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关于“作者形象”问题与杨逍逍商榷 [打印本页]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14-5-16 20:08
标题: 关于“作者形象”问题与杨逍逍商榷
本帖最后由 孤鸿野鹤 于 2014-5-16 20:22 编辑


      杨逍逍同学借用了“作者形象”这一概念,指出蔷薇的《我的父亲》一文缺乏对“作者形象”的构建。我以为逍逍同学对“作者形象”概念的理解有严重偏误。
    “作品的风格应与作品所体现的“作者形象”相得益彰。作品中的“作者形象”并不一定是作者真实的形象。比如,你想写一封虚与委蛇吹溜拍马之作,首先要设定“作者形象”为其崇拜者、追随者,方能写出较好的文章;或者说,才能让读者有更好的观感。”
  ......
  “蔷薇那篇文章......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写作之初,对文章所体现的“作者形象”缺乏慎重构建......所以,文字风格固然重要,但“作者形象”不可或缺。下笔之前,一定要构建相应的“作者形象”(多数人有意无意的都在构建),使之与文章和谐而不能倾轧。”
  
  “作者形象”这一概念是俄国著名学者维诺格拉多夫从语文学的视角提出的。另一位俄国学者巴赫金则立足于哲学美学的视角,从审美的创作论出发,通过研究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审美关系,证明作品中作者的存在,关注作者作为创造者的立场和功能。
  
  维诺格拉多夫认为,对于文学作品研究而言,重要的不是现实中的作者其人,也并非现实中作者其人的个性、经历和思想投射到作品中的影子,而是作品中潜移默化存在的作者,换言之,是化解于作品、体现于文本中的作者。他这一概念的实质是说:作品中的一切既属于作者,又不属于作者。
  
  “作者形象”是一个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综合范畴,简单地说是作者对所写世界的评价态度。它是贯穿在作品中的一种立场和观念,具体说是对作品艺术世界的评价态度和对语言艺术的取舍态度。这个“作者形象”又不是空泛的假设,而必须落实在文本上,有具体实质的表现可以捕捉,可以指证。所以,作者形象是作品创作理念的唯一承载者,是对作品中所包含的世界的一种立场。作者并不直接进入文本,他总是通过一些主观或非主观的形式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对于作者的理解,来源于对这些形式,以及对这些形式的选择和组合的过程中。
  
  也就是说,“作者形象”是作者完成作品之后的自然产物,而非事先构思设定。事实上,对“作者形象”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也存在争议。
  
  巴赫金对 “作者形象”这一概念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将作者的因素定义为 “形象”,即意味着它与主人公形象同处一个层次。而在他看来,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与主人公完全不同。 “形象”、“主人公”这两个概念对巴赫金而言是从外部审美的结果,是一种完成和结束。而作者不可能自己结束自己。作者不可能以具有一定外貌和精神的形象的方式出现在作品中。他指出,,真正的作者不可能是形象,因为他是作品中任何形象、整个形象世界的创造者。因此,所谓的作者形象只能是该作品诸多形象的一员(诚然是一个特殊类型的形象)。
  
  总之,“作者形象”这一概念是为专业学者指出的是一个文本阅读研究途径,绝不是创作理念或技巧。简言之,他提出的是怎么读的问题,不是怎么写的问题。在写作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思想、情感和态度,对“作者形象”是无需关注,也是不可能事先把握的。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14-5-16 21:52
先从哲学角度说两点:

1、你说:“作者形象”是作者完成作品之后的自然产物。“自然产物”?思于脑,行于文的东西,对作者而言,即便存在些不可掌控性,那也不可能是自然产物。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那种形象是作者的思维结果,也必印刻着作者的某种风格。大鸡生大蛋,小鸡产小蛋,生蛋是自然规律,但其大小却由个体决定。况且,文字创作是思维领域而非自然领域的问题。你只能说“作者形象”的产生是自然规律,而非自然产物;它虽然必然产生,但并非不可构造,其最终形象更多由作者把控。

就像人类肯定会吃饭,但如何吃,吃什么更多的是由人自己觉定。

2、你说:“作者形象”这一概念是为专业学者指出的是一个文本阅读研究途径。凡事有反有正,一条路即可由此及彼也可由彼及此。对读者而言的文本阅读途径,完全可以从作者角度看成创作途径。实际上优秀的作者最能体会读者的阅读、鉴赏规律,才能创作出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

欧阳锋学了颠倒的《九阴真经》,全身筋脉逆转,不照样武功大成?


另外,你说讲的概念,与我说的本质没有较大区别,但定性有问题。你文中最关键的一句是“而作者不可能自己结束自己。”只能说不能完全约束自己。正因为这种不完全性,使得作者在构造“作者形象”时,可能会出现一定偏差,甚至较大偏差。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16 22:49
{:soso_e160:}{:soso_e160:}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14-5-16 23:21
本帖最后由 孤鸿野鹤 于 2014-5-16 23:24 编辑

1,虽然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但指向都是对作品的分析,“作者形象”是用来打开作品内涵的钥匙,不是研究作者本人,甚至没太大关联。
2,事实上,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在研究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获取的,即先有了作品,才有了研究。“作者形象”是分析作品的手段,不是写作方法。那些经典作家们根本就不知道“作者形象”是嘛玩意儿,也从未有人借助这个理论写作。举个例子,就像你不能让曹雪芹按红学理论来写《红楼梦》一样。

其实,“作者形象”是一个很容易让人误解的、未必准确的概念。其目的是为了研究作品的主旨,它指导不了写作。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误解这个概念。你非得这么蛮干,要不你给俺们打个样看看。{:soso_e128:}

作者: 蔡诚    时间: 2014-5-17 02:50
呵呵,往专业化发展。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4-5-17 09:06
这越来越往看不懂的方向发展了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17 09:33
解读和创作,两个范畴。
可以沿着作者创作的脉搏
也可以二次创作延续生命力
实际上,大多数人居于后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解读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