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被误读的“食色性也”
[打印本页]
作者:
林泉叟
时间:
2010-5-24 07:40
标题:
被误读的“食色性也”
经常看到一些好色之徒为自己辩解,说什么“连孔子都说了食色性也”,以此证明自己的清白。好色无可厚非,但是,拉孔子垫背就不厚道了,因为孔子根本没有说过这句话,那么,到底是谁说的呢?
“食色性也”出自《孟子、
告子上》里,是孟子和告子讨论人性善恶问题,告子曰:“
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并不是孔子或者孟子所言。
那么,“食色性也”的含义又是什么呢?好色之徒一般理解为:性和吃饭一样,都是人的本能。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你以为孔子、孟子、告子等等贤人,能和你们一样好色吗?
《说文解字》解释“色,
颜气也。”段玉裁又画蛇添足:“颜者,两眉之间也,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间,是之为色。”色的本义就是指脸色,以后又引申为颜色。“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告子所说的
“食色性也”,实际上是“喜欢精美的食品,喜欢美丽的颜色是人的本性“。
中国几千年,谈性色变,尤其是那些正人君子,谁都不敢涉及这类话题,但是,人们也津津乐道
《礼记·礼运》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却忽视了后面的话“
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礼记》一书的编定时间在西汉
,主要内容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其中孔子的很多话已经见于《论语》之中,在《里仁》篇中,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
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再
传
弟子言论的汇编,
记载孔子言论的真实性会更高。按照孔子的一贯风格,以及两个版本的两句话相比较,可以认定:
《礼记·礼运》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并非孔子所言,有后人假托只嫌。
圣人怎么会高谈男女之事呢?
你可以随意说
“食色性也”
,你可以随意做
“食色性也”
,但是,千万别把孔子扯进来做掩护!
作者:
蜀道人生
时间:
2010-5-24 08:47
呵呵,弟弟颇有辩才哈!
作者:
秋风袭人
时间:
2010-5-24 13:43
:lol这引经据典的!不就是好色么。性和吃饭一样,都是人的本能。谁说不是呢?
作者:
青鸟依依
时间:
2010-5-24 14:26
哈哈,辩才不错,但本质上是相同的
作者:
香姐
时间:
2010-5-26 06:47
“食色性也”,实际上是“喜欢精美的食品,喜欢美丽的颜色是人的本性”。
========
你说你有理。
作者:
青云直上
时间:
2010-5-26 10:50
“喜欢精美的食品,喜欢美丽的颜色是人的本性“。
啊,真是不读书不知知识的本质,只看字面,不了解老祖宗的本意,学习了,谢谢.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