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问,如果我不预先声明是假的,叶子老师会怎么看?
这个话题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首先,有一点不得不肯定,你的作品真的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种现像说明了几个问题:
1、你有超凡的想像力、故事编得几乎滴水漏。
2、你没有诚实的写作态度。
3、散文应该是存在山赛散文的说法的
关于想像力,应该说所有具有一定功底的作家都是拥有这种初级的根本能力的,而且很大一部分也可以把故事编得像你一样精彩。
关于写作态度,恕我直言,你是不诚实的。当你把这样既可以归为小说又可以归为散文的文章以散文的形式投稿时,一部分不细心的编辑是不会认真对待的,但是遇上我,我会向你求证,如果你说是散文,我就按散文处理,如果你说是小说,我就按小说处理。举个不雅的例子。比如你是个男人,却穿着女人的外衣,扎着女人的辫子,甚至描了眉、打了口红,但是你还偏要上女厕所,守门的人一般是不会有怀疑的,既使有,他也问不出口。我的意思是,当你故意用虚构的形式来写散文的时候,它本身已经不是小说了,我认为这样的责任,作者本人更大。什么是散文?初中时就有过定义。你说没有多少人能看出你的作品是假的,我想一种可能是你的假乱得太真,一种可能是人们不愿意质疑你。如果你去问一个大部分特征都像男人而实际上是女人的人“你是男的女的?”这样的话,可能好奇心在大的人都不会选择发问。我倒认为这样一个男人,他自己倒是有必要老老实实的把自己尽量不要弄得那么有混肴性。关于这一点,我说得太尖锐了,还望青丝多多担待。
关于山赛的说法,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首创,反正昨晚我一点钟回家后还是睡不着,当时我就在心里产生了这样的概念。但是假的就是假的,它有破绽。就拿你的《第三坛酒》来说,我一读完就断定他是假的。第一,父亲能准确说出酒坛的位置,说明他亲自去打过酒,而且就是那种四块多的酒,而实际上嫂子打给他的是二十多的。对一个老酒客来说,差价这样大的酒他是完全能喝出区别的。第二、一个人对父辈撒这样温暖的谎言,撒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可以理解。撒多次撒多年,绝对不可能,关键是,嫂子遇上的那些事,根本就没有撒谎的必要,就算她认为有必要,她也做不到守口如瓶,而且她不甘心守口如瓶。 |
|
[tr][/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