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文/昊哥
七十年代的文化生活真是单调,除了样板戏还是样板戏。没有电视,看电影也就那几部,翻来覆去地看,也不烦。
这天晚上通知看电影,到了场地,一边等影片,一边开始赛歌。部队也有几大怪,“唱歌才吃饭,集会先赛歌”就是典型的,一日三餐的饭前歌,每天班务会、队务会前的会前歌,最厉害的当属操场、礼堂的赛歌。几个连队一到场,活跃分子队前一站,起头,开唱,歌一唱罢,用手一指旁边,“三连的!”全连齐喊:“来一个!”;有时慢半拍,歌声刚停,三连的领歌员已组织起进攻,“一连唱得好不好?”“好!”“再来一个要不要?”“要!”“欢迎欢迎!”“呱唧呱!呱唧呱!呱唧......”极有节奏的掌声响起来。数个连队,谁也不甘落后,歌声此起彼伏。领歌员卖力地打着拍子,领喊鼓动人心的口号,战士们端坐在凳子上,直着脖子吼叫。那歌声震天动地,如果是礼堂,回音震颤,有种冲破屋顶的可能。尤其是几个连队同时唱,各唱各的歌曲,竭力想压倒对方,那已不是歌声,真如同打仗的炮声轰鸣。地方上的人第一次到部队看电影,开场前的歌声先把你吓一跳。场面激情而热烈,高水平的领歌员都会拉着长调,现编歌词,幽默动听,逗得干部战士开怀大笑。至今想来,回味无穷。
当时部队驻地分散,没有礼堂,只能天黑露天看电影,影片拷贝也是跑片,几个连队集中一地,早的从天还亮着就开始,晚的下半夜才看。我们多是排中间,八、九点钟开始,也有半夜开始的。那天正等着,下起小雪来,等了一个多小时,拷贝还没送来,银幕前堆满了雪人,政委看大家唱歌累了,让休息一会儿。值班员喊口令,全场跺脚搓手,噼里啪啦响成一片。终于开演了,不到一半,没拷贝了,上一场点的拷贝没送来,又唱歌等,等了半小时才来。天公捣起乱来,雪越下越大,放电影的光柱里鹅毛飞扬,铺天盖地。由于不动,头上身上的雪已经半寸厚。团长站到队前征求大家的意见,“还看不看?”全场一吼,“看!”团长笑了,摆摆手,继续演。看完电影回去的路上,雪都一寸多厚了,一边跺脚,一边拍打身上的雪(电影散场不许拍打雪的)。回到连队,炊事班做好糊辣汤,每人一大碗,热气腾腾,各班灯火通明,到处洋溢着欢乐和兴奋,比平时看电影还热闹三分。
最惨的是看电影期间下雨,都没穿雨衣,雨水顺着帽檐向下淌,看完电影,衣服全湿透了。最要命的是不能休息,要立即擦枪。那时枪不离手,看电影都随身带着武器,现在的军人不太熟悉一句口令了,“枪靠右肩坐下!”雨雪天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擦武器,不能让枪生锈,擦好枪才能睡觉。
最最惨的一次是排到黎明看电影,等电影演到结尾时,银幕上的图像都看不清楚了,因为太阳出来了。
直到调到机关,才结束露天看电影的经历,坐在礼堂的排椅上,多了一份舒适,却少了一份乐趣,那种怀念,真得很有意思。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