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简述先锋小说(转) [打印本页]

作者: onesone65    时间: 2010-4-25 04:34
标题: 简述先锋小说(转)
本帖最后由 唐朝国庆 于 2010-4-25 14:12 编辑

  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等人的崛起被视为“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他们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的探索,以“虚无”的核心观念,将文学创作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稍后的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等人将“先锋小说”进一步引向深入。
  何为先锋
  “先锋”的原义来自法国著名的《拉鲁斯词典》——所谓“先锋”是指一支武装力量的先头部队,其任务是为这支武装力量进入行动做准备(军事术语),“先锋”这个术语的历史,始于法国大革命,再转向文化和文学艺术术语(始于19世纪初);无论是军事先锋还是政治先锋,抑或是文化先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起源于浪漫主义乌托邦及其救世主式的狂热,它所遵循的发展路线本质上类似比它更早也更广泛的现代性概念。”
  说白了现代主义也就是“先锋派”!它包括了“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意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派,意识流派,荒诞派等等”其倾向就是反映现代西方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自我间的畸形的异化关系,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创伤,变态心理,悲观情绪和虚无意识。
  流派定义
  “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中国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人们生活的合理性,先锋小说更趋向于人本主义的描写,追求人格平等。
  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叶文学中激进的实验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先锋小说是在寻根小说由高潮走向低谷时出现的一种文学形态,这是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而产生的新文学思潮,主要活动期于1986—1989年间。
  先锋理论
  在西方,近两个世纪文学观念的演变几乎都与先锋艺术密切相关,对传统有意识的反叛行为和对现实的超越意图使得两百余年来的西方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从观念到实践都不断地处于更迭乃至于颠覆性的革新之中。由此,先锋派理论也应运而生。
  哈佛大学教授雷纳多·波乔利的《先锋理论》,对西方先锋文艺进行了理论总结。他指出,先锋主义具有四个明确的势态。第一个是“行动势态”,冒险精神、追求惊人效果、机械崇拜等为其特色。第二个是“对抗势态”,用“个别性”对抗公众与用“创新性”对抗传统。第二个是“虚无势态”,否定一切,进而否定自身。第四个是“悲怆势态”,它不是心灵的被动状态,不只是被面临的灾难排它性地压垮,相反,它努力把灾难变成奇迹。[1]此外,马泰·卡林内斯库延续了波吉奥利对西方前卫艺术的基本分类的阐述,在《现代性的五张面孔》中,把波吉奥利描述的前卫艺术本质的四个组成部分拆解为现代性的五张面孔(现代主义、前卫思想、颓废、媚俗、后现代主义),并把后现代的一些特点也囊括进现代性之中,将前卫和现代性拓展到意识形态的层面。
  杰夫·特威切尔观点与彼得·比格尔在《先锋派理论》一书中对于先锋派的界定相当接近,比格尔认为在整个19世纪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先锋派是对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期盛行的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资产阶级艺术自律体制的一种抗衡性文化力量。比格尔是从艺术体制出发来探讨先锋派的批判目的,所谓艺术体制是指在特定社会时期文化艺术生产和接受的整体机制以及决定这些机制的掌握文化秩序的主流思想观念,他认为自18世纪资产阶级取得政治权力之后,文化艺术的生产和接受逐渐成为个人化行为,不再是集体性文化实践的一部分,文学艺术在美学范畴内的独立自主使之逐渐脱离生活世界自成一国,到19世纪唯美主义达到顶峰。
  比格尔认为,先锋派的批判对象正是在这种观念下建立起来的存在于生活世界之外的乌托邦化的纯粹自主的文化观念。先锋派所批判的不是单纯的在它们之前的因循式的文化观念,而是作为体制维系着整个资产阶级文化秩序的唯美主义。当纯粹的审美成为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追求时,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会因为文学艺术不断退缩到生活世界的边缘而失去力量。先锋派正是为了将文学艺术重新整合到现实生活中,使之从这种自律性体制中再次回到与生活世界相联相系的状态中。比格尔的这些论述无非是想说明先锋的历史性,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本来就是对现存制度的反叛。但是随着资本主义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向现代主义艺术的渗透,随着各种各样的机构、公共领域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认可,现代主义艺术也逐渐从批判的角色中退隐出来,成为现存制度的默认和拥护者,由于不断地被体制化,现代主义最初的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功能而变得式微。
  从波吉奥利到比格尔,当代西方先锋派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从普泛化到具有历史批判性的多元化趋势。
  [1]关于《先锋理论》一书的介绍,主要来自赵毅衡的文章《雷纳多·波乔利人先锋理论》,此文载《今日先锋》(3)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艺术特征 现代主义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生活,摹仿生活,而是自我表现,用艺术想象创造客观,再现客观从而表现主体,即作者不再通过在文本中注入自己的价值评判与精神情感来建立其它体性。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的“怎样都行”的信条,带着不确定性构方式,加之怀疑与否定的内在性的流动,由此颠覆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原则,先锋小说形成了一种从自我存在出发寻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哲学文学思潮。
  “先锋派”的艺术特征表现为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片面追求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新奇;坚持艺术超乎一切之上,不承担任何义务;注重发掘内心世界,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其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通感和知觉化,以挖掘人物内心奥秘,意识的流动,让不相干的事件组成齐头并进的多层次结构的特点,难于让众人理解!
  
  艺术表现
  1、小说叙事方式的革命
  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使用无叙事手法设置了许多有头无尾的故事,产生了似真似幻的叙事效果。《冈底斯的诱惑》
  2、小说的语言的实验
  孙甘露是小说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他致力于小说语言诗化探索。《信使之函》
  3、小说对于生存状态的表现
  余华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和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和存在的荒谬。《现实一种》
[编辑本段]先锋小说家
  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把它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
  所谓“一往无前”的先锋作家其实只能是一种理想,至少在中国是如此,很少有作家能够一直保持探索的姿态。等到90年代初,当初被人们看作是先锋的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在80年代前半期,文化界的启蒙主义、人道主义思潮,虽然不可能形成“五四”时期那样的绝对的强势话语,但已颇有上升为“准共名”的趋势。先锋文学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
  以马原的“叙事革命”为例,某些评论家加之于他头上的形式主义、技术主义的标签其实并不合适,因为艺术形式从来不可能仅仅是形式,马原对传统叙事的似真幻觉的破坏以及随之而来的经验的主观性、片断性与不可确定性,打破了任何一种宏大叙事重新整合个体经验的可能性,这使得充满个人性与主观性的现实凸现了出来。先锋小说正是这样一种打破统一的世界图像与文学图像的努力。经由这条途径,文学进入90年代的个人写作与个体叙事的无名状态。
  进入90年代,苏童、余华先后发表了《米》、《妻妾成群》、《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预示先锋作家减弱了形式实验和文本游戏,开始关注人物命运,并以较为平实的语言对人类的生存和灵魂进行感悟,现实深度和人性关注又重归文本。不少论者认为这是先锋作家为迎合大众而走向通俗化,这一转向标志着先锋文学向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
作者: 妙韵怡然    时间: 2010-4-25 08:26
六星尚幼,正蹒跚学步,在六星人的努力扶持下,它会茁壮成长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 妇女之友    时间: 2010-4-25 09:20
论人气不行,论气人呢?
作者: 星卒斋主    时间: 2010-4-25 10:11
这样的水帖,建议删掉!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4-25 14:12
小说板块帖子少,删除了可惜。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4-25 14:12
不如巧用;P
作者: 指间花开    时间: 2010-4-25 23:17
不如巧用;P
唐朝国庆 发表于 2010-4-25 14:12


想不到
作者: 指间花开    时间: 2010-4-25 23:17
学习学习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