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陈璧君:一世的聪明 情愿糊涂 [打印本页]

作者: 影子    时间: 2011-10-8 11:04
标题: 陈璧君:一世的聪明 情愿糊涂

汪精卫和陈璧君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撇开他们的政治立场,我们单看两人动人的传奇爱情。毕竟,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持原则,无须评判。

在这里,我们只谈爱。

汪精卫的同党陈公博曾言:“汪先生离开陈璧君干不了大事,但没有陈璧君,也坏不了大事。” 世人对汪精卫的了解或许多一些,谈及陈璧君,很多人会感到陌生。那么,陈璧君究竟是何方女子?她和汪精卫之间有着怎样的过往?从反清志士到堕落政客,他和她在民国乱世又演绎了怎样一场戏码?

陈璧君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乔治市,父亲陈耕基是当地富甲一方的商人。 在华商中,陈耕基是孙中山的拥护者,经常捐款捐物。青少年时期的陈璧君受到父亲的影响,还在槟城璧如女校读书时,陈璧君就经常关注同盟会的机关报,那些犀利飞扬、才华横溢的文字是汪精卫留给陈璧君的最初印象。也是在那个时候,陈璧君开始对这位未曾谋面的革命青年产生好感。

也许是造物主的恩赐,给了两个年轻人相识的机会。1907年,陈璧君在马来亚槟城华侨俱乐部小兰亭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汪精卫。正在进行演讲的他,风华正茂、器宇轩昂,从容的面对众人慷慨陈辞,她深深地被他炽热的革命热情,飞扬的文采所折服,之前的仰慕瞬间转化为由衷的爱慕。她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台上的汪精卫,直到演讲结束,还久久不肯离去。

自此以后,凡是汪精卫演讲的地方,必能看到陈璧君的身影。她追随着他,从一地换到另一地,从小兰亭到新街新舞台,再到平章会馆的会议室,场场不落,由始到终。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璧君在当地同盟会会长吴世荣家邂逅了前来做客的汪精卫。她鼓起勇气主动和汪精卫攀谈,在吴家花园里,两个年轻人畅谈革命,抒发理想。

她为自己得到了心上人的欣赏而兴奋,他为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红颜而欣喜。

那一年,她16岁,他24岁。梦一样的爱情,在心中悄然滋长。

彼此对对方怀有好感的两个人却没有更进一步发展,因为当时两人均有婚约在身。

陈璧君已由父亲做主,与一个华侨富商的儿子订了婚。为了懵懂的爱情,她背弃了家人的期许,不惜与父亲反目,坚决要求退婚,并毅然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在母亲的默许和父亲的无可奈何之下,陈璧君放下身为女子的矜持和温婉,主动向汪精卫吐露爱慕之情,坦诚愿与其缔结婚约的心愿。

泼洒出去的一腔热情并没有得到汪郎的真情以报,他婉拒了陈璧君的求婚请求,远赴新加坡继续践行自己的革命理想。

原来,早在汪精卫16岁时,由兄长做主替他订了一门婚事。二人虽未见面,但女方刘氏已誓言终身守信、绝不改嫁。

收到答复后的陈璧君一连几天寝食不安,她不明白对她体贴有加,欣赏之至的汪郎为何会拒绝她,直觉告诉她,他或许有着难言之隐。陈璧君决定前往新加坡,了却这桩魂牵梦绕的心事。

在现实与感觉之间,她选择了相信自己的感觉。

在母亲的帮助下,陈璧君说服了父亲,前往异国。探明原因后,她下定决心,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与汪精卫生死与共的资格。

1909年,同盟会几次起义相继失败,汪精卫准备北上行刺,埋伏炸药,刺杀摄政王载沣。陈璧君主动找到汪精卫,与其他五人组成七人暗杀团。他们潜藏在一家名为“守真照相馆”的民房内试验炸药,密谋起义。在汪精卫决定在爆炸中和载沣同归于尽的前一夜,陈璧君拉着他的手,静静地陪在他身边。那一刻,所有的语言似乎都显得多余,一切的安慰都近乎于苍白。

不幸的是,蓄谋已久的暗杀计划出现漏洞,埋藏在桥下的炸药莫名失踪,一场精心准备的行刺壮举功亏一篑,汪精卫被捕入狱。在朋友的四处斡旋之下,才得以保住性命。

逃往东京避难的陈璧君度日如年,她悔恨自己在危难的时刻没能陪在心爱的人的身边。这场暗杀风波稍事平静之后,她立即奔赴香港、南洋筹措经费,与革命党人共同策划救助途径。

1910年冬,陈璧君携募集到的款项,返回北京。她经过一番周折,用重金买通狱卒,将一兜装有书信的鸡蛋送进监狱,每一个鸡蛋上都写着一个小小的“璧”字。在信中,她再一次对汪精卫袒露心迹——“……在心中宣誓结为夫妇,你看好吗?”精卫手捧信笺,热泪盈眶,他当即咬破手指,写下一个“诺”字,并赋诗一首回赠她。

1911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开放党禁,汪精卫被释放出狱。第二年4月,二人在广州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经过重重磨难、出生入死的两个人,不再分离。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陈璧君成为汪精卫仕途道路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婚后,汪精卫实践了他“革命成功后,一不做官,二不做议员,功成身退”的诺言,夫妻二人留学法国。在法国,他们度过了一段与世无争的日子,汪精卫沉溺于诗词歌赋之中,陈璧君则忙于相夫教子,夫妻二人在遥远的法国,远离故土的烽烟与战争,一唱一和,过着平静、悠然的生活。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段蛰居巴黎的日子,会是他和她对幸福最后的记忆。

1917年,在孙中山的再三邀请下,汪精卫夫妇启程回国。命运的改变,就在这一念之间。此时的陈璧君,也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

在陈璧君的协助下,汪精卫的人生起起落落。然而,无论是权倾一时,还是被迫下野,她对他始终不离不弃。

追求浮名的过程中,他们在权利的诱惑下最终还是迷失了自我。一系列的卖国求荣事件,使得他们成为爱国志士口诛笔伐的卖国贼。

后来的事情我们在历史课本上都有所了解,1944年,汪精卫因病去世。一年后,陈璧君被捕入狱,被国民党当局以汉奸罪判无期徒刑,终身监禁。

在狱中她始终拒绝承认汪精卫的卖国罪行,要求所有的提审官员和看守人员称呼她为 “汪夫人”。尽管“汪先生”已经成为臭名昭著的卖国贼、汉奸,她依然要以他的妻子的身份面对世人。也许,在她的记忆中,他还是那个挥斥方遒的少年郎;也许,爱情本身就是盲目的,她爱他,不管贫贱,无论地位。

据说,陈璧君在监狱里很硬气、很坚强。只是,不知道这长达十余年的铁窗岁月,独自神伤的时候,她是不是也会在心里暗暗期待着爱人会突然出现在眼前,一如四十多年前,她冒死给身陷囹圄的他送一篮藏匿着深情的鸡蛋。

1959 年6月17日,陈璧君病死在上海的监狱医院,终年69岁。曾经叱咤风云的奇女子,走得悄无声息。

也许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她不是一个好人,甚至是民族的罪人。然而,她是一个用情至深的爱人,一个忠贞的妻子。谁也没有资格抹杀她对他的爱。

幸福来之不易,苦涩没有白尝,感动于她拥有去爱的勇气,也庆幸自己依然相信爱情,原来我还是能够如此轻易的被打动。


作者: 马樱花    时间: 2011-10-8 14:57
奇人奇志奇情。
影子MM很有拨云见日的功底,特别是结尾,以爱点题,大事大非皆退让一旁,让人无话可说。
作者: 影子    时间: 2011-10-8 16:10
回复 2# 马樱花


    (*^__^*) 嘻嘻……谢谢姐姐夸奖~
作者: 青黛    时间: 2011-10-8 16:27
影子,我觉得首先是汪值得一个女人去倾情付出,无怨无悔。而且我喜欢陈,因为她不过是为了帮助汪实现他的人生理想,虽然有失误有过错。只有爱,可以超越国籍,政治,民族大义,生死永隔,这句话好像记得是周国平说的,而大多女人来说,一生都是为爱而活,为最细小的生活而活,所以一个男人的真诚就值得她不顾一切,而陈是非常让人感动的,她对着所有的人都坚硬都冷若冰霜,却只会为一个人柔软付出,不顾一切,不计得失,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10-8 20:20
追求浮名的过程中,他们在权利的诱惑下最终还是迷失了自我。一系列的卖国求荣事件,使得他们成为爱国志士口诛笔伐的卖国贼。

------------------------------------------------------------
这样评价汪精卫是不公平的。
建议你找几本课外读物看看。
作者: 枝影横斜    时间: 2011-10-8 20:21
奇人奇志奇情。
影子MM很有拨云见日的功底,特别是结尾,以爱点题,大事大非皆退让一旁,让人无话可说。
马樱花 发表于 2011-10-8 14:57



    赞同!
作者: 枝影横斜    时间: 2011-10-8 20:21
换个角度,一切皆动人!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10-8 20:24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10-8 20:33 编辑

建国初期,宋庆龄请求中共赦免陈。毛泽东提出,让陈璧君写个悔过书,即可获释,被陈璧君拒绝。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10-8 20:55
陈公博,周佛海都是中共一大代表,后来退党,后来加入汪伪政府。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10-8 20:57
回复 4# 青黛


    附议。
作者: 青黛    时间: 2011-10-8 20:58
回复 10# 夜夜秋雨孤灯下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10-8 21:05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10-8 21:08 编辑

[attach]75660[/attach]

陈璧君的字很漂亮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10-8 21:09
年轻时的陈璧君

[attach]75661[/attach]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