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啊,江湖
文/素颜
初识“江湖”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一群武林高手整天为了爱恨情仇而杀来杀去的,便是“江湖”吧!后来,明白了我们生存的社会亦是“江湖”。如果说琼瑶笔下是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痴男怨女,那么金庸笔下皆是些不食人间烟火飞檐走壁的大侠。他们身处江湖为情,为义,为风花雪月;我们身处的江湖为生计,为柴米油盐。
武侠中的江湖,义字当头,无论是儒侠还是道侠,皆以义为重,一诺千金,义薄云天。《天龙八部》中的萧峰,被众人唾骂下,也不忘义字。《雪山飞狐》中胡斐只为了仗义而展开故事的爱恨情仇。而我们身处的江湖,虽然也有狭义,但是金钱、地位、利益仿佛成了生活的主流。同是江湖,背景不同,意义有了差别。
不管行走在哪个江湖,境界总是最重要的。中国两千年来,儒学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在《论语·为证》中曾提出的境界“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虽然这个境界不是特别的精确,但是人生中的一段时光所要达到的程度有了准则。而现代的哲学家冯友兰提出的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他们所要表述的都是达到融会贯通的最高境界。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人间词话》,其中以三句宋词概括人生之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在我们这个江湖能如此是要修炼的,就像在武侠的江湖中达到“无剑”的境界同样是修炼出来的一样。我喜欢称侠士江湖的境界为“无剑”。不论哪篇武侠小说里的高手手里都不会有兵器的,如果哪个人要凭借一方宝剑行走江湖,那绝非是真正的高手。不论他的内功如何浑厚,他都要通过宝剑的锋利与剑气来发挥自己的武功。而真正的高手一出招,即便手中无剑也能挥出剑气,他的内功与剑势已经融会贯通为强大的内力,无人能敌。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吧!
当今社会,怕是无人能有此境界了。谁的内心修为可以不受外力的干扰,相信那一定是达到了“无剑”的境界,想必当年的独孤求败也会甘拜下风了。可是,人一旦有此境界,也同样会如独孤求败一样的孤独,曲高和寡了。社会的多元化让我们的贪欲越来越凶,贪念地位,贪念权势,贪念金钱,贪念美色……本是斗字不识二两的暴富,非要穿貂抱狗的跻身上流社会。不知道他们的心理要达到什么境界,就像我们不知道一些人非要把一根棍子的前面弄弯,然后抡开膀子把一个小球打出去后,就说自己是贵族一样。所以,曾经想过能在这样的社会中修炼“无剑”的境界的确很难,只要放眼望去,处处是诱惑。一直认为修佛之人该是静心的,可是虔诚的佛门弟子苏轼认为自己“八风吹不动”,而佛印一句“胡说八道,你的话等于放屁。”便让苏轼怒发冲冠,操舟过江,找佛印理论。所以佛印用幽默讽刺他“一屁过江来”。这样博学又虔诚的佛家弟子也难摆脱世俗常情,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似乎说到此可以为我们达不到“无剑”而找到了借口,殊不知我们若一再用这些借口来宽恕自己的恶性,那么生命的价值又有何意义呢?
乐黛云在她的文章里写到人生体现着佛经里讲的五个字“命,运,德,知,行”。如果我们行走“江湖”也以此为准则,那么我们的人生境界即便达不到完全的“无剑”,而相对来说,我们面对自己的人生也算是无悔而有意义的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