勾践命人给他铸了个铜像(是不是历史上最早的铜像)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2:52
然后朝九晚五地拜,又把国都周围三百里作为范蠡封地,然后指天地起誓告诫后代子孙不得冒犯。由此可知,勾践到不像后来范蠡给文种书信里所说的不可共富贵。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2:57
文种之死值得商榷。范蠡写信给文种,对勾践人品进行了诋毁(在勾践看来是),然后劝文种逃。文种收到信的举动是没有逃,但却装病不上朝。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3:10
说到这里扯句闲篇,后世史学家以及某些聪明人总是怀疑,史书上记载的很多话不传六耳的私密事史官是咋知道的?由此猜测历史的编造。说实话,我原先也疑惑,后来理解了——君不见前段时有人专门自暴私密?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3:17
后来,有人举报文种谋反,应该是这时勾践知道了信的内容,可以想象勾践的心情——你既认为我是小人,我就小人一个给你看,于是他以很"小人”的嘴脸杀了文种。
但这里是有问题的。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3:20
第一,范蠡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如果真想劝文种远离,为什么早不说,非得在这时候,还用信这种留下证据的方式说?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3:25
第二,文种为什么没有逃离,而只是装病?范蠡有识人之明,文种没有吗?可见,文种并没有相信信里说的话,但他可能疑惑,因为范蠡用了个很高大尚的理由——面相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3:28
还有就是文种深知勾践为人,但他不清楚范蠡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封信,他可能毁掉了这封信,但判断不请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暂时请病假观察,但这正入了圈套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3:33
我一直以为文种并非死于勾践之手,而是死于范蠡之手。
当然,以此为佐证,范蠡曾相齐,而吴之后,越当齐匹,以范蠡之能,为其对手者,也就是文种了。
所以范蠡为齐杀文种,很有可能。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3:38
范蠡为楚人,为展抢负而入楚仇敌吴,不得志而又入吴仇敌越,人品未必高洁。佐越二十年是为忍,功成而拂衣去,是为狠,这样一个人,所追求恐怕唯有实现二字,世人及己都为棋子,当然,他或为苍生,反正,我是不太理解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3:46
到可一提的是西施,西施的意是住在村西施大妈家的姑娘。据说她名夷光,也有人说姓郑名旦(他爹上门女婿),总之是极美女子。西子捧心,我见犹怜,而东施效颦,不过多了故事的几分风韵。
夫差因这女子亡国,后人却并未怪罪西施,看来舍身许国,任何年代都让人敬佩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6 23:49
范蠡与西施有无爱情,大约是没有的。但人们还是幻想她能与范蠡泛舟云梦,以寄余生,这是才子佳人般爱情传奇
历史也于此中,更有些意思。



结束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11-17 10:50
已将回复整理成文发出,以便阅读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