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六星百家讲坛:醉眼看姬(修改版) [打印本页]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16:01
标题: 六星百家讲坛:醉眼看姬(修改版)
本帖最后由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2014-8-3 16:52 编辑
六星百家讲坛:醉眼看姬
【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朗诵】
正史上关于蔡文姬的记载很少,语焉不详,其他历代文献资料真伪杂芜,蔡文姬的身世扑朔迷离。享誉北斗六星论坛、学富五车的醉笑教授在查阅了大量史料之后,发现《后汉书》所记载的关于蔡文姬的生平和故事以及作品有很多疑点,那么,历史上的“文姬归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胡笳十八拍》音乐声响起,醉笑教授开讲,东北口音】
六星的朋友们,大家好,我今天讲座的题目叫《醉眼看姬》,啥意思呢?就是以我自己的视角,给大家讲讲蔡文姬的故事。
我知道蔡文姬这个名字,是在读初中的时候,现在推算一下,应该是1979年吧。
那年夏天,有那么一阵子哈,每到中午,放学路上,经常听到谁家的话匣子里播放话剧《蔡文姬》,声音贼大,播得老带劲了。可不知道为啥呀,话匣子反复播这个节目,我从来也没听全过。后来我学乖了,从学校出来,听到谁家在播《蔡文姬》,我就不走了,蹲在人家窗根儿底下听,这才听了个大概。我耳朵灵,也是那时候训练出来的。
三十多年了,这一幕依然清晰。
还记得其中几段剧情。
丞相府,曹夫人在缝补衣服、被面啥的,曹操在一旁高声吟诵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为天有眼啊,
何不见我独漂流?
为神有灵啊,
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啊,
天何配我殊匹?
我不负神啊,
神何殛我越荒州?
曹操边读边得瑟:好诗啊,好诗!
这时曹操的儿子上来了,为什么知道他是曹操的儿子呢?因为他管曹操叫父亲。曹操的儿子可多了,据史料记载,有25个。我那时候就知道三个,曹丕、曹植和曹冲。
曹冲那孩子聪明,“曹冲称象”嘛,比“司马光砸缸”更有科技含量。人家小曹冲叫人把大象搁小船上,在船舷齐水面的地方,刻一条道儿,然后让大象下来,再把一块一块的石头往船上装,船身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刚才刻的那条道儿和水面齐了,把船上的石头挨个称一下,加在一块儿,就得出了大象的体重。人家曹冲也没学过物理、奥数啥的,能耐咋这么大呢?“曹冲称象”是个成语,还有个成语叫“刻舟求剑”,是讽刺墨守陈规、教条主义的,你说,同样是往船上划道儿,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说完曹冲,再说说曹丕和曹植,我知道这哥俩儿,是因为那首著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话说曹操死后,曹丕借口曹植“醉酒悖慢,轻视使者”,欲治罪于他。曹丕说,咱哥俩儿情分上是兄弟,但道义上是君臣,你竟敢仗着你有才就蔑视礼仪。以前先王在世时,你常跟别人吹牛,显摆你文章写得好,我怀疑你是找枪手代笔写的。现在,我限你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果能做到,就免你一死,否则从重治罪!曹植一听,心里老憋屈了,气得浑身哆嗦,只见他在屋里来回走了七步,就作出了这首诗,成了千古绝唱。要说人啊,还是得有点才气,赶在节骨眼儿上,能救自己的命呀!
扯远了,接着说话剧《蔡文姬》。这出话剧是大文豪郭沫若鼓捣出来的,里面没写曹冲,也没写曹植,写的是曹丕。那时候的曹丕还没有称帝,和曹植一样,曹丕也爱好文章、诗词歌赋啥的。曹操看了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连声说好,还问曹丕看了没有,曹丕说,我不光看了,还抄了一份呢。曹操问,你觉得咋样啊?曹丕说,杠杠的,除了《离骚》就属它了。曹操夸曹丕好眼力,曹丕说,屈原、司马迁、蔡文姬,人家的文章是用生命写的,咱的文章只是用笔墨写的。曹操说,嗯哪,依我看,最要紧的是有感情、有思想!你看,这爷俩儿还探讨上了。对了,曹操、曹丕和曹植,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老有影响了,史称“三曹”。毛主席就很喜欢曹操的诗,比如《观沧海》、《龟虽寿》,后面一首中,有两句被世代传颂,家喻户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954年,毛主席在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了一首词《浪淘沙·北戴河》,里面写道: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这首词里面的“魏武”就是曹操,“萧瑟秋风”就是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点化而成。据说,在北戴河开会期间,毛主席针对历史上对曹操的不公正评价,曾与保健医生唠嗑,他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改革了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
郭沫若的话剧《蔡文姬》是在1959年写成的,说是写蔡文姬,其实,真实的目的是为曹操翻案。
说句心里话,当年我听话剧《蔡文姬》时,对曹夫人缝补衣服、被面的事儿很怀疑,我心里琢磨:丞相夫人用得着像我妈那样缝补衣服吗?曹操也跟我爸一样穿打补丁的衣服?是不是有点假呀,用今天的话说,是不是有点作秀呀?不过,你还别说,据史料记载,曹操确实是一位崇尚节俭的典范,他对奢侈、腐败的危害,认识老深刻了,他认为:天下初定,全国军民都必须厉行节约,不能奢侈浪费,军民看政府,政府公务员在廉洁上更应自律。所以,曹操除了要求全家人节俭、不得奢侈浪费外,他还严格规定不准熏香,不准穿用彩丝、锦绣做的衣服、鞋子啥的。曹植的老婆,也就是曹操的儿媳妇,就因为穿锦绣的衣服,被勒令回家自杀。你说,这让现在的官二代们情何以堪啊!
说完曹操一家子,咱重点说说蔡文姬。蔡文姬,那可是美女加才女,从小就天资聪颖。《三字经》里都表扬蔡文姬了,里面有这么一句:“蔡文姬,能辨琴。”啥意思呢?这里面有个故事:蔡文姬的父亲名叫蔡邕,是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老牛了。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还有一个就是蔡邕发明的“焦尾”,是用尾部烧焦的梧桐木制成的。话说一天晚上,蔡邕在庭院中悠然抚琴,弹到悲壮激昂之处,劲儿使得猛了点儿,一根弦断了。蔡文姬当时只有四、五岁,正在一旁玩耍呢,你猜她对父亲说啥,“第二根弦,老爸。”蔡邕低头一看,哎呀妈呀,断的就是第二根,心想,这小丫头可能是蒙的,于是故意又弄断了一根弦,蔡文姬马上说:“第四根弦,老爸。”这回她又说对了。你看,蔡文姬这么小就有音乐天赋,要是生在现在,小时候练练钢琴,长大了上个音乐学院,再参加“中国好声音”比赛啥的,那粉丝比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啥的得多好几倍吧。
可是啊可是,蔡文姬生不逢时,命运坎坷。蔡文姬第一次出嫁,老公叫卫仲道,是大学出色的士子,也算风流倜傥,可是不到一年,卫仲道身体出了状况,咯血而死,蔡文姬18岁就成了寡妇,因为没生孩子,还把老公“克死”了,蔡文姬遭到了卫家的嫌弃,成祥林嫂了,连邻居都笑话她,据说还有坏小子往她家院子里扔书,书名叫《寡妇思春》,你说多气人。心高气傲的蔡文姬,哪受得了这白眼啊,她不顾父亲的反对,一怒回到了娘家。
话说权臣董卓被诛杀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因在王允座上发出感叹,而被下狱,不久便死在狱中。蔡文姬先后失去丈夫、父亲、母亲,孤苦伶仃。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之时,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年轻貌美的蔡文姬被虎背熊腰的南匈奴左贤王看中,成了王妃,还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蔡文姬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异族的语言。虽然看上去风风光光的,蔡文姬的心里却不得劲儿。为啥呢?主要是气候、饮食、生活习惯啥的不适应,蔡文姬在她的《悲愤诗》中写道:
边荒与华异,
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
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
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
哀叹无穷已。
中国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帐篷住着,风沙吹着,牛羊肉吃着,蔡文姬很不适应,关键是她还思念故国,想念逝去的亲人。
蔡文姬被匈奴掳走时才23岁,这一去就是12年。在这12年中,汉献帝经由安邑回到洛阳,又被曹操迎到许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当上了丞相。当他得知恩师蔡邕的女儿被掠到了南匈奴时,立即派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一方面呢,曹操考虑自己的恩师死后无后,唯一的女儿蔡文姬还远在胡塞,于心不忍;另一方面呢,曹操文治武功两手抓,想让蔡文姬继承先父的遗志续修汉书,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汉朝与匈奴和好做出贡献。可是,这事对于蔡文姬来说,也分不清是悲是喜,她只觉得柔肠寸断,虽然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可一旦要结束12年的羶肉酪浆生活,就要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关键还有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蔡文姬的心里老矛盾了,那眼泪流得哗哗的,最后,在汉使的催促下,蔡文姬在恍惚中登车而去,途中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后来,唐朝诗人李颀发出这样的感慨:
蔡女昔造胡笳声,
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
汉使断肠对归客。
上面说的就是历史上的“文姬归汉”,它和“昭君出塞”一样传为美谈。
研究历史,光看话剧不行,主要还得看书,我发现,蔡文姬的生平故事,最早见于正史,是《后汉书·列女传》,《列女传》记载的蔡文姬的故事,可有意思了:
话说蔡文姬到了邺城,曹操看她一个人挺孤单,把她再嫁给一个屯田都尉,叫董祀。哪知时隔不久,董祀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快要执行了,蔡文姬急得火烧眉毛,连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
当时曹操正在举行宴会,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学士正欢聚一堂、举杯祝愿呢。侍从把蔡文姬求见的事儿告诉曹操,曹操不知咋回事儿,得意地对大伙儿说:“大名士蔡邕的女儿在外流落多年,这次回来了,今天跟大家见见面,咋样?"大伙儿一听能见大美女,都鼓掌欢呼。曹操就命令侍从把蔡文姬带进来。只见蔡文姬披头散发,光着脚连袜子也没穿就进来了,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那小嘴吧吧的,犀利中还暗含伤悲,出席宴会的有好些人原来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伤心劲儿,不由得想起蔡邕,感动得连鼻子都酸了。曹操听完了她的申诉,说:“你说的情形确实值得同情,我就饶他不死,但是,死刑令已经送走了,咋整?”文姬说:“你有好马、勇士,一给力不就把人追回来了吗?”曹操于是派人追回文书,免了董祀的死罪。你说冤假错案要是都能这么快得到平反,那该多好啊!
蔡文姬替董祀求情的时候,正是数九寒天。曹操见蔡文姬穿得单薄,还送给她一顶头巾和一双鞋袜,叫她穿戴起来。曹操问蔡文姬:“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保存着吗?” 蔡文姬感慨万千,说:“我老爸生前送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经过大乱,散失得一卷都没留下来,不过,我记性老好了,还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听她还能背出那么多,就说:“我想派十名文吏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你看咋样?”蔡文姬说:“用不着,人多打瞎乱,只要大王赏我一些纸笔,我回家就把它写下来。”后来,蔡文姬果然把她记住的几百篇文章都默写下来,送给曹操,用文言说,那叫“缮书送之,文无遗误”。曹操看了,十分满意。
上面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但我在查阅了大量史料之后,发现《后汉书》所记载的关于蔡文姬的生平和故事以及作品,有很多疑点。最主要的是,离三国时期不远,西晋有一部著名的历史典籍,就是陈寿的《三国志》,然而在《三国志》中,竟没提到蔡文姬一个字。“文姬归汉”那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胡笳十八拍”那样的千古绝唱,蔡文姬抄录四百多部古籍的贡献,在《三国志》中,也是一字未提。这是咋回事呢?难道《后汉书》记载的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是传奇吗?如果是的话,我们几千年研究蔡文姬,研究十八拍,研究文姬归汉,岂不全白瞎了?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谢谢大家,再见!
【王菲《传奇》歌声响起,渐弱……】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4-8-3 16:18
一口气看完。真没白瞎,没这传奇到哪找这醉眼看姬看。这名叫的。。。{:soso_e113:}
作者: 隐香 时间: 2014-8-3 16:27
占位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4-8-3 16:30
呵呵,呵呵。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4-8-3 16:34
蔡文姬说:“用不着,人多打瞎乱,只要大王赏我一些纸笔,我回家就把它写下来。”
====================================================
这个像你醉嫂。
她收拾东西,从来不让别人插手,一定要自己做。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4-8-3 16:36
这么一改变,这是酱油版的蔡文姬了。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4-8-3 16:36
我的原帖有点长,啰嗦。
借此机会,我去修改紧缩一下。附后。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4-8-3 16:54
看了一遍原帖,发现没啥可删改的。
原滋原味发来。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4-8-3 16:56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4-8-3 22:13 编辑
我所知道的蔡文姬
文/醉笑陪君三千场
一、少年时的记忆
知道蔡文姬这个名字,是在读初中的时候,现在推算一下,应该是1979年吧。
那年夏天,有那么一段时间,中午放学路上,经常可以听到话剧《蔡文姬》的录音。
不知道为什么,那段日子里广播里总是反复的播放,但我从来没有完整的从头听过,放学路上,好像每一家都在开着收音机听这个节目,声音很大,我一路走,一路听,到了家里坐下来,也就听个尾巴。
后来我学乖了。从学校出来,听到谁家在播放《蔡文姬》,就不走了,蹲在人家窗下听,这才听了个大概。
三十多年了,这一幕依然清晰。
隐约记得这么几个出场人物:
曹操,曹操的儿子,不知是曹植还是曹丕;蔡文姬,都叫她文姬夫人;蔡文姬的两个丫鬟,一个叫侍琴,一个叫侍书,屯田都尉董祀,还有曹夫人也出过场,还有个屯田司马,忘了叫什么名字。
匈奴左贤王;还有蔡文姬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叫“伊图兹牙思”。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字,名字怪怪的,但好听。
我当时甚至在私底下想过,我妈怎么不给我起个这么好听的名字呢,伊图兹牙思。
呵呵。
剧情么,因为听的没头没尾的,不甚了了。
因为有曹操,所以知道是三国时候的事。好像说的是当时有个文史学家蔡伯喈,曹操叫他蔡中郎。他的女儿蔡文姬嫁给了北方匈奴左贤王,曹操派董祀和那个啥啥司马,去找匈奴左贤王,要接蔡文姬回中原。
那个司马有点装,吓唬匈奴左贤王,说曹丞相已经大兵压境,先礼后兵,不放人就灭了匈奴,左贤王怒,扣留了他们。
后来董祀一番表白,说我们只是屯田司马和屯田都尉,不是带兵打仗的,曹丞相是用重礼聘请文姬夫人回去纂修《续汉书》的,左贤王这才同意放人,但不许蔡文姬带走他们的一双儿女。
文姬左右为难,她嫁到匈奴十几年,日夜思念家乡,也立志要完成父亲的遗志,愿意归汉,可又难舍一双儿女。
蔡文姬他们一行人回来之后,司马向曹操说了董祀的坏话,说董祀跟蔡文姬有私情,丞相大怒,后来蔡文姬说没那么回事,这才罢休,后来好像左匈奴带着文姬的儿女来见蔡文姬,又好像曹操还把蔡文姬许配给董祀了。
当年听的是剧场的实况录音,舞台上演员的脚步声,舞台下观众的咳嗽声,窃窃私语声,还有不时的笑声和掌声,虽然没有画面,却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还有对人物和故事的几个印象:
一个是曹操,当年《蔡文姬》里的曹操,跟以往知道的小说,民间故事,戏曲里的白脸奸臣不同,是个雄才大略的正面形象,他非常赏识蔡文姬的才华,不惜代价要把她召回中原。
话剧《蔡文姬》中,豪迈豁达的曹操形象是颠覆性的。
还记得其中几段剧情。
丞相府,曹夫人在缝补衣服,曹操在高声吟诵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为天有眼啊,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啊,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啊,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啊,神何殛我越~荒~州?
不知道那个演员是谁,但这四句诗读的那叫一个抑扬顿挫,慷慨激扬,因此记住了。
曹操边读边赞叹:好诗啊,好诗!
这时曹操的儿子上来了,因为他管曹操叫父亲。当时并不知道曹操的哪个儿子,我一直以为是曹植,我喜欢曹植。。
曹植说:这是自《离骚》以来最好的诗了。
还记得当时台下有笑声,我不知道现场的观众为什么笑。感觉演员的这句台词,一定是是摇头晃脑的说出来的,观众是不是在笑这句台词很酸。
有个细节,我当时对“曹夫人在缝补衣服”的事就很怀疑。
丞相夫人用得着像我妈那样缝补衣服么?曹操也跟我爸一样穿打补丁的衣服?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蔡文姬。一个很有才华,又命运坎坷的女诗人。
她声音很清朗,跟曹操的对白,端庄恭敬,她说起一双儿女,伤感深情,说起回到中原纂修《续汉书》,沉稳坚定。
我只听到她的声音,其实是演员的声音,这台戏里,演员的台词功夫非常的棒,是后无来者的,当然后来我也很少看话剧。
有一幕是董祀和司马啥啥带着蔡文姬见曹操,众多人物出场,曹操,曹植,蔡文姬,董祀,司马,还有侍琴、侍书,七嘴八舌,热闹的很。而且他们说话都是文绉绉的。不紧不慢,韵味十足。
当时只知道,曹操朗诵的是蔡文姬的诗,《胡笳十八拍》。当时剧中人读的是十八“PO”(坡),后来才知道是这个“拍”字。还有,屯田都尉,读“都yu",(玉),我那时已经看过三国之类的古代小说,知道“都尉”是个官职,但不知道为什么读成“都yu”。
那时文革刚刚结束,知识匮乏,比现在的孩子懂得少,我也年少无知,只是很痴迷这个话剧的故事和演员的表演,至于作者是谁,演员是谁,根本没想过。
二、话剧《蔡文姬》
最近查了差资料,关于话剧《蔡文姬》,核对一遍小时候的记忆,发现我记错了很多,呵呵。
澄清一下。
话剧《蔡文姬》是郭沫若先生1959年创作的,由北京人艺排演,导演焦菊隐。文革后由原班人马于1978年重演,我听的就是这次复演的实况录音。
演蔡文姬的是朱琳,演曹操的叫刁光覃,演董祀的是蓝天野。濮存昕他爸爸苏民演那个啥啥司马,屯田司马周进。
还有,出场的那个曹操的儿子不是曹植,是曹丕。按说曹植比曹丕更有才华。郭沫若为啥不让曹植上来呢?
“文姬归汉”的时候,曹丕二十左右岁,曹植十几岁,可能郭沫若嫌他太小吧。呵呵。曹丕虽然没有曹植的文学成就高,但也是一大才子,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上很有建树的。他撰写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评论专著。
冷笑当时跟帖说:郭无耻创作此剧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曹丕是继承大统的,后来当了皇帝,魏文帝。也许吧。
还有,剧情也和我记忆的有出入。
还有,剧中左贤王跟蔡文姬的儿子是“伊屠智伢师”,有版友指出:“伊屠智伢师”是汉代的王昭君跟匈奴呼韩邪单于的儿子。
我查了一下资料,历史上的伊屠智伢师的确是王昭君的儿子。
但我刚刚还看了一遍1978年版的话剧《蔡文姬》,79年被北影翻拍成电影,剧里,蔡文姬为左贤王生的是一儿一女,儿子的确叫“伊屠智伢师”,女儿叫啥没注意。
郭沫若为什么把王昭君的儿子的名字拿来给蔡文姬的儿子命名,就不知道了。
我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名字好听。
话剧《蔡文姬》是北京人艺的几个保留剧目之一,现在还在排演,演员已经换了几代了。徐帆,濮存昕,梁冠华,都曾在剧中扮演过主要角色。最新的版本好像是濮存昕扮演曹操。
许个愿吧,有机会去剧院看一回现场演出,也算跟《蔡文姬》有那么一场缘分。
三、历史上的蔡文姬
蔡文姬的身世扑朔迷离。
正史上关于蔡文姬的记载很少,且语焉不详,其他历代文献资料真伪杂芜,历史上的蔡文姬,目前比较一致的官方说法是:蔡琰,字昭姬,后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是东汉末名士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
蔡文姬的生平故事见于正史的,是《后汉书•列女传》,大致有这么几个内容:
1,生平,
大意说:董祀的妻子,是同乡蔡邕的女儿,名蔡琰,字文姬。博学善辩,精通音律,嫁给河东名门卫仲道,卫仲道很快就病死了,没有留下厚道,蔡文姬回到娘家,汉献帝兴平年间(194—195)天下大乱,蔡文姬被匈奴人俘获,被迫嫁给了匈奴左贤王为侧妃,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儿子,曹操一向与蔡邕交好,而蔡邕已死,曹操为他没有后人而难过,于是派使者用重金玉璧把蔡文姬从匈奴那里赎回,并许配给董祀。
2,记载了两段故事:
一个是董祀因事犯法当死,蔡文姬为其说情,当时曹操正在大宴宾客,说:大名士蔡邕的女儿在门外求见呢,我让你们见识一下才女,于是让文姬晋见,蔡文姬“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打动了众宾客和曹操,曹操说:看你说的如此可怜,我就饶他不死,但是执行死刑的命令已经送走了,奈何?文姬说:明公有“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你有那么多好马和勇士,何必吝惜一匹快马而不去挽救一条垂死的性命呢?
另一段故事是曹操与蔡文姬闲聊的时候,蔡文姬说父亲曾经收集了上千部古籍文献,可惜现在都失散了,曹操非常惋惜,蔡文姬说自己可以背诵四百多篇,曹操大喜,说给你派十名文吏,帮你抄写下来,文姬说男女授受不亲,还是我一个人写吧,于是回去默写了四百多篇古籍,“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3,收录了蔡文姬的两篇文字:“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即两首《悲愤诗》,一五言长诗,一骚体诗,留待后面说。
但这段“文姬归汉”的故事有很多疑点。
1,《后汉书》最初由南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可惜没有完成,公元445年范晔被杀,直到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与之合刊,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后汉书》。
范晔离蔡文姬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200多年。此前的“七部后汉史料”,没有流传下来。
2,离三国时期不远,西晋有一部著名的历史典籍,就是陈寿编写的《三国志》,然而在《三国志》中,竟没提到蔡文姬一个字。
按说,陈寿在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后就开始写《三国志》,只比曹操蔡文姬生活的年代晚了五十年,如果《后汉书》中所记载的蔡文姬的故事是真实历史的话,陈寿不可能不知道,且从历史评价上看,《三国志》一书在记述历史的详实性方面,堪称典范。
但奇怪的是,“文姬归汉”那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胡笳十八拍”那样的千古绝唱,蔡文姬抄录四百多部古籍那样的重大贡献,在《三国志》中,一字未提。
这跟王国维在《人家词话》中只字不提李清照不同,《人家词话》是文学评论,评谁不评谁,取决于作者的好恶;《三国志》是记录真实历史的史书,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疏漏。也许历史上有蔡文姬这个人,但在陈寿眼里,只是个普通的女诗人,不值得载入史册。
3《后汉书》记载的200多年前的曹操与蔡文姬的那两段故事,怎么看怎么像是传奇。
4,另,文史上,有一篇《蔡伯喈女赋》,传为跟蔡文姬同时代的建安时期的文人丁廙(yì)所作,曹丕还为这篇诗赋做了序,即《蔡伯喈女赋序》,但这两篇作品最早见于唐初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624年成书。距汉末三国几四百年,其间从没人提起这两篇作品,都到唐朝了,已经没有史料价值了。
按文史常识,时隔几百年,突然出现在文史典籍中的,无论是人物,作品还是事迹,都不足信。因为缺少历史传承。
醉笑的结论有点欠揍:或许,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文姬归汉”那么回事。
史学界一个公认的事实,两晋南北朝是举世闻名的“山寨历史”时期,六朝文人名士的拟古和造假水平,是空前绝后,登峰造极的。我估计,文姬归汉的感人故事和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这一流传千古的名诗,以及已经成为古代十大名曲的琴曲《胡笳十八拍》,都疑似六朝时期的“山寨”产品。
造假都能造出名著来,叹为观止。
又:《红楼梦》成书距今不过两百三十年,就已经乱了套。什么程甲本、程乙本,脂批《石头记》,出入甚多,连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因为曹氏族谱中,没有曹雪芹这个人),曹雪芹的家世祖籍,《红楼梦》到底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还是高鹗续的,至今争论不休。
更遑论将近两千年前的一个女子。历史真相早已湮没在时间长河之中了。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4-8-3 17:00
顺便怀念一下那时候的醉笑。还有冷笑和嘉人,还有那么多艺文版友。
他们成全了醉笑的现在。
我爱人就是看了我那时候的这些文字,爱上我的。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4-8-3 17:03
对比了一下,发现做啥都还是得找专业人士,吹头发如是,洗抽烟机如是,编辑如是。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4-8-3 17:07
本帖最后由 花开富贵 于 2014-8-4 17:01 编辑
抱歉啊!醉笑。我只是觉得编辑修改后的一气呵成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4-8-3 17:12
嗯,我也觉得酱油改编的,比我写的好。
编辑就是编辑。不服不行。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17:41
花开富贵 发表于 2014-8-3 17:07
抱歉啊!醉笑。我只是觉得编辑修改后的一气呵成
用手机回的吧?没删除《不作死不会死》的标题。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17:43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4-8-3 17:12
嗯,我也觉得酱油改编的,比我写的好。
编辑就是编辑。不服不行。
你说了不算,把醉嫂的意见带上来。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17:44
位置不错,金角。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17:45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4-8-3 16:36
这么一改变,这是酱油版的蔡文姬了。
你有功夫录一版音频的。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17:47
花开富贵 发表于 2014-8-3 16:18
一口气看完。真没白瞎,没这传奇到哪找这醉眼看姬看。这名叫的。。。
这帖字数太长了,四千多字。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18:07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4-8-3 17:47
这帖字数太长了,四千多字。
之所以故意东拉西扯,是为了突出醉教授学富五车。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18:33
文姬归汉,你归醉嫂。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8-3 19:43
76年以前,可读的东西实在太少。读郭沫若的文字,好像就记得那首《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是间接来自毛主席诗词。后来偶然借得一本郭的《洪波曲》,我竟全书抄了一遍,饥渴太久了。
我也是在收音机里听的《蔡文姬》,反正那时是老激动了。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19:48
《金光大道》《艳阳天》也可一读。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8-3 20:12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4-8-3 20:16 编辑
那时浩然的基本读过,包括张永枚的诗和诗小说
文革中除了浩然的书,我还买过一本《敌后武工队》;直到上了大学,才知道有世界名著一说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20:15
本帖最后由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2014-8-3 20:16 编辑
骑马挂枪走天下
[现代] 张永枚
骑马挂枪走天下,
祖国到处都是家。
我曾在大巴山上种庄稼,
我曾风雨推船下三峡,
蜀山蜀水把我养大。
蜀山蜀水是我的家。
为求解放把仗打,
毛主席引我到长白山下,
地冻三尺不愁冷,
北方的妈妈送我棉衣和靰鞡;
百里行军不愁吃。
大嫂为我煮饭又烧茶;
生了病,挂了花,
北方的兄弟为我抬担架。
骑马挂枪走天下,
走到北方啊,
北方就是我的家。
我们到珠江边上把营扎,
推船的大哥为我饮战马,
小姑娘为我采荔枝。
阿嫂沏出茉莉茶,
东村西庄留我住,
天天道不完知心话。
骑马挂枪走天下,
走到南方啊,
南方就是我的家。
祖国到处有妈妈的爱,
到处有家乡的山水家乡的花,
东西南北千万里,
五湖四海是一家。
我为祖国走天下,
祖国到处都是我的家。
1954年于广东东莞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8-3 20:20
初中时,班上搞活动,我全文朗诵过张的《西沙之战》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20:26
老诗不好找,一起回顾经典——
长篇报告诗《西沙之战》
作者张永枚 1974.03.15
序诗
炮声隆,战云飞,
南海在咆哮,
全世界,齐注目,
英雄的西沙群岛。
涌浪里,风云中,
海燕排空上九霄。
壮志鼓双翅,豪情振羽毛。
飞翔吧,海燕!
歌唱吧,海燕!
快告诉我们,
西沙军民是怎样把入侵者横扫……
一、美丽富饶的西沙
阳光在碧波上一耀一闪,
海风把浪花卷上礁盘,
金子似的沙土,白玉般的海滩,
珠贝铺满地,鸟肥积如山;
野海棠,高撑着翠绿的巨伞,
羊角树,伸展在石缝路边;
开不败的野花啊!
红白蓝黄千万点,
汲不尽的清泉啊!
甘甜如蜜微带咸,
是祖国妈妈的乳汁,
点滴叫人力量增添,……
啊!美丽的西沙群岛!
象一把珍珠,撒在南海的水面。
看领海:
鱼群在遨游,三两飞出波涛间;
马蹄螺,梅花参,恍惚如在镜中闪;
海松劲拔,海柳刚健,
珊瑚的异彩迷人眼。
澹澹的海波,象一块蓝丝绒,
把神奇的宝藏遮掩……
富饶的西沙群岛!
人民爱你,强盗垂涎。
啊!西沙群岛!
你富饶美丽,更雄伟壮观,
象一组组威武的哨兵,
把守着航道要冲,
守卫在云水之间。
西沙自古是中国的领土领海,
我们祖先的足迹早把诸岛踏遍:
多少辈,渔船来此捕捞,
多少代,航队锚泊海湾;
更有那,汉字碑,①先辈坟,
永乐古钱,蓝花瓷盘,②
文物、古迹,铁证万件。
使人依稀可见:
祖先的渔火,
汉、唐的炊烟,
明、清的篷帆……
啊!古歌中的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
和祖国大地山水相依一脉连;
西沙、南沙,
中沙、东沙……
都是中华民族壮丽的渔乡,
岂能让强盗霸占!
二、渔民与敌周旋
海域宽广,渔轮出航,
驰骋西沙,乘风破浪,
捕螺、捞参,
垂钓、撒网,
生产战备忙……
听!
汽笛声,似哭丧,
南越伪军兵舰侵海疆!
可鄙的西贡傀儡,
顶盔贯甲,舞刀弄棒,
蚍蜉撼树不自量,
为贫血的大老板,
找能源,抢地盘,
妄想攫取我宝藏!
推进器划破海面,
似刺伤渔民胸膛。
阿沙老船长,
高大魁梧,岩礁般的坚强;
双手叉腰,注视敌情,
“抗议”的命令震船舱!
高扬的国际讯号旗,
集聚了七亿人民的愤怒和力量:
“抗议侵我领海,命令你舰离开!”
这警告,叫钢铁也颤抖,敌舰转舵闪一旁!
狡辩的罪犯,无耻,嚣张,
竟挂出颠倒黑白的讯号旗,胡说西沙是岘港!
另一艘敌舰也闯过来,合伙打劫逞疯狂。
一艘在前面堵,一艘在后面撞,
竟妄想,把我渔轮撞沉在西沙海洋!
阿沙老船长,出身苦渔家,世代浪里闯。
渔霸逼税打死了阿爹,阿妈怀他流浪远海上,
船泊西沙生下他,取名阿沙记下血泪账。
毛主席,共产党,
救他出苦海,渔工当船长;
文化革命的暴风雨,使他象战刀又淬火
锋刃加了钢。
面对入侵者,阿沙头高昂:
“狗强盗!撞沉渔轮是妄想!
你看看!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胆量!”
阿沙船长一挥手,渔轮灵活转航向,
抽身脱出敌人夹击,汽笛三声海盗胆丧。
两艘敌舰,险些相撞,
忙开倒车,左摇右晃。
恶犬相对骂,叫汪汪。
英雄的渔轮啊!
牵着两艘敌舰的“牛鼻子”,在海上转圈圈、捉迷藏,
象神出鬼没的游击健儿,和强寇周旋在青纱帐。
傀儡军一计不成生二计,贼军官套上了海关服装,
佯装成海关人员,带领着虾兵蟹将,
坐上机动艇,开到渔轮旁;
吵着要上船“检查”,伸出狗爪抓船帮,
活象马戏团的小丑,粉墨登了场。
阿沙船长举起广播筒,揭穿敌人的鬼花样:
“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不是你窃踞西贡的营房!
应受检查的是你们!快滚出去,明火执仗的匪帮!”
敌舰的大炮瞄准我渔轮,艇上的强盗乱舞着刀枪。
老船长拉响了警报器,民兵们各就各位弹上膛。
人民的枪口,一齐对准强盗的胸膛:
“谁敢向我轮伸手,就斩断他的魔掌!”
一边是,勤劳正直的渔民,
一边是,武装到牙齿的海狼!
敌我对峙,剑拔弩张,涛声哗哗响!
钢铁的民兵们,象六连岭的群峰,
十级台风刮来不退让,
英雄的老船长,似南天一柱,藐视那逆水恶浪!
“狗强盗要敢开炮,就对准它的弹舱冲过去!
拚一个鱼死网破,以小换大保海防!”
傀儡军闻声心惊肉跳,一个个腿颤手抖脸焦黄。
资本家血腥的钞票,买不到勇气和胆量。
正义在手的人民啊!
顶天立地,志坚胆壮,
革命气节,光芒万丈,
象李玉和高举红灯,
屹立在火浪烟波的西沙战场!
三、海战奇观
掠过涌的丘峦,登上浪的山尖,
舰首剪开万朵梨花,艇尾抛出千条白练;
庄严的八一军旗,在海风中猎猎招展,
戒备中的主炮副炮,雄赳赳虎踞舰两端;
轮机的歌喉在高唱,雷达的巨眼在飞转。
前进!新中国年青的海军!无产阶级的战舰!
驾惊风,逐流云,劈狂澜!
编队严整机动,航线准确不偏。
一位年青的舰长,象撑天的椰树迎风站,
钢盔下锋锐的目光,似能穿云破雾一射千里远。
钟海舰长,出生在湘江畔,
韶山冲的阳光雨露,
培育了这新中国的青年。
曾记得:
在那上场屋边、荷花塘畔,他挂上了红领巾;
在农民夜校的旧址,伟大领袖战斗过的地方,
宣誓加入共青团。
海上的风波,舰上的岁月,
磨练了战斗意志,锤打出钢骨铁胆;
刻苦的学习,真理的教导,
使他光荣加入共产党,
心与五洲共苦甜。
年青的舰长,
此时此刻,思潮汹涌,
豪情无限;彩云飘处,
仿佛望见:
天安门的青松、红墙,中南海阳光灿烂,
伟大领袖毛主席,瞩目天涯,指点航线,
给我们革命真理的罗盘,鼓舞着战斗的军民一往无前!
舰长的视线投向挂历,
挂历上一幅壮丽的画卷:
飞渡的乱云,从容的劲松,
无限的风光,巍峨的庐山。
………
海风过时,仿佛听见,
一个响亮的声音,又回响耳边:
“把入侵者从西沙赶出去!
革命军人,共产党员,
要誓死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啊!
军号声烈,战鼓声酣,
《歌唱祖国》,响彻云天!
挟昆仑,越南海,
战士面前无困难!
驶过宣德群岛,
直发永乐海面。③
耳旁传来:
渔民的控诉,船工的呼喊:
四艘西贡伪军的兵舰又进犯!
舰长、政委,
及时动员:
“中国人民不可侮!受迫害的渔民盼支援!
我们决不要别人的半分领土,也决不准强盗占我一寸河山!”
“西沙历来属我,世人有口皆言!”
“坚决保护渔民,誓死捍卫主权!”
讯号灯,以严正的眼睛,连番警告敌舰;
傀儡军,自恃舰大吨位重,怙恶不悛,
一次次擦过我船舷,
虽凶暴诡诈,也只不过挂坏些栏杆。(⑶⑷)
舰长拔出手枪,横目似电穿!
水兵抱起炮弹,仇恨满心间,
战士愤怒的烈火,似能把南海烧燃!
舰长收枪屏息,暂把怒火强按:
“我们决不打第一枪!
要步调一致斗凶顽。”
英雄舰沉着镇定,敌兵船仓惶混乱:
当兵的穿上了救生衣,当官的套上了救生圈。
霎时转向变队形,朝着岘港就逃窜。
“贼船跑了!”
“不!
提防它诡计多端!”
钟海语未落,敌舰忽掉转,
耍了个海上“拖刀计”,
恶狠狠冲向我战舰!
南海啊!你记住!
记住西贡伪军罪滔天!
南海啊!你作证:
西贡伪军首先向我战舰开炮!
西贡伪军首先向我海岛开炮!
是这群贪婪的强盗,点起了侵略战争的凶焰!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革命军民忍无可忍,
展开了西沙自卫反击战!
啊!
火云笼罩,弹道划空,水柱耸天!
我舰编队,冒着炮火,全速向前!
打!
轰隆隆!为死难的
中越人民报仇冤!
打!
轰隆隆!保卫我
领海领土领空的不可侵犯权!
打!
阿沙船长指挥渔轮来助战!
巧策应,将敌舰火力分散,
杀伤它甲板上的兵员!
打!
象越南人民军惩罚卖国贼!
前进!
中越人民的战斗友谊山高海宽。
打!前进!
人民的炮弹如生双眼,一发发命中敌舰!
直打得:
敌人旗舰起烈火,指挥失灵联系断!
直打得:
贼船编队乱了套,各自奔命不相援!
直打得:
舱面敌兵,翻滚中弹,
哪里逃?
大海深渊!
我编队越战越勇,英雄舰处处当先。
炮管打红,弹壳膨胀,
不能退壳生困难!
舰政委,冲过去,
带茧的大手,
扒出了滚热的炮弹!
弹药手更增锐气,不间断你递我填。
战士的手,烫起了串串血泡,
不顾疼痛,掏尽红心保河山!
啊!
为什么?
南海掀巨浪,冲浇着英雄舰的甲板!
为什么?
海云齐聚拢,围绕着那高耸的桅杆!
英雄舰一角起火,风呼啸火苗飞窜!
钟海命令:“快灭火!”
水兵们无畏扑上前!
哪管它,浓烟呛人难睁眼!
哪管它,火团滚动在身边!
“快!
扑灭它!
用我们的生命!
快!
浇灭它!
用我们的血汗!”
水兵们,恨不能倒提大海当做灭火器,
立即熄灭舰上的火烟。
水兵们正紧急灭火,看前方又出现敌人十号舰!
钟海舰长,正一正钢盔,
挥动铁拳:
“同志们!
虽然我艇着火,也要压倒敌舰!
只有我们的顽强,没有敌人的勇敢!
横过去!靠近打!
逼它火力难以施展,
以我之长,克敌之短!”
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具备着特殊的有利条件: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与人民血肉紧相连。
仗着它,推翻三座山,
仗着它,抗美援朝鲜,
仗着它,威震珍宝岛,
仗着它,保卫海防线。
战火纷飞,英雄舰艇迎考验,
冲锋路上,电舵失灵受阻拦!
“歼敌计划岂能动摇,困难越多越要果断!”
钟海发命令:
“快操人力舵!”
“是!”
五个水兵挺身而出,立即打开舵舱的护板。
似传电般飞下舵舱,齐心把人力舵扳转!
驾驭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搏斗着变化莫测的波澜!
指挥台上,钟海挺立,
催车赴战,岿然如山!
风涛啊!
吹奏着雄壮的军乐,水兵们杀声动海天。
“冲上去!
以劲松的意志,劲松的勇敢!
冲上去!
要夺取革命的胜利,必须向险峰登攀!
冲上去!
前进的道路,开劈在大风大浪间!
冲上去!冲上去!
冲——上——去!”
欢呼吧,巨涛!
歌唱吧,海燕!
歌唱这祖国海上健儿创造的新奇迹,
歌唱这不到三十分钟的胜利自卫战!
新中国参战的人民海军,
既没用什么“科马尔级的驱逐舰”,
更没用什么“冥河式导弹”,
我们是:
以小打大,以弱敌强,
小试锋芒,就叫那老板和走狗丢尽了脸!
欢呼吧,巨涛!
歌唱吧,海燕!
歌唱这祖国海上健儿创造的新奇迹,
歌唱这不到三十分钟的胜利自卫战!
毛主席缔造、指挥的人民海军啊!
近战歼敌,浑身是胆,
军舰拚开了手榴弹,
海上人民战争史,
蔚为奇观展新篇。
英雄舰象条火龙,转瞬间靠近敌舰!
钟海一声吼:
“快投手榴弹!”
他带头拉弦、奋臂,
把一颗手榴弹投中贼船!
轰!
敌舰的指挥台摇摇欲坠,一刹那没入了滚滚浓烟!
我水兵紧随着舰长,一一投出手榴弹!
呼啸着,翻飞着,
爆炸在敌舰首尾,开花在左舷右舷!
炸得它,枪炮哑,
桅杆断,百孔千疮飞碎片!
匪官兵,
象老鼠遭到滚汤浇,胡乱撞齐往舱底钻。
那丑恶的南越伪旗,
烟熏火燎象只死乌鸦,飘落在狂涛巨澜。
看哪!
三艘敌舰重创而逃,歪着膀子冒着烟,
十号舰急速下沉,南海底又多了废铁一摊!
发疯的西贡傀儡军,受到了正义的惩办!
英雄舰扑灭了烈火,修好了电舵,
战位无损,威武凯旋。
四、国旗飘扬在西沙群岛
晓风起,舰艇高速向前进,
住舱里,满坐着陆军和民兵。
祖国的宝岛要解放,军民并肩杀敌人!
一位黎族新战士,
背靠舰壁,枪贴前胸,
宽耸的前额,似五指山的岩峰,
朗星般的眼睛,注满了火焰般的热情,
丰润的脸庞,象成熟的咖啡豆一样深红。
他的左臂,曾戴过红卫兵的袖章,
握枪的手,曾挥斥林贼写诗作文,
今天,
他要用热血写张大字报,悬挂在太平洋的云空:
中国的领土决不许侵犯,侵略者玩火必自焚!
大海忽然惊跳翻滚,新战士禁不住身失重心。
头晕,呕吐,躯体象时浮时沉。
指导员忙给他抚胸捶背,亲切地安慰他“不要紧”。
他拿出压缩饼干,就开水细嚼慢吞:
“战友们!
阿春我已摸到大海的脾性,
吐了再吃,吃了再吐,
山中虎要变水底龙。”
新战士李阿春哪,就这样呕心沥血,
争做解放宝岛的先锋。
猛然间,叮叮叮!
全舰响起警报铃!
一听战斗铃声响,头晕呕吐忘干净,
军和民立起抓枪,登甲板如履平地,勇猛又机灵。
苍海似轻纱覆盖,水尽处一抹朝云,
影绰绰,
正前方一条灰白色的线,
那就是被西贡伪军霸占的宝岛,
祖国版图上的一颗星。
…………
阿春似看见,兽蹄践踏着她珊瑚般的身躯,
直觉得钻心似的疼。
他大步上前叫首长,要求任务表决心:
“请把国旗交给我!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把她插上祖国的宝岛,
迎来整个西沙解放的黎明!”
首长抚着他的肩头,
那蓬勃的朝气沁人心胸。
小伙子入伍不到一年,
为人民立下了三等功,在一个台风之夜,
入激流救起了两个红小兵。
首长庄重地递过国旗,一遍遍嘱咐叮咛。
党,
对这红旗下生长的青年,
赋予了无限的信任——
革命的未来属于他们!
舰炮怒吼,摧枯拉朽,猛轰敌阵!
战士民兵换乘了橡皮舟,
向滩头飞桨疾进。
突然间
一串子弹打穿了橡皮舟,阿春他弃船跳海浪里行。
一只手高擎国旗,一只手击水游泳,
民兵排长赶上来,带着他的臂膀泅水越浪峰!
登上了礁盘,抢上了沙滩,兵民更奋勇。
冲锋号,直吹得,
雪浪击天,群岛地动,
草木呼风恰似万马腾!
猛地里一颗敌弹,打中了旗手的臂膀,
疼痛如同刀剜心!
黎族战士的热血啊,象朵朵红花战地开,
古老西沙逢新春……
阿春手拄着旗杆,奋力鼓着劲,
国旗在他头上哗啦啦地飘,
使他满腔血沸腾:
“祖国啊!为了您流血、牺牲,
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和光荣!”
阿春复又高高举起国旗,英勇冲击奋不顾身!
新兵高举着国旗,国旗鼓舞着新兵,
激励着战友们向前冲!
在国旗光辉的照耀下,阿春冲到敌军营房的大门。
民兵排长自报奋勇当底座,
与战友搭成一道人梯,
把旗手送上营房的最高层!
黎族新战士阿春,
一只手拔下了西贡傀儡的黑旗,
一只手把五星红旗稳插在屋顶!
南中国的曙光,辉映着他高大的身躯,
领章,红星……
国旗在军号声中飘扬!
英雄们已把各岛的残敌肃清!
国旗在西沙群岛飘扬!
军民举钢枪,欢声如雷霆:
守岛一条心,建岛一家人。
国旗在飘扬,豪迈舞东风,
召示我们继续斗争!
一定要解放台湾省!
祖国的每寸土地每滴水,
都必须归还站起来的人民!
国旗在飘扬,雄伟傲长空,
召示我们继续革命!
批林批孔当闯将,
粉碎敌人复辟梦!
国旗在飘扬!国旗在飘扬!
国旗下的南海啊!
一层浅绿,一层深蓝,
一层桔黄,一层绯红。
看哪!
太阳出来了!
太阳出来了!
照亮了西沙群岛,照亮了南海长城。
听哪!
江河湖海,平原峻岭,
党、政、军、民、学,
东、西、南、北、中,
齐声高唱:
“东方红……”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8-3 20:29
大学时代,我读的第一本世界名著是《呼啸山庄》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3 20:30
我看的是电影。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4-8-3 22:22
插不上嘴,唯有学习的份儿。{:soso_e160:}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14-8-3 22:32
我上一个新鲜热辣的与当年西沙之战有关的帖子
作者: 隐香 时间: 2014-8-4 07:44
恩恩 本来占位 想把你第一段朗诵一下。{:soso_e120:}
不过,你总帮忙编辑别人的帖子,自己的帖子木有编辑好哈。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8-4 10:31
底气不足,但感觉良好{:soso_e113:}
面对眼下南海纷争,重读经典老有现实意义了{:soso_e182:}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8-4 10:33
长江后浪撵前浪,朗诵新人看神经{:soso_e142:}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8-4 10:39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4-8-4 13:56 编辑
【经典重温】蔡文姬
郭沫若与日女生有孩子,大革命失败又流亡日本十载,抗战回国写了《归国杂吟》:“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生离死别的,写《蔡文姬》有情感体验基础。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8-4 10:52
[attach]287135[/attach]
2011年4月,朱琳(中)、徐帆(左一)、于明加三代“蔡文姬”汇聚人艺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4-8-4 13:52
本帖最后由 花开富贵 于 2014-8-4 17:00 编辑
电脑回的啊。坏了,这标题还跟定我了。
作者: 赵古德 时间: 2014-8-4 22:08
呵呵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15 08:38
这《蔡文姬》的视频长达159分钟,这么说,电影也可以直接在帖子里看了。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8-15 15:13
应该可以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