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和绿汀及爱好京剧的朋友聊点儿京剧(欢迎参与并指正)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2 06:17
标题: 和绿汀及爱好京剧的朋友聊点儿京剧(欢迎参与并指正)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3-22 10:03 编辑

      先发一个旧文,是一个关于样板戏对京剧改革的问题,原先写的关于京剧的帖子由于都是临频写的,没有保留下来,这是一篇别人要的东西才被留了下来:

                                            《样板戏在京剧改革中的功与过》

  我自己写这个题目自己都出汗,因为我实在是说不了这么大的题目。但是,不说就不能亮出我的观点,只好勉为其难。这就好比要去一个地方,明知道很远,远到甚至有没有能力达到目的都成问题,有能力的人坐飞机,开汽车,我是走着,我都没把握能写完和说清楚,只好走到哪算哪了。

  我分几个段落来说说这个东西。

  第一:了解京剧的本来面目和它的表演性质:

  要说清楚样板戏对京剧改革的功过,先要来了解一下京剧,京剧的内容和表演方式以及形成这些东西的原因。

  京剧的历史不说了,都知道。京剧的最大的特点是“程式化”,要说明的是,这个“程式化”不是京剧的创造,我们的地方戏种都是如此,甚至可以说,我们的传统艺术形式都是如此。拿绘画来说,国画也是程式化的典型,有一本书叫《芥子园画法》,这本书是什么呢?就是把绘画的方法程式化,那里有山水鱼虫等的固定表现手法,线条的规定画法,布局(构图)等等,可以这么多,如果你想掌握绘画的话,只需按照这些规定的画法,你用不着去写生,也用不着去到自然里去观察,就能画一张画。当然,这个时候你还不是画家。

  中国的诗歌和诗词也是如此,甚至文章也有八股,程式化,说俗了就叫套路。

  京剧也是如此,不但唱腔是程式化的,“身段”(表演)“文武场面”(文,文场,即伴奏的乐器部分,武,武场,打击乐的总称),“行头”(服装道具)“脸谱”,舞台布景等等,都有固定的模式,都是程式化的。

  唱腔有调式的模式,是“二黄”还是“西皮”还是“反二黄”,板式是“三眼”,“原板”,等等。打击乐有“罗经”,“慢长锤”“四击头”“乱锤”“急急风”等等。

  服装根据不同人物的类型也有专门的服装,无论你演的是哪个朝代,只要是这一类就着这类的服装。

  按照现代艺术的观点来看,这绝对是脱离生活的,生活中的人物千人千面,场景也是千变万化,怎么可能是这样统一的呢?这就要说程式化的由来和作用了。

  第二,程式化带来由和作用:

  京剧无论是表演,伴奏,服装,布景都是程式化的,这已经说过。那么为什么要采用程式化的方式来体现京剧的表演内容呢?这应该和戏剧发展的历史有关系。中国的戏剧发展的初期是一人、一锣、一鼓、一琴的方式,我们从现在的大鼓,单弦等等的表演方式还能看到戏剧发展的雏形,表演方式的简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过去的艺人是流浪性的,表演的地方不固定,没有剧场,后者路边,或者地头,或者院落等等,即使戏剧发展的后来,虽然形式复杂了,但仍然是卷起铺盖就走,这样说来,不能想象如今天的剧团似的规模。从一个人的嘴里演唱一段故事,不可能设计很复杂的唱腔,也不可能有很复杂的表演,设备的简单当然也不可能有复杂的节奏和曲调的变化,用固定的方式表达情节和演绎就成了必要的。加上这样也利于传承。

  京剧是从皮黄演变而来,所以应该说戏剧的前身也是京剧的前身。京剧的表演有四个方面即唱、念、做、打。唱,就是唱腔,念,就是道白,做,就是表演也叫身段,翻,就属于武生或者武旦的行当的翻打表演了。这四个方面根据生、旦、净、丑行当的不同分别有固定的表演模式来体现行当的特点。人物是在这样的模式下寓意的。京剧甚至为每个细小的动作设计固定的模式,这主要是为了表演的方便。

  另外,京剧的表演都是夸张的,这除了戏剧本身的表演需要以外,也是表演环境的需要。因为戏剧的表演是在舞台上,而不像电影可以通过各种镜头的角度和手段来表现一个动作,如果不夸张,后台的人可很难看清楚。很多后来改行做电影演员的京剧演员,他们的表演都有夸张的痕迹,这就是京剧训练的结果。

  因为受到条件的限制,京剧在很多情节上都采取了象征性的方法,这也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当然,其他的戏剧大多如此)。比如,台上没有门,演员只需做出开门的动作就说明这个人是在开门或者关门。脚下也没有门槛或者楼梯,只做出抬腿的动作形容迈门槛或者上楼梯。没有马,一只马鞭和骑马的动作就好了。没有船,只拿着船浆表演水面的颠簸动作就是划船等等。

  这样就省去了很多道具。即使是布景也是多功能的,一张桌子也可能就是一座山,几张桌子摞起来就是座楼。这种象征性的表演除了演变中实际的原因以外,也是中国其他艺术形式所共有的。关于象征性的艺术概念不是咱们议论的话题,我也没能耐说,就不说了。

  唱念做打是这样,京剧的伴奏也是这样,京剧的胡琴有曲牌,曲牌是固定的,曲牌有两种功用,一是演奏的目的是烘托情节的气氛,再有就是作为胡琴的练习曲。一个京胡演奏演员首先要学习的是拉曲牌。伴奏还有板式,我已经说过,二黄,西皮。京剧叫皮黄就是根据这个来的。一把胡琴两根弦,音域在一个八度左右的范围,在这样的音域里表现复杂的唱腔和故事情感是困难的,用固定的曲调套路,比如二黄原板多是叙述,反二黄则是悲剧的主要旋律,西皮有欢快和节奏紧凑的故事表达等等,把这些固定下来,在把剧情按照这样的公用分类装在里面就可以了,剧中人无论是谁,说的是什么事,只要是同样类别就用同样的表达的板式,难怪不熟悉和不喜欢京剧的人说,京剧都是一个味道。即使演员由于流派不同演唱同一出或者同一段戏的时候做些改动以体现本流派的特点,但占的比重很小,那只是流派的特点,并不是对板式的改动。

  看来,京剧的程式化除了艺术观点和认识的需要以外,与其成长的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明白了这点,再去解释样板戏对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就好说清楚了。我的奶已经累出来了。不错,这是个累傻小子的活!

  第三,样板戏和京剧改革。

  (一)

  都是大题目,可是却由我这个小说道来完成,有点滑稽。好在是说着玩,没人较真,也不拿去给谁用,大摇大摆的一路说去给自己过个嘴瘾吧。

  京剧在诸多地方戏种中算是年轻的,但是它却具备传统戏中的很多特点,这是因为它的演变的前身是老剧种,这容易理解。从京剧本身的变化也可以找到改革的道路的答案,因为它形成新剧种也是不断的变化的,是在吸收如昆曲,梆子,大鼓等完成演变过程的。但是有一点要说明,这种改革不是时代的变化引起的,而是观众的口味引起的。因为京剧不可能是皮黄的再现,虽然是皇上认可这样做也活不下去。

  另外,京剧吸收的也不是新东西,而是其它剧种的技巧,腔调等等。这样说来京剧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在时代意识上并没有多大的进步,无非是综合了其他剧种的东西而已。应该说,一个艺术形式的变化是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例如国画,我们现在看到的国画除了内容上有所变化以外,形式和感觉上还是沿袭了古老的传统,这里有过程的时间问题,也有观赏的口味问题,因为对于艺术的受众而言,他们已经认同了这样的形式。

  京剧也是如此,它的一招一式已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不是这样就不是京剧。传统的戏剧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往前演,好像写历史一样,他们的故事都是已经过去的事。很少或者不是主要的说当时的事,当然后来的事就更甭说了。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社会政治环境和封建专制的原因。其实,即使现在的电影电视剧,除非无关痛痒的张长李短,说到现实的问题还是不能张嘴的,这也是历史题材多的原因。

  京剧的所有的特点和设计都是围绕着几个方面,那就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无论唱腔,表演,服装,音乐。尤其是服装,简直就是为以上内容定做的。久而久之,观众也就把京剧认同成为这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代名词。

  其实,这个问题在民国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京剧界的注意,一些人也在从事着京剧的改革事业。比如那个时候派一些摩登戏剧,就是现代人物的戏剧,很多大腕都尝试过。梅兰芳曾经要把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成京剧,可见他们也不是没有下大决心。但是在改革中看到,京剧已经成为了上述所说的范围的模式,改革对力度很难掌握,举个粗浅的例子,你把一个长袍马褂的人的那身衣服脱下来,一下子彻头彻尾的给他穿上一身西装,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他非但没现代,简直比过去还难看。这是因为他的内涵没有变,形势上的变化不足以改变它或者对它有益。要看京剧的改革成果,在样板戏以前,我们只好这么比较,那就是看它的初期到现在的变化,只有这个跨度才能够明显,那就是说,需要时间来使变化的东西融入进去,这是京剧改革的难度,也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变化的过程。变化是要有根据的,而不是主观意识就能说了算的。

  再举个例子,比如京剧中的人物的服装大都是长袍宽袖的明朝打扮,武将也是顶盔贯甲,一下子让他们穿上现代的服装,不是看的惯看不惯的问题,他们的手脚动作就会无所适从,因为他们的动作都是和这些服装配套的,一下子找来适合现代服装的现代动作表演虽然不费事,可那就成了话剧了!

  怎么既能保证京剧的特点,又能适合时代的潮流和新的内容,一直是京剧探索的难题。即使是现在仍然是个大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京剧是为古代的内容定做的,那就不妨就让它继续来来完成这个任务,我们不过是把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欣赏,用不着来求这个变化,或者说变化已经不适合它了。比如故宫,那种美不现代,但仍然能让人激动,这不很好吗?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京剧还是在改革,一直不断的改革,例子很多不容我们这样的篇幅来表述。

  文革开始了给京剧动了大手术,这个手术让我们真正的认识到京剧改革的利弊,这是有京剧以来或者有京剧改革以来前所未有的。作为一种这么大规模的尝试,无论成功与否首先就是值得喊好肯定的,这也是它的第一价值。

  (二)

  如前文所说,京剧的改革一直就没有停止,但是由于不能冲破作为京剧本质的程式和表演方式,在我们看起来收效不很明显。其实这里有个问题,一个艺术形式的改变是个渐进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没法预先设计,直到现在,京剧的未来是什么样还是谁也说不清,这是个很自然的事。

  四九年以后,对艺术的改革不仅是审美的要求,更多的是政治色彩,这种色彩普遍贯穿于老百姓的观念里,因为人们对现实的变化的期盼和感受是巨大的。虽然还没有到了彻底推翻过去而重建未来的地步,但已经显现了对过去的厌恶和急切改变的心理。这里有个例子,刚刚解放不久,在白纸坊礼堂里有一场相声演出,就是这场演出差点断送了相声。

  那时候的艺人多是旧式的,东西也是旧式的,还没来得及也不可能改变。结果演出以后,人民日报就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工人阶级不需要相声》。可见当时对旧式事务的看法。吓得说相声的差点没集体转业,因为这就意味着没饭吃了。最后还是老舍出面对相声的内容进行了改革,才使相声留到了今天。

  相声比京剧还年轻,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京剧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但是,京剧比相声有底气,因为从它开始到那个时候几乎就成了戏剧的主流,远比相声混的好。说相声的慢说地位,说个可笑的窘境,解放前,说相声的不归文艺团体或者文化部门管,他们归派出所管辖,别乐,这是事实。

  相声改革,大鼓改革,评戏改革,老舍甚至还创造了一个新剧种《曲剧》,所谓曲剧实际上就是单弦、大鼓、北京琴书、太平歌词的大杂烩。不对,这样说有点不尊敬老舍先生了,应该是混合剧种。评剧有《向阳商店》《夺印》》《红色联络站》《千万不要忘记》等新剧。作为戏剧的老大,当然也有新的成果,京剧的新剧有《六号门》《节振国》《箭杆河边》等等。

  但是,京剧的改革较其它的剧种改革的难度是很大的,原因是它远比那些剧种要复杂的多。无论是唱腔的设计,表演的方式都有很大的难度,突破起来不容易。归根到底还是我上述说的原因,京剧过去的表演程式所面对的对象和现在相去甚远的缘故。

  大鼓、单弦、快板儿、相声、改个词就可以了,没的可改了。包括评剧,它虽过去也是演艺古代的故事,也有才子佳人的表演,但是,远比京剧简单,因为它是由莲花落改变过来的,平民化的东西多,这使它船小好调头。

  由于解决不了京剧本身的性质和现代的矛盾,所以,京剧的改革是步履艰难的。最后,采取了新编历史剧的路子,很多新戏都是这个路子,如《穆桂英挂帅》《站洪州》《天女散花》《杨门女将》等。这里,梅兰芳先生对旧京剧的改革是功不可没的。

  百废待兴的时候,旧的东西要延续,特别是有必要流传的东西,因为还没有精力彻底打碎它们,当然了,也不可能找到一下子代替几百年以来就有的模式的新剧种也是原因。

  (三)

  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到主题,即样板戏对京剧的改革的功过问题。前面我试图通过就我所知道的京剧知识来铺垫这个题目的解释(不敢说是论证,的确是资格和文化问题,因为论证要有权威的资料和准确的描述),我觉得这样对大家明白和我能说清楚都有好处。

  现在好像铺垫的差不多了,就是差也不铺了,因为肚子里已经没了货。那就直接进入主题。

  提到样板戏,一般人就认为这是文革的产物,而样板戏也是“四人帮”或者文革的风云人物做成的,所以大家有个概念,样板戏就是文革,文革就是样板戏,样板戏就是吃了这个亏,当然,样板戏被作为政治工具才是它真正的悲剧,这是我首先要标明的观点。

  因为样板戏的整个过程绝对不是这样,参与样板戏的创作过程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京剧的老演员,甚至是名家。我已经在前边多少的说过了。例如唱腔的设计,服装的改革,动作的设计等。还有很多的老演员一开始是参与了演出,只不过后来他们被禁止演出而已。这个禁止开始于样板戏公演的初期,后人印象不深。即使是替换演员也就是最后我们看到的演员也多是这些名家的门徒。

  举几个例子。《杜鹃山》中柯湘的扮演者杨春霞,梅派弟子,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京剧世家,其姐著名荀派名家童芷苓和周信芳(麒麟童)久占江南,为海派戏的中流砥柱。《沙家浜》阿庆嫂的扮演者开始是荀派名家也是真传弟子赵燕侠,刁德一的扮演者,马派弟子马长礼,《红灯记》李玉和的扮演者,马派弟子钱浩良(后改名浩亮,据说是江青给改的),李铁梅的扮演者,荀派弟子刘长瑜,鸠山的扮演者则是郝派名家袁世海等等。

  可以说,样板戏也是在这些京剧原班人马或者后人的参与下才得以成功。更不用说幕后还有多少老艺人的辛勤努力,唱腔多由马连良的琴师李幕良先生来设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后来被称作四人帮的死党的于会泳亦不是如王洪文那样的草包,而是个学识很深的人,他主持着样板戏的工作。

  样板戏也没能逃出过去京剧改革碰到的难题,就是如何不触动京剧的特点而改革京剧。它的改革手法有些还是捋着前人的路子,不过力度要大的多。我们可以通过京剧本身的分工的几个方面来谈样板戏对京剧的改革力度。

  1唱腔与伴奏(唱):

  样板戏对京剧唱腔的改革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并且改了一个角度,这是过去京剧改革不曾做到的。那就是打破行当流派之间的限制,相互借鉴各行当流派唱腔的方法,听起来这没什么难度,其实最难的就是这点。行当自己本身的唱法虽然也本着固定的板式和伴奏的路子来唱,可是他们本身的区别很大。如何把其他的唱腔借用到一个唱腔里而不露痕迹,并且一定是对唱腔的改进有用,不熟知甚至不专业和有研究是做不到的,因为行当的分别已经有那么长的时间的历史,如果算起京剧本身和他的前身,已经好几百年。例子很多,可是需要音象资料来证明,这里又不允许,只能从文字上说明一些。

  我举一个例子,《红灯记》里李奶奶的行当是老旦,如果你熟悉宫云甫,李多奎的老旦唱腔,又对老生的唱法很熟悉的话,你就能听出,李奶奶的唱腔里大量的借用了老生的唱法,因为这样就使老旦的唱腔显得刚劲,因为这和剧情有关系,李奶奶不是皇后,也不是农家的弱妇,她是“英雄的母亲”,(样板戏里多这样不食人间烟火,阳刚有余而人情不足的人物,那是样板戏的另外一个问题,以后我们会谈到)这是这类人物对唱腔的需要。这种结合导致直到现在的京剧里,老旦演员在唱老剧目的时候还能听到李奶奶的唱法,这不能说其影响不深刻。当然,这种借鉴和融合还不止于老旦和老生两种之间,老生和花脸,青衣和小生等等都在相互借鉴,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样板戏几乎用了唱腔的所有行当,唯一没有小生的单独出现。这大概小生在京剧中多是风流倜傥,或者娇嫩书生角色的原因,革命是不需要这样的人物的。

  说到唱腔就不能不说伴奏,大家知道,京剧伴奏在前期是很单调的,京胡月琴,这个原因我也讲过,是不是京剧的伴奏的丰富和改革是从文革的样板戏开始的呢?当然不是。京剧后期特别是建国以来,也曾经对伴奏进行了改革,如前文提到的梅兰芳加入的京二胡,使京剧成为后来常说的三大件。后来又有人加入了琵琶等等。李世济甚至在程派的演奏中加入了笙。但是还是局限于民乐的弦乐,也就是说动静不大。样板戏可就不是这样了,它搬来了整个西方的管弦乐队,特别是后来样板戏拍成电影的时候,中央乐团就是样板戏的“文场”(京剧伴奏部分叫文场)。

  西乐的加入虽然可以丰富京剧伴奏的音色,可是这里有个问题。这就是我前文说的,京剧的伴奏大都在八度左右的音域,是根据这个音域来设计唱腔和伴奏的,那么,西方的乐器拿来伴奏京剧,音域宽厚的西乐是不是会冲击了京剧的特色?西乐的伴奏按照京剧京胡的曲谱会不会显得不伦不类?这又回到了京剧改革的保持京剧特色的基础上改革京剧的难题上来。

  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样板戏采取了一个妥协的办法,或者叫两下借用的办法。那就是以京剧的乐器为主,以西方的乐器为辅,京剧的伴奏多在唱腔的伴奏上,西乐的伴奏多在过门也就是间奏或者单独的烘托气氛上找自己的位置。所以,我们听样板戏的时候,不管前奏和间奏西乐怎么忙和,演员一张嘴还是要京胡来完成伴奏任务。

  可能是后来觉得不服气,有了交响音乐《沙家浜》钢琴伴奏《红灯记》,就是这样,交响乐也还是要京胡参与,钢琴伴奏也还是要京剧的打击乐,实在是不能离开。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有一段杨子荣的“打虎上山”,这段演唱很好的体现了样板戏在伴奏上的改革态度和做法。以至于后来那段唱腔的前奏单独成了演奏节目。

  2道白(念):

  京剧除了唱段以外,还有大量的念白,也就是台词。念白要念出情感,念出剧情,念出人物,念出节奏,较比有音乐伴奏烘托的唱段而言,念白更吃功夫,所以,京剧里有“千斤念白四两唱”的说法,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念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叫“韵白”,一种叫“京白”,这两种统称“白口”。所谓韵白,也叫“上口”,就是湖广韵为主的念白,京白则是纯粹的北京话。所以叫京白。韵白大多为剧种正面人物或者主要人物所用,京白则是反面人物或者小人物所用,多是小花脸也就是丑行、或者花旦。

  为什么说念白有千斤之重呢,这要从京剧本身的特点说起。传统京剧过去的演出剧场都没有扩音设备,全凭演员的嗓子,如果想让所有观众听清你唱的什么或者说的什么,就要把声音放大,光是放大声音还行,因为还是不能保证你的词清楚,那就要把字放大,也就是行家说的吐字归韵。只有放大了声音同时放大的唱词,才能保证效果。

  那么怎么放大词呢,艺人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把字分成三个部分来唱或者念,即字尖、字腹、字尾,这三个部分不用解释大家也能看明白。拿汉语拼音来做例子,字尖和字腹就是声母,字腹就是韵母,字尾就是前两者合成的效果,最后收音的时候要归到这个韵上来。当然,这之限于唱腔和韵白,京白不存在这个问题。

  样板戏去掉了湖广韵,这不单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封资修的东西,也同时为了人物的需要和普及的方便,不能想象李玉和操着诸葛亮的念白来斗鸠山。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一律是京白。说到这还有个过程,八个样板戏不是在文革中一下子造出来的,现代戏早于文革,例如八个样板戏中的《沙家浜》就是文革以前就有的。去掉湖广韵也不是文革时期的发明,而是在文革以前的现代剧里已经这样做了,目的是一样的。

  但是,还是有区别的。文革前的现代戏,除了去掉了湖广韵,演员无论正反面人物都是京白,而八个样板戏则进了一步,正面人物都是普通话,只有反面人物才念京白。从《沙家浜》里可以看到这种区别,下面来看一段京剧《沙家浜》里阿庆嫂和胡传魁的对话:
  阿:胡司令,怎么样呀?
  胡:背透了,四圈儿没开和(和念胡)出来过过风儿。
  阿:你这一过风儿不要紧,手气可就来了,待会儿我保您连和三把满贯。
  胡:借你的吉言,胡了满贯我请客。
  阿:那您的客可就算请定了,快进去吧,都等着您坐庄呢!

  这是一段标准的北京话,也就是京白,无论是正面人物的阿庆嫂,还是反面人物的胡传魁。而在《沙家浜》以后的样板戏里,这样的情况就少了,甚至彻底的去掉了正面人物念京白的做法,而改成了普通话。

  这也是样板戏在京剧念白上的改革,想起文革以前有一出现代戏叫《白毛女》,那里的喜儿是花旦的角色,念的是京白,而杨白劳是老生,竟然念的是上口韵,现在听起来很滑稽。可见样板戏的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有个渐进的过程。或者说,样板戏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3-3-22 08:44
大鹰先生,这下您可有的说了,六星有几位票友呢。{:soso_e181:}{:soso_e160:}
作者: 青黛    时间: 2013-3-22 08:46
好有才哦,俺不懂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2 13:57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3-28 22:01 编辑

  介绍一下京剧的行当:
  
  在介绍京剧行当之前,还是把我上一段没说完的话继续,总要有个结论才好。关于为什么我的这个帖子成了太监贴,原因我已经说过了,我本想回忆一下,可是时间太长了,我只好先说说我的结论。我认为样板戏是迄今为止对京剧改革最伟大的创举,也许我们认真的思考一下,我觉得它的成果是不是真的会给京剧将来的改革注入新的生命力,或者是唯一的方向。由于丢失了大量的论据,听起来这个结论就显得特别的突然和不完整,不要紧,我想在以后的交流中,我会结合我的文字来论证我的观点。
  
  京剧行当大家都知道,分为“生”“旦”“净”“末”“丑”。其中“末”行已经归入“生”行,所以,严格来说,京剧行当就剩下了“生、旦、净、丑”这四个行当。
  
  关于行当的名称背景非常复杂,不是一句两句说清楚的,这种称呼早在元杂剧里已经出现,我们没必要关心它的来由,因为这不影响我们队京剧行当的理解。
  
  生:
  
  简单的定义就是,生行是京剧里的男性角色,记住,是男性角色,而不是指男性演员,这点很多人容易混淆。
  
  生行又分老生,小生,武生。
  
  先来说说老生:
  
  所谓老生就是剧中的角色是上了年纪的男性,皇上,官吏,学者等有身份地位的人。一般的说在剧中都是正面人物。著名的“四大须生”就是老生演员。须生就是老生,之所以叫须生是因为这个行当演的都是中老年的男性,都带着胡子(专业术语叫髯口),是从形象上取名的。
  
  说到四大须生需要简单的介绍一下。
  
  无论是四大须生还是四大名旦,其实这不是京剧界自己的界定,也没有这样的区分。这其实是观众的评定,如果说是地位的奠定不如说是成就的肯定。四大须生有前后两种分别,前四大须生分别是,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言菊朋。后四大须生分别是,马连良、谭福英、奚啸伯、杨宝森。
  
  这里唯一能够在前后四大须生榜上有名的就是马连良,可见他受欢迎的程度。在今天,那些人们耳熟能详老生唱段大部分是马派唱腔。例如,失空斩,甘露寺,借东风等等。
  
  余叔岩:
  
  创立的余派为老生中最吃功夫的流派,唱余派的人必须有好嗓子,四大须生中的杨派的杨宝森其实就是源于余派而来。代表剧目,搜孤救孤、李陵碑、珠帘寨等等。余叔岩是徽班进京是著名的三绝之一余三胜的孙子,可谓是家学渊源。
  
  今天我们熟悉的京剧老生演员里,如耿起昌,于魁智,上海的女老生王佩瑜等等都是余派老生演员。
  
  高庆奎:
  
  创立的高派是老生里调门最高的,代表剧目有逍遥津,斩黄袍等等,传人有李和曾,现在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辛宝达。
  
  言菊朋:
  
  言菊朋是票友下海,祖上也是官宦人家。所谓下海就是从业余的票友到正式从事京剧演员的职业。这里还要更正一个概念,一般人认为,票友就是京剧爱好者,其实不对。票友应该这样定义,具有专业水平的京剧爱好者。票友一定是京剧爱好者,而爱好者不一定是票友。言菊朋的代表剧目如,让徐州,卧龙吊孝等。
  
  杨宝森:除了马派,由于余派对嗓子的要求太高,杨派又源于余派,所以,杨派的流传后来甚至超过了余派,受到很多戏迷的喜爱。他的唱段也广为流传,例如文昭关,捉放曹等等。
  
  “一轮明月照窗前“,在过去,一个蹬三轮的也会哼哼这一句,可见流传之广。
  
  奚啸伯:
  
  如果你不是一个京剧爱好者,仅仅的是一般的喜欢,你恐怕对他的了解就不多了。奚啸伯嗓音沙哑,苍劲,所唱的剧目也多为悲剧。我们今天熟悉和常听到的如白帝城,范进中举。奚啸伯是官宦人家,满族人。由于过去有规定,官宦人家是不许学戏的,所以,奚啸伯是票友下海,这点和前四大须生的言菊朋一样。
  
  奚啸伯不仅是个京剧名家,由于书香门第,他的字画也非常的好,著名的书法家欧阳中石就是他的门徒。
  
  欧阳中石曾经这样回忆师傅,文革中,奚啸伯受到了冲击,被下放到了天津的某郊区,欧阳中石曾经去探望师傅。最后师徒分别的时候,奚啸伯一直站在门口看着欧阳中石,这实际上是他们师徒的诀别。
  
  欧阳中石说,那个时候总听到一句话叫洒泪而别,以前不理解,可是当看到师傅目送我的时候,转过头去那眼泪竟然真的洒了出来,看来此话不假。
  
  奚啸伯的唱腔非常的有韧劲,也很好听,可惜在文革中就过早的离开了我们,现在的传人张建国颇有奚派的风范。
  
  谭福英大家的非常的熟悉了,他跟余叔岩一样,是徽班进京老生三杰之一谭鑫培的孙子,著名京剧演员谭元寿的父亲。谭家至今已经是七代从艺,可谓是梨园的奇迹。
  
  我只是粗略的介绍了一下京剧老生的代表人物,因为不是给他们写传记,我也没那个能耐,所以我们了解这些已经足够了。
  
  以上是京剧生行中的老生的介绍,有时间我们再来接着介绍生行的其他种类。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2 13:58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3-22 10:04
我觉得这是我对京剧知识的恶补。
我只是不明白,这个传统剧种、号称国粹的东西,怎么就凋零了呢?

国粹是谁起的名字咱没整明白,即使是国粹,他也有寿终正寝的时候。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13-3-22 14:45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3-3-22 13:58
国粹是谁起的名字咱没整明白,即使是国粹,他也有寿终正寝的时候。

我觉得京剧是种文化,是文化就得传承。
也许它太繁琐,太讲究,太讲究行头。遇上快餐时代,不可避免没落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2 19:23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3-28 22:01 编辑

  小生:
  
  小生上文我们已经介绍了,那就是年轻的男性角色。小生又分出几个行当。
  
  比如儒生、穷生、娃娃生、纱帽生、翎子生等等。
  
  儒生(也叫扇子生)很容易理解,就是年轻的文人,因为手里常拿一把扇子故称扇子生。例如《西厢记》里的张生,《望江亭》里的白世忠等等。
  
  穷生顾名思义就是落魄和穷酸的文人,例如《豆汁记》里莫奇等。
  
  娃娃生一般指的是小孩子,例如《乾坤圈》里的哪吒。
  
  纱帽生指的是做官的或者状元,例如《玉堂春》里的王金龙。
  
  翎子生就是年轻的武将,例如《群英会》里的周瑜。
  
  分辨小生的行当从表面上来看也不难,凡是穿着颜色素净的,就是穷生。衣着华丽的就是扇子生,带着乌纱帽的就是纱帽生,武将打扮脑后插着雉鸡翎的就是翎子生,还有一种小生叫王帽小生就是演年轻的皇上。小生虽然行当不少,唱腔都是一样的。
  
  小生是京剧行当里很难得的人才,一般的说,培养一个小生非常的不容易。小生行当里最著名的应该是姜妙香、刘雪涛、叶盛兰和俞振飞。
  
  过去有“南俞北姜”的说法。
  
  在过去,小生和丑角是戏剧的配角,一出戏不能没有老生,不能没有旦角,却可以没有小生和丑角。姜妙香和京剧泰斗萧长华曾经只用小生和丑角单独开了一出戏《连升店》可称得上是一大创举,在他以前没有,在他以后也没有。
  
  在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名丑萧长华老先生,他不仅是著名丑行的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戏剧教育家,很多戏剧名家都曾经受过他的指点教诲或者出于他的门下。
  
  还有一位著名的艺术家就是俞振飞,俞振飞老先生不但是著名的京剧名家,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昆曲艺术家,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琴棋书画皆通,是真正的梨园奇才。俞振飞的《太白醉写》可谓是天下无双。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2 19:24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13-3-22 14:45
我觉得京剧是种文化,是文化就得传承。
也许它太繁琐,太讲究,太讲究行头。遇上快餐时代,不可避免没落 ...

你说的有道理,问题是,我们今天的形式使京剧以及诸多的文化传统有断档的危险,所以,也许正是今天的原因,葬送了他们。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3 08:55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3-28 22:02 编辑

  旦角:
  
  旦角和老生一样,是京剧里非常重要的行当,特别是旦角里的青衣。
  
  旦角分青衣、花旦、武旦(又称刀马旦)、老旦、彩旦等等。
  
  进一步细分还可以把花旦分为闺门旦,不过现在已经归入花旦的行当里。
  
  先来说说青衣:
  
  和老生一样,青衣是旦角行当里主要的一个门类。青衣多数是出演年轻的女性角色,从娘娘到闺秀范围比较广泛。在戏剧里,青衣是正面角色为主。
  
  例如武家坡里的王宝钏,玉堂春里的苏三,状元媒里的柴郡主等等。
  
  说到四大名旦,还要提一下四小名旦,他们分别是张君秋,毛世来、李世芳和言慧珠。
  
  这里特别要提到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张君秋先生,他虽然没有进入四大名旦的行列,可是名声和被喜爱的程度却一点也不亚于四大名旦,甚至超过了他们。
  
  张君秋嗓音圆润,清脆,扮相也非常的漂亮,现在留下的影像资料有电影《铡美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张君秋当年的风采。
  
  张君秋的唱腔被称为张派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她的嗓音特色的确非同凡响,她的很多代表作都流传甚广,至今喜欢京剧的青衣票友和爱好者多是传唱他的唱腔。
  
  张君秋先生的代表作例如《状元媒》、《诗文会》、《春秋配》、《望江亭》等等在青衣众多门派里独树一帜。不仅如此,张君秋先生还为京剧青衣的唱腔的改革和丰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兴趣可以听一听他的唱腔和梅派等流派的区别就知道了,这里不赘述。
  
  花旦:
  
  和青衣比起来,花旦的角色社会地位比较低,丫鬟,出身贫寒的女人甚至娼妓等等。花旦还不仅仅是因为演出的角色都是社会地位不高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花旦一般都是配角。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派就是花旦。
  
  花旦演出的特色是活泼,泼辣,念白是京白而不是青衣那样的上口韵,这更显得他的平民特色。
  
  例如《豆汁记》里的金玉奴,《拾玉镯》里的孙玉娇,《西厢记》里的红娘,《红楼二尤》里的尤三姐等等。
  
  有一个例外的是,京剧中外族女性中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也由花旦来扮演,例如四郎探母里的桃花公主。这可能是和大汉族主意歧视少数民族有关,哈哈扯远了。
  
  武旦:
  
  也称刀马旦,顾名思义,和生行里的武生一样,多是饰演武将,武侠等等,武旦的戏现在很少,第一是过去武旦的剧目就不多,再有,武旦非常的吃功夫,一定要有很好的武功,现在的人是下不了那么大的功夫的,例如四大名旦里的尚小云先生就是一个文武兼工的大腕。
  
  武旦的戏例如《穆柯寨》里的穆桂英,《扈家庄》里的扈三娘。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同是一个人物,在《穆桂英挂帅》的穆桂英则是青衣,所以,京剧的角色选配什么行当还是根据这个行当的功用为主而不是生搬硬套。
  
  老旦:
  
  这个大家都清楚,就是饰演剧中老年妇女的角色,一般也是正面人物居多。老旦可以是一个贫穷家里的老妈妈,也可以是富贵至极的皇太后。
  
  老旦的代表人物是龚云甫和李多奎。老旦的唱腔和老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还不是一样。在戏剧中多也是配角,例如《甘露寺》里的吴国太,《打龙袍》里的皇太后,《钓金龟》里的康氏等等。
  
  老旦虽然不是主要角色,可是很多老旦的唱腔却脍炙人口,这都要归公于李多奎老先生。由于老旦的流派非常的少,后来的老旦演员乃至今天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老旦演员多是李派的传人,可见李多奎老先生的影响之大。
  
  彩旦:
  
  彩旦又称丑婆子,和老旦一样,彩旦也是饰演老年女性的角色,不过和老旦不同的是,他们的角色大都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小人物,妓院里的老鸨子,监狱里的女看守,媒婆,奶妈等等。彩旦的表演或阴险刻薄,或滑稽可笑。正因为如此,虽然彩旦属于旦角行当,彩旦却多是由京剧里丑行的演员来饰演。
  
  彩旦作为配角演出的剧目很多,例如《春秋配》里的恶婆婆,《拾玉镯》里的刘媒婆,《锁麟囊》里的奶妈等等。
  
  以上是旦角的介绍,时间仓促一定有很多谬误,好在我们都是外行,对这些了解一些就可以了。
  
  

作者: 东风再起    时间: 2013-3-24 16:10
只能说学习两个字{:soso_e183:}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4 17:23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3-28 22:02 编辑

  净:
  
  这个行当的名称始终就叫我迷惑,我们知道脸谱就是跟净行有关的。所以老百姓俗称为花脸,就是因为净行的脸是涂上各色油彩才有了这个叫法。其它各行尽管也是化妆,但是都可以看出本来面目,唯有净行是把脸遮盖起来的,为什么叫净呢?
  
  净在宋元杂剧里已经有了这个说法,因为遮盖了脸反而叫净。是我对字面的理解不对还是反其道而行之呢?
  
  好,我们先不管这些,因为我是在介绍这个行当。
  
  净行在京剧中设计的人物范围也非常广泛,从性格上来说,刚直不阿,凶猛残暴,阴险狡诈等等。从社会地位上来说,除了皇帝以外也是三教九流乃至神仙鬼怪。
  
  净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大花脸,一个是二花脸。
  
  所谓大和二,也是根据人物的定位而言,大花脸是主要人物,二花脸则次之。
  
  从表演上也可以这么分,大花脸主要是以唱功为主,而二花脸则是以表演为主,俗称架子花,人们甚至把丑角叫小花脸,因为丑角的脸上也有图案。
  
  大花脸又叫铜锤花脸,比如《二进宫》里的许延昭,许延昭手里拿着一个上打君下打臣的铜锤,铜锤花脸的名字由此而来。
  
  还有一种叫黑头,这是因为这种花脸涂的是黑颜色,比如《铡美案》里的包拯。
  
  二花脸则人物更多也叫架子花,《盗御马》里的都尔顿,《芦花荡》里的张飞,《李逵探母》里的李逵都属于架子花。
  
  鬼神类里比如《钟馗嫁妹》里的钟馗等等。
  
  我刚才说过,净行的化妆(行话叫勾脸)以后形成了一种专门的艺术叫脸谱。为什么叫脸谱呢?这和京剧的程式化又有了关系。脸谱反映了一个人物,甚至细化到了专门为某个人物设计的脸谱。
  
  从大体上说,脸谱可分红、蓝、白、黑、黄、紫、等颜色,某种颜色代表一种性格,例如红色代表忠义(如关羽),黑色代表刚直(如包拯),白色代表奸诈(曹操),紫色代表沉稳(如孙权)等等。
  
  净行流派从最早的从何桂山,裘桂仙,金秀山开始,其中裘桂仙就是后来驰名京剧舞台的裘盛戎的的父亲。
  
  由于以后的流传,比如金秀山的儿子金少山也是著名的花脸演员,称为金派。
  
  净行的要求是嗓音洪亮,身材伟岸,这一点无论是金秀山还是金少山都堪称一绝。唯独裘盛戎,个子不高,瘦小枯干,嗓音条件也不是十分的好。可是裘盛戎的唱法却在后来净行里广受喜爱,有“十净九裘”的说法。
  
  关于净行我们应该记住这么几个人,除了上文说到了以外,架子花脸应该是候喜瑞为最佳,文武兼工的就应该是郝寿臣了。
  
  后来的裘盛戎和袁世海堪称是净行的代表人物。
  
  有关脸谱,我想单独和大家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4 17:23
东风再起 发表于 2013-3-24 16:10
只能说学习两个字

很多人不喜欢京剧,这非常正常。学习二字我可不敢当。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3-24 20:51
多谢大鹰兄重发这个贴!
坛子里喜欢京戏的还真有几个人,舞婆娑唱得比较好!待会儿我提起她的唱戏帖子,您听听,那才是专业味儿!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3-24 20:52
坛子里喜欢京戏的人还真有几个,但您最门儿清,说得也最全活儿~~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3-24 21:24
不成,舞婆娑的帖子都锁着,寻不到啦~~
作者: 东风再起    时间: 2013-3-24 22:08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3-3-24 17:23
很多人不喜欢京剧,这非常正常。学习二字我可不敢当。

也不是不喜欢,偶尔听几句觉得挺有味道,僻如您列举的张君秋,我特意搜了搜,嗯,唱得确实有板有眼,每个字都精雕细作的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5 21:05
东风再起 发表于 2013-3-24 22:08
也不是不喜欢,偶尔听几句觉得挺有味道,僻如您列举的张君秋,我特意搜了搜,嗯,唱得确实有板有眼,每个 ...

再听听,如果有时间的话,这样可以彻底的验证你是不是喜欢。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5 21:05
芥末 发表于 2013-3-24 20:52
坛子里喜欢京戏的人还真有几个,但您最门儿清,说得也最全活儿~~

多谢,那我就不白写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5 21:07
发现我的介绍里遗漏了武生这个行当,特地的补上。
  武生:
  武生也属于京剧生行,顾名思义,相对于老生来说,老生多数是文,武生就是武的。
  武生又可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
  长靠武生多是饰演大将,因为长靠武生需要全身甲胄,战袍头盔护背旗等等,是长袍的打扮,所以就有长靠武生的说法。例如《长坂坡》中的赵云《挑滑车》里的高宠《反西凉》里的马超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说,军中的元帅也是长靠打扮,但他们不属于武生,武生的分别完全是看他是不武功的角色。例如《群英会》里的周瑜,他的行当实际上是小生。
  另外一个是短打武生,一般在剧中饰演侠客,匪徒,绿林好汉等等。例如《十字坡》的的武松,《恶虎村》里的黄天霸,《铜网阵》里的白玉堂,《狮子楼》里的西门庆等等。
  进一步细分短打武生还可分为翻扑武生,罗帽武生等等。
  武生因为注重武功,所以过去的武生里好嗓子的不多,在武生的戏里也没有大段的唱腔。
  但是,武生行当里也有做、唱俱佳,文武兼备的好演员,例如著名的京剧大腕儿李少春。
  他的《野猪林》至今流传不衰,也有影像资料流传下来。
  我们今天看到的京剧,一般的说都是唱功戏比较多,生行的老生戏,旦角的青衣和老旦等等,很少看到武生戏,这是因为,武生需要多年的功夫才可练就,不容易普及。特别是业余的爱好者更是很少有人学习。


  
  

但作为对于京剧全面的欣赏和了解,对于武生这个行当我们还是要接触,观赏。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3-3-25 21:33
芥末 发表于 2013-3-24 20:51
多谢大鹰兄重发这个贴!
坛子里喜欢京戏的还真有几个人,舞婆娑唱得比较好!待会儿我提起她的唱戏帖子,您 ...

谢清妹!{:soso_e163:}

大鹰兄行家呀,一板一眼都品得头头是道,俺不敢在这儿唱了{:soso_e106:}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3-3-25 21:51
芥末 发表于 2013-3-24 21:24
不成,舞婆娑的帖子都锁着,寻不到啦~~

俺斗胆贴一段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Q3OTU4NTUy/v.swf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5 21:56
舞婆娑 发表于 2013-3-25 21:33
谢清妹!

大鹰兄行家呀,一板一眼都品得头头是道,俺不敢在这儿唱了

你太谦虚了,其实,做的好的人不必知道很多,知道很多的人未必做的好。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3-3-25 21:59
舞婆娑 发表于 2013-3-25 21:33
谢清妹!

大鹰兄行家呀,一板一眼都品得头头是道,俺不敢在这儿唱了

恰恰相反,舞婆娑,你应该在此发一个视频段子,如《贵妃醉酒》{:soso_e160:}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3-3-25 22:02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3-3-25 21:59
恰恰相反,舞婆娑,你应该在此发一个视频段子,如《贵妃醉酒》



http://player.56.com/v_NzYwNDc1MjY.swf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3-3-25 22:04
{:soso_e142:}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5 22:14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3-3-25 22:15 编辑

非常不错,板眼能掌握到这个份儿上可见不是一日之功。
不好意思的提点儿意见希望别介意。
第一:嗓子不错,可是要注意气口儿,以气带声就平稳了,您没有完全做到所以听着有点颤音,好像紧张似地,其实您不是紧张,就是我上述说的这个毛病。
第二:吐字归音。
尖团字,上口音一定要注意,比如“初转成”的“初”一定要上口,类似的还有很多,你仔细听听原唱是不是这样呢?
还有,字尖一定要落在字尾上,所谓“归音”。
非常好,真的很好很不容易了。
如果您要是一位女士,上述的毛病好改,如果不是,那咱们再讨论改正的办法。
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如有谬误,请您原谅。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3-3-25 22:30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3-3-25 22:14
非常不错,板眼能掌握到这个份儿上可见不是一日之功。
不好意思的提点儿意见希望别介意。
第一:嗓子不错 ...

改好了再来唱,到时请你再指点。谢谢!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3-3-26 09:13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3-3-25 22:14
非常不错,板眼能掌握到这个份儿上可见不是一日之功。
不好意思的提点儿意见希望别介意。
第一:嗓子不错 ...

还是大鹰专业,您和舞婆娑、芥末等可以谈到一起去了。{:soso_e113:}

这二位都是优雅的女士。

作者: 东风再起    时间: 2013-3-26 11:42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3-3-25 21:05
再听听,如果有时间的话,这样可以彻底的验证你是不是喜欢。

嗯,估计得要隔一段的时间来听,才行,除非我能学他的唱法,我就会比较有兴趣{:soso_e112:}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6 16:46
舞婆娑 发表于 2013-3-25 22:30
改好了再来唱,到时请你再指点。谢谢!

对爱好的追求我觉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您能这么认真很难得,期待再听到您的唱段。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6 16:47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3-3-26 16:50 编辑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3-3-26 09:13
还是大鹰专业,您和舞婆娑、芥末等可以谈到一起去了。

这二位都是优雅的女士。

哦,原来是女士。我也不是专业,不过是爱好而已。京剧在过去旦角都是由男人扮演的叫“男旦”这里有历史的原因。可能正是因为如此,男旦的唱法和后来有女人扮演旦角的唱法和风格不同,这是由于男女的生理条件所致。可能是听惯了男旦的演唱,总觉得女人在唱腔的力度和厚度上有所欠缺,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很多女性旦角演员唱的也非常的好。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6 16:51
东风再起 发表于 2013-3-26 11:42
嗯,估计得要隔一段的时间来听,才行,除非我能学他的唱法,我就会比较有兴趣

那干嘛不试着学学呢?京剧没什么神秘的,跟唱歌一样,不过是方法不同而已。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6 16:52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4-2 16:47 编辑

丑:
京剧的丑角在戏中一般都是配角和反面人物,除了我说过的萧长华老先生和姜妙香一起演出的《连升店》是京剧里为数不多也许是唯一的一出以丑角为主角的戏。

虽然是配角,我认为丑角的角色并不小。如果一出戏是一盘菜肴的话,丑角就是作料,没有丑角的戏是不完美的戏。

丑角一般扮演的都是下层社会的小人物,车(车夫)、船(船夫)、店(店主)、脚(脚力)、衙(衙役),五行八作,鸡鸣狗盗之徒等等。可以是个流氓,恶棍,唯利是图的小人,可怜的乞丐等等。丑角也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比如贪官、衙内(官宦弟子,纨绔子弟)酸臭文人等等。

由于丑角涉及的角色范围广,而且要和许多别的行当一起配戏,这就要求丑角的戏剧功底要深。他们不仅要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还要了解其他行当的角色。一般的说,丑角可以是戏剧的行家,这也是为什么在戏班里,丑角的地位很高的原因。

著名丑角艺术家萧长华先生,就是一个戏剧教育家。

丑角念白是京白,表演幽默诙谐,过去,相声演员要拜师学艺,一定要请丑角京剧演员到场。

丑角分文丑和武丑两个行当。

文丑就是我上文说过的,酸腐文人和贪官污吏或者官府的管家打手高官的子弟。如《审头刺汤》中的汤勤,《蒋干盗书》中的蒋干,《法门寺》里的贾贵《野猪林》里的高衙内等等。

武丑很好理解,是有武功的角色,多为神出鬼没的武林高手。比如《三盗九龙杯》里的杨香武,《盗翎甲》里的时迁,《三岔口》里的刘丽华等等,武丑俗称又叫开口跳。

丑角以恶衬托出善,以丑烘托出美,在一出正剧或者悲剧中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丑行是京剧诸多行当里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重要行当。

关于京剧的行当,我就粗略的介绍完了。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3-3-26 18:35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3-3-26 16:47
哦,原来是女士。我也不是专业,不过是爱好而已。京剧在过去旦角都是由男人扮演的叫“男旦”这里有历史的 ...

俺瞎说几句

论嗓音的宽厚、鼻腔共鸣的力度、气力的充沛坤旦确实劣于男旦
大概是男性生理因素吧,咽壁很有力量,声音瓷实中气十足。

但论扮相男旦与坤旦相比,男旦不可避免的生理劣势,坤旦外形美丽,清丽自然。
我觉得坤旦的“啊”音比男旦嗓音圆润。

作者: 东风再起    时间: 2013-3-26 19:55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3-3-26 16:51
那干嘛不试着学学呢?京剧没什么神秘的,跟唱歌一样,不过是方法不同而已。

声带不行,容易发炎的,不过有机会也试试{:soso_e112:},我觉得在流行音乐中加几句京腔,很有感觉,那首,ONE NIGHT  IN  北京,喜欢!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3-26 21:53
舞婆娑 发表于 2013-3-25 22:02

恁好的视频,单发一个帖子呀,我也好跟一个,也是《贵妃醉酒》,我也想请大鹰兄评价一下我唱的~~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3-26 21:54
我就跟着瞎搅和一下,过过戏瘾~~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3-3-26 22:03
芥末 发表于 2013-3-26 21:53
恁好的视频,单发一个帖子呀,我也好跟一个,也是《贵妃醉酒》,我也想请大鹰兄评价一下我唱的~~

清妹单发一贴多好?程派赏心悦目,我再发还不烦死个人儿?
正好想听听大鹰兄对程派的高见!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3-26 22:10
舞婆娑 发表于 2013-3-26 22:03
清妹单发一贴多好?程派赏心悦目,我再发还不烦死个人儿?
正好想听听大鹰兄对程派的高见!

程派的《锁麟囊》我请他听过了,《贵妃醉酒》是梅派,我初学梅派就唱的它,感觉自己有颤音,还是后腔音发声,不适于梅派的清亮华丽,这才改学程派的去了。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3-26 22:17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3-3-26 16:47
哦,原来是女士。我也不是专业,不过是爱好而已。京剧在过去旦角都是由男人扮演的叫“男旦”这里有历史的 ...

三年前与UC戏曲房间听了一段儿男旦《锁麟囊》,幸好我录下了存电脑里,感觉比我的好百倍,有暇我弄个视频发上来~~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7 16:58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3-3-28 07:42 编辑

[attach]173226[/attach][attach]173226[/attach]   
京剧行当的流派及其特色以及他们的代表作:
  还是那句老话,这个题目非常的专业,可是由我来讲可能是眼高手低,好在我们这是茶馆,不过是兴趣的讨论,没人较真儿,我凑合着说您凑合着听。
  咱们还是按照上文中介绍京剧行当的顺序,先从老生谈起。
  上文我说过,老生是京剧中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大多是正面人物。几乎所有中老年男性角色都可以用老生来扮演,设计角色的范围也是最广的。
  一出戏可以没有旦角,没有小生,但是绝少没有老生。
  过去有一副画叫“同光十三绝”,上面画了当时徽班进京形成京剧的十三位著名的京昆艺术家,其中四位是老生演员。
  而这十三位演员可以认为是京剧后来各种行当的开山祖。其中余三胜,谭鑫培,杨乐楼等等,他们的后人就是很多老生流派的开创人。
  例如余三胜的孙子余叔岩是余派的创始人,也是前四大须生的领军人物,余派在老生行当的流派里,可以说是最受观众欢迎,演唱难度最大的流派,而且后来的杨派老生也是从余派演变而来。
  谭鑫培就是后来谭元寿的曾祖,谭家七代梨园,所有的老生流派都是从谭派发展而来,是老生行当的开山祖等等。
  当然,这副画里画的都是用他们在剧中扮演的样子画的,因此,真正面目我们还不能完全的看清楚,但是,这是至今最具说服力和最早关于京剧发展之初的图像资料,非常的珍贵。
  




--------------------------------------------
发帖时间:2012-12-30 18:24:55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28 07:43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4-2 16:49 编辑

  所谓流派其实是一个演员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的一种风格的唱法,而这种唱法又必须得到观众喜爱及其同行的认可。仔细想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即使你故意模仿一个唱法还是不能完全一样,但是,这不是流派而是一个人固有的特点。
  
  京剧无论是在唱腔、表演都有严格的程式,这些程式是学习的方法,有着严格的规定。正因为如此,一个行当大部分的特点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和写毛笔字一样,临摹是学习的开始。写字是要临大家的名帖,唱戏也是要师承和模仿大家的唱法。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够逐渐形成了流派和自己的风格呢?这一定是有心的,自觉的,让人不得其解的是,虽然流派的形成是个自觉的行为,但绝对不是一个终极目标,因为这个自觉是建立在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继承和发展一种唱法,而不是建立在一定成为流派的基础上,因为流派的形成不是一个原因,要有很多的条件,这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个人努力就能够达到的。
  
  关于临摹前人的火候要把握到什么程度,梅兰芳先生曾经有过一个说法,"不像不是戏,太像不是艺。"
  
  也就是说临摹的目的是要掌握这门唱法而不是临摹本身。
  
  学习京剧是个非常痛苦几乎近于残酷的过程,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过去小孩子六岁就要“入科”(学习京剧的地方叫科班,入科即是进入科班的简称),每天起五经爬半夜的练功,这样的苦练要经过十几年甚至更长,这个人学成了戏,基本也就是“残废”,因为京剧的训练把人的嗓子,甚至身体四肢的功能完全按照京剧打造,如果一但这个人丢了这碗饭他几乎什么也干不了。
  
  简单举个例子,旦角演员为了手的姿势好看,要在温水里浸泡和压五个手指,让它变得柔软和有弯曲度(反向弯曲度),这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能早就的,要常年如此,那么这双被改造过的手,却不能干重活。尤其是过去,旦角演员虽然演的是女性角色,但都是男演员,就是所谓的“男旦”,后来有了女性演员演旦角才有了男旦的叫法,过去没有这个说法,京剧里无论你是什么行当,没有女性演员。
  
  试想一个男人,除了演戏,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双手变得女人一样的柔弱纤细,一但丢了饭碗,他不等着饿死等什么呢?
  
  扯远了,还回到流派上来。
  
  尽管京剧二百多年以来,有数不清的演员甚至是名演员,但是流派却只是这么几种,可见形成流派的难度和不容易。
  
  咱们在这里先说老生,老生我原来提到过所谓前后四大须生,为了方便流派的解说,我在这里再重提一下。
  
  前四大须生是: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言菊朋。
  
  后四大须生是:马连良、谭福英、奚啸伯、杨宝森。
  
  还要说的是,这种所谓四大须生不是一种专业的评定,行内并没有这样的评定方法而是观众给界定的。
  
  为什么要重提这四大须生呢,因为,当今流传最广,时间最长,大家最熟悉的所谓京剧老生流派,四大须生都包括了。
  
  也就是说,老生的流派你基本可以这么看,就是余派、高派、马派、言派、谭派、奚派、杨派这七大流派,虽然过去也有其他流派但已经不为人所熟悉。
  
  下文要介绍的是这些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作。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30 07:35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4-2 16:51 编辑

余叔岩
  喜欢京剧的人大概对余派唱腔都不陌生,因为至今很多老生仍然是这个流派的传人。而且,余派的代表剧目也是老生的经典剧目,有些就是来源于他的唱法和改革。

  余叔岩是京昆十三绝中余三胜的孙子,梨园世家,早年拜谭鑫培为师。谭派嗓音高亮吐字清脆,余叔岩在宗谭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进一步发展了谭派,其嗓音特点浑厚刚毅,特别是“立音”特别好,高低兼能,注重吐字的韵味,后人说余派的唱腔叫“云遮月”,意思是,高音里有浓厚而低音里有穿透力,好比一轮月亮藏在云彩里,光亮虽在却不露踪迹。余派由于对谭派的提高和发展,被称为“新谭派”。

  余叔岩不仅是唱的好,武功也十分了得,可谓是文武老生两门抱,多才多艺。可惜的是身体不好,活跃在舞台上的时间不长。今天,我们由于没有他的影像资料,我们只能从老唱片里听到他的唱腔。

  余派的传人不多,但影响广泛,有些甚至不是出于他的门下而宗了余派。我们今天还能熟悉的有,杨宝森(也是杨派老生的创始人),谭富英(谭鑫培的孙子,谭元寿的父亲),李少春,女老生孟小冬等。关于这几个人也是生行里的一代宗师,后文我会介绍他们。

  仍然活跃在今天舞台上的余派演员例如于魁智,耿起昌,马长里,上海的女老生王佩瑜等等。

  由于余叔岩师承谭派,继承了谭派文武兼备的特点,所以,他代表剧目也很多,甚至可以说涵盖了今天流传下来的绝大多数老生剧目,文武都能演。

  代表剧目有:《搜孤救孤》《战太平》《武家坡》《洪洋洞》《打棍出箱》《四郎探母》《定军山》等等。

  余派对近代老生的发展和成就可以说是没有人能够望其项背,特别是《搜孤救孤》里程婴的那一句“白虎大堂定了计”的二黄导板,荡气回肠真是天下一绝。

  希望有时间听听老唱片里余叔岩的唱段,如果您能找到,您会觉得那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同时您也会明白什么叫大师,艺术家不是随便叫的以及流派的难得。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3-31 07:19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4-2 16:53 编辑

 谭富英
  说完了余叔岩,一定要说谭富英。这还不是因为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生演员,而且是梨园世家,是著名的京昆十三绝中谭鑫培的孙子。更重要的是,所有老生都是出自谭门,也就是都宗的是谭派然后从谭派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谭派是近代老生的开山祖。

  谭家从谭至道,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增,谭正岩至今整整七代,而且都是专攻老生,这可谓是梨园的奇迹。

  谭派嗓音高亢,吐字清脆,更重要的是,谭派老生都是文武老生两门抱。中国第一部电影在北京的“大北”照相馆拍摄成功,这部片子就是一部京剧片《定军山》,其中黄忠的扮演者就是谭鑫培,我们上文中提到的余叔岩就是谭鑫培的门徒。

  真正让后人认识谭派的,还是从谭富英开始。谭派戏几乎就是老生行当的根底,谭富英也是谭派老生中的佼佼者。过去,北京京剧团的阵容非常强大,其中就因为有了裘盛戎,马连良,张君秋,李多奎,谭富英的加盟。

  谭富英的儿子谭元寿,就是《沙家浜》郭建光的扮演者,年龄七十的时候还可以做“呛背”(前空翻),足见其武功的功力。

  再后来,文武老生逐渐拉开了档次和分界线,这不是因为什么剧情的需要,完全是文武两门抱的老生十分的难得。

  要说谭派的代表作非常困难,因为几乎所有的老生戏都是谭家的戏,我只能举出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如《定军山》《战太平》《李陵碑》《失空斩》等等。

  之所以这么举例不是谭派这几出戏唱的最好,而是目前比较流行的。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4-1 08:56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4-2 16:53 编辑

高庆奎
  高派是高庆奎创立的,提起高庆奎,了解京剧的人可能都知道,曾经是一个如雷贯耳的人物。

  高庆奎师承很多名家,其中包括谭鑫培。高庆奎嗓音高亮,这在生行里是很少见的。尤其难得的是,他不仅老生唱的好,而且老旦,净行也有造就,对于这样的能够跨行并且有成就的演员并不多见,高庆奎次子高盛麟是京剧的大武生。

  只可惜英年早逝,虽然去世的早,但高派对京剧老生行当的影响非常大,至今我们还能看到活跃在舞台上的高派演员。
  高庆奎的徒弟也不是很多,我们能够熟悉的如李和曾,现在的辛宝达。

  高派代表作有《辕门斩子》《逍遥津》《斩黄袍》《史可法》等,其中《逍遥津》那段汉献帝的二黄唱段脍炙人口。


作者: 芳紫陌    时间: 2013-4-1 22:13
{:soso_e179:}好贴子,才看到!得空也写一写自已对于京剧的戏曲的一些偏爱,门外汉的喜欢!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4-2 07:09
芳紫陌 发表于 2013-4-1 22:13
好贴子,才看到!得空也写一写自已对于京剧的戏曲的一些偏爱,门外汉的喜欢!

欢迎,我也是个爱好者,不是专业,咱们大家一起聊有意思,我别老是一个人唱独角戏呀?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3-4-2 08:25
本帖最后由 色妞妞 于 2013-4-2 16:54 编辑

言菊朋
  前文我们说过,京剧老生曾经有“四大须生”的说法,这又分前后四大须生。我们在这里再重复一遍,前四大须生是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后四大须生是,马连良、谭福英、奚啸伯、杨宝森。

  言菊朋即是前四大须生里的一位。

  言菊朋出身官家,蒙古族,自己本身也有官职,而且是一位饱学之士。

  在过去,艺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做官的人是不能够唱戏的。言菊朋却因为爱好京剧而弃官从艺,可见其对京剧的执着。从其他行业专到京剧专业演员,过去俗称叫“下海”。京剧里有很多这样的演员,其中不乏著名的演员,他们都不是门里出身,而是下海成了专业的演员。

  和其他老生演员一样,言菊朋也是从谭派入手,最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被称作“言派”。

  言派的特点是细腻婉转,跌宕起伏,若断若续,千回百转。他的代表作《让徐州》虽然是谭派戏,可是言菊朋唱了以后,谭派就再也不演了,足见言派戏是内外行都认可。

  言派的代表作我们熟知的有《卧龙吊孝》《让徐州》《上天台》《贺后骂殿》等。

  言菊朋的后人也是京剧演员,儿子言少朋是老生演员,马连良的弟子。儿媳张少楼也是言派老生,颇有言菊朋的风范,是个很难得的女老生。

  女儿言慧珠,名震江南,曾经是上海京剧界的一代名伶,还曾经参与了电影演出,她和麒麟童(周信芳)合作演出的《坐楼杀惜》堪称绝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花旦演员。

  只可惜,在后来的各流派中,传承和爱好言派的人不是很多,这可能是因为言派的唱腔不好掌握的原因,加上言派的剧目也不是很多。
  






作者: 王三麻子    时间: 2013-4-2 09:08
单纯性白脖说,真是牛啊,这个坛子里。。。
关于样板戏的事我这有个不大妥当的比喻,
买东西有时候有时候会掏一大笔钱,买一样好东西,
有时候会花很少的钱,买一大堆破烂,
基本上说那一样好东西会用很久,一大堆破烂要不了多久就扔了。
抛开政治因素,高手参与的样板戏就是那一样好东西,
从技术层面对京剧自身的变革绝对是好事儿,
只不过只让唱样板戏,别的全打到,这事儿就过分了。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4-2 19:54
有人说张允和喜爱唱戏,且还是“水磨腔”,大鹰兄能说说“水磨腔”是什么样的?
作者: 尜尜    时间: 2013-4-4 14:05
鹰的字好看,很重要一点是观点鲜明,不论说的对错,一看就是认真思考过的,而且思考有深度。但鹰太能写,每篇几乎都是系列,俺是看不完,这一篇也没看完,只好等读完再论了。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4-4 20:55
也来加点儿料~~

马连良:京剧业内人称“长得顺溜儿”,高矮胖瘦合宜,体格匀称。舞台上演戏愿意和搭戏的演员唠家常。
“二哥,今儿中午吃了什么?”
“饺子”
“哦,包饺子啊,什么馅儿的?”
还得人家经常忘词儿~~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4-4 20:58
谭富英,天赋佳喉,年轻时嗓音“没挡”,底气足。一出《定军山》“敌营打罢得胜鼓哇~·”剧场内就炸了锅~~
外头拉洋车都能听到连声叫好~~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4-4 21:04
“张君秋:嗓音得天独厚,一时无两,出于梅派,也得程砚秋指导,竟能自成一家。
他的嗓音甜、圆、宽、润。发声靠腹呼吸,讲究发丹田之气。张派弟子少,我总感觉与他自创的这种发声方法有关,难度太大啦。

传言此人食量大好,登台前画好了妆四十个饺子下肚,前台一声:“苏三走动哇~~”他一抹嘴:“苦哇~~”就上去了~~·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4-4 21:20
张君秋:望江亭------蒙师傅发恻隐把我怜念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IyMjMzMzAw/v.swf

作者: 闲散之人    时间: 2013-4-4 21:53
我很吃惊,帖子里藏龙卧虎,厉害!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4-5 21:40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4-4 22:14
没赶上那个年代,虽然也不是啥好年代

都是汪曾祺《人间草木》里的故事~
汪的散文最大的看点是写人物,一是写西南联大各位教授的,一是写他创作样板戏期间结识的几位名伶,形神具备,特有意思。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