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谈谈高雅艺术——诗歌朗诵 [打印本页]

作者: 魔皇2011    时间: 2011-2-14 14:06
标题: 谈谈高雅艺术——诗歌朗诵
本帖最后由 魔皇2011 于 2011-2-14 14:15 编辑

好友一字有次邀请我看了一场孙道临领衔的诗歌朗诵会《再别康桥》,很谢谢他,但有一些感受,今天在这里说说。过去我见过的诗歌朗诵都是关于歌颂伟光正的,高亢、激昂等等,早就厌烦透顶,不过真正的抒情的朗诵,我还是心生好感的。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遭人排挤,生活窘迫,只得四处拉赞助,筹办高雅艺术诗歌朗诵会来挣点生活费,值得人同情,但是这场《再别康桥》听下来,我打心眼里对这种高雅艺术还是很有些看法的。

面对一件艺术作品,各人的感受和领悟各自不同,那么让配音演员来朗诵就显得多此一举,更不该的是朗诵者为了调动听众的情绪,引起听众的共鸣,表现的非常夸张,反而让人心生反感(至少是我),当朗诵者用非常凝重、浑沉,又非常缓慢的速度朗诵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当女朗诵者模仿童声用异常凄苦催人泪下的语调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真的反感至极。朗诵一篇诗歌作品,重要的带上自己的真实情感,不一定非要在语气、嗓音上做太多的雕饰,一样可以感人。傅雷在给练习钢琴的傅聪书信中,一再提醒他弹奏是身体幅度不要太大,不要有太多的感情投入,并举一例:莫扎特给大家奏完一曲,发现众人都哭了,莫扎特哈哈大笑,说你们都是傻子,因为——钢琴家是不哭的!如果你能调动起观众的情绪,掀起滔天的巨浪,而你依然稳如磐石不苟言笑这才是真正的音乐家。

所以我讨厌用朗诵毛泽东诗词的语调朗诵《再别康桥》,讨厌用哭哭啼啼的小女骇语调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如同我见了拉二胡小提琴的演奏时脸上表情丰富就想呕吐,见了弹钢琴的演奏时摇头晃脑我就反胃,见了陈燮阳就恨不得拿了大剪刀将他脑后那一丛秃毛喀嚓剪了去才叫爽,我们观众心中的共鸣如同一泉眼,你挖出这一泉眼就够了,这泉水流向哪里、流速如何就别再过问了,有的如潺潺小溪,有的如万马奔腾,各自得其所哉。志摩先生曾在给友人书信中说,学生如牛,教书先生如牧童,牧童只需将牛带到草多的地方就可以了,至于牛吃的是哪种草如金钱草马齿苋等牛儿自会处理,不劳牧哥儿操心。诗歌朗诵中表演者语调无休止地夸张,过分的渲染,效果只会适得其反,这样的高雅艺术不要也罢。

另:
前些日子看日本电影《大盗石川五又卫门》,里面一代枭雄织田信玄身着华服,手持折扇,抚节而歌,翩然起舞,气度雍容,庄严华美,很像那曹孟德,大江之上,横槊赋诗,那场面真的很感人,我想朗诵也好歌舞也罢,只要倾注自己真实情感,就是最美的,无愧于人的。相比之下,如今那些舞台上又唱又跳的那些娱乐歌星真的是很等而下的……



2011.1.14于方州巷陌
作者: 刘易斯    时间: 2011-2-14 18:46
好的“演绎”能使作品增色,但过分 使用“技巧”,忽略真情实感,往往起不到应有效果。
我想,这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吧。
作者: 凤舞    时间: 2011-2-14 20:31
回复 1# 魔皇2011


    若表演的味道太浓了,就会令人感觉有点隔。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