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七绝】飞雪迎春 [打印本页]
作者: 无门客 时间: 2011-3-18 23:35
标题: 【七绝】飞雪迎春
悲歌一曲惹相思,
我恨相思入梦迟。
笔下飞花迎雨燕,
窗前白雪挂青枝。
赏析 文/我和你
读罢这首七言绝句,让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受。而这种来自于情绪上的巨大刺激和变化,正是它的灵动性和内在彰显力所致,心潮时刻随着它所蕴藏的情感而此起彼伏、波荡千里!此诗,最大的特点便是它具有流动的,若隐若现的生命情感,其次便是巧妙地艺术手法,下面就用我的拙笔从这两方面来赏析这首诗歌。
这首诗歌从表面上看,毋庸置疑的确是情诗,可是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相思的抒怀,对“情人”的牵挂,还有诗人自身的情感波动都溶化在这短短28字中了。前两句,是直抒胸臆,点出诗眼,即“相思”,并且浸润了诗人被相思折磨的低沉情绪。“悲歌一曲惹相思”,“悲歌”,也许并不是歌曲本身悲伤,而是诗人心有悲伤之意。“惹”字一出,实则诗人自言被动地陷入相思,从这句看来,诗人似乎在责备“悲歌”招“惹”了相思,不经意间也流露出懊恼的感觉,试问若心中无“悲”,他物怎能扰之?“悲歌”未悲也,诗人心之悲也!“我恨相思入梦迟”,“相思”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为“相思”这种本体情感,和诗意无太大的出入,但是最好理解为所“相思”的人,所恨之物,恨其迟迟进入梦中的只能是“情人”,抒发了无限的挂念。“恨”字,充满了张力,感染力,渲染了诗人渴望见到“情人”的急切心情,也使诗人内心沉积淤堵的相思得以宣泄,这便很容易想到诗人心中那个相思块垒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大了!一“恨”隐藏诗人多少相思泪!“恨”,显然也应正了首句的诗人心之悲。相思酿造了一尊苦酒,即“悲”和“恨”,诗人喝了没有醉意朦胧,却低吟浅唱出低缓,沉重的情绪。
三四句,“化景物为情思”,营造唯美意境,曲折传达相思,并且彰显了一种积极的情感——期待。“笔下飞花迎雨燕”在内容上紧接前两句,情到浓时,方借文以达,取来笔墨,抒情写怀,迎来雨燕,衔情意报与情人。“飞花”,一说比喻诗人抒写的文字内容,就是诗人如花似锦的情语;二说,吸收了“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显然引用此句,意蕴更显得丰富多彩;三说,便是自然界的实体,春天的征兆,即飘飞的花瓣。“雨燕”是一典故,应是化用“鸿雁传书”之说。“雨燕”也是春天的象征,正如“飞花”一样,春之气息愈浓,相思之意愈甚。“迎”,主动状态,含有极其迫切让飞燕为其携书,也突出相思的深切!“窗前白雪挂青枝”,若前一句是情景交融,那么这句可以看作是稍显单纯的写景,所写之景,在延续中有扩展。这两句共描绘了四种意象,“飞花”,“雨燕”,“青枝”,为春景,唯有“白雪”为冬景,两个季节的物体并存于同一时空,而且并存后,意味着一个新的转向,由冬到春,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是新生命的萌生,其中充斥的是生命的脉搏,生气的欢欣跳跃。诗人的情感,也在描绘景色中,发生了微妙的转化,由蓬勃生命力唤起的是诗人的积极期待,期待摆脱相思,正如在春天摆脱冬的寒冷!这种期待之情,也契合了诗歌题目,即“飞雪迎春”。“飞雪迎春”化用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诗人此刻的期待,犹如毛泽东歌颂革命事业那样的热情高涨! 诗人的情感由“悲”到“恨”,然后陡然一转至“期待”,这种前后完全矛盾的情感,绘制了诗人情感波动的立体线条图,并且这种转折,若隐若现,似续似断,但都紧扣“相思”二字,因相思而愈悲愈恨,才会愈期待摆脱相思之痛,这种巨大的思绪反差,让人的情绪似乎也霎时转向,不能不说是诗人的妙笔之处!显然还有一个隐匿在诗歌情感背后的物体,即诗人的心理,由悲恨最后到期待,无疑是诗人自我挣扎,自我解脱,自我说服的心理过程,也是生命运动的过程!从诗人变化的情感,变动的心理中,体味到的不仅是诗人特殊的内心世界,还有生命的流动气息,一颗积极向上的灵魂!
造就这首绝句的魅力,还有它巧妙地艺术技巧,如诗中鲜活的用典,娴熟地化用典故;一词含多意,意蕴丰富;结构精巧,衔接得当。最重要的是这首诗歌情景的结合得恰如其分,依据清末大学者王国维的观点,诗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然其尤赞赏无我之境,这首诗歌是这种审美倾向的典范,情景转换如流水般水到渠成,景中情语内敛如花蕊含苞待放,自然,委婉,深邃!
作者: 风之桃 时间: 2011-3-20 07:22
悲歌一曲惹相思,
我恨相思入梦迟。
=====精彩的诗句
作者: 花花 时间: 2011-3-20 07:39
悲歌一曲惹相思,
我恨相思入梦迟。
笔下飞花迎雨燕,
窗前白雪挂青枝。
深刻大气学习了。。
作者: 花花 时间: 2011-3-20 07:39
分析的很透彻!好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