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读书心得 二 先秦文学 1、文学的起源 [打印本页]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19 06:45
标题: 读书心得 二 先秦文学 1、文学的起源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6-19 17:25 编辑

  当教师的时候,两个中学同学在我们学校读成人教育,我经常请他俩喝酒,也抚不平他们心灵的创伤,俩小子天天找我茬,有次上课的时候就问我:你讲的也没啥新鲜东西啊?啊?跟书上的一样啊?啊?那用你讲啥啊?啊?我们自己看书不就行了,啊?
  
  我说:谢谢我的俩哥,这是夸我讲的对,我没讲错!我要是讲的跟书上不一样,你俩还不骂死我啊?
  
  呵呵,言归正传:
  
  中国文学史的第一个阶段:先秦时期的文学
  
  所谓“先秦”,是指从远古到秦统一之前这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框架,包括“三皇五帝”的原始部落时期;夏、商、周时期;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先秦的主要文学成就,是诗歌和散文
  
  诗歌:《诗经》、《楚辞》,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石
  
  散文:文学史上的“散文”是相对“韵文“而言。先秦散文有两种:
  
  历史散文:《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
  
  哲理散文:“诸子百家”。《论语》《孟子》、《老子》、《韩非子》、《荀子》《墨子》
等。
  
  1,文学的起源
  
  关于文学的起源,鲁迅先生有一段著名论述:
  “我想,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先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那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也?”翟煎对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对中国文学史有极高见地的鲁迅从这段文字中居然推衍出“文学起源于劳动”这样简单和想当然的结论,很可疑。
    文学艺术的性质,是人类情感的审美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当人们不仅仅想哭或想笑或想叫喊,而产生了更热烈的表达并交流审美感受的欲望时,才有最初的艺术活动。鲁迅大概没干过抬木头的活,抬木头是个令人乏味的力气活,简单的“杭育杭育”如果不带有情感在里面,只起到整齐步伐的作用,很难产生美感,而艺术的产生,必须是生活实践活动跟情感审美需要的互相作用。
  
  人类的原始生活中,能够产生情感的不仅仅是劳动,还有那么多让我们的祖先感到更强烈的快乐和不快乐的活动,都比抬木头更可能产生艺术。
  
  “文学是抬木头抬出来的”这一论断,因为符合“劳动创造一切“的马列原理而被奉为经典,谁敢反对谁就是反革命。就冲这一条,尽管我坚信鲁迅没拿XX党的卢布,但别人怀疑他拿了也是正常的。
  
  最早的文学,应该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这样跟简单的节奏、肢体动作相结合的,但早期的歌谣,大致相当于哼唱,这种表现形式确乎是艺术,但语言内容过于简单,仍然不是文学,包括最初的文字——甲骨文记录的占卜、祭祀活动,都不是文学。
  
  甲骨文在商代已经基本成熟,但至今找不到那个时代记录下来的任何有文学性的作品,春秋时期以后的书籍里记载的上古时代的诗歌,包括“候人兮猗”和小莫说的飞土在内,只是一种推断。《诗经》是确认的最早的上古诗歌,但诗经的绝大多数作品,艺术手法已经很成熟,从中已经找不到原始艺术的风貌了。
  产生早期文学的另一重要途径是神话。但严格的说,远古神话本身更是一种世界观和认识论,是远古人类对宇宙、自然和自身的过去、未来的的理解和解释,甚至愿望,是古代人的知识体系,还不能直接成为文学。就如老太太的财神爷画像,画的再好也不是艺术品:那是神仙。
  神话也最容易成为文学的起源,他们内在的联系是:神话是人类理性逻辑幼稚期的产物,这种不自觉的幻想能力与文学的的形象思维方式相符,表明了人类潜在的艺术创造力,具备文学创作的软件,而神话传说在内容上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营养,硬件也有了。当人类随着历史发展从蒙昧中苏醒,剥离神话传说中“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功能,以理性的观点运用神话,更多的反映人类的思想感情和矛盾冲突,让“神”具有更丰富的人性,神话就成为“神话文学”。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三大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就成功的把神话传说转化成神话文学。
  
  我们的祖先也创造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皇帝擒蚩尤》《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等,但这些神话传说似乎各自为政,人物,故事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只是以一个一个片段存在于民间,没有形成完整的“神仙体系”。中国到了有完整文献可考的时代,周文化已经占据了中原文化的主导地位,更重视理性,强调礼治和道德教化是周文化的特点。我们从《诗经》中就可以体会到:《诗经》中的作品,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有宫廷乐师的创作,也有官方专门机构收集的民间作品,计305首,诗歌中极少带有神话色彩的,凸显周文化的理性观念,道德观念。到春秋时期,上古的神话传说一部分被虚拟成上古的历史,神话人物被编成上古帝王名册,剩下的散见在各类书籍中,整个先秦,没有一部大型的神话作品。南方一些地区如楚,吴,越等受周文化影响较小,《楚辞》中带楚文化的神话色彩,但《楚辞》既没有架构完整的神话体系,也不以叙述神话传说为主旨,对神话在先秦文学中的地位没有大的改变。
  
  中国古代神话没有起到文学萌芽的作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远不如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对欧洲文学的影响之深远。
  
  严格的说:先秦保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著作,只有《诗经》和《楚辞》等一部分诗歌的文学性质比较明显,也因为一些非文学的因素保留下来的。比如《诗经》是周朝“礼乐”的一部分,并没当做文学作品。先秦既没有文学理念,也没有文学与分文学的区别意识,更没有社会身份意义上的专业作家,屈原从作品的角度,是诗人,但他的社会身份是政治家。诗歌以外的著作,所谓“先秦散文”,就其自身性质来说,依然是非文学作品。
  但我们要看到,春秋、战国时代,周王朝日益衰落,各诸侯国竞相称霸天下,学术文化摆脱了周王室的制约,涌现出儒、道、法、墨、各种学术流派,代表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政治主张,在哲学,经济,军事,文化多方面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并逐渐形成“士”这一新生的社会阶层,以各自的技能为统治者服务,纵横辟阖,互相辩论,在动荡的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史官文化下移到士的手中,以自己的视角和笔法书写历史,“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的繁荣,标志着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在文学萌芽时期的这些非文学作品中,掺杂着各种文学因素和成分,语言上的文学性日趋成熟,培育着文学的基础。这种文学历史互相包容、彼此共生的血缘关系,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史结合的传统特色。
作者: 梦m    时间: 2011-6-19 08:30
[attach]52298[/attach]
作者: 含睇兮宜笑    时间: 2011-6-19 16:06
学习了,醉笑老师辛苦了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19 17:27
学习了,醉笑老师辛苦了
含睇兮宜笑 发表于 2011-6-19 16:06



    别叫老师,折煞老朽了。我不习惯那样的称呼,呵呵,别客气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19 17:28
回复 7# 色妞妞


    神话故事在文学史的萌芽期,没有成为文学。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19 17:29
回复 6# 色妞妞


    恩,关于《诗经》,后面读作品时一起介绍吧
作者: 魔皇2011    时间: 2011-6-19 18:57
书借来了,不甚符合倡议要求,可见论坛里举办指定书籍的读书沙龙是太难了。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19 20:01
回复 11# 魔皇2011


   
作者: 含睇兮宜笑    时间: 2011-6-19 20:21
我只找到一本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将就着看呢
作者: 马樱花    时间: 2011-6-19 23:40
K,中国文学史俺有二本。
这一篇儿等于大绍介,内容宽而泛,俺看了后说,同志还要努力呀,甭辜负我等一片丹心向文学之情意。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05:17
回复 14# 含睇兮宜笑


    这个得留着,文物了都。繁体的吧?就是。61年文字改革,郑老58年就殉难了。真难为你,哪儿找出来的?

   去书店另淘换一套吧。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05:20
回复 15# 马樱花


    恩,没进入实质呢,也没在论坛上做过,不知道深浅。分析作品,细细的,还是大略?
作者: 梦m    时间: 2011-6-20 08:06
我昨晚坚持看到了第15页
知道了什么是四书五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作者: 梦m    时间: 2011-6-20 08:07
我缺了好多好多知识{:4_139:}{:4_136:}
作者: 含睇兮宜笑    时间: 2011-6-20 09:28
回复 16# 夜夜秋雨孤灯下


    新买的啊
作者: 含睇兮宜笑    时间: 2011-6-20 09:29
回复 16# 夜夜秋雨孤灯下


    是得再淘一套,但这个也是新买的,老师讲课,没有教材怎么行呢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13:12
回复 19# 梦m


    我读书最大的体会是:学,然后知不足。

   我认识一个人,生意做得倒还可以,但他说:别看我文化不高,但这世上就没有我不懂的东西。

   呵呵,这就是没文化的典型特征,或者叫”标志性语言”。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13:15
回复 18# 梦m


    坚持。

   据说伽利略是16世纪末期几乎掌握了当时所有的科学知识的人,他在数学,热学,力学,天文学,哲学等领域都有划时代的贡献。而他只学过医学且没毕业,那些知识都是他自学的。

   小梦加油!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13:21
回复  夜夜秋雨孤灯下


    是得再淘一套,但这个也是新买的,老师讲课,没有教材怎么行呢 { ...
含睇兮宜笑 发表于 2011-6-20 09:29



    。。。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1-6-20 15:27
再是看一些大家的国文教学讲义什么的,也不错,这些知识,大多都能涉猎到。醉笑是老师吗?这段时间的帖子写得很好。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1-6-20 15:28
史官文化下移到士的手中,以自己的视角和笔法书写历史,“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的繁荣,标志着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
我很喜欢读这个阶段的作品。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6-20 17:31
学习了,醉笑老师辛苦了
含睇兮宜笑 发表于 2011-6-19 16:06



    这年头,老师就像专家、教授一样,不是啥好词了。

醉笑兄敏感这个。

再说,六星有披着老师外衣的流氓,醉笑不能掠人之美。

宜笑就称呼醉笑兄最佳。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6-20 17:34
神话文学是人类文化启蒙,应该给予地位的。
另,财神爷画像怎么就不是艺术品啦?昂!
色妞妞 发表于 2011-6-19 16:23



    这得看是谁画的?要是范增画的,就是艺术品。

要是醉笑兄画的,更是艺术品。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6-20 17:39
建议醉笑一人发一本。看在俺们这么好学的份上,是吧是吧是吧。
色妞妞 发表于 2011-6-19 19:08



    关于人手一书的问题,不知道是醉笑兄是舍不得呢,还是奇货可居?

是不是人手一本之后,你就没啥可讲的了?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6-20 17:41
史官文化下移到士的手中,以自己的视角和笔法书写历史,“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的繁荣,标志着中国思想 ...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1-6-20 15:28



    诸子百家不仅个性鲜明,文字也是洋洋洒洒,辩理论道,气势蓬勃,如果只看一家的,往往就会被这一家所折服。

就像看看 白马非马,我也觉得说的在理。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1-6-20 19:04
我是喝着茶水悠闲地看你的贴子啊。怡神,养性,长学问,不错不错,四哥继续。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19:27
回复 25# 新解玉玲珑


    呵呵,曾经沦落为教师。。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19:31
回复 26# 新解玉玲珑


    庄子和孟子

   左传和战国策,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一定水平了,读之心驰神往,恍然回到三千面前的古战场。。。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19:48
回复 26# 新解玉玲珑


    来一段过过瘾:

   《战国策。魏策四》

    唐且出使秦国

    :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扫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中国古代的“士”的强大精神力量,何等气魄啊。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1-6-20 21:23
回复  新解玉玲珑


    呵呵,曾经沦落为教师。。 。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1-6-20 19:27



    我觉得老师是个很高尚的职业。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为人师者,万不可妄自菲薄。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1-6-20 21:25
回复  新解玉玲珑


    来一段过过瘾:

   《战国策。魏策四》

    唐且出使秦国

    :秦王 ...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1-6-20 19:48



   中国古典文化,真是深不见底啊。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6-20 21:28
回复 34# 夜夜秋雨孤灯下


    这段故事是虚构的,我中学时候曾撰文论述过这个。我翻翻底子还在不。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1-6-20 21:37
回复  夜夜秋雨孤灯下


    这段故事是虚构的,我中学时候曾撰文论述过这个。我翻翻底子还在不。
冷笑 发表于 2011-6-20 21:28



    左传跟战国策比,我更喜欢左传.战国策过于雄辩,太注重于术,简直滔滔不绝.我喜欢大气平和的说理性强的东西.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21:42
回复 37# 冷笑


    中学课本有这篇么?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21:46
回复 35# 新解玉玲珑


      没有不高尚的职业,只有不高尚的从业者。

    世纪之交,人民教师,跟传销,邪教,三陪并列为中国社会四大公害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21:49
回复 31# 莫冉


    唉。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6-20 21:49
回复  冷笑


    中学课本有这篇么?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1-6-20 21:42



    有啊,叫《唐雎不辱使命》。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6-20 21:50
回复 38# 新解玉玲珑


    玲珑是不是得赐稿了?别总看热闹啊。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21:51
回复 38# 新解玉玲珑


    恩,左传的纪实性比战国策要好。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0 22:13
回复 43# 冷笑


    哦,课本不一样了,但编课本的也是的,怎么专门选个先秦散文中虚构的这篇啊。

    题目是后加的。把“且”改:睢,是还原历史人物了。

    唐睢可没这两下子。

    不过抛开历史因素,这段语言锋芒毕露,杀气逼人。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6-20 22:19
回复 45# 夜夜秋雨孤灯下


    当时的论述是,且和雎是通假字。我发现,很多时候,搞不清哪个是原始资料的时候,就说是通假。

当时我的质疑是,不是史实,学习何用?学习文学写作?语言并不高明啊。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1 05:59
回复 46# 冷笑


    汉字的假借是在早期文字不够系统,没有适合的字的情况下,借用别的字。

    而通假,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且,就是“雎”的错别字。因为这个雎早就有了:“关关雎鸠。。。”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1-6-21 08:11
回复  新解玉玲珑


    玲珑是不是得赐稿了?别总看热闹啊。
冷笑 发表于 2011-6-20 21:50



    在艺文版的大家们面前,玲珑哪敢言赐?我是来学习的。呵呵。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6-21 09:35
在艺文版的大家们面前,玲珑哪敢言赐?我是来学习的。呵呵。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1-6-21 08:11



    你这文史哲的才女怎么也学会谦虚了?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6-21 11:50
左传跟战国策比,我更喜欢左传.战国策过于雄辩,太注重于术,简直滔滔不绝.我喜欢大气平和的说理性强 ...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1-6-20 21:37



    战国策的雄辩,不过是这些纵横家的意淫罢了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1-6-21 16:31
你这文史哲的才女怎么也学会谦虚了?
冷笑 发表于 2011-6-21 09:35



    真不是谦虚。我一直跟人说,我其实就瓶底那点水,得使劲晃着才显得多点。如果单纯看点琼瑶小说,可能觉得自己还会写几个字,可是,看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和名人们,就觉得自己无论人品和才艺,都啥也不是,连草芥都比不上。冷笑也会有这种感觉吧?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2 06:47
回复 29# 冷笑


    我手上没有书。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2 06:49
回复 50# 冷笑


    先秦历史散文中,战国策是离历史最远,离文学最近的。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1-6-22 06:50
回复 51# 新解玉玲珑


    上下五千年,让你冷兄看得上的可不多。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