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您是抗日烈士,我不知道您长得什么样,也没看到过您的英雄事迹,只是在咱县县志的烈士篇里看到过介绍您的一行字:冯儒林,坨里镇坨里村人,冀东抗日联军十团三营教导员,1939年在北京密云冯家塔突围时牺牲。
爷爷您不知道有我这么个孙子,也不知道您为国捐躯以后,您年仅29岁的漂亮妻子我的奶奶和您未成年的儿子我的父亲是怎样熬过来的。听了我的汇报,您一定会瞑目的。
您牺牲以后我奶奶就开始为您守寡,为了免遭鬼子汉奸追杀,她把八路军发给她的烈属证都烧了,带着我父亲逃回了娘家,担了多少心、受了多少怕、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恐怕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她含辛茹苦的把我父亲抚养成人,全村只有三个同龄孩子上过初中,其中就有我父亲。她老实巴交,与人为善,远离权势,重名薄利,从没麻烦过任何人,也没抱怨过任何人。守寡守到86岁,才无牵无挂的堂堂正正的义无反顾的去了您那里,咱们老冯家的每一个人都在心里为她老人家立了两块牌坊,一块铭记她的贞洁,一块铭记她的功德。她老人家的功劳比您还大,您要像接待功臣一样收下她,让她远离苦难,尽享清福!
您唯一的儿子我的父亲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他自学成才,当过记者,做过编辑。因为思想敏锐,眼里不揉沙子,发表过很多有震撼力的杂文,“文革”中受了严重冲击,因为沾了您老的光,才没被一棍子打死。奶奶的牵挂牵着他回乡从了政,他“长昼勤洒移山汗,深夜不息读书灯”,无时不刻都在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了他从文的第二次生命,业余时间笔耕不辍,用犀利诙谐的笔锋,针砭时弊,讴歌正气。他和刘春祥、汪金友组成的杂文互助组闻名全国杂文界。汪金友不止一次的对我说:“你爸爸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在我县杂文上创造的第一最多,第一个在两报一刊(《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上发表杂文的是他,第一个出版杂文集的是他,第一个获得省文学振兴奖的是他,第一个当上作家的是他,第一个在省杂文协会任理事是他,第一个在市杂协任副主席是他,第一任县文联主席兼杂协主席也是他。没有他就没用我县杂文事业的今天。”退休以后他一刻也没放下过心爱的笔,直到找您老报到的那一天。您老虽是八路军的政治干部,但您老的学识一定比不上我爸爸,您要像接待老师一样收下他,让他在天堂里健笔千秋。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