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轻女子也礼貌的大声告诉我们:“这里是什统!没有“黑”字”。太奇怪了,难道这里早就改名了?年轻人跟本就没听说过“什统黑”。这个黎族音译地名。咳!
恐怕这事儿怪不得年轻的一代,要怪就怪我们老一辈的高层领袖吧。
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称为“三线厂”(以上资料来自百度)
五指山一带就有三家三线工厂,其中什统黑这儿的叫“光华厂”,自从改革开放后,光华厂撤出了五指山区,据说这家大型的兵工厂撤出后,附近的黎族村庄整体搬入了厂区,形成了新型黎族村庄。
因为我大姐是这家工厂的广播员和幼儿园园长,我小时候曾经到这里看望大姐度过假期。在这里玩的非常快乐。如今很想知道它变成了啥摸样。
带着祖国的宏伟规划和上几千名工人心中梦想的光华厂啊,我在大下坡之后穿过了水中桥,驶向了记忆中的辉煌。谁知道原来竟是一场“光华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