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我眼里的宋庄---一个旁观者手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19:53
标题:
我眼里的宋庄---一个旁观者手记
(引子)
2006年,那是我从未去过宋庄仅仅从媒体上听说过宋庄之后写的一篇文字,算作引子吧:
前不久与老金在线而我应该称呼金老师一起去办事情,车上闲聊,谈到宋庄的艺术。我随口评价,那是一群颓废的艺人的集合。他听了脸上露出不屑,随即说,你不了解的他们的思想怎么可以这样评价呢?何况,你并没有去过宋庄。
晚上吃饭,彼此都有些尴尬,首先他说,我可能有些不够客气,但朋友之间我希望大家认识的接近,这样会谈话很愉快。当然我没有权利要求自己感受的东西别人同样感受,朋友之间不妨是平行线的交流方法,统一是不可能的。然而,在此之后,我却有了一种深深的郁闷,再之后的几天上网没干别的事情,几乎浏览了所以关于宋庄的文字包括艺术作品,堪称废寝忘食。
小的时候学了几天国画,对于美术理论的理解也看过几本闲书,然后我以为完全可以成为夸夸其谈的资本,蒙比我还不懂也不想懂的人们,这次是碰上了一个治学态度严谨而较真的人,而我同样是敏感而固执的人,不学习是不行了。
那么我想,我一定错了吗?强词夺理不行吗?在这方面我一向比较出色,气死人没商量的事情不是没有干过。但是这次我要注意了,知识上的认识,一定要拿出依据,观点不同可以,但不能无知,因为我是决心开始学习了,我发现自己真的需要充电了,或者说通过学习克服现实中的乏味,机会正好。
我必须立意,宋庄依旧是颓废的艺术,改变最初的观点需要偷换概念,所谓的强词夺理。
宋庄,我的确没有去过,但是电视上看过,网上的介绍说了,相关的作品看了,大体有了感觉,于是仅就感觉。不容置疑,以宋庄为主体的中国前卫艺术群落继承了圆明园艺术的先锋精神,成为中国现代艺术中最亮丽的一处聚光点,前卫,几乎说明了宋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基本定位,我不存异议。
那么,我更关心的是宋庄这个艺术群体的组成人员的个体意识,或者说他们每个人的心态。当然,我不是他们的朋友,即使是他们某个人的朋友也不是他们全体的朋友,即使是他们全体的朋友,他们也不习惯向我汇报思想,诚恳的说,我的确不了解他们。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判断,实际上我似乎愿意理解为是对目前整个文化人的心态的判断,我还是说,颓废,是不容置疑的。
颓废是什么?“颓废”这个词很懵懂,汉语字典上对这词的解释是“精神萎靡不振”,《牛津文学术语词典》说明颓废的基本原则由19世纪60年代的戈蒂耶和波德莱尔详细阐明,即主张完全地反对自然。从美学角度分析现代性的五个基本概念: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由此看来,无论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还是在美学、文学领域中,颓废都被看作是一种反道德、反自然、反社会、反人道的态度与行为。我要为颓废一辨。颓废其实是一种极致的艺术化的精神状态,以艺术化的个性活动方式对抗社会并进行超越,超越现实社会的矛盾但并不求升华。它执行“自我原则”,而不是“现实原则”。当“自我原则”取代了“现实原则”,那么,在某种程度上,自我也就替代了社会,自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颓废只是用非升华的方式来解除来自社会的压抑,用艺术化的创造方式来实现人生之醉。从辨证的角度看,颓废既是进步,进步也是颓废。颓废不是恶,是人类思想渴盼超越的一种向上的精神。也是对世俗的叛徒,自由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知道我的认识是否狭隘,颓废到底还有多少中解释方法。那么涉及宋庄的艺术家的评价,我仅仅说的是他们的心态,并非评价他们的艺术作品的流派,因此我以为我并没有太过无知,即使无知也是可以修正的,籍此说明。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19:54
(一)
2011年10月的一天,我终于突发奇想去了一次宋庄,这还要源于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在那里.彼时我们曾经在一个少年宫里学过画画,此时他已经是国内小有名气的画家了.
老同学见面自是亲切,而那个"距离祖国心脏25公里的一段盲肠"的宋庄则更是让我好奇,尽管它与我曾经想象和评价过的宋庄还没有感到巨大的差异.但我还是去了一趟当机立断的在画家云集的部落之一辛店租下了房子,有着150平方米的住房,200平方米独院,外带五亩地的小小蜗居,成了公司新的办公地点.
公司迁至宋庄,图得个有趣,艺术家青睐的居住环境,也少不了我这家文化艺术交流公司的商机,人家艺术家们为了修身养性,潜心艺术,而相对浮躁的我们则有了浑水摸鱼的机会,我直抒胸臆的说.
据称:宋庄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富于包容性的文化艺术氛围,使她成为了投资办学的理想之地。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的北京中加中学,创建于1997年,是宋庄首座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学校。加拿大菲莎河谷大学、纽宾士域省大学、圣约翰社区学院等名校,在这里开设了最有特色的课程班。潞州中学是一所公立完全中学并设有国际部,占地面积近八万平方米,教学条件优越。宋庄艺术村的最初形成,与圆明园画家村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裂的联系。1993年到1994年之间,圆明园画家村成为一个国内外记者、画商、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热闹去所,这给自由艺术家们带来了各种机会,同时也给许多画家带来了无法安静创作的困扰。于是,1994年初春,画家方力钧、刘炜、张惠平、岳敏君、王音和批评家栗宪庭等人就来到了宋庄。选择宋庄的原因是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又没有彻底脱离作为文化中心的北京。同时,这里的院落十分宽敞,多为传统的四合院格局,青砖灰瓦、花格窗子,透着纯朴和传统之美。远处的潮白河流,近处的碧绿农田都给人以开阔舒畅静谧的感觉,因此,这里十分适合居住以及安静地画画。
从偏僻的小村镇到今日丰腴的著名艺术重镇,宋庄走了一条由自聚集到国际国内共同关注扶持的道路。政府实行灵活的推广政策是宋庄成为知名艺术品牌的关键。继艺术促进会成立以后,宋庄又规划出了一个新的艺术园区,围绕着这个艺术园区,美国、台湾地区等地的艺术家、画廊纷纷盯上宋庄这块“飞地”,越来越多的画商和投资商也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开始投资兴建专业工作室和画廊。小堡北边有一个造型怪异的灰色建筑,是由美国人投资、艾未未设计的艺术中心。供艺术家办展览的画廊也已经渐成规模,有位于小堡村的前哨画廊、韩燕画廊,位于任庄的宋庄画家村画廊,位于喇嘛庄的宋庄艺术大本营,以及宋庄艺术家合作社,还有占地5000平米的宋庄美术馆等。另有投资商为艺术家专门修建的工作室群落已出租给艺术家使用,比如宋庄东区艺术中心等。宋庄自身的艺术博物馆、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台湾香港画廊也都在加紧建设中。
随着宋庄艺术群落人数的增多,尤其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被社会认可,它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也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繁荣。十年前还很偏僻的村镇,现在却是饭馆林立,甚至已经有了若干中小型超市。走进小堡村的商业街,那宽阔的街道,装修风格各异的店铺,让人很难想象这里原来是地道的北京农村。
宋庄的前景是光明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将会一步步得到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将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而逐步得到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将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逐步培养起来,宋庄艺术也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宋庄是幸运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艺术传承创新兼而有之,在此基础上,宋庄将建设成为文化产业聚集区,形成国内规模领先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作为全国小城镇试点镇,宋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达、便捷的交通、京东经济发展的纽带地位、完整淳朴的人文生态环境和百花齐放的文化艺术资源,成为了奠定中国宋庄崛起的基石。
以上的这些介绍无疑诱发了我商人的敏感,而迁到宋庄的冲动则完全是商人的直觉。
商业是俗的,俗得只有铜臭味儿,艺术是雅的,雅到曲高和寡。如何把一个很俗的行为变成一个先锋的艺术行为。号称实验艺术. 商业只是一种手段,是当代艺术的一个实验。
成了宋庄的新村民,必须在思路上标新立异.我进入冥思苦想阶段.这是我的一个新的选择---站在商业和艺术之间,让商业成为艺术,而不是让艺术成为商业.比如影视行业有种观点:越“商业”应该越“艺术”。商业是协助并推动艺术的原始动力,而艺术又是促进商业发展的后台背景,以及促使商业获利的必然媒介。“艺术与商业的联姻”,现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
作为一个商人,来到宋庄,全做一次穿越.用商人的思维行走于艺术家之间,想来别有一番情趣.
艺术区必然商业。这是我第一次来宋庄的感受.它如同一个艺术赌场,真假难辨,鱼目混珠.我看到了商机,这个商机就是让艺术家"浮躁"起来,即艺术区实际上是艺术与文化的消费区,而并不尽然是创造区.艺术区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文化商业综合体,以文化艺术来带动经济发展。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19:55
(二)
到宋庄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租房子,房源消息是从网上看的,竟自跟房主联系之后便去看房,那天正赶上天津下大雾,所有的高速都封了.而京津城际火车9点之前根本没票,因为是十一长假后的第一天上班,人多.
我非常机灵的找到一个拼车的司机,司机含着100元,比平时高出一倍,我也没有砍价,因为他说京蓟高速没封,他宁愿多花一些钱绕道.说是拼车,车上必须要满4个人.除我之外,还有一个商人状的妇女是司机的熟人.再有两个20多岁的孩子说是要赶北京西客站九点多的火车,当时已经八点了,司机说开快点能赶上.我知道司机是在骗人,怕两个孩子不坐车了他还要拼别人.我附和着说,问题不大.司机感激的看了我一眼并且递上一支烟.
京蓟高速果然没封,上了高速心总算放了下来.刚上去十分钟司机的朋友来电话说京蓟高速刚刚封了.真是运气.
到了北京四惠,时间已经是九点半了,可怜那两个孩子.我在四惠下车,一通地铁加出租乱导总算看到了宋庄的指示牌.给房东打电话,定好下车地点他来接.之前还以为画家们聚集在一个叫宋庄的村子里,谁知去了才知道宋庄是个镇,而且镇上的许多村子里都散居着画家.画家比较集中的那个村子叫小堡.这还是房东直接领着我到了一个叫辛店的村子里看完房之后才告诉我的.因为我的同学在小堡,我说要去找同学,便问起小堡,记得比较尴尬的是我把小堡叫成了小宝,而房东纠正说叫小铺,原来是多音字.
房子基本定了下来,房租一年3600元,每月还要递增7%,但房子还算满意,另外有五亩农用地.比较田园.
到了小堡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同学吃惊的在电话里说:你已经到了啊?!
我笑,让他来接我.心想,我过去几个国家瞎跑都是自己,何况语言还不利落.京津两地近的很,多大点儿事?
其实我也知道我按理该先找同学,请他帮助我先行考察一下.怎奈我对已经是艺术家的同学有了体谅的理解:不能打扰他艺术的构思,二十多年没见了,真的不愿过多麻烦.尽管他和我年轻的时候还算熟络,我参加工作的检察院跟他上大学的美院很近,类似于宋庄小堡和辛店的距离.记得他最后一次到单位找我,我告诉他我过两周就要结婚了的消息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之道我来宋庄的前几天才打听到他的电话,并产生了将公司搬到这里的动意.
同学年轻,我已经老了.他仍然还是那样的帅气,虽然已经50岁。他仍然那样的表情,羞怯中的纯真。他好像太熟悉又好像很陌生,实际上是熟悉得使我感到陌生,他,竟然没有变化。我在默默观察他的举止。一种怪异的心理在作崇,这时我觉得我是一个坏女人,在打一个男孩子的主意,有挑逗之嫌,因为他的形象永远是十八岁根植在我心中。而后我突然意识到今天的我们就应该是姐弟,姐弟式的朋友。因为我的已然沧桑世故和他的依旧纯真脆弱。他不可能懂得我心理戏剧性的变化,这只属于我的文学心态的浪漫。他在我心里彻底变小了。
我怅然。
是的,三十几年,人生一梦。
中学时代,真的是一段美好,留住美好的形式却很难选择,社会洗刷了一切。
再见了,我曾经风华正茂的同学,他老了,但是更老的是我,于是我毫无疑问的成了他的老姐。
人,对美好情结的倚重出于人对自己不再持有的某种情感状态的怀念抑或是珍惜。聪明的人会珍惜得张弛有度,从而并不一定追求原有状态的复原,事实上人不可能走进同一条河流,失去的怀恋已然构筑了残缺之美。而愚笨的人才会完全忽略人性中必然的成长变迁或此时与彼时的时空的差异,便是放任了自己的心绪而破坏掉尘封的美好。
叹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三十年,竟是人一生回忆起来仿佛一弹指顷时光距离,生命真的如流水,甚至容不得人有安静遐思的片刻,一切都飘逝而去了。
而岁月静好,涛声依旧不过是人对生命状态的某种安慰,是心情或情绪的某一片刻的定格回归,仅仅是怀念。而怀念又是那样的不舍。
已经早已失去了轻易感慨的年龄抑或是心态,为此而失眠的情况也纯属有意识的思索,但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殊不知这种情绪像结痂在心上的陈年疤痕,一旦触动便隐隐作痛,可谓暗疾。有诗为证:
一个影子已经死去
另一个影子已经重生
不是说所有的情景都是偶遇
再现的旧梦飘逝了色彩
却走不丢梦里种下的灵魂
哀伤是清香幽婉的白橡树
缠绕着被风撕碎的情丝
漫过岁月的遮掩
找回流失的那枚叶子 和记忆的留痕
我不说 你也知道
但只是,涟漪散了波澜不惊
幸而 怀恋是上苍的一种符咒
记忆也能长出风景
散落一地命运的珍珠
被捡起珍视
无所谓云淡风轻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19:56
(三)
房子的装修需要十五天,而且已经接近冬季,我决定明年三月之后才过去,因为天津公司进口芥末籽的业务尚未落实,需要我将一切夯实后交给其他人打理。北京公司今后的全面工作将围绕着宋庄开展。两个公司的业务是各自独立的,而我也将扎根宋庄做好基础。
宏观的讲,宋庄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地区,其开发的潜力不容置疑。然而微观上从哪里起步,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我并不了解宋庄。
我几乎每晚都要网上浏览,凡是有关宋庄的消息我都要细看,有关宋庄文化创意聚集区的产业政策、当地政府的执行力度、艺术家们的人员构成、甚至相关人员的名字爱好特点等等。大致有了一个概念性的认识。我像一个欲将潜伏到宋庄的特务,以特有的嗅觉和敏锐感受信息。
貌似发现了许多问题,粗浅的总结出两点结论:一、政府缺钱。二、艺术家困惑。
听说,宋庄的水很深,单凭热情是不能融入的。我是谁?这至关重要。我是商人?我不是,是也不是。我是画家?我显然不是。我是诗人?我似是而非。我是一个边缘人。前提是我热爱宋庄,我喜欢那里的氛围而不是商机。这是我首先需要明确的,这样我就不会擅闯庙堂被视为异己。交朋友不是关键,关键是不树敌。
其实问题根本没有那么隆重,但我必须煞有介事的强化这一切,那样我就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像一些艺术家们的自我规范,而不是像他们中的另一些人麻木度日。
网上有太多的这方面的介绍,许多人打着为了艺术的幌子,颓废、盲目的消磨自己。不关心未来,更谈不上励志。只是为了宋庄有一个逃避现实的懒散环境惶惶不可终日。
有些人走了,有些人来了,这就是没有目标的缘故,或者说缺乏对自己的正确涉及。
宋庄像一盘散沙,凝聚着沙子一样的颗粒。纯洁而浑浊,凝固而流淌。
站在非艺术家的角度思考艺术,我认为:艺术在任何环境都不能忽略商业手段的推动。商业和艺术不应该是背离的,其两者的关系应该如水与舟,然而一些人却往往在情感上将它们营造成悖论,以示清高。艺术家如果无视大的生存背景等于自戕于艺术的概念之中。站在商业和艺术之间,让商业成为艺术,而不是让艺术成为商业.比如影视行业有种观点:越“商业”应该越“艺术”。商业是协助并推动艺术的原始动力,而艺术又是促进商业发展的后台背景,以及促使商业获利的必然媒介。“艺术与商业的联姻”,现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艺术展现中自然会体现其价值和精神,至于它为了什么,应该是客观效果。主管上它什么都没有丧失。艺术家首先应该是思想深邃的,其文化底蕴至关重要,而且其“杂学”基础也必不可少,最重要的是他应该具备哲人的思维。否则,只能成为艺人或匠人。艺术张力是强化生活的细节。艺术家首先应该带着哲人的思考感受生活.由此产生的大悲悯才可以生成力作.否则只是市井心态的描述生活,像一群鸟.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是艺术家的出路.对社会发问是艺术灵魂的终极体现及作品境界的升华,我不明白宋庄的环境之相对独立和封闭对艺术家的整体思想的打造有没有负面效果,于是我在想宋庄那样相对密集和单一方式的艺术家生存圈子会让他们产生怎样的思想积淀,怕是慵懒贻误了一些人,除非他们明白个性的独立并不等于离群索居的不问苍生。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19:57
(四)
宋庄在目前为止有展览馆100多个,工作室、画廊比比皆是,但都限于在宋庄本土发展。异地开发尚未成为主流。即或是120多公里的天津人,大多知道宋庄,但去过的人并不多,至于宋庄艺术家的作品,根本没形成主流。天津人认天津画家,这是圈里人共知的。
我想把宋庄的艺术与天津市场对接,深知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首先源于我不是艺术经纪圈的人,对艺术市场行情一片空白,另外我尚未真正走进宋庄,根本不认识那里的几个艺术家。
但我决定做一个书画展卖会,地点设在天津,说起来是个尝试,其实就是冒险。成功的底线是运作成功,利润忽略不计。而失败的可能几乎是意料之中,所谓失败便是赔本赚吆喝。前提是时间太紧。我的目的,快速建立公司的品牌效应,尽管失败了会名声狼藉。
大约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展馆落实了,是套在天津的一个大型国际创意设计展会里,借助大会的人脉资源,免却了宣传的巨大投入。并与天津的一个拍卖公司合作捆绑。接下来是组织作品,由京津两家合作单位分别完成,填补了我资源的不足。展厅的设计和作品图录等相关细节,幸而数年前我便是以做企业的境外展览为业务主项,展会的细节大致也大同小异。于是看起来一个接近玩笑的运作。在我的策划下框架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离展会开始时间还有20天,而离我第一次去宋庄的时间仅仅一个月,一旦展会成功,又算我一个奇迹。
宋庄许许多多的大小策展人,我深知我不算,那些策展人几乎都是画家出身,而且有众多的画家资源,不仅懂画而且懂行。我小的时候学过几天国画,水平大致在竹、兰、梅、菊的初期学习上,当然还能看出写意与工笔的区别,仅此而已。至于风格、画派一概不知。
我闭着眼睛告诫自己,我是商业运作,不是艺术鉴赏,虽然这样安慰自己很牵强。我唯一欣慰的是我知道自己聪明。
我的亢奋与冲动来源于自己的占位或者说定位,异地交流。对天津而言我是宋庄,对宋庄而言我是天津,机会和空间是它们之间的缝隙,而缝隙本身在于挖掘。
再好的东西,拥挤在一个范围也会熟视无睹,事实上宋庄没有一个统一的艺术组织,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艺术模式,大家只是在这里生活创作而已。
而策展人也都限于资金或其他条件大多没有脱离村内的运作空间,宋庄画家走出去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体系化运作。目前,我就看到了这点。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19:58
(五)
网摘:困惑、梦想、激情、迷茫、敏感、孤独、冲动、愉悦、郁抑、成功、焦灼、卑微、高傲、友谊、期许、未知,甚至某种盲目等等,都构成了宋庄艺术家群体注定是一个独特的矛盾交织体。你无法判别选择艺术的对与错,同样你也没有理由怀疑他们非常微小而又具体的个体生活——因为这或是一种来源个体内心的坚韧或是一种妥协。
宋庄展示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生活方式以及某种来自精神与内心的愿景以及无比的纠结。但是“艺术改变命运”的神话一再掩盖了这个群体多数人的默默无闻,甚至处于一种“艺术蚁族”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与生存就像一个正常个体的命运那样非常卑微而又生动,构成了宋庄的真实现貌。在国内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艺术群体仍然处于弱势的命运,令人感慨万千的同时,也勾勒了宋庄的现实以及某种隐约的忧虑。
艺术独立创作者以及淘金大潮的投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门槛相对不高的宋庄,在具体而微的生活和创作过程中,宋庄是一个闪亮的名利场舞台,更是一个由微观个体组成的生活场景。
卖画是这里永远让人眼睛发亮的话题,但对很多艺术家而言却又那么遥远或不切实际。而讨论宋庄的出路似乎是宏大的,同时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又是非常现场而又实际的,他们命运中或温暖的辛酸、或纯粹的浪漫,或盲目无助的硬扛着,可能更能直达你的心坎——有时候来自艺术家群体身上的问题,其实更多的和艺术无关。
这段网摘的描述是相当精确的,这正是我走马观花看宋庄的初期感受。我曾经用了一天的时间坐着几里地几元钱的摩的游走宋庄的几个村落,发现白天的马路上还是一幅大乡村的景观,农民在农贸市场讨价还价,民工在廉价的餐厅里胡侃乱说,食品低档货居多,发展最好的小堡村连银行柜员机都没见到,安装宽带电话要到镇里,当然也许正是这样的原生态状况才吸引了艺术家们的云集,但是用商业消费心理分析,如此的购买力又如何能推动大的经济锁链?而艺术品的市场仅仅靠外来购买力维持?维持的份额有多大的涵盖面?尽管我知道这里原本就不是交易场所,而是制造基地。我仅说的是艺术家的生活维持基础,如果一个艺术家几年没有产出可以换成钱的作品,那么生计靠什么?何况不产生经济效益的诗人作品。
由此感到艺术家们的穷是显而易见的。
晚上是艺术家们游动的时间,工作累了的,包括睡足了的艺术大师们开始活跃,廉价的酒精制品,简单的饭菜搭配着永远谈不完的艺术话题构筑了他们的夜生活。但,绝对清贫。至少大多数是这样。不知有些艺术家们怎样担负家庭责任。据说有位诗人差点儿饿死,闹出了发动社会捐款“拯救诗人”的举动。
他们的精神生活貌似那样丰富,而精神世界未必没有空虚,但我无权指手画脚,这是我陌生的领域,更是我陌生的氛围,我只是看了网摘和仅仅外观的视觉感受得出的结论。
相反再看那里的外地农民,住在窝棚里,包土地种菜,每亩年收益5000元,稳定的养家度日。
一切反差,来源于世界观的学问。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19:58
(六)
我第三次去宋庄仿佛比前两次有了更实际的意图,一是验收房子装修的情况。然后才可能安排正式入住的事情;二是与一个尚未见过面从博客上认识的专门做展览的朋友研究天津书画展卖会的征稿事宜;三是带着天津的一些朋友考察宋庄的投资环境,不排除拉帮结队的在那里发展。此次,我绝对三不上宋庄本土的东道主,但却大言不惭的邀请大家去宋庄,口吻是:到我那里看看。
宋庄对我来说依旧是陌生的,只是比前两次多了一点浅表的认识,而这种浅表并不足以我张扬。在微薄上认识一个宋庄画家,对方资料显示是北京人,先前去了澳洲并获得身份,如今在宋庄发展。对方对我的展会有些兴趣,彼此交换了资料。我带着大干一场的叩问表述着我的情况,对方显得十分谦和,盛赞为画家搭建的平台的辛苦。
N次对话后方知,人家几年前就已经在宋庄投资了一个较大的艺术区,几千平方米的建筑已然开业经营,我自知浅薄。随自省。
看来真的如人介绍,宋庄水很深,所谓往来无白丁。低调是在宋庄行走的基本造型,尤其是初来乍到。我毕竟不是玩行为艺术的诗人,凡是选择了宋庄,必有其深层的目的,否则也算是壮举。
有资料说有个热爱诗歌的商人,卖掉在上海的数套房子,来宋庄见了一个基金会,专门为艺术家服务、许多人质疑他的用意,以奸商啡之。我不以为然,只认为这是一种选择,即使是商业目的。
由此我突然萌生了一种恐惧,说不出来的一种畏难情绪,我开始怀疑我的某种激情,当然也有对自己年龄上的疑虑,若是十年前,一切仿佛都不在话下。
幸而还不至于退缩,或许资料看得太多也不好,让道听途说的东西搅扰了自己。既如此,一切只能顺行于天意,发掘自己的聪明才智了。
天津到宋庄100多公里,不是远路。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19:59
(七)
因为混进了作协,我还是愿意被人看成作家,几流的不管。
我几个女友,都是写长篇的,现在都著名了。我因为养家糊口,就生生没著了名。写东西是我的嗜好,不是我的追求。
然而,不吐不快已成积习。
写宋庄是因为想写,基本没有什么目的。不过写好了一定有沽名钓誉之嫌,所以我成心写不好,免得非议。
据说那个写《**观察》的宋庄移民,因为这本书得罪了不少人,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承认变了态,不谦虚了,还骂脏话,我试着想兴许跟宋庄有关。
所以,我对事不对人,对号入不上座。我多聪明!
可是,走进宋庄,体验宋庄,肯定不完全是看宋庄的风景。
人,我不认识太多,也不敢认识太多,怕沾染上艺术家的气质失却正常生存观的理性。并非说搞艺术的没有理性,而是说我自己容易走偏:太特立独行,太不可一世、太妄尊自大、太孤傲自我、太、太、太。。。不正视自己。
当然,我崇拜艺术,艺术是有着超常魅力的灵魂脉动。
突然想起一个词,边缘人。所谓边缘人就是站在局外张望局内的,尽管这样会视线模糊,但也许会傍观者清。
有牢骚者说,艺术家不懂知恩。其实没有谁为了谁而为,不如清清楚楚挑明分工,例如有人淘金,有人为淘金人卖水、卖牛仔裤,各取所需。谈清楚了,妥妥的。
有朋友电话说,想养猪,事业性的养。我动员他来宋庄,哪里都要吃猪肉,宋庄也不例外。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20:00
(八)
当年我开发乌克兰的时候当地人告诉我,来乌克兰看第一眼商机无限,看第二眼此路不通,第三眼柳暗花明。于是我坚持了十年,虽然喜忧参半,但还是获得了实惠。
如今宋庄,当我去了第三次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了当年的那个提醒用在宋庄太合适了。具体不好说,只是直觉。
关于地域差异,这要涉及一个关于北京人的话题,北京人在自己的城市里,是歧视着别人呢,还是正遭受着歧视呢?我的朋友刘晓春曾经写过一本书《北京人什么样?》。他在书里写道:“北京人在这里说的"新北京人",自然包括北京原有的居民,当然也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在北京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基本上"定居"了的人。至于是不是彻底地定居了,以及来到北京多长时间了才算是等,这里几乎无法界定。因为现代社会一切的"周期"都变短了,比如有些的公司,三五年的资历就算老的了;有些当初进京闯荡的人,一旦找到了自我,有了相对稳定的职业,哪怕也只有三五年呢,也可以认为是老北京了。他们有新的文化时尚,新的优越感,正在产生。目光远大,抱负不凡;踌躇满志,而又具备些"小资"情致,是这些人最大的特点。”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说北京人的问题,单说宋庄,虽然N年前宋庄就是北京的一个农村,就农村而言其鸡鸭猪狗、萝卜白菜与其他地区的农村没有什么区别,但因为它是北京的农村,也就是北京人的农村,接下来北京人的特点就会无疑的显露在北京农村人的本质之中。宋庄艺术家的到来,自然增添了新北京人群体,于是宋庄的农村人因之有了艺术家的理想熏陶,其优越感,抱负便不同于其他的农村人。加之近年来宋庄在政府政策的定位下,中国宋庄的品牌效应出现了,宋庄已经不是一般的农村了,当今的名字叫文化村。
说到文化村,顾名思义是有文化的人组成的村,也可以说村里的人都有文化,我的字面理解应该问题不大。
宋庄,艺术家与农民之间的互动,影响了村民的气质;如今宋庄村民像艺术家,宋庄打工的像画家,真正的画家都在宋庄生态园里种庄稼。
然而,然而的然而,就我浮浅的理解,文化似乎包括涵养,而涵养这东西某种意义上又涵盖了谦和。遗憾的是就我们目前接触的宋庄本土人士而言,还不能说我充满好感。
举例一:我曾经带着天津某政府级协会会长一级人物接触某政府部门,初衷是希望宋庄该部门介绍一些本地的投资项目。但获得的感触是我们貌似上访者,给我们放了一盘宋庄的视频资料算接待完毕。可见不是国家部级机关无法见到谦和的表情。
举例二:办公室的房东理应是最近的人,房子租下来之后我突然感到自己变成了雇农,感触来自于对方的口吻。
其实我无话可说,是我自己自愿来的,最没有权利挑剔,人家艺术家们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如今从外地人变成了新北京人,自然与我的感受是不同的,他们一定会说,北京人的谦和是举世无双的。可见就我矫情。
但是没有画家就没有宋庄的一切。没有今天中国宋庄的行政地位。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20:01
(九)
宋庄有两大类人,一类是艺术家,一类是艺术商人。艺术家主要是画家,商人主要是经纪人。艺术家作画,策展人通过组织展览有利益的展示画。
画家和经纪人的关系是这样的:他们是一对彼此依附又彼此防范的结合体,仿佛各有苦衷,又无法剥离。类似于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恩格斯关于资本论我看的不细。但关于画家与经纪人谁养活谁的问题,可以类推该原理。
画家的作品有行无市,但为了理想不肯屈尊。经纪人巴不得压低作品价格,从中捞取一杯羹。这是常理,无可厚非。
但,我反对经纪人太黑,反感艺术家太狂。
但,我深知经纪人依旧黑,艺术家依旧狂。
悖论。生存的悖论。
我发现,我就是一个傻子,此时此刻,在我前一天晚上第一次跟一群艺术家兼经纪人组合群体喝过酒之后,我发现了这一命题。
原因是艺术家们虽然相关倾轧,分为若干个群体,但他们无一不是想面对直接的艺术品市场,不想经过过多的中间环节。而经纪人之间的倾轧才是致命的,是真正经济利益的竞争,他们都想独揽艺术家的作品,把自己变成代言人,在与艺术家的心理冲突的同时却把其他的经纪人看成自己真正的对手,在笼络艺术家的手段上用尽心思,对其他竞争者的存在如若针毡。
貌似肉多狼少,实际上肉少狼多。
我这次计划要做的书画展卖会确实是时间紧任务急,本来想利用宋庄的品牌为宋庄画家打个影响,但因为宋庄官方机构明确不愿以政府的名义支持而变成了民间运作,加之宋庄的画家大部分过于“先锋”,不像天津画家属于传统画技的实力派的较多,因为我对宋庄画家作品在天津有没有广泛市场没有把握,最后的结论是我要以天津的作品作为这次展卖会的主流作品,配之以部分宋庄画家的作品,也算是京津两地吧。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毕竟没有真正走进宋庄,认识的画家毕竟有限。单纯依靠宋庄的策展人提供作品,其条件高的惊人:策展费八万,我一时还承受不了。
带着些许郁闷和遗憾,我完成了第三次宋庄之旅。
回到天津,天津的合作伙伴已经组织了大量的画作,不排除许多的名人,我较安慰。于是按照新的计划,天津画家80幅作品,宋庄画家20幅作品,已经不是大问题。而撑台子的主要大家作品全部出自于天津。
不是我对宋庄失望,是我可能真的连边缘人都算不上。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结果,看来我又自以为是了。
反省中。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20:02
(十)
关于展卖会需要宋庄参拍的30幅画的征稿问题,除了两个天津籍的画家(一个是我早年认识的朋友,一个是我同学)以外,他们又分别介绍了两三个人,鉴于我经历了那个通过网上认识的宋庄的策展人要我8万的策展费得事情,我再不敢联系宋庄策展人身份的朋友们了,然而就在这时一个让我感动的事情发生了。
仍然是微薄上认识的宋庄朋友,此前我提起的那个某某艺术区的投资人,他让他的妻子联系我,帮我组织画家。
以下是我们的一段对话:
她:您好! 我是某某。看了资料,关于组织艺术家没有问题,不知您有什么具体要求?
我:谢谢你回复。这次展卖会要求画家作品不超过两幅参拍。按照销售额组委会和拍卖公司拿20%,其他给画家。我们要求画家也提供一幅画给组委会作为回报。咱们的合作利益分配是画家留画后各分50%,然后拍卖出的作品留下的5%作为你的回报。我需要5个到10个优秀的画家,作品底价在2000到50000的概念上。
她:画家提供两幅作品,用于展览和拍卖,若拍卖成功:画家收取拍卖价格的80%,起于20%有组委会和拍卖公司处理。这样不再有拍卖佣金和个人所得税!!
我:画家留画可能不妥,这样不好。就不采取这条了。
她:谢谢您的信任!我一直在为艺术家搭建平台,和您的初衷一样!我不收取任何费用(合作利益可下次再谈),更不会留画家作品(因为我深知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爱和不易)我推荐7位艺术家,风格不一样,这七位您根据您那边做个取舍,如何?只是我有三个要求,第一,画家作品运输往返统一由贵方完成承担费用,且有具体签收人(证件)保证好作品不遗失,不破损,未拍卖作品完璧归赵);第二,我这边作品选送单位为中国宋庄环岛艺术区;第三,受展艺术家受邀参加活动。
我:谢谢!我不是艺术圈的,我只是希望做一下天津北京的艺术交流,你的做法让我感动,再次谢谢你。
她:别客气。我们是非常简单得人 不擅长人情世故 我先生画好画 我打好杂 呵呵!艺术家都好了,大家都好!
我: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她:我已经通知到位了,周六给你资料。
我:谢谢!
对话结束后,我感慨。同时认识到不能随便感慨,昨天的感慨与今天感慨的截然不同导致了我情绪的资源浪费。
正在将感慨化作文字之际,我同学来了电话,强调一定把作品给我,我同学现在已经是国内可以排的上名次的画家了,但其单纯的性格依旧让我感到他还是我们班里的男生。
欣慰之。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1 20:02
(十一)
又认识了一个画家兼热心人,她痛快的答应我组织作品,我看过她的博客,知道她联系的都是著名画家,这样对我们的展卖会水平的把握很有意义。由此京津两地的参拍作品数量就达到了要求。接下来的问题是,在所有作品中圈定一些收藏圈子里热捧的大师,开始做宣传工作了,其中的几名已经有针对性邀请的,据说只要他们本人到场,收藏家们一定会有反应。与拍卖公司的协调至关重要,他们的收藏圈子的积累是是这次成功的关键,力保几位大师之作拍卖成功。而一般画家的作品,面对的是节日企业家送礼圈,价位的合理是成功的关键,联络工作也该积极进行。
事情进展到今天,与我开进宋庄的时候计算,只有一个月,倘若成功,那不是我的运气,是我的机灵。
一切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定位的问题。
但也有一个感觉,宋庄的作品有多少可以走向外地以至境外市场?到现在我还是模糊的。如果面对那些行画的商人,是否可以建立一个“产品”批发渠道?有待思索。
据悉,在天津这个市场很大很大,文化底蕴越深对画的追求就越高
行画,就是通过便捷的方法绘画,有很多技巧,但不是传统的绘画技巧。行画最大的优点和特点就是快。但是不经看,因为行画是像工厂一样批量制作出来的。
传统的绘画最忌讳的就是行画的画法了,画面既没意境,也没厚度,经不起“品”。行画面对的客户一般是不懂画的人,但是不懂画的人又想装着懂画,因为那样看上去比较有品位。懂画的人不会买行画,但是,不懂画的人要比懂画的人多上不知道多少倍。这个市场是很有前途的。
在天津,有一个新打造的艺术氛围,是政府刻意建立的。那就是河北区地纬路的书画一条街正式开街。将打造一条天津市特有的美术创意长廊。地纬路书画一条街依托富有百年历史的天津美术学院资源,以书法、绘画作品为主,重点发展一批真品店、名品店、精品店。大约50余个画廊,加之附近历史以来形成的画店,肯定是宋庄一些艺术“产品”的批发点。这里所说的产品自然是指那些达不到艺术高端水平的作品,但也解决了部分画家没饭吃的现状。
而宋庄画家、准画家、二把刀画家,以及一些来路不明面目可疑的人,都觉得当画家成名发财的机会到了。高高低低的画家工作室、大大小小的画廊美术馆、工厂式的艺术区,张开双臂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们。
画不能卖,能不能活,是大多数画家来到宋庄后所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困扰着千百个来到宋庄寻找机会的画家,为了换取一些馒头填饱肚子,一些人并不在乎这些。“摊画”的人越来越多,至此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个“摊画”市场。据统计在宋庄一带从事绘画行业的共有4000多人,其实已经有很大一拨人已经把绘画当作一种临时工了,画画之外平时还兼职一些其它杂工,因为靠画画支撑一个家庭或一个人的生活实在艰难。就平均以每人每月创作三张画来计算,宋庄一年就有十几万幅画。
那些画价能在市面上达到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元的画家是稀罕的,那些正被画廊包装着的画家是幸运的,而那些正准备着被包装的画家更是失落多于期待,因此要依靠绘画来养活自己的人那是人间炼狱的煎熬。
艺术啊,真让人痛并快乐着。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11-11-11 20:34
一口气读完大作,不知道是纪实还是小说,佩服“我”的胆略和商业的敏锐性。楼主的网名很个性,记得几月前见过在杂谈发帖,而我来不久,你的名我记得很清楚,期待继续发表大作。
作者:
简池
时间:
2011-11-11 23:33
师太你真能写哇++
我三年也没有写你这多字!
简池
作者:
花花
时间:
2011-11-12 00:49
我去过宋庄 一个画家云集的地方,我认识的画家一见面就让我请吃饭,给我作画,理所当然让我请吃饭,可是在我的习惯里好像总是觉得男人应该请女人吃饭的,可是画家眼里,请客你必须的,请完肯定给你画个画嘿嘿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1-11-12 06:55
师太关天市场运作的直觉的敏锐和脚踏实地的操作确实了得!听你的好消息啊!
作者:
马樱花
时间:
2011-11-12 14:27
再次领略老僵雷厉风行之魄力和运作公关之雄略。
作者:
知音
时间:
2011-11-12 14:47
我就知道北京地铁5号线终点是宋家庄,没去过。
作者:
风飘飘
时间:
2011-11-14 01:48
知道宋庄,是因为小产权房子纠纷在电视里播报。。。。。。
作者:
合理冒泡
时间:
2011-11-15 11:29
树村和宋庄的确是玩者的圣地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7 19:12
(十二)
经过了大家紧张的工作,大约用了一周的时候京津两地几十位书画家的作品便组织上来了。其中有一些作品属于收藏界关注的,大部分的作品尚属无名。这便面临着一个问题,投资的展馆费用是否能够通过拍卖回笼。我是商人,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
找客户,拉买主变成必须。
像马上见公婆的媳妇,我开始惴惴不安,有些恐惧,有些期待,说不出来的感觉。
细究起来,做这样一个展卖会,总要有些目的,要名?要钱?说心里话,我想要钱。赚了钱自然有名了,没赚到钱说明运作失败,没有其他可以解释的。
好画,是押宝的。但还要爱宝的人。他们跟我,都是陌生的。
不敢说我这次干展会的想法是心血来潮,但也基本是一拍脑门就定了的,后果,现在才开始思虑,怕怕的。
不是怕赔钱,好在不算太多,而是怕失败,一旦失败,怕是不好从新开始了。
睡眠还好,我这人大大咧咧,有心没肺。
就这样的连续几天,我都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张过,不由得意识到自己老了。多少年来的经商之路,无论输赢,从未怯过阵,总是以坦然面对为荣。
一种盲目的侥幸心理有意识的安抚自己的情绪,为了使接下来的两周变得从容。
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怀想宋庄的前景了,此次成功与否,将导致我的一个新的商业行为基点,说心里话,已经输不起了。
我深知,许多事情万万不可急于事功,至于书画经营,更是取决于手里的艺术品档次,在自己还没有意属的画家作品作为自己的“库存产品”之前,一切都是摸索。与年轻画家一起成长,属于我的定位。如果我是画廊,我不可能代理一流画家作品,但是做展览拍卖,没有一流作品便失去了亮点,缺乏了收藏关注力,总之,两周之后,一切结论就出来了,阿弥陀佛。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7 19:13
(十三)
在参展参拍作品已经落实之后,书画展会上拍卖效果尚未出来之前,我貌似无所作为,出了打打电话联系一些似是而非的潜在客户外,更多的是思索下一步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宋庄。
经过这次展会拍卖活动的探索,总算了解了这个行业的运作模式,似乎程序上并不困难,但技术上比较复杂。所谓技术以我现在的理解就是如何与拍卖公司合作已经如何征集作品,作品关系着利润的产生。由此我想到画廊的经营,画廊是固定的经营场所,吸引的是相对固定的资源。展会则比其更有灵活随意性:地域跨度大,资金投入和回收短。
而且据说现在的画廊经营表现出集体冷淡。据统计数字表明,在全国5000多家的画廊里,只有1/3盈利,1/3持平,还有1/3在亏损。目前全国经营比较好的只有100多家。北京画廊有上千家,其中有40%~50%的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20%~30%在100万元~300万元,10%~20%在300万元~1000万元,10%超过2000万元,只有个别过一亿元。上海的近千家画廊中,有10年历史的已剩下不多了。
究其原因,画廊除了以艺术家合作的内部不规范以外,同时受到地域发展的制约以及展会、拍卖公司的冲击,如果不是多元化的发展,画廊的命运自然是衰败,关门大吉。
再说宋庄,大的画廊自然不错,小的画廊就不好说了。一是与艺术家工作室近距离接触,抄后路的情况不可避免,二是竞争日趋强烈,自身缺乏开拓。于是我想象不出宋庄的后起画廊或小型画廊如何维持日常开支。当然宋庄尤其早期的历史原因,一些人买下了当地的房子,闲着也是闲着,成本低是个优势。
我决定与画廊无缘。
鉴于早年间做过多次境外展会的基础,运作上触类旁通。然而关于与书画的结缘,需要我好好研究。
拍卖公司是个有发展的行业,但拍卖公司宋庄没有,为什么没有我不知道,但不排除我在这次展会之后挂靠天津一家拍卖公司在宋庄发展,对方也有合作意向,而且拍卖的艺术品定位在中低端,以艺术淘宝为主题,因为高端的画作到不了我这里,那些小有名气或尚未成名的艺术家是参与这种拍卖的基本生产力,拍品并不完全面对藏家,画廊、书画爱好者是基本客户。
我开始为这件事情留心。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7 19:14
(十四)
通过这次组织画展和拍卖,我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但不知道是否正确。我觉得与天津画家相比,宋庄的画家良莠不齐。固然,艺术品源自艺术家的个体感受,但艺术功底却不是一日之功打磨的。津门画派大多基于传承,画风近似,谓之主流。然宋庄的作品,号称前卫艺术,大约在艺术理解上标新立异,抽象而悬疑。自然两者不能站在同一角度评价。可不容置疑的是,天津画家阶梯式递进,整齐划一。从而形成天津的整体风格。宋庄的画家来源复杂,不否认有些人积累丰厚,但有些人却鱼目混珠,滥竽充数。我自然理解来宋庄的艺术家的理想追求,以及他们安于本分潜心发展的高洁心性。我想说明的是这不等于所有宋庄艺术家在艺术发展中的同步上升,直白的说,不求上进者大有人在。难免一些人打着前卫的幌子以标新立异的名义粗制乱造。
我固然没有资格评说,但如果挖掘其中的生意机会。如果抛开了京津两地的市场交流,单居一地,绝非明智之举。不仅是我在宋庄目前人脉不足,而且是人脉再好也不可能见缝插针了:好画家的作品不需要我经纪,一般画家的作品被社会认识需要时间。
摆地摊卖画,是宋庄的一景。宋庄主道旁,很多艺术家在露天,头顶太阳、风吹雨打,也象农民一样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卖。不少画家生活的很不容易。他们以卖画为生:一、全家老小要靠它吃饭。二、大多数画家是租房的,宋庄画家多了,房价连年见涨,难!三、画画用的材料,笔、墨、纸、画布、颜料等也是不小的开支。另外还有一些生活上必须的开支,如水电费,过冬的煤等.……
宋庄是很好的创作基地,天时地利人和。但销售市場,还没形成,特别是一些租农家房的画家,住在村里,很分散,在画室卖比较难。他们所以到大道旁摆地摊,也是迫不得已。
于是我假设了这样一个前提,我不做经纪人或代理人,策展也要和拍卖捆绑在一起,面对外地低端市场,做宋庄无名画家作品,无底价拍卖,用商业语言就是廉价批发,薄利多销。
家,而是平民百姓。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未必薄弱。
艺术品门槛的降低,面对的不是收藏 此番瞎想,还需要市场求证,更需要真正入住宋庄之后感受。
但唯一的初衷是我不能困在宋庄,宋庄不是我的寄居地,而是我的游走地。
换句话说,我是去卧底的,不是去投诚的。
如果说宋庄是个江湖,我只是江湖游客。如果说宋庄是个漩涡,我将站在漩涡之上。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7 19:15
(十五)
网摘:“津派国画”与“京朝画派”、“海上画派”一样,肇创于晚清至民国初年。张兆祥、李叔同、徐世昌等人,可视为“津派国画”第一代画家。如果说张兆祥、李叔同、徐世昌、马家桐等人是“津派国画”第一代画家,那么其弟子们或与其弟子同辈的画家则为第二代画家,代表人物有刘奎龄、刘子久、陈少梅、张其翼、陆文郁等人。“津派国画”第三代代表人物有孙其峰、孙克纲、王颂余、萧朗、王学仲、梁崎、爱新觉罗·溥佐、赵松涛、穆仲芹、张德育、刘止庸等人。“津派国画”第四代主要活动于90年代。这一代承前启后,名家众多,佳作如林,各具风貌,艺术影响达于海内外。其中代表性画家有白庚延、杜滋龄、杨德树、曹德兆、赵树松、于复千、王超、朱欣根、华非、朱帆、霍春阳、贾宝珉、陈冬至、吕云所、吴燃、侯春林、韩文来、刘建平、史如源、阮克敏、郭书仁、王之海、何延喆、张洪千、谢梦、王錞、邓柯、邓开圯、马翰章、陈玉圃、秦克强、陈骧龙、纪振民、殷龙、王其华、张福龙、孙长康、孙贵璞、姬俊尧等人。“津派国画”第五代功力扎实,勤学上进,渐成后来居上之势。何家英的现代人物画将中国造型理念与西画造型技巧融为一体,精谨微妙,富于激情,充满理想成分与梦幻情趣,为传统人物画向当代人物画转型,做出了画界公认的贡献。孙本长独创的新古典山水风情画将宋元山水画意与当代黄土高原的风俗人情结合一体。代表性的画家有王美芳、赵国经、杨沛璋、颜宝臻、李永文、李孝萱、张永敬、王慧智、赵雪庵、孙青山、苗延荣、晏平、马寒松、赵栗晖、刘皓、姚景卿、申世辉、王书平、张温纯、王悲秋等人。“津派国画”第六代画家正在茁壮成长。他们注重学习和探索,舍得花气力,用苦功,在师古人、师造化和借鉴西画的同时,进行大胆创新,贾广健、刘泉义、刘万鸣等人均能在国家级画展中获取骄人业绩。
在人类艺术史上,画派是比绘画风格更为复杂的艺术现象。绘画风格往往对画家独特的创作个性而言,而画派则着眼于画家群体。通过近百年六代画家不懈努力,“津派国画”形成稳定的艺术特征。它不仅包容传统绘画美质,而且包容西方绘画、民族绘画的优长。同时包容中国现当代各地区画派的经验,具有深厚的传统性、广泛的包容性、鲜明的地域性、画格的多样性、淳朴的风土性、稳健的开放性和适时的流变性,具有远离庙堂学院气息的平民心性和古今文士散淡亲民的情怀。总起来看,“津派国画”凸现出天津现当代的文化品格,追求传统功力,讲究文化意蕴,注重生活气息,关照现实人生,抒写艺术情趣,充盈着创新活力和持续发展的潜能。与雍容华贵的“京朝画派”、纵横恣肆的“海上画派”、清劲秀润的“岭南画派”、质朴务实的“西安画派”相比,更具有兼收并蓄、雅俗共赏的地域特征。一般说来,“津派国画”朴实真诚而不矫揉造作,自然静雅而不藻饰浮躁,植根传统而不排斥西法,顺天应人而不妨碍文化品位,自强不息而不急功近利。画家们大多默默苦干,务本求实,相互理解,形成并自觉维护着适宜国画发展的地域环境和深广雄厚的人文基础。
相比之下作为前卫艺术基地的宋庄就远没有天津这样系统,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带来了各自的流派和风格,特别是以前卫艺术基地著称的宋庄,在创造一个新艺术中心的同时也从松散的前卫艺术社团衍生出了多个中国当代艺术史主流的风格流派。其发展是多元的。宋庄的油画、版画家构筑了这个团体的主导。而相比之下的宋庄国画家,大多也忽略传承,以自成一体为艺术追求理念。
由此可以说宋庄画家多为追求传统艺术的叛逆和异化,对于流派之说报以不屑。因此也失去了天津画家与宋庄画家的可比性。
但就书画市场而言,也无疑造就了两地之间的相对空白。
这些天来,只要一有闲暇时间便认真研究书画艺术的市场走势,了解书画大师们的艺术风格,同时对比宋庄,寻找其市场可控的最佳入海口。
我把书画看成产品,把书画艺术家看成生产厂家,谁家的产品好,其市场定位如何,是我研究的主流方向。
作者:
吸血僵尸
时间:
2011-11-17 19:16
(十六)
关于开发宋庄的问题,至今我不被身边的人理解,首先是天津公司这边的事情比较多,有时候常常让我忙的焦头乱额,贸易的事情是个繁琐的业务,尤其是国际贸易,不知道会突然出什么差头,诸如海关、商检、客户的变化等等。好不容易有了稳定的进口业务,按部就班的做大是需要我潜心运作的。再有我打理了三年的外商投资的饮料厂,离开我更是面临倒闭。但是,在我看来,那些不是我喜欢的工作,只是我熟悉的工作。何况国际贸易这种事情,一切取决于别人的主导,比如国外的供货商,比如市场价格的变化。而饮料厂不管投资多大,毕竟是别人的。于是选择了宋庄作为北京公司新的开发项目,我希望能够解决我长期的兴趣加业务热点,尽管我现在什么都不熟悉。
我自信自己的能力,也自信自己的敏感,当然还要看我的运气,加之我的市场切入点。
这些天的琢磨,基本上还算纸上谈兵。接下来的尝试,也许会全然改变我此前的态度。
没有人支持我,也就是说不会有人给我提建议,至少在我的身边。一切靠自己摸索。
截至现在,为了宋庄,我已经投入了八万元,包括房租、装修、项目投资。是否正确,以观后效。
之所有写这篇手记,也不外是整理自己的思绪,记录思维的流程,保持清醒的头脑。
因为不涉及具体的人和事。
军事上有借势之说,便是借助于别人的力量。我深明这一点的重要,由此在宋庄我代表天津,在天津我代表宋庄。然而这毕竟不能只停留于借口,还有有真正的资源。从头开始已经不可能了。必须与别人合作。于是在经过了彼此的双向选择之后,我分别选定了天津和宋庄各一家合作单位。都是具备一定的展厅条件和画家资源的画院和艺术区,领头人不仅有一定的事业心,而且还相对保持着优秀的人品。事实证明,我的感应是对的。以一周组织了一百多幅作品为例,其中不乏大师之作。
如此嫁接,是我捷径的方法。
作者:
简池
时间:
2011-11-17 22:25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