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四时八节”之民俗风情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原红4344
时间:
2010-8-25 00:23
标题:
“四时八节”之民俗风情
(一)
以“八节”的第二个版本(参见《“四时八节”之文化构成》)为例,其体现了传统的节日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内容,其按时间次序依次是: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从中看出,除了明显具节日概念的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位列其中之外,二十四节气中之“清明”、“立夏”和“冬至”,也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演变成为了关怀民生民计的民间节日。节令可以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其中“清明”之节日意义已一目了然。此外,仍可以看得出漫漫的农业社会中,对于四季节令中之“立夏”和“冬至”也是如何的看重!虽然随着农业社会的退化,某些旧时的农业文明也相应被新的文明所淹没,但如今仍然不时可以睹见那些昔日之节日文化的影子,比如冬至吃饺子的乡风民俗至今仍还在某些地域流传。
中国古代有祭奠四季之神的习俗,帝王冬至日祭天于南郊称“郊”,夏至日祭地于北郊称“社”,合称“郊社”。北京的天坛和地坛,便是清王朝举行“南北郊”的所在。根据儒家经典的规定,郊祭天地是天子的特权,所以这两项祭礼都由皇帝亲自主持。祭郊社,是因“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记.礼运)。另外,按古代帝王礼制,每年的春秋,还要进行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活动,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节假日的雏形。但是,当时的祭奠并无固定的时间规定,所以上古时期的祭祀礼仪及庆典,只是中国古代节假日的原始形态。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暮春方去,新暑初回,百般红紫斗芳菲。古人有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京城郊外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对日子的美好愿望。同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来的一个,至今不少地方仍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何等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并为“贺冬”而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二)
如上所述,“八节”中的清明、立夏、端午、中秋、冬至和除夕,都有其特定的节日文化功能,则“八节”中所剩者上元节和中元节又有何文化构成呢?古代“八节”中之上元节、中元节和没有入围“八节”的下元节,合称“三元”,其一并构造了中国文明中的一类充满宗教色彩和福文化色彩的民俗节日。那么所谓的“三元节”到底何许节也?原来“三元节”是来自道教的说法。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岁时杂记》也有记载,称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中始有天官、地官和水官之说,又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分称上元、中元和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
今人看来,中元节的节日意义已经延伸成为普渡孤魂野鬼。在我国南方,“中元节”亦称“鬼节”。“下元节”的意义则主要在为民间大众解厄除困,农历十月十五这天,各处道观须做专门的道场,民众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民国以后,此俗渐废。虽然古代“八节”中的“中元节”在历史的变革中得以幸存,但从下文将看出,“中元节”之文化属性和文化含量极难与“上元节”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比肩。
“上元节”既谓天官赐福日,那此福何来?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年正月十五,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该日是为满日,也即“望”日,其象征团圆与美满。这种来自天象的人类认识,不期然创造了一种华夏民族特有的文化风俗。“一入新正,灯火日盛。”于是,人们理所当然地视一年之中迎来的第一个月满之夜为吉日。而“上元”,意喻的正是新的一年里第一次的月圆之夜。其实,这儿的上元节,即是日后华夏文化中的品牌节日:元宵节。自古以来,元宵节的它称还有元夕节、灯节等等。元宵节风俗的逐渐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于元宵节的起源,至今还是一个你说我也说,但一直没有定论的一个民俗话题。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关于元宵夜的千古名诵,道出了观灯赏月之元宵夜真谛所在。岂止百姓市井留连于流光溢彩的元宵之夜,据说当年的隋炀帝也是个爱热闹的皇帝,为欢度元宵,圣旨一下,筑戏台达八里之长,奏乐者达一万八千,表演者更达三万之众。隋炀帝扶楼观灯之际,一时兴来,金口玉言顿开,竟吟出了千百年来还在民间被广为传颂之不朽佳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只是一当想起隋朝之那一刻,那个苦难而又辉煌的王朝,那个伟大与恶行并存的一国之君,便又从历史的深处跳了出来。一段匆匆而逝的人生和一个匆匆而去的朝代,历经过“千光照、七枝开”的辉煌,也留下了最终的遍体鳞伤。这些到底是历史的生动使然?还是生动得让人不可思议的历史镜像?或都是。
在“上元节”还未有被裹上“元宵节”那件华丽的外衣之前,“上元节”最初的本质还只是一种祭祀庆典的日子。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之日都要举行大典。三元中,上元节最受重视。到后来,下元节的庆典逐渐废除,作为“鬼节”的“中元”节则仍在民间留存,而扎根于民间土壤最深的“上元”节,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则历久不衰。
(三)
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的雏形来自上元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正月十五已经受到了皇室的重视,并被作为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史上,汉武帝于正月上辛夜(一月分上中下三辛,上辛一般在初八左右)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的神),被后世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前奏。据说,司马迁在修改历法时,曾建议汉武帝将“上元节”列为民间的重大节日。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东汉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界普遍认为,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一生热衷于佛教,其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便下旨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蔓延至民间,并经历朝历代传承,形成了日后盛大的节日规模。此后,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其间,元宵赏灯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综上,元宵节之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如今看来,应该是多种文化汇聚而成的结果。来自远古的上元节,由于其渊源中既有佛家思想的因素,也含有道教文化的因子,最后才凝聚而成为了中国古代“灯文化”的精彩篇章:元宵节。
元宵节的庆贺时间和内容,随历史的发展,有延长、扩展的趋势。元宵节于汉代仅才一天,而随着唐朝对于道家文化的进一步推崇,元宵节越来越深入人心,遂将节日延至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要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白昼为市,夜间燃灯,热闹非凡,蔚为壮观。特别是那些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为春节推波助澜,将娱乐活动引向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至此可以看到,所谓“八节”之文化构成源自三个方面。其中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无疑都属于中华古文明中的精髓,其来自于华夏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活动,并反映了中华民族诸多的文化思考和不懈的物质追求。而来自节令的“立夏”和“冬至”,则是与中国农业社会息息相关的重要文明概念。至于来自宗教和天象的
上元和中元,则是属于典型的传统祭祀文化的范畴。
作者:
江中牡丹
时间:
2010-8-25 22:47
学习了,仰止,高原知道的可真多。{:1_89:}
作者:
江中牡丹
时间:
2010-8-25 22:47
好文,精彩!
作者:
傲雪凌霜
时间:
2010-8-26 21:37
来支持{:1_89:}
作者:
江中牡丹
时间:
2010-8-27 22:37
看到你写的这些,从中真的了解了不少!
作者:
江中牡丹
时间:
2010-8-28 19:41
中国古代有祭奠四季之神的习俗,帝王冬至日祭天于南郊称“郊”,夏至日祭地于北郊称“社”,合称“郊社”。北京的天坛和地坛,便是清王朝举行“南北郊”的所在。根据儒家经典的规定,郊祭天地是天子的特权,所以这两项祭礼都由皇帝亲自主持。祭郊社,是因“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记.礼运)。另外,按古代帝王礼制,每年的春秋,还要进行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活动,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节假日的雏形。但是,当时的祭奠并无固定的时间规定,所以上古时期的祭祀礼仪及庆典,只是中国古代节假日的原始形态。
~~~~~~~~~~~~~~
我这些都不知道,没听说过:(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