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范大师”及其他
我们生活在一个欺世盗名,或者是指鹿为马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多如牛毛的所谓“大师”“大家”们的存在,丝毫不值得奇怪。简单地说,这些自诩或者是被吹捧成为“大师”的人,所以活的滋润,是因为有他们生存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大师都是皮糙肉厚的人,这种皮糙肉厚与他们所谓的“艺术修养,艺术沉淀”有直接的关系。
把一个画匠奉为大师,置于神坛,用仰视或者膜拜的态度去朝奉,这大概也是一种修为,不幸的是,我辈都是粗鄙之人,无法享受这种修为。只是看着在人为制造的香烟缭绕之中,兴奋的忘乎所以舞蹈着得“范大师”们,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滑稽。
范大师不是极其喜欢画那个捉鬼的钟馗吗?那很好,先在自己心里画一个真实的钟馗,捉了心中那许多污念,许多欺世盗名罢。
没必要藏着掖着,说出我讨厌或者是不屑这位范大师的理由。
理由之一:气质上的缺失
大师是什么?大师首先是人,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一个独立的人,其次才是在他专业的领域里术有专攻,业有专成。范曾先生这个做得到吗?在我看来,他做不到,真的做不到,他就像一只炫耀着自己羽毛的雄性孔雀,只是一门心思的开屏,兴奋到忘乎所以处,就把不雅的屁股留给了世人。至于,我为什么认为他不具备大师的气质,诸位如果感兴趣,去网络上查阅一下,就会得出自己的答案来。
理由之二:气量上的缺失
最近范曾大师大概心情不错,因为他“赢了官司”,在一场他认为关乎名誉的官司里,他胜了被告郭庆祥,而据说也会得到数万的赔偿。有关这场官司的始末我并不太感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明明是一个几乎等同于复印机一般的“画”,就容不下批评者不客气的观点。就让范增大师暴跳如雷而不能自持?一个对艺术批评都缺乏足够胸襟的人,居然被奉为大师偶像?是我们造神的标准过于低档次,还是山中没有老虎,猴子可以沐冠?
理由之三:气度上的缺失
范曾先生或许是名头太多,名头太响,所以注定要携有强大的气场,然而,这种强大的气场能不能经得住风吹雨打,显然是范大师十分看重的,所以,它要誓死维护自己的而小宇宙,容不得他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然而,范大师,恰恰在这一点上露怯了,一个没有气量的人,怎么可能坐在大师的席位上?这个动辄在媒体上挥舞着“我”,霸气外露的人,恰恰不经意的把自己内心的惶恐和无定展示给了世人。
我一点儿也不否认范曾先生的一些画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所以有着很好的“价钱”,但是,请注意,这个社会衡量标准不都是钱,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多得是。艺术创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有的创作者如果不是用心投入,不经历灵感的冲击,思维的交锋,怎么可能创造出不朽的艺术作品。
所以,我坚持认为,范曾先生所谓的“大师”名号,完全是一个人为的帽子,而这顶帽子如果换成“画家画匠”我倒是觉得更恰如其分。这就好有一比,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称朗朗为钢琴大师,我确认为他就是一个熟练的钢琴匠人,为什么?我的理由很简单,在我看来,他们都不具备大师的气质。
至于有些人把范曾奉为当代中国画界“领军人物”,这简直就是一个非常二的笑话了。范曾领军?他配吗?至于那些更不值得一说的事情,在此一笔带过吧。感兴趣的人自己都查得到,我可以说,就范先生在文革期间做的那些事儿他也不配大师这两个字。就问范先生一句,当你端坐在大师的神龛之上,享受朝奉的时候,你还记得沈从文先生的目光和黄永玉先生的愤怒吗?
钟馗是一个喜欢捉鬼的人,希望钟馗也顺便把这个世界上那些欺世盗名,沽名钓誉之徒,一并捉了,别让他们成天端着大师的架子,人五人六的祸害人。
写到这里就有点要粗口了,忍不住了,对不住了,大师?
我呸!
旅德学者虎头先生有一本书,写的非常好,题目也很别致《瞧,大师的小样》,那里面的大师我敢说那才是真正的大师,诸位不信自己去看。
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